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介绍西山森林公园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三级结构、要素组成和运行目标;然后分析该系统的熵值增高的原因;最后设计调控西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平衡的措施。
关键词:西山;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22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人数大幅度攀升,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促进西山风景区这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该系统的三级结构、要素组成和运行目标
(一)生态系统
1.无机环境。西山森林公园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空气质量好,湿度大,年平均气温比昆明低3度。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 000.5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 327.5小时,年蒸发量1 856.4m,相对湿度76%,森林覆盖率达94%。
2.植物种类、植物数量、空间结构。全山除岩石嶙峋的罗汉崖外,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 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 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1998年起,公园致力于恢复“碧鸡秋色”工程,连年持续栽种漆树、红枫树等彩色树木。公园中既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珙桐、桫椤等珍稀植物,又有溶洞、温泉、奇石、茶山、原始次生林等。森林覆盖率达91.5%,植物种类繁多,4平方公里的竹海蔚为壮观,被称为活化石的树蕨(桫椤树)、参天耸立、高大挺拔的古楠树木等植物大片生长。野生动物有小灵猫、白鹭、竹鸡、青羊、猪獾等60多种飞禽走兽。
(二)经济系统
1.经济体制。2008年10月,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昆明市委、市政府确定把西山森林公园划归属地西山区碧鸡镇管辖,西山旅游建设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已成立了昆明西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把政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融资搞景区建设,吸纳民间、民营资本开发西山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2.经济部门。公园设立公园办公室、旅游咨询服务部、保卫办公室、工商办公室、安全办公室等专职机构,对景区实施综合管理。西山游客中心旅游咨询服务部,设置了语音导游系统及导游人员,并设有人工看守国际长途电话,通讯服务畅通。邮政服务能办理多种业务,服务功能齐全。公园设有公安派出所和保卫科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森林防火设专职护林防火管理、巡逻、宣传、扑救队伍。三清阁、龙门悬崖陡峭地段,均设置防护栏杆,危险处设立警示标志牌。景区内实行全日保洁制度,设有专职卫生管理机构,有专业卫生保洁队伍,设有残疾人专用厕位。公园经营的餐饮店,配置消毒环保设施,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规定。对于景区内经营的个体经商户,设工商办公室管理,设有专职工商干部,对经营户不断进行文明经商法制教育,及时处理游客投诉。设有停车场、出入口、游路路标、餐饮、急救中心、投诉报警等主要设施。
(三)技术系统
(1)知识要素:栽种树种的选择;森林的管理、维护;森林防火知识。(2)物质要素:农药器械的投入、人力的投入。(3)信息要素:空气湿度、农药选取、喷洒时间次数、不同空间结构树种选择。
(四)运行目标
总体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保护和加强西山生态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最终达到改善西山村民的生活品质、实现西山森林公园的净利润达到最大值的愿望。实现生态、经济、环境都能可持续发展。
二、该系统熵值增高的原因
昆明西山风景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包括可更新资源能值、不可更新资源能值、输入能值、输出能值、废弃物能值等五个部分。不可更新资源主要包括表土流失和水土流失,由于西山风景区开发较早,经多年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绿化率达94%,植被茂盛,蓄水能力较强,所以不可更新资源流失很少。输入能源包括森林养护、旅游设施维护、管理投入、电力投入和旅游收入,其中旅游投入和旅游收入的能值最大,分别占输入能值的25%和60%。输出能值主要是木材产出,约占能值总用量的8%。废弃物能值比例较小,约占能值总用量的0.2%。从能值流的分析可以看出,西山风景区生態经济系统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上,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能值输入,才能达到持续健康的目的。
西山风景区净经济效益率偏高,环境压力增大,必须加大经济反馈与适度控制游客数量结合起来,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随着游客人数增加,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逐步增大。今后在加大经济反馈,改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适度控制游客人数。
西山风景区产业主要是旅游业和与之相关的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由于产业单一,且旅游业发展受制于景区的规模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生产效率不高。景区的较高的环境负债率将导致景区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和丧失。
作为景区主要经济收入的农家乐位于猫猫箐村,其下辖三个村民小组,总共有68家农家乐,主要是集中在马鞍山村民小组,规模最大的一家可以同时接待100多人。这里的农家乐集合了吃、住、玩一条龙的服务。这里的农家山庄一般接待规模偏小,文艺活动比较单一。另外在接待规模上面很不平均。在吃饭方面,这里的农庄还是传统的看菜点,没有统一的菜单和价目表,完全没有什么正规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规模和软件上面还有许多差距,农家乐没有基本的统一服装,非常简陋,村里也没有统一的管理人员和机构。
所有这些原因导致西山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熵值增大,从有序变为无序。 三、调控该系统平衡的措施
(一)优化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二)各要素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最合适方式组合,促进系统功能的发挥
基础设施建设是软肋,对景区进行前期改造,采用地上和地下立体车库结合的形式,让所有上山的游客步行,景区内使用环保车,解决景区社会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堵的状况;在景区前设置餐饮点、购物点,突出旅游吃、住、行、购、娱、游六要素,彻底解决制约西山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原理
1.要素择优配置。农家乐改善上:在传统的吃、住、玩之外,他们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了许多具有自己特点的娱乐休闲项目,如捉活鱼比赛,自己种地,自己收割,做一次农民体会,自己磨豆腐等具有民族特点的东西,当地领导应该从游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应该重经营,粗放性管理。猫猫箐的旅游一定要把硬件和软件一起抓,另外必须独辟蹊径,不要拘束,放开思想,做出自己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
2.主导因素择优配置。根据景区林木特点,要适度砍伐,有利于控制林木密度和更新换代,加强林木养护,控制周期砍伐比例,促进以林养林,保护生态环境。西山的发展立足资源禀赋特色,着力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将实现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康体休闲、购物娱乐、文化展示、商务会展复合型的转变。发挥其“五脉”,即山脉、水脉、文脉、人脉、商脉优势,整合周边山地、林地、湿地、乡村、文化资源,分期有序滚动建设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拉动西山区相关产业进一步發展。
3.长链利用原理。运用生态经济循环,废物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变废为宝,减少了开支。
4.相生相克原理尽量减少农药等化学物品的使用,利用动物、植物相生相克原理配置动植物种类。
5.三大效益相统一原理。要求旅游行政部门和景区管理者正确处理好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促进景区持续协调发展。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树种应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提高森林利用率,适当砍伐不仅可增加收入还有助于该系统的循环。同时要考虑生态效益,在树种选择上避免单一性,单一的树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循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持其发展,动物需要选择性的放养。最后要考虑社会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是一种潜在的压力,管理部门应未雨绸缪,规划建设小型的垃圾与污水处理厂提上日程,若废物经过科学处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压力将大大降低。
6.立体配置原理。生物群落之间的立体配置、产业部门之间的立体配置。生物群落包括树种在空间和季节时间上的配置;产业部门在空间时间上的分配和设置。具体如,采用地上和地下立体车库结合的形式,让所有上山的游客步行,景区内使用环保车,解决景区社会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堵的状况。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西山景区的分析讨论,将有助于西山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整体调控,实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2] 李赶顺.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6.
[3] 周纪纶.城市生态经济研究方法及实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9.
[4] Herman E.Daly.生态经济原理及应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9.
[5] 梁山.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1.
[责任编辑 王晓燕]
关键词:西山;生态经济;复合系统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223-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人数大幅度攀升,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促进西山风景区这个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该系统的三级结构、要素组成和运行目标
(一)生态系统
1.无机环境。西山森林公园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空气质量好,湿度大,年平均气温比昆明低3度。极端最高气温31.5℃,极端最低气温-7.8℃。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 000.5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年日照时2 327.5小时,年蒸发量1 856.4m,相对湿度76%,森林覆盖率达94%。
2.植物种类、植物数量、空间结构。全山除岩石嶙峋的罗汉崖外,均为繁茂的原始次生林,随高度变化森林垂直带谱十分明显。山体下部有以栎类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体上部是云南松、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在海拔2 15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带,分布有冲天柏林和多种落叶阔叶林。西山植物多而集中,分布有167个科、594个属、1 086种灌乔木和其他植物,药用植物也多达九十余种,还生长了一些珍稀树种。1998年起,公园致力于恢复“碧鸡秋色”工程,连年持续栽种漆树、红枫树等彩色树木。公园中既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珙桐、桫椤等珍稀植物,又有溶洞、温泉、奇石、茶山、原始次生林等。森林覆盖率达91.5%,植物种类繁多,4平方公里的竹海蔚为壮观,被称为活化石的树蕨(桫椤树)、参天耸立、高大挺拔的古楠树木等植物大片生长。野生动物有小灵猫、白鹭、竹鸡、青羊、猪獾等60多种飞禽走兽。
(二)经济系统
1.经济体制。2008年10月,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成立。昆明市委、市政府确定把西山森林公园划归属地西山区碧鸡镇管辖,西山旅游建设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已成立了昆明西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把政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融资搞景区建设,吸纳民间、民营资本开发西山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2.经济部门。公园设立公园办公室、旅游咨询服务部、保卫办公室、工商办公室、安全办公室等专职机构,对景区实施综合管理。西山游客中心旅游咨询服务部,设置了语音导游系统及导游人员,并设有人工看守国际长途电话,通讯服务畅通。邮政服务能办理多种业务,服务功能齐全。公园设有公安派出所和保卫科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森林防火设专职护林防火管理、巡逻、宣传、扑救队伍。三清阁、龙门悬崖陡峭地段,均设置防护栏杆,危险处设立警示标志牌。景区内实行全日保洁制度,设有专职卫生管理机构,有专业卫生保洁队伍,设有残疾人专用厕位。公园经营的餐饮店,配置消毒环保设施,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规定。对于景区内经营的个体经商户,设工商办公室管理,设有专职工商干部,对经营户不断进行文明经商法制教育,及时处理游客投诉。设有停车场、出入口、游路路标、餐饮、急救中心、投诉报警等主要设施。
(三)技术系统
(1)知识要素:栽种树种的选择;森林的管理、维护;森林防火知识。(2)物质要素:农药器械的投入、人力的投入。(3)信息要素:空气湿度、农药选取、喷洒时间次数、不同空间结构树种选择。
(四)运行目标
总体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保护和加强西山生态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最终达到改善西山村民的生活品质、实现西山森林公园的净利润达到最大值的愿望。实现生态、经济、环境都能可持续发展。
二、该系统熵值增高的原因
昆明西山风景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包括可更新资源能值、不可更新资源能值、输入能值、输出能值、废弃物能值等五个部分。不可更新资源主要包括表土流失和水土流失,由于西山风景区开发较早,经多年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绿化率达94%,植被茂盛,蓄水能力较强,所以不可更新资源流失很少。输入能源包括森林养护、旅游设施维护、管理投入、电力投入和旅游收入,其中旅游投入和旅游收入的能值最大,分别占输入能值的25%和60%。输出能值主要是木材产出,约占能值总用量的8%。废弃物能值比例较小,约占能值总用量的0.2%。从能值流的分析可以看出,西山风景区生態经济系统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基础上,通过发展旅游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能值输入,才能达到持续健康的目的。
西山风景区净经济效益率偏高,环境压力增大,必须加大经济反馈与适度控制游客数量结合起来,促进系统可持续发展。随着游客人数增加,旅游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逐步增大。今后在加大经济反馈,改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适度控制游客人数。
西山风景区产业主要是旅游业和与之相关的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由于产业单一,且旅游业发展受制于景区的规模和基础设施的投入,生产效率不高。景区的较高的环境负债率将导致景区产生不可逆转的功能退化和丧失。
作为景区主要经济收入的农家乐位于猫猫箐村,其下辖三个村民小组,总共有68家农家乐,主要是集中在马鞍山村民小组,规模最大的一家可以同时接待100多人。这里的农家乐集合了吃、住、玩一条龙的服务。这里的农家山庄一般接待规模偏小,文艺活动比较单一。另外在接待规模上面很不平均。在吃饭方面,这里的农庄还是传统的看菜点,没有统一的菜单和价目表,完全没有什么正规的管理模式;在管理规模和软件上面还有许多差距,农家乐没有基本的统一服装,非常简陋,村里也没有统一的管理人员和机构。
所有这些原因导致西山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熵值增大,从有序变为无序。 三、调控该系统平衡的措施
(一)优化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二)各要素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最合适方式组合,促进系统功能的发挥
基础设施建设是软肋,对景区进行前期改造,采用地上和地下立体车库结合的形式,让所有上山的游客步行,景区内使用环保车,解决景区社会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堵的状况;在景区前设置餐饮点、购物点,突出旅游吃、住、行、购、娱、游六要素,彻底解决制约西山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原理
1.要素择优配置。农家乐改善上:在传统的吃、住、玩之外,他们还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了许多具有自己特点的娱乐休闲项目,如捉活鱼比赛,自己种地,自己收割,做一次农民体会,自己磨豆腐等具有民族特点的东西,当地领导应该从游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应该重经营,粗放性管理。猫猫箐的旅游一定要把硬件和软件一起抓,另外必须独辟蹊径,不要拘束,放开思想,做出自己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
2.主导因素择优配置。根据景区林木特点,要适度砍伐,有利于控制林木密度和更新换代,加强林木养护,控制周期砍伐比例,促进以林养林,保护生态环境。西山的发展立足资源禀赋特色,着力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将实现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康体休闲、购物娱乐、文化展示、商务会展复合型的转变。发挥其“五脉”,即山脉、水脉、文脉、人脉、商脉优势,整合周边山地、林地、湿地、乡村、文化资源,分期有序滚动建设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拉动西山区相关产业进一步發展。
3.长链利用原理。运用生态经济循环,废物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变废为宝,减少了开支。
4.相生相克原理尽量减少农药等化学物品的使用,利用动物、植物相生相克原理配置动植物种类。
5.三大效益相统一原理。要求旅游行政部门和景区管理者正确处理好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促进景区持续协调发展。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树种应选择具有观赏价值的。提高森林利用率,适当砍伐不仅可增加收入还有助于该系统的循环。同时要考虑生态效益,在树种选择上避免单一性,单一的树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循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持其发展,动物需要选择性的放养。最后要考虑社会效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发展是一种潜在的压力,管理部门应未雨绸缪,规划建设小型的垃圾与污水处理厂提上日程,若废物经过科学处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压力将大大降低。
6.立体配置原理。生物群落之间的立体配置、产业部门之间的立体配置。生物群落包括树种在空间和季节时间上的配置;产业部门在空间时间上的分配和设置。具体如,采用地上和地下立体车库结合的形式,让所有上山的游客步行,景区内使用环保车,解决景区社会车辆乱停乱放、交通拥堵的状况。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西山景区的分析讨论,将有助于西山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整体调控,实现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2] 李赶顺.循环经济与和谐生态城市[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6.
[3] 周纪纶.城市生态经济研究方法及实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9.
[4] Herman E.Daly.生态经济原理及应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9.
[5] 梁山.生态经济学[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1.
[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