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提出以导学提纲帮助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以丰富的互动形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训练归纳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等实践方法。
【关键词】导学互动 初中数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141-02
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强、理论化程度高等特点,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融会贯通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新课改背景下,引入导学互动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所谓导学互动,是一种将学习指导和课堂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导学提纲,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学习;然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组织他们采用多种互动形式进行交流解决;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作自我总结归纳,并进行后续强化训练。该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能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学习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一、以导学提纲指明学习方向
导学提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內容及课堂情况所编写的学习指导纲领。教师设计导学提纲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去考虑,并在设计语言和导入方式上尽可能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突出其趣味性、悬疑性和探究性,以此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利用导学提纲预习了解新知识。
例如,笔者教学《正数和负数》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山峰、大海和盆地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水平面”“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表述形态,从中明确“相反意义的量”这一含义。随后笔者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学生纷纷回答:零上10度和零下10度、收到5盒饼干和送出5盒饼干、电梯向上4层楼和向下4层楼等。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后,笔者再次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用数学的语言对这些相反意义的量进行表述呢?自然地导入本课内容后,笔者将导学提纲发放给学生,并明确导学提纲中向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
1.学习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理解“0”表示量的意义;
3.学习如何利用正负数形式表述互为相反意义的量,重点理解负数的含义。
在导入环节对本课知识点作出大概了解后,学生进入课前自主预习环节。由于教师给出的导学提纲清楚地指明了学习方向,根据每一步指引,学生很快便能掌握本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同时对课堂内容也有了一个整体认知,在正式进入课程学习时,学生便能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听讲、解惑。
二、以丰富的互动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互动交流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此外,互动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彼此合作的有效方式,互动合作的过程也是引发思维碰撞、催生灵感火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能够准确地了解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使自身的思路在交流表述的过程中更加系统和清晰,从而拓展思维。值得注意的是,互动模式不应仅仅局限于“小组讨论”这种单一的形式,否则学生可能会因单调而出现倦怠心理,由此教师应根据课堂情况灵活采用多种互动相结合的交流形式。
例如,在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一课时,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复杂的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图中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的个数,找出三者间的关系,总结其性质。学生小组迅速展开讨论,并自行在组内展开分工,有人负责观察三者的特点,有人负责整理组员所提供的观察内容,最终形成各自的结论。当讨论结束,笔者邀请各组代表上台讲述各自的结论,并展开组间点评。各小组成员全神贯注地倾听各组代表的发言,积极从中寻找漏洞,为己方代表提供支援,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待各组代表完成发言,笔者对各组的成果均予以肯定,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释。经历了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本课的知识点无形中已被攻破,课堂效果令人满意。
又如,教学《图形的全等》一课时,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全等图形的证明方式。学生在学习解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都是直接从题面出发,部分学生则直接在图形上画满辅助线,这些做法过于繁琐复杂,不利于解题。因此,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互助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了之前的小组互动经验之后,学生积极交换各自的想法,相互分析对比、归纳修正思路,再将各自的证明结果进行检验印证,最终获得了多种更为科学、更为便捷的解题思路。在这样的互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锻炼了自己的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了充分的扩展。
再如,教学“平行线的判定”这一内容时,当学生完成了“平行线判断定理一”的学习内容之后,笔者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学习“平行线判断定理二”:若∠1=∠2,∠1与∠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出的内错角,是否能够证明a∥b?由于学习定理一时已采用了小组互助讨论的形式,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单调的心理,笔者改变互动形式,将学生分为四个竞赛组,要求各小组在限定时间里完成证明,用时最短且正确的一组获胜。在好胜心的驱动下,学生立刻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开始证明,课堂呈现出浓厚的竞争气氛,最终获胜的小组获得了笔者预先准备好的奖品。分组竞赛是“导学互动”常用的形式之一,不仅创造了激发学生思维的条件,也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以训练归纳巩固知识点
通过上述环节的“导学互动”学习后,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课堂所学的知识点,但可能尚有部分难点未能完全领悟,因此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要点,设计相应的题目进行训练拓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巩固提高。设计练习题目时,要注意遵循“从简到易、难度适中”的原则,这样既能充分拓展学生的潜能,也不会因为题目过难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完成上述《正数和负数》一课教学后,笔者向学生提出几道利于巩固提高的例题和提问,从易到难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例题一:零件质量检测中,若某件零件超过标准质量0.1克被记为+0.1克,那么-0.1克代表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代表低于标准质量0.1克。
例题二:某课程以45分钟为1节课,且每天上午10:00开始,记为0,10时之前的时间记为负,例如,9:15为-1,10时以后的时间记为正,例如10:45记为1,那么7:45应记为多少?学生总结出7:45距离10:00的时间为135分钟,即3个45分钟,因此7:45应当记为-3。
例题三:商店记录一周进出账务,周日(+600元),周一(-200元),周二(+450元),周三(+500元),周四(-120元),周五(-130元),周六(+650元),请问商店共计支出多少钱?收入多少钱?学生回答:支出450元,收入2200元。
提出这些例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具有的多重含义,包括“前—后”“收入—支出”“高于—低于”等,从而使学生灵活掌握“正负数”及“相反意义的量”的表述能力,也帮助学生明确负数的引入是为了表述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现象,理解正数是除零之外的数,在正数前加“-”号即为负数,以及帮助学生巩固“0”既不是正数也非负数这一概念。经过上述题目的训练,课堂测试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充分理解了本课内容,教学效果较好。
此外,当学生完成了上述学习之后,及时的总结归纳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学到的知识,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完成《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教学后,笔者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如图1)
通过这一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系统而清晰地理解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进行后续强化训练所获得的效果。
导学互动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与彼此“互动”中所进行的双向学习过程,以“导”为基础,以“互动”为手段,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数学知识。
作者简介:梁龙珍(1974—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导学互动 初中数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141-02
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强、理论化程度高等特点,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融会贯通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新课改背景下,引入导学互动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所谓导学互动,是一种将学习指导和课堂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先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导学提纲,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学习;然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组织他们采用多种互动形式进行交流解决;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作自我总结归纳,并进行后续强化训练。该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能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个平等交流的学习环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一、以导学提纲指明学习方向
导学提纲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內容及课堂情况所编写的学习指导纲领。教师设计导学提纲时,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去考虑,并在设计语言和导入方式上尽可能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突出其趣味性、悬疑性和探究性,以此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究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利用导学提纲预习了解新知识。
例如,笔者教学《正数和负数》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山峰、大海和盆地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水平面”“高于水平面”和“低于水平面”的表述形态,从中明确“相反意义的量”这一含义。随后笔者提问: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学生纷纷回答:零上10度和零下10度、收到5盒饼干和送出5盒饼干、电梯向上4层楼和向下4层楼等。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后,笔者再次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用数学的语言对这些相反意义的量进行表述呢?自然地导入本课内容后,笔者将导学提纲发放给学生,并明确导学提纲中向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
1.学习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理解“0”表示量的意义;
3.学习如何利用正负数形式表述互为相反意义的量,重点理解负数的含义。
在导入环节对本课知识点作出大概了解后,学生进入课前自主预习环节。由于教师给出的导学提纲清楚地指明了学习方向,根据每一步指引,学生很快便能掌握本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同时对课堂内容也有了一个整体认知,在正式进入课程学习时,学生便能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听讲、解惑。
二、以丰富的互动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互动交流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此外,互动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彼此合作的有效方式,互动合作的过程也是引发思维碰撞、催生灵感火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能够准确地了解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使自身的思路在交流表述的过程中更加系统和清晰,从而拓展思维。值得注意的是,互动模式不应仅仅局限于“小组讨论”这种单一的形式,否则学生可能会因单调而出现倦怠心理,由此教师应根据课堂情况灵活采用多种互动相结合的交流形式。
例如,在教学《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一课时,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复杂的图形,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图中同位角、内错角及同旁内角的个数,找出三者间的关系,总结其性质。学生小组迅速展开讨论,并自行在组内展开分工,有人负责观察三者的特点,有人负责整理组员所提供的观察内容,最终形成各自的结论。当讨论结束,笔者邀请各组代表上台讲述各自的结论,并展开组间点评。各小组成员全神贯注地倾听各组代表的发言,积极从中寻找漏洞,为己方代表提供支援,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待各组代表完成发言,笔者对各组的成果均予以肯定,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补充,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释。经历了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本课的知识点无形中已被攻破,课堂效果令人满意。
又如,教学《图形的全等》一课时,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全等图形的证明方式。学生在学习解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都是直接从题面出发,部分学生则直接在图形上画满辅助线,这些做法过于繁琐复杂,不利于解题。因此,笔者将学生分为几个互助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有了之前的小组互动经验之后,学生积极交换各自的想法,相互分析对比、归纳修正思路,再将各自的证明结果进行检验印证,最终获得了多种更为科学、更为便捷的解题思路。在这样的互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也锻炼了自己的探究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获得了充分的扩展。
再如,教学“平行线的判定”这一内容时,当学生完成了“平行线判断定理一”的学习内容之后,笔者通过例题引导学生学习“平行线判断定理二”:若∠1=∠2,∠1与∠2是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出的内错角,是否能够证明a∥b?由于学习定理一时已采用了小组互助讨论的形式,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倦、单调的心理,笔者改变互动形式,将学生分为四个竞赛组,要求各小组在限定时间里完成证明,用时最短且正确的一组获胜。在好胜心的驱动下,学生立刻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开始证明,课堂呈现出浓厚的竞争气氛,最终获胜的小组获得了笔者预先准备好的奖品。分组竞赛是“导学互动”常用的形式之一,不仅创造了激发学生思维的条件,也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以训练归纳巩固知识点
通过上述环节的“导学互动”学习后,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课堂所学的知识点,但可能尚有部分难点未能完全领悟,因此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要点,设计相应的题目进行训练拓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巩固提高。设计练习题目时,要注意遵循“从简到易、难度适中”的原则,这样既能充分拓展学生的潜能,也不会因为题目过难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完成上述《正数和负数》一课教学后,笔者向学生提出几道利于巩固提高的例题和提问,从易到难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例题一:零件质量检测中,若某件零件超过标准质量0.1克被记为+0.1克,那么-0.1克代表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代表低于标准质量0.1克。
例题二:某课程以45分钟为1节课,且每天上午10:00开始,记为0,10时之前的时间记为负,例如,9:15为-1,10时以后的时间记为正,例如10:45记为1,那么7:45应记为多少?学生总结出7:45距离10:00的时间为135分钟,即3个45分钟,因此7:45应当记为-3。
例题三:商店记录一周进出账务,周日(+600元),周一(-200元),周二(+450元),周三(+500元),周四(-120元),周五(-130元),周六(+650元),请问商店共计支出多少钱?收入多少钱?学生回答:支出450元,收入2200元。
提出这些例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相反意义的量”具有的多重含义,包括“前—后”“收入—支出”“高于—低于”等,从而使学生灵活掌握“正负数”及“相反意义的量”的表述能力,也帮助学生明确负数的引入是为了表述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现象,理解正数是除零之外的数,在正数前加“-”号即为负数,以及帮助学生巩固“0”既不是正数也非负数这一概念。经过上述题目的训练,课堂测试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充分理解了本课内容,教学效果较好。
此外,当学生完成了上述学习之后,及时的总结归纳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学到的知识,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完成《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教学后,笔者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如图1)
通过这一思维导图的绘制,学生系统而清晰地理解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进行后续强化训练所获得的效果。
导学互动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与彼此“互动”中所进行的双向学习过程,以“导”为基础,以“互动”为手段,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增强学习兴趣,拓宽学习思路,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数学知识。
作者简介:梁龙珍(1974—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