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出党史观的概念以及对正确党史观的科学阐述,既有显著的理论创新意义又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重要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进行党史学习、研究、教育的根本遵循。
所谓正确党史观,就是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到底。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科学性与党性的统一。一方面,我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崇高的目的性,它不是为了像阿Q那样以“我的祖宗比你们阔多了”来求得消极的精神慰藉,不是为了把前辈的功劳簿变成包装自己的华彩衣衫,更不是为了某种狭隘的名利动机去“消费”党史,而是为了“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7.。具体地说,就是为了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为了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另一方面,我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又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即必须贯彻实事求是原则,必须忠实于党史的本来面貌,必须探求党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的奋斗目标与历史进步的方向相一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心一意谋求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因而中国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无所畏惧,有直面一切历史和现实的胸怀和勇气。在对待自己历史的问题上,我们的目的性越强烈、越自觉,就越能引导我们发现历史的真实;历史的事实搞得越扎实、越清楚,就越是符合我们的目的性。比如狼牙山五壮士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在党爱党、在党护党的心,就不可能穿过撒谎者制造的迷雾,找到历史的细节真实;如果我们不是扎扎实实地揭示出历史的细节真实,就不可能达到捍卫党的历史和形象的目的。
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同样也没有不犯错误的党。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有正确也有失误,有胜利也有失败。我们从不因为正确和胜利而回避失误和失败,也从不允许因为错误和失败而否定正确和胜利。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主流本质。事实清楚地表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主题主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主流本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一百年来,共产党人用奋斗牺牲证明,他们是中国人民最为优秀的儿女、中华民族最为坚实的脊梁。没有这样的党史自信,就谈不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然也就不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历史上的失誤。犯错误当然是坏事,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好事,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在这里,“一定的条件”是关键。从主观上说,这个条件就是要有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辩证思维的方法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所谓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是如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所指出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只要这样,“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所谓辩证思维的方法,就是要在失误和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看到失败阴影覆盖下的积极因素。所谓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就是不讳疾忌医、不搞一团和气,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从解决问题的愿望出发,分清是非、分清责任,剖析出现错误的主客观原因,找到改正的办法。这种强大的纠错机制,是我们党无与伦比的思想优势和政治优势。正是凭借这种优势,我们党一次次从失败中奋起,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把坏事变成好事。例如,如果没有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清算,就没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科学结论;没有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清算,就没有长征的胜利;没有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清算,也许我们到今天也不大懂得“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
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求我们在评价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时,“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既不能用前人的尺度衡量今人,也不能用今天的尺度衡量前人。例如对前后两个30年的评价,我们就不能采取割断历史的态度。前30年不是我们不愿开放而偏好保守,而是因为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封锁挤压的国际环境不允许我们开放;不是我们不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是进行了执著且有成效的探索,只是因为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未能将这种探索推进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后30年的改革开放,并非另起炉灶,它建立在前30年努力改善国际环境的基础上(如用小球推动大球,先后与欧美发达国家建交,等等),建立在前30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难探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在前30年奠定的物质技术文化基础上,尤其建立在前30年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上。没有前30年的探索奋斗,就没有后30年的改革开放;没有后30年的改革开放,前30年的探索奋斗就不能再续辉煌。有人说,不否定前30年,就无从证明后30年的正确,这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当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具有极强政治反动性的历史唯心主义。它是国际资本扩张的产物。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是它的基本阵容;“学术创新”“反思历史”“寻找真相”,是它掩盖祸心的遮羞布;移花接木、颠倒黑白、凭空捏造是它惯用的伎俩;剥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依据,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国际资本扩张扫清障碍是它的终极目的。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伪造得最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著作,所获得的报酬也越多。”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73.一个不学无术、专门解构抗美援朝历史的商人,却被热捧成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学家;一个浪得虚名、恶意抹黑土改的作家,却在西方世界频频获奖,等等,其源盖出于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意识形态领域出现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向好态势。但是,历史虚无主义仍有不小的招摇空间,一些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仍然任重而道远。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前提,是要具备战士的品格。怕当战士,不敢斗争,树立正确党史观就是一句纯粹的空话。数十年间,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会泛滥成灾,对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构成现实的威胁,就是因为我们中相当一批党员干部没有起来斗争。他们爱惜羽毛,精于盘算,奉行乡愿哲学,争当开明绅士,左右逢源、四处讨好、八面玲珑,还自以为聪明得计。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姑息养奸,一旦奸邪成了气候,哪里还会念及你的“姑息”之“功”?到头来,很可能是脑袋掉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掉的。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反复强调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强调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这是有很深考虑的。”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1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很深考虑”,难道不值得我们深长体味、深刻领悟吗?
(本文作者系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
所谓正确党史观,就是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到底。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科学性与党性的统一。一方面,我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崇高的目的性,它不是为了像阿Q那样以“我的祖宗比你们阔多了”来求得消极的精神慰藉,不是为了把前辈的功劳簿变成包装自己的华彩衣衫,更不是为了某种狭隘的名利动机去“消费”党史,而是为了“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7.。具体地说,就是为了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为了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另一方面,我们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又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即必须贯彻实事求是原则,必须忠实于党史的本来面貌,必须探求党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我们的奋斗目标与历史进步的方向相一致;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心一意谋求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没有自己的任何私利,因而中国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无所畏惧,有直面一切历史和现实的胸怀和勇气。在对待自己历史的问题上,我们的目的性越强烈、越自觉,就越能引导我们发现历史的真实;历史的事实搞得越扎实、越清楚,就越是符合我们的目的性。比如狼牙山五壮士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在党爱党、在党护党的心,就不可能穿过撒谎者制造的迷雾,找到历史的细节真实;如果我们不是扎扎实实地揭示出历史的细节真实,就不可能达到捍卫党的历史和形象的目的。
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同样也没有不犯错误的党。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有正确也有失误,有胜利也有失败。我们从不因为正确和胜利而回避失误和失败,也从不允许因为错误和失败而否定正确和胜利。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主流本质。事实清楚地表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主题主线;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主流本质。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一百年来,共产党人用奋斗牺牲证明,他们是中国人民最为优秀的儿女、中华民族最为坚实的脊梁。没有这样的党史自信,就谈不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然也就不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历史上的失誤。犯错误当然是坏事,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好事,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在这里,“一定的条件”是关键。从主观上说,这个条件就是要有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辩证思维的方法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所谓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是如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所指出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只要这样,“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所谓辩证思维的方法,就是要在失误和困难的时候,看到成绩、看到光明、看到失败阴影覆盖下的积极因素。所谓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就是不讳疾忌医、不搞一团和气,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从解决问题的愿望出发,分清是非、分清责任,剖析出现错误的主客观原因,找到改正的办法。这种强大的纠错机制,是我们党无与伦比的思想优势和政治优势。正是凭借这种优势,我们党一次次从失败中奋起,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把坏事变成好事。例如,如果没有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清算,就没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科学结论;没有对“左”倾教条主义的清算,就没有长征的胜利;没有对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清算,也许我们到今天也不大懂得“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
树立正确党史观,要求我们在评价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时,“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既不能用前人的尺度衡量今人,也不能用今天的尺度衡量前人。例如对前后两个30年的评价,我们就不能采取割断历史的态度。前30年不是我们不愿开放而偏好保守,而是因为帝国主义对我们实行封锁挤压的国际环境不允许我们开放;不是我们不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是进行了执著且有成效的探索,只是因为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未能将这种探索推进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后30年的改革开放,并非另起炉灶,它建立在前30年努力改善国际环境的基础上(如用小球推动大球,先后与欧美发达国家建交,等等),建立在前30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难探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在前30年奠定的物质技术文化基础上,尤其建立在前30年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上。没有前30年的探索奋斗,就没有后30年的改革开放;没有后30年的改革开放,前30年的探索奋斗就不能再续辉煌。有人说,不否定前30年,就无从证明后30年的正确,这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当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具有极强政治反动性的历史唯心主义。它是国际资本扩张的产物。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是它的基本阵容;“学术创新”“反思历史”“寻找真相”,是它掩盖祸心的遮羞布;移花接木、颠倒黑白、凭空捏造是它惯用的伎俩;剥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依据,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国际资本扩张扫清障碍是它的终极目的。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伪造得最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著作,所获得的报酬也越多。”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73.一个不学无术、专门解构抗美援朝历史的商人,却被热捧成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学家;一个浪得虚名、恶意抹黑土改的作家,却在西方世界频频获奖,等等,其源盖出于此。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意识形态领域出现激浊扬清、扶正祛邪的向好态势。但是,历史虚无主义仍有不小的招摇空间,一些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仍然任重而道远。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前提,是要具备战士的品格。怕当战士,不敢斗争,树立正确党史观就是一句纯粹的空话。数十年间,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会泛滥成灾,对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构成现实的威胁,就是因为我们中相当一批党员干部没有起来斗争。他们爱惜羽毛,精于盘算,奉行乡愿哲学,争当开明绅士,左右逢源、四处讨好、八面玲珑,还自以为聪明得计。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姑息养奸,一旦奸邪成了气候,哪里还会念及你的“姑息”之“功”?到头来,很可能是脑袋掉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掉的。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反复强调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强调要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这是有很深考虑的。”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07):14.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很深考虑”,难道不值得我们深长体味、深刻领悟吗?
(本文作者系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