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交优先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公交专用道又是公交优先的重要手段,可有效保障公交优先的实施。目前对于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缺乏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现状公交专用道建设难以科学评估。本文根据目前国内的公交专用道建设及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提出一套相对全面科学的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用以指导公交专用道的建设。
关键词:公交专用道;指标体系;运行速度;运送速度;满载率
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12年12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优先”,增加公共交通優先车道,扩大信号优先范围,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交通运输部组织实施了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列出了10个“公交都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国内多数城市都尽出了公交专用道快速建设阶段。
公交优先可以缓解道路拥堵,提高城市道路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形象品质。公交专用道作为公交优先的重要手段,在公交出行保障层面,能为公交提供独立路权,减少其与机动车流的交织冲突,是改善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但部分城市的公交专用道建设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各个城市因自身特殊的交通特点,对建设公交专用道也提出了各种各样新的要求。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价公交专用道效果,从而来指导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行业内尚未制订统一的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地方标准也未明确进行规定。因此,本文将根据现有国内外公交专用道的实施情况,结合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提出适合一套新的公交专用道评价体系。
1 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公交专用道的评价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即对公交优先措施实施前后交叉口及整条道路效益的相对变化进行定量、定性评价。目前对于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公交专用道比例、通道断面客流、公交车运行速度等几个方面。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快速公共汽车交通运营评价指标体系》(JT/T 959—2015)给出了17项指标(见表1),评价指标体系实行百分制。该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运营设施和运营服务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运营设施包括专用道比例、车外售检票比例、交叉口优先通行比例、新能源车辆比率等9项指标;运营服务包括高峰小时平均运送舒服、高峰小时满载率、BRT客流强度、BRT行车正点率等8项指标。由于BRT与公交专用道有较大的差异,所以JT/T 959—2015尚不能完全套用于公交专用道。
同济大学杨晓光等(2004年)提出的公交专用车道效益评价方法主要从单点交叉口的交通效益、通道的综合效益进行。长安大学陈红等(2015年)从社会经济、交通环境、舒适程度和交通功能四大方面的公交专用道综合运行效益出发,构建了公交专用道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但部分指标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合理量化,如:交叉口空气质量超标率、道路交通大气污染饱和度、PM2.5浓度、CO浓度等。童文聪、缪芳等以京通快速路为例,评估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前后的运能总量、时间及能源消耗成本的变化,并将其折算成货币指标,实现评估指标的定量化。魏明、吴娇蓉根据上海市路侧公交专用道代表性公交线路的实测跟车调查数据,采用数据统计和交通仿真方法,定量研究路段专用路权、进口道专用路权、信号优先、停站时间改善对公交运行车速程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了路侧公交专用道时空运行效益,为公交专用道的规划设计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上海市对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的评价(2017)主要采用公交专用道上的公交车平均车速、普通车道上的公交车平均车速、普通车道上的私家车平均车速、地面公交在上海中心城区所有出行中所占比例、地面公交在上海市域所有出行中所占比例5项指标进行评价,主要侧重于交通功能评价。
2 重庆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本着易于实施、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初步提出了适合重庆市的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交通功能、社会经济、节能减排和舒适程度4个二级指标。近期评价重点以交通功能评价为主,中远期采取综合评价。
(1)交通功能指标关注高峰小时公交车平均运送速度、公交日均客流量、高峰小时社会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和社会车辆交通流量。
1)高峰小时公交车平均运送速度:高峰小时公交车辆在起讫点之间的行程长度与平均行程时间的比值,单位:km/h。
式中:——高峰小时各班次平均运送速度(km/h);
——高峰小时各班次运营里程(km);
——高峰小时各班次运营时间(h)。
式中:——高峰小时公交车平均运送速度(km/h);
——高峰小时班次总数(班次)。
2)高峰小时社会车辆平均运行速度:高峰小时社会车辆在起讫点之间的行程长度与平均行程时间的比值,单位:km/h。
式中:——高峰小时各社会车辆平均运行速度(km/h);
——高峰小时各社会车辆运行里程(km);
——高峰小时各社会车辆运行时间(h)。
式中:——高峰小时社会车辆平均运行速度(km/h);
——高峰小时社会车辆总数(辆)。
(2)社会经济指标关注公交企业运营成本、出行时间节约效益。
1)公交企业运营成本为固定资产投资(车辆)、公交车燃油费用与日常运维费用之和,单位:万元。
2)出行时间节约效益为个人单位时间创造的社会价值量总和,单位:万元。
(3)节能减排指标关注能源节约、碳排放量。
1)能源节约包括公交车能源节约总和社会车辆能源节约总和,单位:吨。
2)碳排放量为公交车和社会车辆减少排放的CO2总和,单位:吨。
(4)舒适程度指标关注高峰小时满载率、乘客满意度。
1)高峰小时满载率:高峰小时内,在公交专用道上,最大客流断面的客运量与断面额定载客量之比,单位:%。
——高峰小时满载率;——高峰小时通过断面的各车辆乘客之和,单位:万人次。——高峰小时通过断面的各车辆额定载客量之和,单位:万人次。
2)乘客满意度:在一定调查样本范围内,总体满意的乘客数量与所调查乘客数量之比,单位:%。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快速公共汽车交通运营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目前国内对于公交专用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目前国内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情况,提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研究对于公交专用道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明,吴娇蓉.路侧公交专用道时空运行效益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6(1):176-181.
[2]杨竞,陈红.公交专用道综合运行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230-234.
[3]童文聪,缪芳.公交专用车道设置综合效益评估——以京通快速路为例[J].城市交通,2014(6):63-69.
[4]钟永艳.设置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效益评价[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4):114-116.
[5]白玉,薛昆,杨晓光.公交专用车道效益评价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4(1):102-105.
关键词:公交专用道;指标体系;运行速度;运送速度;满载率
中图分类号:U491.17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2012年12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优先”,增加公共交通優先车道,扩大信号优先范围,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网络。交通运输部组织实施了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列出了10个“公交都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国内多数城市都尽出了公交专用道快速建设阶段。
公交优先可以缓解道路拥堵,提高城市道路服务水平,优化城市形象品质。公交专用道作为公交优先的重要手段,在公交出行保障层面,能为公交提供独立路权,减少其与机动车流的交织冲突,是改善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但部分城市的公交专用道建设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各个城市因自身特殊的交通特点,对建设公交专用道也提出了各种各样新的要求。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价公交专用道效果,从而来指导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行业内尚未制订统一的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相关地方标准也未明确进行规定。因此,本文将根据现有国内外公交专用道的实施情况,结合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提出适合一套新的公交专用道评价体系。
1 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公交专用道的评价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即对公交优先措施实施前后交叉口及整条道路效益的相对变化进行定量、定性评价。目前对于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公交专用道比例、通道断面客流、公交车运行速度等几个方面。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快速公共汽车交通运营评价指标体系》(JT/T 959—2015)给出了17项指标(见表1),评价指标体系实行百分制。该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运营设施和运营服务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运营设施包括专用道比例、车外售检票比例、交叉口优先通行比例、新能源车辆比率等9项指标;运营服务包括高峰小时平均运送舒服、高峰小时满载率、BRT客流强度、BRT行车正点率等8项指标。由于BRT与公交专用道有较大的差异,所以JT/T 959—2015尚不能完全套用于公交专用道。
同济大学杨晓光等(2004年)提出的公交专用车道效益评价方法主要从单点交叉口的交通效益、通道的综合效益进行。长安大学陈红等(2015年)从社会经济、交通环境、舒适程度和交通功能四大方面的公交专用道综合运行效益出发,构建了公交专用道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但部分指标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合理量化,如:交叉口空气质量超标率、道路交通大气污染饱和度、PM2.5浓度、CO浓度等。童文聪、缪芳等以京通快速路为例,评估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前后的运能总量、时间及能源消耗成本的变化,并将其折算成货币指标,实现评估指标的定量化。魏明、吴娇蓉根据上海市路侧公交专用道代表性公交线路的实测跟车调查数据,采用数据统计和交通仿真方法,定量研究路段专用路权、进口道专用路权、信号优先、停站时间改善对公交运行车速程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了路侧公交专用道时空运行效益,为公交专用道的规划设计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上海市对公交专用道使用效率的评价(2017)主要采用公交专用道上的公交车平均车速、普通车道上的公交车平均车速、普通车道上的私家车平均车速、地面公交在上海中心城区所有出行中所占比例、地面公交在上海市域所有出行中所占比例5项指标进行评价,主要侧重于交通功能评价。
2 重庆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本着易于实施、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初步提出了适合重庆市的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交通功能、社会经济、节能减排和舒适程度4个二级指标。近期评价重点以交通功能评价为主,中远期采取综合评价。
(1)交通功能指标关注高峰小时公交车平均运送速度、公交日均客流量、高峰小时社会车辆平均运行速度和社会车辆交通流量。
1)高峰小时公交车平均运送速度:高峰小时公交车辆在起讫点之间的行程长度与平均行程时间的比值,单位:km/h。
式中:——高峰小时各班次平均运送速度(km/h);
——高峰小时各班次运营里程(km);
——高峰小时各班次运营时间(h)。
式中:——高峰小时公交车平均运送速度(km/h);
——高峰小时班次总数(班次)。
2)高峰小时社会车辆平均运行速度:高峰小时社会车辆在起讫点之间的行程长度与平均行程时间的比值,单位:km/h。
式中:——高峰小时各社会车辆平均运行速度(km/h);
——高峰小时各社会车辆运行里程(km);
——高峰小时各社会车辆运行时间(h)。
式中:——高峰小时社会车辆平均运行速度(km/h);
——高峰小时社会车辆总数(辆)。
(2)社会经济指标关注公交企业运营成本、出行时间节约效益。
1)公交企业运营成本为固定资产投资(车辆)、公交车燃油费用与日常运维费用之和,单位:万元。
2)出行时间节约效益为个人单位时间创造的社会价值量总和,单位:万元。
(3)节能减排指标关注能源节约、碳排放量。
1)能源节约包括公交车能源节约总和社会车辆能源节约总和,单位:吨。
2)碳排放量为公交车和社会车辆减少排放的CO2总和,单位:吨。
(4)舒适程度指标关注高峰小时满载率、乘客满意度。
1)高峰小时满载率:高峰小时内,在公交专用道上,最大客流断面的客运量与断面额定载客量之比,单位:%。
——高峰小时满载率;——高峰小时通过断面的各车辆乘客之和,单位:万人次。——高峰小时通过断面的各车辆额定载客量之和,单位:万人次。
2)乘客满意度:在一定调查样本范围内,总体满意的乘客数量与所调查乘客数量之比,单位:%。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快速公共汽车交通运营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目前国内对于公交专用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目前国内公交专用道的建设情况,提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公交专用道运营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的研究对于公交专用道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魏明,吴娇蓉.路侧公交专用道时空运行效益研究[J].交通与运输(学术版),2016(1):176-181.
[2]杨竞,陈红.公交专用道综合运行效益评价指标与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S1):230-234.
[3]童文聪,缪芳.公交专用车道设置综合效益评估——以京通快速路为例[J].城市交通,2014(6):63-69.
[4]钟永艳.设置公交专用道的交通效益评价[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4):114-116.
[5]白玉,薛昆,杨晓光.公交专用车道效益评价方法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2004(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