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定价的奥秘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BAOL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传统的标准,如果一个作者的作品被著名出版社出版,那么他就算成功了。根据这个标准,乔·昆拉特(Joe Konrath)应该算是一个小有成就的惊探小说作家,迪斯尼旗下的许佩里瓮出版社(Hyperion Books)出版了他的一套6本惊探小说。但是,昆拉特最近有些矛盾,自我怀疑,也许,当初不该与许佩里瓮出版社签合同,将6本书的版权转让,而应该自费出版。事情的起因正是电子图书。
  2009年10月,昆拉特收到许佩里瓮出版社寄来的上半年销售版税报告,其中关于亚马逊“火种”版电子书的销售数字和版税让他大吃一惊。从2009年1月1日到6月31日,他的5本惊探小说的“火种”电子版的销售情况如下(第6本7月才上市,故还没有版税报告):
  《酸威士忌》:定价3.96美元,销售550册,版税341美元;
  《血腥玛丽》:定价7.99美元,销售180册, 版税381美元;
  《锈钉》:定价7.99美元,销售153册, 版税341 美元;
  《肮脏的马提尼》:定价6.39美元,销售202册, 版税604 美元;
  《模糊脐橙》:定价7.59美元,销售152册, 版税341 美元;
  半年里,亚马逊网站共卖出1237 本电子书,从出版社的收入中,昆拉特应得版税为25%,共2008美元。从以上数字看,昆拉特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定价4美元的电子书,销售量是定价8美元的电子书的3倍。
  昆拉特再看看他自费出版的4部“火种”版侦探小说的销售数字,同样是半年的统计:
  《名单》:定价1.99美元,销售5142册, 收入3600 美元;
  《本原》:定价1.99美元,销售2619册, 收入1833 美元;
  《打扰》:定价1.99美元,销售1139册, 收入797 美元;
  《龙舌兰》:定价1.99美元,销售900册, 收入630美元;
  半年里,共售出9800本,总收入6860美元。自费出版的电子图书,价格由作者决定,昆拉特的收入是定价的35%,也就是说,读者每次下载一本书,昆拉特的进账为7毛钱。
  从以上销售数字看,昆拉特发现:
  定价8美元的电子书,每年平均销售342册;
  定价4美元的电子书,每年平均销售1100册;
  定价2美元的电子书,每年平均销售4900册;
  显而易见,定价低的电子书获利最高。
  昆拉特继续掐指计算:由许佩里瓮出版的5本电子书,每年每种平均收入是803美元,而自费出版的4本电子书,每年每种平均收入是3430美元。如果将许佩里瓮手上的那6本书按1.99美元的定价销售,他一年的收入将是20580美元,而不是现在的4818美元。但是,这6本书的版权在许佩里瓮手上,定价由出版社说了算,结果昆拉特每年眼睁睁损失15762美元。昆拉特不禁暗暗祷告,愿上帝使这6本书早日脱销绝版,让他收回版权。
  昆拉特感到奇怪,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被出版社接纳,挤进了“成功作家”行列。想当年,他有9部稿子被拒,收到的出版社回绝信多达500封。为了推销自己的图书,他不辞辛劳,向各家图书馆发了7000封信,到1200家书店与读者见面,积极参加各类作家论坛、书展和会议,足迹遍及39个州。现在,刚刚小有名气,竟然希望自己已经出版的图书早日脱销,好将版权收回自己手中。可是,他在亚马逊网站自费出版“火种”电子图书的经历实在让他大开眼界,信心倍增。
  从2009年4月8日,他第一次往“火种”电子书店上传自费出版的侦探小说,到今年3月4日上午9时,昆拉特已经售出29224册电子图书。目前,他那些定价1.99美元的电子图书平均每天销售170本,昆拉特什么事不做,也能每天净收120美元。照此下去,那些过去被出版社拒绝的小说,能为他每年挣回43800美元。而且,7月开始,亚马逊将自费出版作者的版税率由30%提高到70%,那时,他的电子书收入更会爆炸性增长。难怪昆拉特现在后悔不迭,当初不该将6本书的版权签给许佩里瓮出版社。
  (本文作者系纽约佩斯大学出版系兼职教授,本刊特约撰稿人)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计算机、M icrosoftAccess数据库软件对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DXA)的数据资料进行智能化管理。方法:利用M icrosoft Access在DXA分析软件包enCORE 2004输出的病人数据
蛋白质分解代谢是生物化学中较为难懂的一章,本文对该章重点内容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蛋白质的营养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氨基酸的一般代谢和氨的代谢则详细讲解后以谷氨
许多专家认为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将是世界电信技术发展最活跃的时期,随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无线网络在接入网领域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