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上海地区作为独立的课程改革实验区,已经进入了第二期课程改革,信息科技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得到了重视和发展。为了展示上海地区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状况,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组织了一批优秀教学案例,本刊本期特选择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一篇案例,并且邀请上海地区的两位信息技术特级教师作了点评。希望这三篇案例能够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以启示与借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设计、制作名片的过程中,提高对画图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了解制作名片的步骤,逐步养成思维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审美意识,产生创作作品的兴趣。
现状分析
本课是《名片做一做》的第二课时。之前,学生已完成了《认识我姓名》、《画画我最爱》、《畅想我的未来》三个子项目。在《畅想我的未来》的活动中,对自己的未来做了畅想,为本课将要制作的名片文字内容奠定了基础,并能较熟练地使用“信息科技过程性评价平台”。学生已学过画图软件中的各工具的操作,但综合应用能力还不强,在制作具体作品时,往往无从下手。在以往的学习中,能用“步骤图”表示一些操作的步骤。全班学生分成七组,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出示部分名片,帮助学生复习、加强对名片的认识。名片的重要内容是文字内容,此外还可以用图片、标志、图形、线条、色块等内容来丰富美化名片,使名片不仅可以介绍我们的身份,告诉别人我们的联系方式,同时,可以起到自我展示的作用,还可以宣传自己的企业。
出示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对技术分析的成果进行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把画图中各工具图标放到相应的“文字、色块、图片、线条”四个圆中,使学生对所学技术在制作中可能的应用建立链接。
活动二:小组讨论制作步骤
1.明确小组活动任务。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按怎样的步骤来做名片呢?教师引导学生在制作前先想好步骤与方法,请学生登录平台,进入《认识我之名片做一做》这个项目活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2.小组进行活动。
(1)学生登录平台,由组长打开任务书。
名片制作操作步骤任务书
● 小组中选一人进行操作,启动画图软件,打开C盘下面的“操作步骤图”文件。
● 小组成员进行商讨,完成主要操作步骤图。
● 将小组完成的结果保存,上传至平台,上传文件名为“第*组”,如“第一组”。
● 音乐结束时,各小组都停止操作,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大组交流。
(2)小组合作,完成制作名片的主要步骤图。
(3)上传小组的成果。
3.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展示学生完成的制作步骤图,请学生介绍交流,讲清理由。大组讨论其制作步骤的合理性。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制作作品的步骤,在思想层面上,帮助学生理清制作名片的思路,解决学生在后期制作中无从下手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有可能是一样的,交流汇报后,就可以进入下一环节,进行制作。如果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就请各小组的代表进行讲解汇报。教师将引导大家讨论,对不同的、合理的制作步骤都予以肯定,再进入下一环节。
活动三:学生动手制作名片
1.明确设计、制作一张自己未来名片的活动任务。
2.学生开始操作,动手制作名片。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有:①在背景上添加文字时,有可能会忘记选中透明选项。②要在文字格式都设置好后再确定,否则就不容易进行修改。③在操作错误时,忘记可以用撤销工具返回上一步,进行重新制作。④遇到两个图片文件之间的复制、粘贴时,需要启动两个画图窗口(也许会有学生不知道如何做)。对于教师巡视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或由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将提出来,请全班学生研讨,共同解决。
活动四:展示交流作品
如果已经有学生做完,教师可以请个别学生来介绍自己未来的理想,制作的名片的内容、设计意图及重点操作方法。其他同学也可以给作者提出建议。通过展示交流,使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懂得欣赏他人的作品,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接纳他人的合理建议,拓宽创作思路。
教师将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小结本课学习,出示一叠名片,提出问题,引出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本学期项目活动《认识我》其中的一节课。以“学期项目”活动的模式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技术学习与项目活动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同时,由于项目教学实施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加大,教师的组织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引导学生对技术的综合分析与归纳、获得可行的操作思路与方案、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等。在信息科技课上教师要教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还涉及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在项目的引领下,教师通过多个教学活动,促进了信息科技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了情感的渗透,提升了学生协商对话、质疑、展示、交流等能力。
在本课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通过引入和小结,有效地连接了各活动阶段,营造了一个连贯的项目活动的环境。课的开始由教师通过实例回顾名片的要素与作用,来承接上一阶段的活动。小结时,教师出示了一叠名片,由名片的大小引出问题,进而引出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激发学生投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兴趣。
学会找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本课的重点。本节课中的小组活动内容就是理清制作名片的主要步骤。在小组活动时,各小组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我发现有的小组刚开始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先做文字还是先做背景的顺序问题上,通过成员间的争论与研讨,制作者进行了合理的修改。这样就解决了一部分同学制作时没有条理的问题。当然,制作步骤并不是单一的,在汇报中就听到了不同的意见,并且上来交流的小组还将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操作步骤一步步作了说明。对于各小组不同的操作步骤图,因为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都给予了肯定。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理清思路,逐步养成做事的有序性和条理性。在接下来的制作中,有了这一环节“找方法”的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有序地投入制作了。
在交流展示阶段,学生不仅向大家介绍本课制作的作品,同时也是向大家展现上一个子项目《畅想二十年》中的对自己未来梦想的畅想。教师对此给予了及时的点评。学生们要与他人交流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还引导学生去发掘他人作品中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此时,有的学生说他们的作品中素材应用得很好,教师也及时地抓住这一契机,加入了对他人劳动成果要尊重,要注明素材来源的教学,渗透了知识产权意识。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时,也有考虑得不严密的地方,本课中“操作步骤图”的图标使用不够精确,如其中用的棱形图标容易与程序设计中的判断图标混淆,对学生今后学习程序设计也许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改成同样的矩形图标,而以不同的色块来表示会更好些。还有在课堂制作中,我们也发觉有些学生输入速度较慢,影响了作品制作。在项目活动教学模式下,如何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点评
郭婧老师的《名片做一做》是她所设计的《认识我》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认识我》项目是根据教材一学期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重新梳理组织后设计的,让学生通过这个和他们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项目,既学习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面各个阶段的基础上的延续。正因为有了前一阶段“畅想未来”和“三百六十行”的基础,才使学生在本节课制作名片时,顺理成章,一气呵成。这种以项目形式组织教材的思路和方法是十分可取的,说明了教师对教材要求和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把握非常到位,这对一位青年教师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郭婧老师的教学设计比较规范,教学目标的制订与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相吻合,三维目标比较具体。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特别是在本节课两个主要环节(活动二和活动三)中,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学生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都有了充分的估计,并准备了应对措施。正因为教师事先的准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如,过程流畅,完全达到了教学目标,达成了教学要求。
在学生制作名片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某些关键技术运用上给予学生指导外,也很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名片制作的规范性、资料获取的合法性等等方面给予启发和指导,从学生回答问题和介绍交流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表达观点、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等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这是长期坚持和培养的结果,体现了教师一贯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各种技术的应用也很灵活,展示交流时的介绍简明扼要,互相点评能评在点子上,说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达到了预定目标,也为后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郭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用语简洁明了,准确规范,体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特色和良好素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给学生实际制作名片的时间不够充分,造成有些学生虽有较好的创意,但最后没有时间完成名片全部的制作,已经完成的学生也缺少进一步完善的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设计、制作名片的过程中,提高对画图软件的综合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的讨论、交流,了解制作名片的步骤,逐步养成思维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审美意识,产生创作作品的兴趣。
现状分析
本课是《名片做一做》的第二课时。之前,学生已完成了《认识我姓名》、《画画我最爱》、《畅想我的未来》三个子项目。在《畅想我的未来》的活动中,对自己的未来做了畅想,为本课将要制作的名片文字内容奠定了基础,并能较熟练地使用“信息科技过程性评价平台”。学生已学过画图软件中的各工具的操作,但综合应用能力还不强,在制作具体作品时,往往无从下手。在以往的学习中,能用“步骤图”表示一些操作的步骤。全班学生分成七组,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出示部分名片,帮助学生复习、加强对名片的认识。名片的重要内容是文字内容,此外还可以用图片、标志、图形、线条、色块等内容来丰富美化名片,使名片不仅可以介绍我们的身份,告诉别人我们的联系方式,同时,可以起到自我展示的作用,还可以宣传自己的企业。
出示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对技术分析的成果进行交流与讨论。让学生把画图中各工具图标放到相应的“文字、色块、图片、线条”四个圆中,使学生对所学技术在制作中可能的应用建立链接。
活动二:小组讨论制作步骤
1.明确小组活动任务。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按怎样的步骤来做名片呢?教师引导学生在制作前先想好步骤与方法,请学生登录平台,进入《认识我之名片做一做》这个项目活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2.小组进行活动。
(1)学生登录平台,由组长打开任务书。
名片制作操作步骤任务书
● 小组中选一人进行操作,启动画图软件,打开C盘下面的“操作步骤图”文件。
● 小组成员进行商讨,完成主要操作步骤图。
● 将小组完成的结果保存,上传至平台,上传文件名为“第*组”,如“第一组”。
● 音乐结束时,各小组都停止操作,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大组交流。
(2)小组合作,完成制作名片的主要步骤图。
(3)上传小组的成果。
3.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展示学生完成的制作步骤图,请学生介绍交流,讲清理由。大组讨论其制作步骤的合理性。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制作作品的步骤,在思想层面上,帮助学生理清制作名片的思路,解决学生在后期制作中无从下手的问题。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有可能是一样的,交流汇报后,就可以进入下一环节,进行制作。如果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就请各小组的代表进行讲解汇报。教师将引导大家讨论,对不同的、合理的制作步骤都予以肯定,再进入下一环节。
活动三:学生动手制作名片
1.明确设计、制作一张自己未来名片的活动任务。
2.学生开始操作,动手制作名片。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有:①在背景上添加文字时,有可能会忘记选中透明选项。②要在文字格式都设置好后再确定,否则就不容易进行修改。③在操作错误时,忘记可以用撤销工具返回上一步,进行重新制作。④遇到两个图片文件之间的复制、粘贴时,需要启动两个画图窗口(也许会有学生不知道如何做)。对于教师巡视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或由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将提出来,请全班学生研讨,共同解决。
活动四:展示交流作品
如果已经有学生做完,教师可以请个别学生来介绍自己未来的理想,制作的名片的内容、设计意图及重点操作方法。其他同学也可以给作者提出建议。通过展示交流,使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懂得欣赏他人的作品,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灵感,接纳他人的合理建议,拓宽创作思路。
教师将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小结本课学习,出示一叠名片,提出问题,引出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本学期项目活动《认识我》其中的一节课。以“学期项目”活动的模式进行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注重技术学习与项目活动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同时,由于项目教学实施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加大,教师的组织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引导学生对技术的综合分析与归纳、获得可行的操作思路与方案、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等。在信息科技课上教师要教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还涉及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在项目的引领下,教师通过多个教学活动,促进了信息科技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了情感的渗透,提升了学生协商对话、质疑、展示、交流等能力。
在本课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通过引入和小结,有效地连接了各活动阶段,营造了一个连贯的项目活动的环境。课的开始由教师通过实例回顾名片的要素与作用,来承接上一阶段的活动。小结时,教师出示了一叠名片,由名片的大小引出问题,进而引出下一个阶段的活动,激发学生投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兴趣。
学会找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本课的重点。本节课中的小组活动内容就是理清制作名片的主要步骤。在小组活动时,各小组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我发现有的小组刚开始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先做文字还是先做背景的顺序问题上,通过成员间的争论与研讨,制作者进行了合理的修改。这样就解决了一部分同学制作时没有条理的问题。当然,制作步骤并不是单一的,在汇报中就听到了不同的意见,并且上来交流的小组还将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操作步骤一步步作了说明。对于各小组不同的操作步骤图,因为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都给予了肯定。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理清思路,逐步养成做事的有序性和条理性。在接下来的制作中,有了这一环节“找方法”的活动,大部分学生能够有序地投入制作了。
在交流展示阶段,学生不仅向大家介绍本课制作的作品,同时也是向大家展现上一个子项目《畅想二十年》中的对自己未来梦想的畅想。教师对此给予了及时的点评。学生们要与他人交流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师还引导学生去发掘他人作品中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此时,有的学生说他们的作品中素材应用得很好,教师也及时地抓住这一契机,加入了对他人劳动成果要尊重,要注明素材来源的教学,渗透了知识产权意识。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时,也有考虑得不严密的地方,本课中“操作步骤图”的图标使用不够精确,如其中用的棱形图标容易与程序设计中的判断图标混淆,对学生今后学习程序设计也许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改成同样的矩形图标,而以不同的色块来表示会更好些。还有在课堂制作中,我们也发觉有些学生输入速度较慢,影响了作品制作。在项目活动教学模式下,如何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点评
郭婧老师的《名片做一做》是她所设计的《认识我》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认识我》项目是根据教材一学期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重新梳理组织后设计的,让学生通过这个和他们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项目,既学习了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前面各个阶段的基础上的延续。正因为有了前一阶段“畅想未来”和“三百六十行”的基础,才使学生在本节课制作名片时,顺理成章,一气呵成。这种以项目形式组织教材的思路和方法是十分可取的,说明了教师对教材要求和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并且把握非常到位,这对一位青年教师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郭婧老师的教学设计比较规范,教学目标的制订与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相吻合,三维目标比较具体。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特别是在本节课两个主要环节(活动二和活动三)中,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学生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都有了充分的估计,并准备了应对措施。正因为教师事先的准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自如,过程流畅,完全达到了教学目标,达成了教学要求。
在学生制作名片过程中,教师除了在某些关键技术运用上给予学生指导外,也很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名片制作的规范性、资料获取的合法性等等方面给予启发和指导,从学生回答问题和介绍交流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表达观点、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等方面,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这是长期坚持和培养的结果,体现了教师一贯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最后完成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各种技术的应用也很灵活,展示交流时的介绍简明扼要,互相点评能评在点子上,说明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达到了预定目标,也为后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郭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用语简洁明了,准确规范,体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特色和良好素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给学生实际制作名片的时间不够充分,造成有些学生虽有较好的创意,但最后没有时间完成名片全部的制作,已经完成的学生也缺少进一步完善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