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一个优质、高效、稳定、应用率高的校园网是所有建网学校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我们应该以校园网为研究的载体,以校园网应用为研究的切入口,重点研究、探讨校园网为学校管理、教学和学习交流服务的高效应用以及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学校网络环境。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核心应该是围绕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
关键词:中小学 校园网 应用
一、信息时代引发校园网建设、应用思考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的时代,其实质是教育、人才的竞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仗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没有校园网的学校,在知识经济社会将是一个不健全的半瘫学校。
当前,各级教育部门加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尤其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格外重视。因此,校园网在各级中小学应运而生,校园网的硬件建设纷纷上马,软件安装也是品种繁多。校园网建成后的运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但是国内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切实发挥了校园网的功能?即校园网在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中实现了校园信息化了吗?我对应用平台开发使用模式、网络的管理和使用都作了大量的调研。但是我发现,在校园网投入运行后,对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却微乎其微。至今校园网在中小学中的合理应用仍然是一个难题,摆在我面前的依然只是一个空的架子。我认为:硬件、软件的建设容易,而令硬件、软件以及人力资源尽快整合最为困难。
校园网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学校的新表征和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已在教育界逐渐形成广泛的共识。为此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校校通”工程。但普通中小学,在财力、人力缺乏而软件建设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一项非常紧迫重要、有意义的研究。
二、建设数字化校园,探索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应用
1、利用班级主页,建设网上乐园
学校网站不仅是老师教学的资源库,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另一条主要途径。我们要利用网络积极开展网上虚拟班级,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使学校校园网主页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渠道。个性化、交互性的学校网站建设的基础上,班级主页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天地。
班级主页里面有作文投稿、作业布置、成语竟猜、BBS留言、发布公告、电子银行、星星购买厅等。我校教师把班级里的所有管理跟班级主页进行挂钩,根据学科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的反馈,根据家长反馈的孩子在家情况,结合大队部的其他一些管理,全部给予折算红旗的数量,在网络上根据学生的作文投稿、知识问答、数学创新题的情况,也给予折算红旗,每个学期结束后,再用所得的星星数来评定“星级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创造了师生、生生的沟通渠道,也能让家长及时的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2、学生成长记录袋伴随成长,教师成长足迹见证过程
“学生成长记录”体现教育新理念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校园网络为学校建立“电子学档”,引导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网络共同参与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评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电子成长记录袋,包括: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我们这样考虑:首先明确,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评价,就是他的成长中的重要部分,所以这里重点从学习记录开始。第一部分记录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所做的思考和回答;教师发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评价。所有上述各项操作,都被系统自动记录到该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中,作为对其学习过程的评价,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在这里,过程性评价成为了可以操作的,不再是一种理想和要求了。
同时为每位教师设立了“教师成长足迹”,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所有能体现教师参与课改实验的“研究活动”,都有一个固定的归宿。学校可以把成长记录作为评价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发展的参考依据之一,让每一位教师能充分地展示自我,用具体的用形事实描述自己专业成长过程和取得的成绩,生动地为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准确地评价教师提供翔实依据。
3、家校互联,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家校通”网络平台是探索学校网络一个很好的载体。让教师了解孩子在家表现;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教师通过手机短信把家长最关注的孩子在校表示的点点滴滴反馈给家长,同时进行交流、沟通。“家校通”网络提供了快捷、即时、有效的方法。
我们知道,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常性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着手构建“基于课堂辅导,拓展课外咨询”的心育模式。而网络为课外咨询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我校的心理网站“心语小屋”,倡导学生“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以童真稚趣、贴近学生、走近心灵为宗旨,服务于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到此一游,可谈心诉情、放松娱乐、拾趣添识,给予学生一个心灵开放的空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心灵的感染和熏陶,同时,也为老师、家长朋友共同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开辟了一个天地。网络心育不受教育时空的限制,很好地实现了心理活动课程的课外延伸。
三、探索网络应用,教育力量是关键
面对信息爆炸、知识更新加快的形势,我们认为,教育的目标应符合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的要求。学校和教师担任了培养人的重任,学校的教育思想,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新技术的使用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实验学校,应该而且必须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先行一步。让教师树立信息化意识,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技能和应用方法,通过教师来影响教师,通过教师影响、培养学生,并将此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中小学比较好的做法是:建立机构,制订方案和措施;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培训与软硬件的配备同步进行;以课件制作培训为重点,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
四、问题与思考
当前,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就是“应用不深入”。校园网络的建设仍停留在设施建设的层面上,并没有注重利用信息化来大幅度提升教学与管理的效益,可见教育信息化还是极其表层的,未能真正深入下去。目前的信息化非但没有对学校最为基本的业务(教学、管理、教师的发展)产生真正显著的效果,有些学校反而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很多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和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大搞表面的形象工程、所谓的公开课等等,不但没有提高教学的效率,反而浪费了教师的时间,增加了学校的负担、管理的难度和教学的困难。此种趋势严重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要使教育信息化达到可持续发展,应该尽快回归到以应用为本的原则上来。也就是说,所有的工作都要从应用的角度推进,做到以应用为本,而不是以硬件设施建设为本。
只有学校真正将教学业务架构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注重大幅度提高管理和教学效率,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才能使应用真正地深入下去,而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
关键词:中小学 校园网 应用
一、信息时代引发校园网建设、应用思考
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的时代,其实质是教育、人才的竞争。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变革越来越依仗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没有校园网的学校,在知识经济社会将是一个不健全的半瘫学校。
当前,各级教育部门加大力度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尤其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格外重视。因此,校园网在各级中小学应运而生,校园网的硬件建设纷纷上马,软件安装也是品种繁多。校园网建成后的运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但是国内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切实发挥了校园网的功能?即校园网在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中实现了校园信息化了吗?我对应用平台开发使用模式、网络的管理和使用都作了大量的调研。但是我发现,在校园网投入运行后,对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却微乎其微。至今校园网在中小学中的合理应用仍然是一个难题,摆在我面前的依然只是一个空的架子。我认为:硬件、软件的建设容易,而令硬件、软件以及人力资源尽快整合最为困难。
校园网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学校的新表征和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已在教育界逐渐形成广泛的共识。为此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校校通”工程。但普通中小学,在财力、人力缺乏而软件建设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一项非常紧迫重要、有意义的研究。
二、建设数字化校园,探索基于网络的教育教学应用
1、利用班级主页,建设网上乐园
学校网站不仅是老师教学的资源库,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另一条主要途径。我们要利用网络积极开展网上虚拟班级,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使学校校园网主页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主渠道。个性化、交互性的学校网站建设的基础上,班级主页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天地。
班级主页里面有作文投稿、作业布置、成语竟猜、BBS留言、发布公告、电子银行、星星购买厅等。我校教师把班级里的所有管理跟班级主页进行挂钩,根据学科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的反馈,根据家长反馈的孩子在家情况,结合大队部的其他一些管理,全部给予折算红旗的数量,在网络上根据学生的作文投稿、知识问答、数学创新题的情况,也给予折算红旗,每个学期结束后,再用所得的星星数来评定“星级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创造了师生、生生的沟通渠道,也能让家长及时的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
2、学生成长记录袋伴随成长,教师成长足迹见证过程
“学生成长记录”体现教育新理念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校园网络为学校建立“电子学档”,引导学生、家长和教师通过网络共同参与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评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电子成长记录袋,包括: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我们这样考虑:首先明确,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评价,就是他的成长中的重要部分,所以这里重点从学习记录开始。第一部分记录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所做的思考和回答;教师发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评价。所有上述各项操作,都被系统自动记录到该学生的个人成长记录中,作为对其学习过程的评价,实现了过程性评价。在这里,过程性评价成为了可以操作的,不再是一种理想和要求了。
同时为每位教师设立了“教师成长足迹”,倡导“立足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所有能体现教师参与课改实验的“研究活动”,都有一个固定的归宿。学校可以把成长记录作为评价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发展的参考依据之一,让每一位教师能充分地展示自我,用具体的用形事实描述自己专业成长过程和取得的成绩,生动地为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准确地评价教师提供翔实依据。
3、家校互联,融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家校通”网络平台是探索学校网络一个很好的载体。让教师了解孩子在家表现;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教师通过手机短信把家长最关注的孩子在校表示的点点滴滴反馈给家长,同时进行交流、沟通。“家校通”网络提供了快捷、即时、有效的方法。
我们知道,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常性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着手构建“基于课堂辅导,拓展课外咨询”的心育模式。而网络为课外咨询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我校的心理网站“心语小屋”,倡导学生“做自己心灵的主人”,以童真稚趣、贴近学生、走近心灵为宗旨,服务于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到此一游,可谈心诉情、放松娱乐、拾趣添识,给予学生一个心灵开放的空间,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心灵的感染和熏陶,同时,也为老师、家长朋友共同探究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开辟了一个天地。网络心育不受教育时空的限制,很好地实现了心理活动课程的课外延伸。
三、探索网络应用,教育力量是关键
面对信息爆炸、知识更新加快的形势,我们认为,教育的目标应符合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的要求。学校和教师担任了培养人的重任,学校的教育思想,教师的教学观念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新技术的使用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作为实验学校,应该而且必须在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先行一步。让教师树立信息化意识,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技能和应用方法,通过教师来影响教师,通过教师影响、培养学生,并将此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中小学比较好的做法是:建立机构,制订方案和措施;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培训与软硬件的配备同步进行;以课件制作培训为重点,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
四、问题与思考
当前,校园网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就是“应用不深入”。校园网络的建设仍停留在设施建设的层面上,并没有注重利用信息化来大幅度提升教学与管理的效益,可见教育信息化还是极其表层的,未能真正深入下去。目前的信息化非但没有对学校最为基本的业务(教学、管理、教师的发展)产生真正显著的效果,有些学校反而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例如,很多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和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大搞表面的形象工程、所谓的公开课等等,不但没有提高教学的效率,反而浪费了教师的时间,增加了学校的负担、管理的难度和教学的困难。此种趋势严重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要使教育信息化达到可持续发展,应该尽快回归到以应用为本的原则上来。也就是说,所有的工作都要从应用的角度推进,做到以应用为本,而不是以硬件设施建设为本。
只有学校真正将教学业务架构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注重大幅度提高管理和教学效率,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才能使应用真正地深入下去,而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