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因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的进程,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从而可以采取合理措施,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进行适度调整,以采取更加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发达国家高职教育起步比较早,因此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也比较成熟,值得借鉴。
一、世界典型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实践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世界有名,德国的职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也比较完善,并且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章程》明确规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考核方式应有平时考核和国家考核两部分组成,职业院校负责平时考核,具体实施由任课教师负责;国家考核采用考办分离的方法,也就是考核与培训相分离,评价、考核由培训、教育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组织。由于考核是有第三方——行业协会实施,可以更客观的评价高职院校、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可以更好地发现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德国职业教育的这种模式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有力保障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
2.澳大利亚TAFE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传统高等教育强调学术性,而澳大利亚TAFE学院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在澳大利亚的教育法规中明确规定TAFE学院需要培养学生的突出能力,并且国家认证体系和培训中以法规形式强调培训学生能力的重要性,由此学生能力培养也是TAFE学院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TAFE学院强调实践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相应的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也必须以能力为主要目标和评价尺度。具体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进行理论考核,一部分是实践能力考核,具体采用观测、口试、现场操作、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以及第三者评价、证明书、书面答卷、录像等,进行集中组合来综合评价TAFE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3.法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进行了分权改革,对高职高专教育评价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改革规划,以及教师、学生评价等各方面。这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模式有助于政府对高职高专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也有利于了解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并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提高。目前法国高职教育评价的具体实施由评价委来实施,评价委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任何其他机构,包括教育部门都不能直接干预其活动的开展,这样很多的保障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评价委的评价方式通常是采用高职高专院校自评、第三方评价和有关人士座谈、访问、实地考察进行,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注重信息分析的综合性,从而基于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教学特色、教学实况、学生质量等信息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有利于全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
4.英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英国对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价和质量监督的官方机构是国家学位委员会,英国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侧重于对学生能力评价,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个方面。专业能力强调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强调的是专业领域,而通用能力则强调学生是完成相应任务时表现出来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等。英国考核评价制度要求,在评价时要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二者兼顾,要评价到任务完成中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最后结果要尽量有切实依据。除有官方评价机构外,英国还有独立的民间监督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系统,如一些新闻机构《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和一些组织机构,如商业企业、专业团体等,其中新闻机构进行的评价影响最大。像《泰晤士报》自1992年后每年都要组织专家对高职高专人才质量评价,并发布排行榜,评价指标涉及教学、科研、师生比例、学生录取水平、毕业生就业、优秀毕业生以及图书和计算机支出等,数据来源广泛,结果较为公正,因此整个评价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也成为社会各界评价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5.美国高职高专人才质量评价。美国由于国家制度决定,美国高职高专人才质量评价主要由美国各州教育机构进行,美国教育机构授权委托第三方评价组织进行,通常评价组织在评价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之前,要通知當地教育机构,评价结果将作为评价学校和专业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州教育进行规划的重要依托。美国的评价机构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涉及三大领域:教育资源、教育工程和教育结果,涉及四个步骤,如学校或专业的教育目标、教育途径和方式、教学的成效证明以及改进的措施等,确保评价的内容科学、合理。并且为确保评价的公正性,美国教育部定期根据相关撰写对评价机构进行评审,以确保他们的人才质量培养评价结果起到各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指示器的作用。美国的高等教育鉴定委员则在评价机构和学校、政府间进行沟通,力求发挥评价机构的中间作用,切实为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专业的建设服务。
6.芬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芬兰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的部分主要是芬兰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该委员会1995年底由芬兰教育部投资。成立后该委员会独立于各类教育行政机构和高等院校之外,其成员由各方提供代表组成,分别来自大学、技术学院、贸易工业界、学生,名额分别是5名、3名、2名、2名,一共12位代表。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成立后受教育部委托对各个高等学校和各个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并且在全国大专院校中评价出高质量教育代表,给予额外的教育经费支持。目的是表扬办学质量高的大专院校,鼓励他们继续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7.日本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日本对高职教育培养质量历来非常重视,为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理学教育、农学教育等技术人员教育的质量,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填补高技能人才教育认定领域的空白,日本文部省、通商产业省1999 年联合产业界人士、工学领域的学术团体,共同成立了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对日本大学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进行全面、综合认定。受其影响,日本对学成果、学生考试成绩、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调对数学、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强调沟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与问题
1.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认识误区。总体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对人才质量评估并不是很重视,很多是出于国家或省、市评估需要,仍然以传统的高职教育质量观来对待评估工作,认为人才质量评价就是知识掌握程度评价或毕业生就业率评价,没有跟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没有全局意识和产业发展观。
2.对人才质量评价结果的认识不够充分。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质量评价对评价的目标不明确,没有意识到评价结果的重要性,评价过程可能很轰烈,但结果往往只是一场报告,或一份文件,很难由评价结果反馈到真正的教学、科研、校企结合的改革中。
3.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不尽合理。现有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过多集中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注重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而忽略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显然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结果也不尽合理。
4.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和过程不尽规范。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办法,采用师生座谈、调查问卷等简单形式来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显然不符合高职高专的发展需要,因此根据产业发展环境的变迁,采用规范、多元、有效的方法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进行评价势在必行。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评价质量的建议
1.明确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一个比较成熟和有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忽视学校、学生和产业、行业,乃至社会任何一方的发展都是不健全的、不科学的,同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吸收现代教学的理念、要吸收高职教育的内涵理念,在科学、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不断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这样的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2.积极构建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制度。第三方评价主要来自行业、企业、毕业生、学生家长和相关机构等的评价信息,进行反复论证得出科学结果。第三方评价的特点是评价主体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隶属关系,因此能够发挥其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职能。在评价中,注意由于高职教育是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其生存与否是看其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是否适应,因此在第三方高职高专人才质量评价中,行业、企业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这点需要引起重视。
3.注重評价指标的范围合理性和科学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否合理,除了指导理念外,评价指标的选择也是关键,这就要求评价指标要涵盖全面,又要注重细节和重点,既要体现科学性,又要具备可操作性,既要注重学校内部的发展,又要注重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体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反应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高职高专教育必须要注重全面、重点、内涵与发展这些方面的指标综合构建,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这样的评价才具有科学和实际意义。[基金项目:江苏‘青蓝工程’资助;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产业发展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SYKJ15B0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发展贡献及省内各区域比较评价”(2016SJB880068)]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一、世界典型国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实践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世界有名,德国的职业教育人才评价体系也比较完善,并且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章程》明确规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考核方式应有平时考核和国家考核两部分组成,职业院校负责平时考核,具体实施由任课教师负责;国家考核采用考办分离的方法,也就是考核与培训相分离,评价、考核由培训、教育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组织。由于考核是有第三方——行业协会实施,可以更客观的评价高职院校、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质量,可以更好地发现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德国职业教育的这种模式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有力保障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
2.澳大利亚TAFE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传统高等教育强调学术性,而澳大利亚TAFE学院强调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在澳大利亚的教育法规中明确规定TAFE学院需要培养学生的突出能力,并且国家认证体系和培训中以法规形式强调培训学生能力的重要性,由此学生能力培养也是TAFE学院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TAFE学院强调实践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相应的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也必须以能力为主要目标和评价尺度。具体考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进行理论考核,一部分是实践能力考核,具体采用观测、口试、现场操作、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以及第三者评价、证明书、书面答卷、录像等,进行集中组合来综合评价TAFE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3.法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进行了分权改革,对高职高专教育评价成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涉及范围较广,涵盖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改革规划,以及教师、学生评价等各方面。这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和人才质量评价模式有助于政府对高职高专科学合理的宏观调控,也有利于了解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并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提高。目前法国高职教育评价的具体实施由评价委来实施,评价委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任何其他机构,包括教育部门都不能直接干预其活动的开展,这样很多的保障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评价委的评价方式通常是采用高职高专院校自评、第三方评价和有关人士座谈、访问、实地考察进行,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有机结合,注重信息分析的综合性,从而基于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教学特色、教学实况、学生质量等信息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有利于全社会对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
4.英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英国对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评价和质量监督的官方机构是国家学位委员会,英国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侧重于对学生能力评价,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个方面。专业能力强调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方面的能力,强调的是专业领域,而通用能力则强调学生是完成相应任务时表现出来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等。英国考核评价制度要求,在评价时要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二者兼顾,要评价到任务完成中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最后结果要尽量有切实依据。除有官方评价机构外,英国还有独立的民间监督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系统,如一些新闻机构《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和一些组织机构,如商业企业、专业团体等,其中新闻机构进行的评价影响最大。像《泰晤士报》自1992年后每年都要组织专家对高职高专人才质量评价,并发布排行榜,评价指标涉及教学、科研、师生比例、学生录取水平、毕业生就业、优秀毕业生以及图书和计算机支出等,数据来源广泛,结果较为公正,因此整个评价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也成为社会各界评价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5.美国高职高专人才质量评价。美国由于国家制度决定,美国高职高专人才质量评价主要由美国各州教育机构进行,美国教育机构授权委托第三方评价组织进行,通常评价组织在评价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之前,要通知當地教育机构,评价结果将作为评价学校和专业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州教育进行规划的重要依托。美国的评价机构对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涉及三大领域:教育资源、教育工程和教育结果,涉及四个步骤,如学校或专业的教育目标、教育途径和方式、教学的成效证明以及改进的措施等,确保评价的内容科学、合理。并且为确保评价的公正性,美国教育部定期根据相关撰写对评价机构进行评审,以确保他们的人才质量培养评价结果起到各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指示器的作用。美国的高等教育鉴定委员则在评价机构和学校、政府间进行沟通,力求发挥评价机构的中间作用,切实为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专业的建设服务。
6.芬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芬兰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的部分主要是芬兰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该委员会1995年底由芬兰教育部投资。成立后该委员会独立于各类教育行政机构和高等院校之外,其成员由各方提供代表组成,分别来自大学、技术学院、贸易工业界、学生,名额分别是5名、3名、2名、2名,一共12位代表。高等教育评价委员会成立后受教育部委托对各个高等学校和各个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并且在全国大专院校中评价出高质量教育代表,给予额外的教育经费支持。目的是表扬办学质量高的大专院校,鼓励他们继续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7.日本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日本对高职教育培养质量历来非常重视,为提高高等工程教育、理学教育、农学教育等技术人员教育的质量,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填补高技能人才教育认定领域的空白,日本文部省、通商产业省1999 年联合产业界人士、工学领域的学术团体,共同成立了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对日本大学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计划进行全面、综合认定。受其影响,日本对学成果、学生考试成绩、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调对数学、自然科学、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强调沟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现状与问题
1.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认识误区。总体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对人才质量评估并不是很重视,很多是出于国家或省、市评估需要,仍然以传统的高职教育质量观来对待评估工作,认为人才质量评价就是知识掌握程度评价或毕业生就业率评价,没有跟上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没有全局意识和产业发展观。
2.对人才质量评价结果的认识不够充分。一些高职高专院校人才质量评价对评价的目标不明确,没有意识到评价结果的重要性,评价过程可能很轰烈,但结果往往只是一场报告,或一份文件,很难由评价结果反馈到真正的教学、科研、校企结合的改革中。
3.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内容不尽合理。现有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过多集中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注重学生的初次就业率,而忽略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显然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真正意义,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结果也不尽合理。
4.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和过程不尽规范。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办法,采用师生座谈、调查问卷等简单形式来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显然不符合高职高专的发展需要,因此根据产业发展环境的变迁,采用规范、多元、有效的方法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进行评价势在必行。
三、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评价质量的建议
1.明确人才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一个比较成熟和有特色的高职高专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忽视学校、学生和产业、行业,乃至社会任何一方的发展都是不健全的、不科学的,同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要吸收现代教学的理念、要吸收高职教育的内涵理念,在科学、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不断优化与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这样的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2.积极构建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制度。第三方评价主要来自行业、企业、毕业生、学生家长和相关机构等的评价信息,进行反复论证得出科学结果。第三方评价的特点是评价主体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隶属关系,因此能够发挥其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职能。在评价中,注意由于高职教育是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其生存与否是看其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是否适应,因此在第三方高职高专人才质量评价中,行业、企业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这点需要引起重视。
3.注重評价指标的范围合理性和科学性。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否合理,除了指导理念外,评价指标的选择也是关键,这就要求评价指标要涵盖全面,又要注重细节和重点,既要体现科学性,又要具备可操作性,既要注重学校内部的发展,又要注重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既要体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反应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高职高专教育必须要注重全面、重点、内涵与发展这些方面的指标综合构建,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这样的评价才具有科学和实际意义。[基金项目:江苏‘青蓝工程’资助;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产业发展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SYKJ15B04);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教育对江苏经济发展贡献及省内各区域比较评价”(2016SJB880068)]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