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杨柳枝词三首”是江户时代后期著名诗人市河宽斋的汉诗作品,收录于小山林堂藏《宽斋先生遗稿》,三首皆为七言绝句,平仄、押韵完全合律。三首在内容上以咏唱隅田川一带的春柳为主线,通过咏柳抒发真实情感。“杨柳枝词三首”不仅格律严谨,而且写景生动、细致,抒情真实、有所创新,形式与内容结合完美,堪称《杨柳枝词》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市河宽斋;杨柳枝词三首;格律完美;内容创新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5-0149-03
一、“杨柳枝词三首”
“杨柳枝词三首”由市河宽斋创作,今收于《宽斋先生遗稿》(小山林堂藏),排第14首。原诗如下:
第一首:两两桥头新旧柳,迎春各自挂丝柔。游人不解别离恨,东系华骝西系舟。
第二首:柔条嫩叶自婆娑,任着春风舞态多。十里长堤十里柳,织成一锭翠青罗。
第三首:不愿移根向内庭,虽尘养翠在郊坰。柔姿领得春风后,长伴王孙草色青。
市河宽斋本人为“杨柳枝词三首”所做的旁注称:第一首新旧二柳为桥柳;第二首为堤柳;第三首为隅田柳。
1.创作背景
市河宽斋祖籍上州(今群马县),宽延二年(1749)生,文政三年(1820)卒,曾任昌平黉学员长,“江湖诗社”创始人,著名汉诗人。
市河宽斋能够进入昌平黉执掌教鞭并担任学员长,固然与他本人的学识才干有关,但关键人物的引荐提拔也十分重要,这个关键人物就是关松窗。关松窗非常赏识市河宽斋,两人关系十分密切,在“与川子钦”一文中,市河宽斋将他们的关系形容为“卵翼之谊”,可见非同一般。
天明六年(1786)夏,幕府政坛发生重大变化。8月25日,第十代将军德川家治去世,两天后,田沼意次被迫辞去老中之职。此后,反对“田沼改革”的势力上台掌权,并对田沼势力展开清洗[1]。
很快,这股浪潮涌向昌平黉。与田沼意次交往密切的关松窗,被大家视为田沼在学校内部的代理人,遭到清洗。市河宽斋在《与川子钦》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会昌平学政变革之日,学士先生首挤君长、弟侯,共除林门名籍”。这里的“君长”就是关松窗,而“弟侯”则指平泽旭山(1733-1791),他们遭到“学士先生”排挤,最终被扫地出门。而市河宽斋自然也未能幸免,他“亦以学中读异学之书”的罪名,于天明七年(1787)10月受到“削月俸之半”的处分。
遭受事业上重大打击的市河宽斋为了尽量远离昌平黉,减少与“学士先生”们的接触,将自己的住所搬迁到两国矢仓。
2. 斗争双方的思想分歧
发端于德川家治去世的政局动荡,其实质是“改革”与“复辟”的较量。
明和六年(1769),幕府将军德川家治将田沼意次提拔为“侍从”,享受老中待遇,安永元年(1772)正式就任老中。掌握实权后,田沼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内容主要包括组建股票中介机构、开发矿山、推进虾夷地开发计划、扩大对外贸易等。史上多将其看成“重商主义”的改革,认为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应该说田沼意次的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真正改革。
市河宽斋受处分的理由是“读异学之书”,而构成其“异学”的核心是明清时期的“性灵说”。关于这一点,市河宽斋在其为《宽斋百绝》所写的跋文中指出:“予讲学谈诗,不借理论,不借讲话,一种清话启发于人。”在同一篇文章中,市河宽斋对“清话”做了进一步说明,他说自己的“清话”就是“谈性谈命”。这与“性灵说”的基本思想完全吻合。
田沼意次的改革和市河宽斋读异学之书,虽然发生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重要性和影响范围也不同,但在剥开表象,探寻它们的内在联系时,我们就会发现,两者发生在同一个时代,具有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两个事件的主角其实是拥有共同思想基础的。田沼意次的“重商主义”改革,实质是符合近代资本主义特征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而市河宽斋热爱的“性灵说”也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十分接近,应该说资产阶级思想是两者的共同基础。
接替田沼意次出任幕府政权老中的是松平定信(1758-1829)。
松平定信上台后全面否定田沼的改革,在经济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实质是回归“重农主义”。同时,在政治领域推行了著名的“宽政改革”,重拾江户幕府的传统指导思想——朱子学,力求否定“重商主义”时代泛滥的个人私欲,重建“存天理,去人欲”的社会规范[2]。
不难看出,松平定信实施的政策虽然冠以“改革”之名,但实质则是不折不扣的“复辟”。
为扫除“异端学说”,重建朱子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松平定信于宽政二年(1790)发动了“异学之禁”,昌平黉首当其冲,成为这次斗争的主要战场。天明七年(1787)受“削月俸之半”处分而残留下来的市河宽斋,时隔三年之后再遭打击,最终与他的前辈关松窗一样,被彻底开除出了昌平黉。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斗争双方的思想分歧。
二、“杨柳枝词三首”内容分析
一般来讲,《杨柳枝词》在结构形式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首为点题之作,其后若干首描写杨柳的姿态、风景以及相关物色,最后一首借景抒情。中唐的刘白时期,一般所抒为离别之情,而到了晚唐五代以后,抒情的范围有所扩大,出现了咏史怀古、感物伤己、怀才不遇等成分[3]。
“杨柳枝词三首”的第一首描写了生长于桥梁两端的新柳和旧柳在春风中轻飘漫舞的美丽景色,属点题之作。第二首是对隅田川河堤两旁美丽春柳的描写,作者使用“嫩叶”、“婆娑”、“舞态多”等词句,生动描绘出了春天柳丝的婀娜美丽,并形象地将“十里长堤十里柳”比喻为“翠青罗”,惟妙惟肖。第三首则是抒情。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示生在“郊坰”的柳树虽然灰头土脸,但却“不愿”移到人多热闹的地方去,而是愿意在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春风以后,长久陪伴隐居郊外的人士,给他一些安慰。 这种形式完全符合《杨柳枝词》的特点要求,具备《杨柳枝词》的典型特质。
“两两桥头新旧柳,迎春各自挂丝柔。”是“杨柳枝词三首”第一首的前两句。在这里,市河宽斋直接点题,描绘了分立桥头两侧的新旧二柳,在和煦春风中让千条万条的柔嫩柳丝轻飘漫舞的景色,符合《杨柳枝词》的布局规范。但是,其后的“游人不解别离恨,东系华骝西系舟。”则是借景抒情,明显有别于一般《杨柳枝词》,突破了前人只在最后一首进行抒情的模式,将“别离恨”的感慨提前到第一首中。这种写法是“杨柳枝词三首”的一个创新,特别值得关注。
仔细分析这种创新就会发现,它不但未给读者造成唐突之感,而且还产生了以下两点好处。其一,保留了中唐刘白时期《杨柳枝词》抒发“离别之情”的特点,让人感到原汁原味,没有缺失;其二,为在第三首中着重抒发“怀才不遇”之情预留了充足空间,突出了“杨柳枝词三首”的抒情重点。可以看出,市河宽斋的这种创新安排,既兼顾了刘白时期和晚唐五代以后《杨柳枝词》的创作特点,又突出了自己想要抒发的真情实感,实在堪称绝妙之笔。同时,从整体布局上来看,也显得从容不迫,非常自然,丝毫没有勉强之感,艺术效果极佳。
第二首的写作,市河宽斋完全遵守了《杨柳枝词》的一般创作规则,描写春柳的美丽。作者在严格遵循格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柔条”、“嫩叶”、“婆娑”、“舞态多”、“翠青罗”等词汇,将隅田川河堤上的柳色之美描绘得惟妙惟肖、鲜活生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三首中最精彩的当属最后一首,这是“杨柳枝词三首”的点睛之作,是全篇的核心。
“杨柳枝词三首”创作于天明八年(1788)春,时值市河宽斋被“削月俸之半”不久,此时他已搬往两国矢仓,远离了昌平黉。诗中“虽尘养翠在郊坰”就是这个时期诗人生活的真实描写。
昌平黉作为幕府的最高学府,对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市河宽斋遭受排挤,迫不得已移居矢仓,渐渐远离了最高学府,显然是他事业发展上的一次重大挫折。那么,市河宽斋本人是如何看待这一情况的呢?“不愿移根向内庭”告诉我们,“内庭”虽然美好,但我市河宽斋并“不愿”进去,这就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他“不愿”向控制昌平黉的复辟势力低头的决心。
接着,市河宽斋描写了自己的“郊坰”生活。假如市河宽斋仅仅是“不愿移根向内庭”的话,读者还可能产生一些怀疑,是不是他因为受“内庭”排挤流落“郊坰”而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酸呢?市河宽斋似乎看透了读者的这种心理,明确告诉他们自己现在的状况是“柔姿领得春风后”,以“柔姿”比喻自己,告诉人们他现在是多么飘逸潇洒,而且围绕“柔姿”的环境是春风荡漾、自由自在!可见,市河宽斋是真正从内心感到洒脱愉快的。
那么,市河宽斋生活得如此美好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就是远离了昌平黉。“宽政改革”后,昌平黌重新被朱子学控制,成为“存天理,去人欲”天堂,这种状况当然让想讲“清话”、想“谈性谈命”的市河宽斋感到万分窒息。所以逃离让人窒息的地方,当然会让他感到无比愉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是自由的,但自由的求索却多少显得有点儿孤单。当然我们无意拿市河宽斋和屈原去做比较,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市河宽斋的追求自由之旅似乎并不孤独,“长伴王孙草色青”告诉我们,“王孙”的隐居生活潇洒、自由、愉快、安详,隐士没有孤独,他有青青杨柳美丽的草色长久相伴。
三、结语
江户时代是日本汉诗发展的顶峰,其间诗人辈出,作品繁多。市河宽斋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诗人之一,他一生钻研学问,汉学功底极其深厚,在汉诗研究和创作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由他编纂完成的《日本诗纪》收录了奈良至平安时代近500年间日本诗人创作的优秀汉诗3800首,为日本汉诗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编辑出版的《全唐诗逸》,为《全唐诗》补遗200余首,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全唐诗》补遗之作,意义非凡;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汉诗作品,仅留存于今的就有1000余首。
“杨柳枝词三首”系市河宽斋的优秀作品之一,全诗不仅格律严谨,而且写景生动、细致,抒情自然、真实,达到有感而发、情景交融的境界,它的创作不仅有继承,而且有所创新,实在堪称《杨柳枝词》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Wikipedia. 田沼意次[EB/OL].(2012-07-20)[2012-07-24].http://ja.wikipedia.org/wiki/%E7%94%B0%E6%B2%BC%E6%84%8F%E6%AC%A1.
[2]Wikipedia. 松平定信[EB/OL].(2012-07-07)[2012.07.24].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D%BE%E5%B9%B3%E5%AE%9A%E4%BF%A1
[3]石志鸟论《杨柳枝词》创作模式的演变[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关键词]市河宽斋;杨柳枝词三首;格律完美;内容创新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13)05-0149-03
一、“杨柳枝词三首”
“杨柳枝词三首”由市河宽斋创作,今收于《宽斋先生遗稿》(小山林堂藏),排第14首。原诗如下:
第一首:两两桥头新旧柳,迎春各自挂丝柔。游人不解别离恨,东系华骝西系舟。
第二首:柔条嫩叶自婆娑,任着春风舞态多。十里长堤十里柳,织成一锭翠青罗。
第三首:不愿移根向内庭,虽尘养翠在郊坰。柔姿领得春风后,长伴王孙草色青。
市河宽斋本人为“杨柳枝词三首”所做的旁注称:第一首新旧二柳为桥柳;第二首为堤柳;第三首为隅田柳。
1.创作背景
市河宽斋祖籍上州(今群马县),宽延二年(1749)生,文政三年(1820)卒,曾任昌平黉学员长,“江湖诗社”创始人,著名汉诗人。
市河宽斋能够进入昌平黉执掌教鞭并担任学员长,固然与他本人的学识才干有关,但关键人物的引荐提拔也十分重要,这个关键人物就是关松窗。关松窗非常赏识市河宽斋,两人关系十分密切,在“与川子钦”一文中,市河宽斋将他们的关系形容为“卵翼之谊”,可见非同一般。
天明六年(1786)夏,幕府政坛发生重大变化。8月25日,第十代将军德川家治去世,两天后,田沼意次被迫辞去老中之职。此后,反对“田沼改革”的势力上台掌权,并对田沼势力展开清洗[1]。
很快,这股浪潮涌向昌平黉。与田沼意次交往密切的关松窗,被大家视为田沼在学校内部的代理人,遭到清洗。市河宽斋在《与川子钦》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会昌平学政变革之日,学士先生首挤君长、弟侯,共除林门名籍”。这里的“君长”就是关松窗,而“弟侯”则指平泽旭山(1733-1791),他们遭到“学士先生”排挤,最终被扫地出门。而市河宽斋自然也未能幸免,他“亦以学中读异学之书”的罪名,于天明七年(1787)10月受到“削月俸之半”的处分。
遭受事业上重大打击的市河宽斋为了尽量远离昌平黉,减少与“学士先生”们的接触,将自己的住所搬迁到两国矢仓。
2. 斗争双方的思想分歧
发端于德川家治去世的政局动荡,其实质是“改革”与“复辟”的较量。
明和六年(1769),幕府将军德川家治将田沼意次提拔为“侍从”,享受老中待遇,安永元年(1772)正式就任老中。掌握实权后,田沼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内容主要包括组建股票中介机构、开发矿山、推进虾夷地开发计划、扩大对外贸易等。史上多将其看成“重商主义”的改革,认为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应该说田沼意次的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真正改革。
市河宽斋受处分的理由是“读异学之书”,而构成其“异学”的核心是明清时期的“性灵说”。关于这一点,市河宽斋在其为《宽斋百绝》所写的跋文中指出:“予讲学谈诗,不借理论,不借讲话,一种清话启发于人。”在同一篇文章中,市河宽斋对“清话”做了进一步说明,他说自己的“清话”就是“谈性谈命”。这与“性灵说”的基本思想完全吻合。
田沼意次的改革和市河宽斋读异学之书,虽然发生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重要性和影响范围也不同,但在剥开表象,探寻它们的内在联系时,我们就会发现,两者发生在同一个时代,具有相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两个事件的主角其实是拥有共同思想基础的。田沼意次的“重商主义”改革,实质是符合近代资本主义特征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而市河宽斋热爱的“性灵说”也与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十分接近,应该说资产阶级思想是两者的共同基础。
接替田沼意次出任幕府政权老中的是松平定信(1758-1829)。
松平定信上台后全面否定田沼的改革,在经济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实质是回归“重农主义”。同时,在政治领域推行了著名的“宽政改革”,重拾江户幕府的传统指导思想——朱子学,力求否定“重商主义”时代泛滥的个人私欲,重建“存天理,去人欲”的社会规范[2]。
不难看出,松平定信实施的政策虽然冠以“改革”之名,但实质则是不折不扣的“复辟”。
为扫除“异端学说”,重建朱子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松平定信于宽政二年(1790)发动了“异学之禁”,昌平黉首当其冲,成为这次斗争的主要战场。天明七年(1787)受“削月俸之半”处分而残留下来的市河宽斋,时隔三年之后再遭打击,最终与他的前辈关松窗一样,被彻底开除出了昌平黉。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斗争双方的思想分歧。
二、“杨柳枝词三首”内容分析
一般来讲,《杨柳枝词》在结构形式方面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第一首为点题之作,其后若干首描写杨柳的姿态、风景以及相关物色,最后一首借景抒情。中唐的刘白时期,一般所抒为离别之情,而到了晚唐五代以后,抒情的范围有所扩大,出现了咏史怀古、感物伤己、怀才不遇等成分[3]。
“杨柳枝词三首”的第一首描写了生长于桥梁两端的新柳和旧柳在春风中轻飘漫舞的美丽景色,属点题之作。第二首是对隅田川河堤两旁美丽春柳的描写,作者使用“嫩叶”、“婆娑”、“舞态多”等词句,生动描绘出了春天柳丝的婀娜美丽,并形象地将“十里长堤十里柳”比喻为“翠青罗”,惟妙惟肖。第三首则是抒情。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示生在“郊坰”的柳树虽然灰头土脸,但却“不愿”移到人多热闹的地方去,而是愿意在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春风以后,长久陪伴隐居郊外的人士,给他一些安慰。 这种形式完全符合《杨柳枝词》的特点要求,具备《杨柳枝词》的典型特质。
“两两桥头新旧柳,迎春各自挂丝柔。”是“杨柳枝词三首”第一首的前两句。在这里,市河宽斋直接点题,描绘了分立桥头两侧的新旧二柳,在和煦春风中让千条万条的柔嫩柳丝轻飘漫舞的景色,符合《杨柳枝词》的布局规范。但是,其后的“游人不解别离恨,东系华骝西系舟。”则是借景抒情,明显有别于一般《杨柳枝词》,突破了前人只在最后一首进行抒情的模式,将“别离恨”的感慨提前到第一首中。这种写法是“杨柳枝词三首”的一个创新,特别值得关注。
仔细分析这种创新就会发现,它不但未给读者造成唐突之感,而且还产生了以下两点好处。其一,保留了中唐刘白时期《杨柳枝词》抒发“离别之情”的特点,让人感到原汁原味,没有缺失;其二,为在第三首中着重抒发“怀才不遇”之情预留了充足空间,突出了“杨柳枝词三首”的抒情重点。可以看出,市河宽斋的这种创新安排,既兼顾了刘白时期和晚唐五代以后《杨柳枝词》的创作特点,又突出了自己想要抒发的真情实感,实在堪称绝妙之笔。同时,从整体布局上来看,也显得从容不迫,非常自然,丝毫没有勉强之感,艺术效果极佳。
第二首的写作,市河宽斋完全遵守了《杨柳枝词》的一般创作规则,描写春柳的美丽。作者在严格遵循格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柔条”、“嫩叶”、“婆娑”、“舞态多”、“翠青罗”等词汇,将隅田川河堤上的柳色之美描绘得惟妙惟肖、鲜活生动,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三首中最精彩的当属最后一首,这是“杨柳枝词三首”的点睛之作,是全篇的核心。
“杨柳枝词三首”创作于天明八年(1788)春,时值市河宽斋被“削月俸之半”不久,此时他已搬往两国矢仓,远离了昌平黉。诗中“虽尘养翠在郊坰”就是这个时期诗人生活的真实描写。
昌平黉作为幕府的最高学府,对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市河宽斋遭受排挤,迫不得已移居矢仓,渐渐远离了最高学府,显然是他事业发展上的一次重大挫折。那么,市河宽斋本人是如何看待这一情况的呢?“不愿移根向内庭”告诉我们,“内庭”虽然美好,但我市河宽斋并“不愿”进去,这就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他“不愿”向控制昌平黉的复辟势力低头的决心。
接着,市河宽斋描写了自己的“郊坰”生活。假如市河宽斋仅仅是“不愿移根向内庭”的话,读者还可能产生一些怀疑,是不是他因为受“内庭”排挤流落“郊坰”而吃不上葡萄就说葡萄酸呢?市河宽斋似乎看透了读者的这种心理,明确告诉他们自己现在的状况是“柔姿领得春风后”,以“柔姿”比喻自己,告诉人们他现在是多么飘逸潇洒,而且围绕“柔姿”的环境是春风荡漾、自由自在!可见,市河宽斋是真正从内心感到洒脱愉快的。
那么,市河宽斋生活得如此美好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就是远离了昌平黉。“宽政改革”后,昌平黌重新被朱子学控制,成为“存天理,去人欲”天堂,这种状况当然让想讲“清话”、想“谈性谈命”的市河宽斋感到万分窒息。所以逃离让人窒息的地方,当然会让他感到无比愉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是自由的,但自由的求索却多少显得有点儿孤单。当然我们无意拿市河宽斋和屈原去做比较,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市河宽斋的追求自由之旅似乎并不孤独,“长伴王孙草色青”告诉我们,“王孙”的隐居生活潇洒、自由、愉快、安详,隐士没有孤独,他有青青杨柳美丽的草色长久相伴。
三、结语
江户时代是日本汉诗发展的顶峰,其间诗人辈出,作品繁多。市河宽斋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诗人之一,他一生钻研学问,汉学功底极其深厚,在汉诗研究和创作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由他编纂完成的《日本诗纪》收录了奈良至平安时代近500年间日本诗人创作的优秀汉诗3800首,为日本汉诗的保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编辑出版的《全唐诗逸》,为《全唐诗》补遗200余首,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全唐诗》补遗之作,意义非凡;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汉诗作品,仅留存于今的就有1000余首。
“杨柳枝词三首”系市河宽斋的优秀作品之一,全诗不仅格律严谨,而且写景生动、细致,抒情自然、真实,达到有感而发、情景交融的境界,它的创作不仅有继承,而且有所创新,实在堪称《杨柳枝词》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Wikipedia. 田沼意次[EB/OL].(2012-07-20)[2012-07-24].http://ja.wikipedia.org/wiki/%E7%94%B0%E6%B2%BC%E6%84%8F%E6%AC%A1.
[2]Wikipedia. 松平定信[EB/OL].(2012-07-07)[2012.07.24].http://ja.wikipedia.org/wiki/%E6%9D%BE%E5%B9%B3%E5%AE%9A%E4%BF%A1
[3]石志鸟论《杨柳枝词》创作模式的演变[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