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及整改措施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iuyun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日趋严重,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检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血常规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整改措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98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369-01
  血常规检验指对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的计数检测分析,是临床常用的三大检验常规之一。随着医学不断的发展,对血液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要求也日益增高。但在实际操作中,程序复杂,检验结果往往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人为因素,仪器因素等。另外,对于不同生理状态,也会有较大差别,如下午略低于上午,休息时低于运动状态,餐前低于餐后。并且,检验准确性也受到患者的配合,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把握好检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1 影响因素
  1.1 仪器因素。由于全自动血细胞仪分析时间短,检验数据准确性高,能指示异常结果,易于标准化,常作为血常规检测的首要方法。为保证检验结果具有可比性,常需要对每台仪器进行校准。在其分析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血样容量对分析结果至关重要,若倍数过高,会导致血细胞数量太少;而倍数太低,又会使细胞通过传感器聚集而使重合缺失。
  1.2 生理因素。体检者的年龄,性别,活动情况,精神状态,生活习惯,药物使用情况等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血液采集前,是否有剧烈的运动,是否休息正常,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血常规检测。正常人在一天之类,体温会有所波动,白细胞数,血小板数等都有一定的波动,这都将对最后的分析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不同生理状态也会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新生儿的WBC会普遍偏高,进食后,血液稀释,Hb检测就有所降低。
  1.3 人为因素。
  1.3.1 标本采集。末梢毛细血管和静脉采血是常见的两个采血部位,但手指血的血小板计数偏低,白细胞计数略高,可重复性较差。对于血液的稀释和凝血情况也要关注,这都会对血样检测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1.3.2 不同时间测定标本。若分别于采血后0min,30min,1h,6h内检测血样,1h内健康体检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血样检验结果即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数等参数差异不显著(P>0.01),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h后,不同时间组的体检者的血样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1]。
  2 整改措施
  2.1 注意抗凝剂的选择。血常规中常见的抗凝剂为K2-EDTA,但该抗凝剂会加快血小板凝集,出现血小板假性低下的问题。因为EDTA抗凝时,血小板相互聚集,出现卫星现象,仪器无法正确计数血小板,因此需严格按照医学规定对血常规进行分析检验。
  2.2 选择合适的采血量。若血液与抗凝剂之间的比例不合理则会导致血样质量变化,如凝集后某些蛋白变性。采血量尽量充足,需要有20-30微升的剩余量,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有效性。
  2.3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通常,静脉血为最好的采血部位,手指血稳定性较强,是末梢毛细管血与静脉血中差异最小的。据临床显示,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均有较大缺陷,血小板计数偏低(-8%),白细胞计数明显偏高(+7%)[1]。
  2.4 注意血样的保存,运输及测定时间。不同的测定时间对血样相关检测参数有较大影响。标本采集后,应该及时派专人专车派送,且在运输中需要完好保存样本防止其变性等。为避免蒸发,血样需储存在密闭容器中,严格控制低温,延长保存时间,但严禁冷冻,常在4±2℃条件下保存。另外,当样本数较多时,需要分类放置,避免混淆或者弄错标本。为得到高准确度的检验结果,应在血样采集后尽快检测,预稀释样本在10min内检测;EDTA抗凝末梢血应在15min后测定;EDTA抗凝血应在30min后8h内测定。资料显示,样本收集5-30min后,8h内室温检测最佳[2]。
  2.5 加强对仪器的操作能力。检验工作人员需要了解,熟悉仪器(如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功能,操作步骤,基本修理和维护。尽量做到定期保养,及时除掉腐蚀的线板,擦拭干净,避免由于仪器老化或者故障带来的检验误差[3]。
  3 结论
  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采集血液样本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和预期准备工作,设计合理有效的操作方案。这就对检验人员提出较高要求,必须熟悉采血的整个流程,且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在采血前期,亦需要对体检者进行常识指导,进行合理的饮食和准备,排除其他生理状况和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如患者的活动情况,服用药物情况,吸烟状况,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均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4]。
  在检测方面,首先必须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操作过程的准确熟练,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消除过失性误差,减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手动检测需要时刻关注仪器状态,自动进样也需要定时观察,确认仪器正常运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5]。后期的数据处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當运用软件时,需要掌握其使用条件,并进行多次复核,以免偶然误差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芳建.血液标本保存时间对各生化检测指标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0,25(1):86
  [2] 马双双,王红艳,杨俊.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的方法[J].临床误诊误治,2009,19(11):79-80
  [3] 徐金华,游其勇.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多种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5):134-137
  [4] 刘月霞,师金洲,血常规检验影响因素分析[J].大众健康(理论版),2011,112(23):131
  [5] 于广亚.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5-2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了解本县2010~2013年县儿科急救中心死亡新生儿的主要死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预防措施。  方法:对本县2010~2013年25例新生儿死亡评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新生儿主要死因为: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败血症;②居住地农村占96%,母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100%,未产检占12%,产检1~4次占72%,非住院分娩占32%,分娩孕周28~37周占48%,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法予以治疗,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的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疗效率是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6%(29/35),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液在检查中的各项参数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的男性不育患者60例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分析其诊断结果及各项指标情况。  结果:60例精液常规检查结果中,各项指标正常者7例,占所有患者的11.67%;有一项或多项指标异常者53例,占所有患者的88.33%,其中:精子活力降低29例,占异
期刊
摘要:苯醌(benzoquinone)、萘醌(naphthoquinone)、菲醌(phenanthraquinones)、蒽醌(anthraquinone)以及它们的衍生物都属于醌类化合物。它们在植物界存在非常广泛,近些年来随着药理活性不断被发掘,醌类化合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来对醌类化合物的分布和近年的药理研究进行一下探究。  关键词:  Doi:10.3969/j.issn.1671-
期刊
摘要: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是最早实现开发的色谱联用仪器,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首次实现二者联用之后,此后,有关气象色谱联用的仪器开发一直不曾停滞,在理论研究和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拓展和实践过程中,技术水平不断得到升级,为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气象色谱-质谱联用仪 生物药剂学 兴奋剂 川弓嗪 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
期刊
摘要:细胞外基质、细胞表面、细胞内都有透明质酸的存在,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透明质酸及其受体对细胞运动的作用就各不相同,本文主要论述了透明质酸及其受体对细胞运动的影响,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关键词:透明质酸 受体 细胞运动 作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87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
期刊
摘要:生物碱一类活性较强的化合物,在中药材中广泛存在,其药用功能逐渐被推广。本文参考相关文献,对生物碱这一高效、低毒的天然产物进行了一下介绍,对药用植物中生物碱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希望对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物碱 药理作用 作用机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582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血液检验在贫血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以及健康人各4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对三组的血细胞进行检测,比较三组血液中MCV、MCH、RBC、RDW、RBC/MCV、Hb的指标差异。  结果:观察组b组的MCV/RBC、RBC指标高于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观察组a的RBC、Hb指标低于观察组b组和对照组,而RDW指标高于观察组b
期刊
摘要:目的:中山市古镇镇自1999年出现1例输入型登革热病例后至2013年7月31日14年间未出现过登革热病例,分析中山市古镇镇2013年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综合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为今后有效预防控制疫情提供依据和实践经验。  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分析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发病5天以内的疑似患者用PCR进行登革热病毒核酸检测,对发病5天以上的用ELISA做登革热抗体IgM/IgG
期刊
摘要:目的:对3-7岁的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情况和他们行为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为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方法:随机抽取800名3-7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从2013年2月-2014年2月之间受到的意外伤害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儿童受到的意外伤害类型中,最主要有碰伤、摔伤、烫伤、刀割伤、锐器伤和动物咬伤等6种类型。男童和女童的意外伤害类型一致,但女童受到碰伤、烫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