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湖北省咸宁市立足当地绿色生态优势,全面启动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攻坚行动。通过实施整合资源、培育龙头、创新机制、完善保障、拓展市场等“多轮驱动”战略,使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绿翼强劲、特色鲜明、产业明晰的新格局,2016年实现加工业总产值785亿元、同比增长11.5%,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引擎、新常态。
一、牵好“牛鼻子”,形成“多点开花”竞进格局。近年来,针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特色种植、养殖业势头强劲的发展态势,咸宁市委、市政府更加突出楠竹、茶叶、油茶、桂花鱼、蔬菜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抓住“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这个提质竞进的“牛鼻子”,共建成“一镇一业”专业镇11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81个,形成了“多点开花、牵一发而促全局”的加工新格局。如该市咸安区立足“一根竹子”做大“一个产业”,坚持竹加工骨干园区与中小企业网点“两手抓”,搭建起“一园多点”的产业布局,全区竹林基地发展到35万亩,拥有规模以上竹加工企业27家,年消耗竹材300万株,以竹家具、竹地板、竹碳为主的竹制品精加工业年产值过18亿元。 2016年,咸宁市楠竹、茶叶、油茶、水产、蔬菜等支柱特色产业分别实现综合产值34亿元、55亿元、23亿元、95亿元和82亿元,成为撬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提速器”。
二、放眼“大市场”,打造“咸宁符号”营销战略。在推进农产品加工千亿工程中,咸宁市始终秉承“市场决定取舍”的思维导向,以市场需求定位发展目标,以市场态度检验发展成效,坚持内抓品质、外树品牌,特色农产品的品质越做越优、招牌越擦越亮、效益越来越好。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拥有“巨宁”地板、“川”牌砖茶、“羊楼洞”砖茶、“本草天香”茶油等7个农产品类的中国驰名商标;赵李桥茶厂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众望小麻花”获评首批“湖北十大农产品”,全市农产品中湖北知名品牌、湖北著名商标的数量达到了43个,“咸字号”农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占有率明显提升。
一是支持农产品抱团出击、走出国门。对特色农业品牌进行区域整合,通过举办展会、商贸洽谈等方式,抱团出击、组团推介,一年来全市先后组织农产品参与农博会、茶博会等大型展会14次,签订经销合同总额超100亿元。
二是推动农产品进驻超市、打响招牌。坚持把“农超对接”作为展示宣传咸宁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窗口,先后深入全市43家大中型超市,采取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手段 “摸清吃透”广大市民对特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为加工企业调整产能、扩大销路把准了脉、定好了位。同时,组派专班赴北京、广州、武汉等多地进行洽谈对接,部分特色农产品走出咸宁山乡、抢占国内消费市场。
三是鼓励农产品革新技术、抢占高地。一年来,全市先后投入扶持资金9000余万元,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科研提升、技术改造方面的支持,目前全市多项农产品加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该市通城县依托从事油茶加工的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袍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油茶加工的重大科研项目,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全国首创的“油茶籽脱壳冷榨”生产工艺通过湖北省科技厅、中国粮油学会的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凭借“技高一筹”的研发优势,该县2016年油茶加工业的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占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的三分之一。
三、强化“硬支撑”,完善“两手并用”保障体系。农产品加工业是咸宁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发、前景无限的“朝阳产业”,但在起步阶段同样更需要多方面、多领域的支撑。近年来,该市始终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两手并用,逐步健全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营造出“优中更优”的发展环境,催生出“提质竞进”的强劲气场。2016年,全市新增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家, “规上”农业企业总数达到316家,羊楼洞茶业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是财政投入,雪中送炭。咸宁市委、市政府对楠竹、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分别拿出1亿元的发展基金,设立3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业专项扶持基金,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农产品加工的重点企业给予扶持。同时,积极争取湖北省“四个一批”工程的重点扶持,2016年争取全省“四个一批”工程专项调度资金3.7亿元,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资金周转流通上的“燃眉之急”。
二是政策支持,保驾护航。在市级层面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等8个指导意见,出台了税收减免、定向跟踪、上门解难等近三十项优惠服务政策,为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各县(市、区)立足产业布局“各显神通”,实现了“一个产业明确一个服务专班、配备一套服务政策”。
三是盘活要素,市场充能。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信用担保公司及其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商业信贷支持力度,一年来全市各级金融机构面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放贷款总额达到19亿元,依托“天交所”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展市场化融资近5亿元。同时积极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改革,与“上交所”、“文交所”联合共建“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引进湖北“中林智汇”搭建咸宁市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进一步畅通农村资源、资产“入市”渠道。创新推出助农贷、邮储贷等新型信贷产品,积极探索“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试点、“协会贷款、农户借用、互助发展”等新型合作金融模式,打造全省首个县域金融区域板块-通山板块,通山县跻身全省10个“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县,成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创新样本。
四、联动“多节点”,彰显“三效兼收”示范效应。通过持续推进千亿产业攻坚行动,使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成为提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更成为农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富民增收的“第一阵地”和三产融合的“第一平台”,一项工程联动“绿色崛起”的多个节点,经济、社会与民生“三效”兼收的示范效应已经初步彰显。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就业34.7万人,全市农民从农产品加工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内获得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3070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以上。
二是扮靓美丽乡村。依托优势特色农业资源,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动员等方式,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下乡进村”,探索形成了“名村推动、村企联动、能人带动、产业驱动、两带拉动、五化齐动”等六种美丽乡村创建模式,为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实体经济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9个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个乡镇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三是推动融合发展。通过推进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发展,咸宁农村绿色、生态、低碳的潜力进一步彰显,工厂“蝶变”成为公园,园区“蝶变”成为景区,生态农副产品“蝶变”为畅销旅游特产,乡村美景“蝶变”为助农增收的“美丽经济”,现代农业、低碳工业向生态服务业加速拓展延伸,形成了“以农为引、三产融合、多元支撑”的农村经济新业态。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培育休闲农业点1045个,创建国家级旅游名镇、名村和模范村5个,国家级金牌农家乐35家,赤壁羊楼洞茶文化产业园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16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依托加工企业示范带动,电子商务、食品短链、物流配送、加工体验等新业态渐成规模,目前全市53家省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引入电子商务交易,140多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先后开业,通山县、赤壁市跻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赤壁“绿购网”成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创建企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全方位向农业农村渗透。
一、牵好“牛鼻子”,形成“多点开花”竞进格局。近年来,针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特色种植、养殖业势头强劲的发展态势,咸宁市委、市政府更加突出楠竹、茶叶、油茶、桂花鱼、蔬菜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抓住“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这个提质竞进的“牛鼻子”,共建成“一镇一业”专业镇11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81个,形成了“多点开花、牵一发而促全局”的加工新格局。如该市咸安区立足“一根竹子”做大“一个产业”,坚持竹加工骨干园区与中小企业网点“两手抓”,搭建起“一园多点”的产业布局,全区竹林基地发展到35万亩,拥有规模以上竹加工企业27家,年消耗竹材300万株,以竹家具、竹地板、竹碳为主的竹制品精加工业年产值过18亿元。 2016年,咸宁市楠竹、茶叶、油茶、水产、蔬菜等支柱特色产业分别实现综合产值34亿元、55亿元、23亿元、95亿元和82亿元,成为撬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提速器”。
二、放眼“大市场”,打造“咸宁符号”营销战略。在推进农产品加工千亿工程中,咸宁市始终秉承“市场决定取舍”的思维导向,以市场需求定位发展目标,以市场态度检验发展成效,坚持内抓品质、外树品牌,特色农产品的品质越做越优、招牌越擦越亮、效益越来越好。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拥有“巨宁”地板、“川”牌砖茶、“羊楼洞”砖茶、“本草天香”茶油等7个农产品类的中国驰名商标;赵李桥茶厂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众望小麻花”获评首批“湖北十大农产品”,全市农产品中湖北知名品牌、湖北著名商标的数量达到了43个,“咸字号”农产品的市场美誉度和占有率明显提升。
一是支持农产品抱团出击、走出国门。对特色农业品牌进行区域整合,通过举办展会、商贸洽谈等方式,抱团出击、组团推介,一年来全市先后组织农产品参与农博会、茶博会等大型展会14次,签订经销合同总额超100亿元。
二是推动农产品进驻超市、打响招牌。坚持把“农超对接”作为展示宣传咸宁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窗口,先后深入全市43家大中型超市,采取市场调研、问卷调查等手段 “摸清吃透”广大市民对特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为加工企业调整产能、扩大销路把准了脉、定好了位。同时,组派专班赴北京、广州、武汉等多地进行洽谈对接,部分特色农产品走出咸宁山乡、抢占国内消费市场。
三是鼓励农产品革新技术、抢占高地。一年来,全市先后投入扶持资金9000余万元,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科研提升、技术改造方面的支持,目前全市多项农产品加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如该市通城县依托从事油茶加工的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袍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油茶加工的重大科研项目,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全国首创的“油茶籽脱壳冷榨”生产工艺通过湖北省科技厅、中国粮油学会的技术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凭借“技高一筹”的研发优势,该县2016年油茶加工业的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占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的三分之一。
三、强化“硬支撑”,完善“两手并用”保障体系。农产品加工业是咸宁经济社会发展生机勃发、前景无限的“朝阳产业”,但在起步阶段同样更需要多方面、多领域的支撑。近年来,该市始终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两手并用,逐步健全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营造出“优中更优”的发展环境,催生出“提质竞进”的强劲气场。2016年,全市新增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3家, “规上”农业企业总数达到316家,羊楼洞茶业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是财政投入,雪中送炭。咸宁市委、市政府对楠竹、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分别拿出1亿元的发展基金,设立30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业专项扶持基金,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对农产品加工的重点企业给予扶持。同时,积极争取湖北省“四个一批”工程的重点扶持,2016年争取全省“四个一批”工程专项调度资金3.7亿元,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资金周转流通上的“燃眉之急”。
二是政策支持,保驾护航。在市级层面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等8个指导意见,出台了税收减免、定向跟踪、上门解难等近三十项优惠服务政策,为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各县(市、区)立足产业布局“各显神通”,实现了“一个产业明确一个服务专班、配备一套服务政策”。
三是盘活要素,市场充能。不断完善农产品加工信用担保公司及其担保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商业信贷支持力度,一年来全市各级金融机构面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放贷款总额达到19亿元,依托“天交所”和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开展市场化融资近5亿元。同时积极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改革,与“上交所”、“文交所”联合共建“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引进湖北“中林智汇”搭建咸宁市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进一步畅通农村资源、资产“入市”渠道。创新推出助农贷、邮储贷等新型信贷产品,积极探索“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试点、“协会贷款、农户借用、互助发展”等新型合作金融模式,打造全省首个县域金融区域板块-通山板块,通山县跻身全省10个“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县,成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创新样本。
四、联动“多节点”,彰显“三效兼收”示范效应。通过持续推进千亿产业攻坚行动,使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成为提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更成为农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富民增收的“第一阵地”和三产融合的“第一平台”,一项工程联动“绿色崛起”的多个节点,经济、社会与民生“三效”兼收的示范效应已经初步彰显。
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就业34.7万人,全市农民从农产品加工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内获得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3070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以上。
二是扮靓美丽乡村。依托优势特色农业资源,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动员等方式,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下乡进村”,探索形成了“名村推动、村企联动、能人带动、产业驱动、两带拉动、五化齐动”等六种美丽乡村创建模式,为乡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实体经济支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9个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个乡镇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镇。
三是推动融合发展。通过推进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发展,咸宁农村绿色、生态、低碳的潜力进一步彰显,工厂“蝶变”成为公园,园区“蝶变”成为景区,生态农副产品“蝶变”为畅销旅游特产,乡村美景“蝶变”为助农增收的“美丽经济”,现代农业、低碳工业向生态服务业加速拓展延伸,形成了“以农为引、三产融合、多元支撑”的农村经济新业态。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培育休闲农业点1045个,创建国家级旅游名镇、名村和模范村5个,国家级金牌农家乐35家,赤壁羊楼洞茶文化产业园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2016年全市乡村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接待游客1700万人次。依托加工企业示范带动,电子商务、食品短链、物流配送、加工体验等新业态渐成规模,目前全市53家省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全部引入电子商务交易,140多个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先后开业,通山县、赤壁市跻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赤壁“绿购网”成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创建企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全方位向农业农村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