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脑膜动静脉瘘合并突眼1例
【机 构】
:
277500 山东省滕州市,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77500 山东省滕州市,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77500 山东省滕州市,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77500 山东省滕州市,山东省滕州
【出 处】
: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35期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术后立体视觉的恢复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解放军306医院眼科就诊并行斜视矫正术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48例,分别于手术前后检查患者的立体视功能,观察其治疗结果。并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斜视度数对立体视觉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48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32例治愈,治愈率达66.7%,基本治愈12例,无效4例。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联合角膜激光手术矫正超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拟在重庆爱尔眼科医院进行ICL植入术的等效球镜(SE)≥-16.0 D的患者共7例13只眼。先行ICL手术矫正大部分屈光不正,≥3个月后,再行角膜激光手术矫正剩余屈光不正。比较ICL术前与角膜激光术后1 d,1周,1个月,≥8个月时,视力、晶体拱高、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
吸烟主要通过血循环途径引起眼组织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的视觉损害。临床及基础研究提示,吸烟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开角型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Graves眼病、屈光不正等眼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高对吸烟相关性眼病的认识,减少主动及被动吸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目的探讨高AC/A型内斜视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76例患者均用阿托品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合并远视者,足矫配镜,连续戴镜6个月以上,测量戴镜后看远及看近斜视角。双眼单视功能检查情况,看近用Titmus立体视图版检查,看远用同视机检查。全部患者均采用Parks切口,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术,以戴全矫镜后看近斜视角为主要参考依据设计手术量。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时观察眼位情况
目的对比观察暴露线头和包埋线头结膜缝合方式,对小梁切除手术后早期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徐州市眼病防治研究所,行以穹窿部为基底结膜瓣小梁切除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00例(136只眼),随机分A、B两组。A组:暴露线头结膜缝线50例67只眼;B组:包埋线头结膜缝线50例69只眼。询问眼部症状,检查结膜充血和分泌物情况,检测术前、术后1 d、1周、2周和术后1个月泪
目的探讨真性小眼球合并恶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7例真性小眼球合并恶性青光眼的患者施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用23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前段切除术,平均随访2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稳定或提高,眼压控制在10~20 mmHg,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真性小眼球合并恶性青光眼的患者施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用23G经结膜无缝合
目的探讨V型斜视伴斜肌功能异常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伴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手术前后原在位斜视角、上转25°与下转25°注视斜视角差别、眼球运动、斜肌功能及双眼视功能。手术原则减弱亢进的下斜肌或联合加强上斜肌、减弱协同肌或配偶肌,水平斜视按原在位矫正。随访时间2个月至2年,平均(6.7±3.23)月。结果45例伴斜肌异常V型斜视,术后眼位总正位率91.11%,V征均消失
目的研究有眶部搏动的眼眶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08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眼眶科就诊的有眶部搏动的13例眼眶病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其异同点。结果13例患者中,颈动脉海绵窦瘘8例,动静脉血管瘤2例,均表现为眶部搏动伴随血管杂音,神经纤维瘤2例,眼眶骨折1例,表现为搏动不伴血管杂音。结论眶部搏动
目的观察0.5%氯替泼诺/0.3%妥布霉素滴眼液在板层角膜屈光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板层角膜屈光手术患者158例(310只眼),随机分为试验组77例(154只眼)与对照组81例(156只眼)。试验组术后滴用0.5%氯替泼诺/0.3%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共1周,对照组滴用0.1%地塞米松/0.3%妥布霉素滴眼液,4次/d,共1周。于术后1天、1周、1个月观测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