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南京市高淳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患者。给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治疗,对照组则单独实施膝关节后内侧入路的手术治疗,术后一年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复位等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7%,对照组优良率为65.1%;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对照显示,研究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3.0%、对照组优良率为69.8%,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并有利于骨折复位,可大力推广联合应用。
【关键词】 膝关节 后内侧 联合 后外侧入路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南京市高淳县人民医院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研究作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南京市高淳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了手术耐受性差、精神和情感障碍、以及无行为能力等患者。男女比例55︰31,患者年龄介于24~67岁,平均年龄为(40±4.3)岁。主要的骨折原因为高处跌落和交通伤。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给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治疗,对照组则单独实施膝关节后内侧入路的手术治疗。两组患者骨折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手术方法
研究组: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全身麻醉,膝关节微曲,术中进行X线监测。①先行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在腘窝横纹的内侧作10cm的L形直切口延伸向远端,沿着切口将腘筋膜切开,顺着腓肠肌的内侧缘钝性分离腓肠肌的内侧头和深部组织;之后向外牵拉腓肠肌的内侧头、外侧深面腘血管、胫神经、腓肠内侧的皮神经、趾肌,充分的暴露出膝关节的后内侧的关节囊,并纵向将关节囊切开,剥离部分的比目鱼肌后显露胫骨的后侧面和后侧平台[1]。②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在腘窝横纹的内侧作10cm的直切口延伸向远端,沿着切口将腘筋膜切开,将其下腓总神经和腓肠外侧的皮神经充分的游离向远端,并在皮片的保护之下向着外侧进行牵拉;钝性分离腓肠肌的外侧缘周围以及深面结缔组织,将膝下的外侧动脉结扎;之后向内牵拉腓肠肌的外侧头、以及内侧深面胫神经、和腘动静脉;剥离并同时向下牵拉腓骨头的斜行以及附着在胫骨近端的后外侧面的比目鱼肌,腘肌显露后沿着外侧缘朝内进行牵拉,从而将其下胫骨后外侧平台和膝关节的囊后部暴露;暴露胫骨平台的后内侧和后外侧的骨折块,撬起压缩和塌陷的骨块,并用桡骨或是人工骨远端支持钢板于塌陷面下将其固定[2]。手术后负压引流,并逐层缝合和关闭切口。
对照组:单独实施膝关节后内侧入路的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与研究组一致。两组患者在手术后抬高手术部位3d,并行抗生素静脉注射2周,在手术后的第1d可进行趾关节、踝关节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第2周可帮助膝关节屈伸锻炼,4周后可不负重行走练习,2个月后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若患者骨折愈合,则能逐渐负重行走,4个月后则能完全的负重行走。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术后一年进行随访,应用Rasmussen标准进行评分,评价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评分内容包括有膝关节稳定性、疼痛、行走能力、膝伸直的缺失度、膝关节活动度六项,满分30分,每项6分;优:总分在27分以上,介良:21-26分,可:10-20分,差:低于6分[3]。并评价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评分内容有髁关节塌陷、膝内外翻、以及髁宽增加,每项6分,总分18分;优:18分,良:11-17分,可:6-10分,差:低于6分。(优良率=优+良)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 )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对照情况
两组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7%,对照组优良率为6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骨折复位对照情况
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对照显示,研究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3.0%、对照组优良率为69.8%,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和少见的平台骨折类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若得不到有效的早期治疗会造成创伤性的关节炎和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受限。由于该骨折位置偏后方,加之膝关节的后侧有着比较复杂的解剖结构,若实施传统手术入路进行治疗无法充分暴露,且复位固定困难,存在着损伤和破坏周围血管神经的风险。
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可充分的暴露后内侧以及后外侧,手术操作空间广,能够对两侧的解剖部位分别复位及固定,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此外,手术操作具有灵活性,能从后内侧和后外侧分别如露,还可联合前外侧进行入路治疗各类型胫骨的平台骨折,同时,重要血管及神经不必显露,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可较好的恢复关节功能[4]。最后,该种治疗方案能够实现从后向前对骨折进行固定,在临床上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有效的术式。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7%,对照组优良率为65.1%;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对照显示:研究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3.0%、对照组优良率为69.8%,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总之,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并有利于骨折复位,可大力推广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薛升奎;韩怡;朱浩英.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5,4(30):202-204.
[2]周恩昌;唐萍;刘士明;等.经膝关节后外侧和后内侧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2(1):48-50.
[3]仲飙;张弛;孙辉;杨光;王竞超.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10(27):899-890.
[4]汤永南;焦锋.改良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5,36(8):1563-1565.
【关键词】 膝关节 后内侧 联合 后外侧入路 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南京市高淳县人民医院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研究作如下报告。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分组
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南京市高淳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诊断标准,并排除了手术耐受性差、精神和情感障碍、以及无行为能力等患者。男女比例55︰31,患者年龄介于24~67岁,平均年龄为(40±4.3)岁。主要的骨折原因为高处跌落和交通伤。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给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的手术治疗,对照组则单独实施膝关节后内侧入路的手术治疗。两组患者骨折类型、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手术方法
研究组: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全身麻醉,膝关节微曲,术中进行X线监测。①先行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在腘窝横纹的内侧作10cm的L形直切口延伸向远端,沿着切口将腘筋膜切开,顺着腓肠肌的内侧缘钝性分离腓肠肌的内侧头和深部组织;之后向外牵拉腓肠肌的内侧头、外侧深面腘血管、胫神经、腓肠内侧的皮神经、趾肌,充分的暴露出膝关节的后内侧的关节囊,并纵向将关节囊切开,剥离部分的比目鱼肌后显露胫骨的后侧面和后侧平台[1]。②行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在腘窝横纹的内侧作10cm的直切口延伸向远端,沿着切口将腘筋膜切开,将其下腓总神经和腓肠外侧的皮神经充分的游离向远端,并在皮片的保护之下向着外侧进行牵拉;钝性分离腓肠肌的外侧缘周围以及深面结缔组织,将膝下的外侧动脉结扎;之后向内牵拉腓肠肌的外侧头、以及内侧深面胫神经、和腘动静脉;剥离并同时向下牵拉腓骨头的斜行以及附着在胫骨近端的后外侧面的比目鱼肌,腘肌显露后沿着外侧缘朝内进行牵拉,从而将其下胫骨后外侧平台和膝关节的囊后部暴露;暴露胫骨平台的后内侧和后外侧的骨折块,撬起压缩和塌陷的骨块,并用桡骨或是人工骨远端支持钢板于塌陷面下将其固定[2]。手术后负压引流,并逐层缝合和关闭切口。
对照组:单独实施膝关节后内侧入路的手术治疗,其手术方法与研究组一致。两组患者在手术后抬高手术部位3d,并行抗生素静脉注射2周,在手术后的第1d可进行趾关节、踝关节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第2周可帮助膝关节屈伸锻炼,4周后可不负重行走练习,2个月后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若患者骨折愈合,则能逐渐负重行走,4个月后则能完全的负重行走。
1.3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术后一年进行随访,应用Rasmussen标准进行评分,评价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评分内容包括有膝关节稳定性、疼痛、行走能力、膝伸直的缺失度、膝关节活动度六项,满分30分,每项6分;优:总分在27分以上,介良:21-26分,可:10-20分,差:低于6分[3]。并评价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评分内容有髁关节塌陷、膝内外翻、以及髁宽增加,每项6分,总分18分;优:18分,良:11-17分,可:6-10分,差:低于6分。(优良率=优+良)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 )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对照情况
两组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研究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7%,对照组优良率为6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骨折复位对照情况
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对照显示,研究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3.0%、对照组优良率为69.8%,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和少见的平台骨折类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若得不到有效的早期治疗会造成创伤性的关节炎和膝关节屈伸功能的受限。由于该骨折位置偏后方,加之膝关节的后侧有着比较复杂的解剖结构,若实施传统手术入路进行治疗无法充分暴露,且复位固定困难,存在着损伤和破坏周围血管神经的风险。
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可充分的暴露后内侧以及后外侧,手术操作空间广,能够对两侧的解剖部位分别复位及固定,有效的提高了治疗的效果;此外,手术操作具有灵活性,能从后内侧和后外侧分别如露,还可联合前外侧进行入路治疗各类型胫骨的平台骨折,同时,重要血管及神经不必显露,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可较好的恢复关节功能[4]。最后,该种治疗方案能够实现从后向前对骨折进行固定,在临床上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有效的术式。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7%,对照组优良率为65.1%;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对照显示:研究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3.0%、对照组优良率为69.8%,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总之,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并有利于骨折复位,可大力推广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
[1]薛升奎;韩怡;朱浩英.膝关节后内侧联合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效果[J].齐鲁医学杂志,2015,4(30):202-204.
[2]周恩昌;唐萍;刘士明;等.经膝关节后外侧和后内侧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2,12(1):48-50.
[3]仲飙;张弛;孙辉;杨光;王竞超.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10(27):899-890.
[4]汤永南;焦锋.改良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J].吉林医学,2015,36(8):1563-1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