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一个曲径通幽的过程,它用平淡考验教师的耐心,用曲折磨练教师的意志。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摒弃简单重复,老生常谈。让学生享受教育,快乐学习。
关键词:婉言艺术 灌输 权利话语消解 话语失范 糖衣批评 沟通 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1)10(c)-0181-01
任教二十载,当过多年的班主任,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发现学生有这样那样的过错时,总是按捺不住心头的火气,想发脾气,有时几乎到了要动手的地步。弄得师生之间很尴尬,甚至十分紧张,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自己也不舒畅。
今天,读了一则故事,提醒了我,故事说:朱元璋爱钓鱼,一日与才子解缙垂钓与御花园。解缙连钓数条,可他的浮漂却纹丝不动,他心想:“皇帝怎能不如一个臣子呢?若徒手回宫,岂不遭笑话?”于是,很不高兴,面带怒色。解缙见此情景,笑着对他说:“启奏万岁,那小鱼儿是个非常机灵、识礼的小东西。”朱元璋一时不得其解,解缙略加思索,吟诗一首:“数尺丝绦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一听此诗,朱元璋转怒为喜,便和解缙打道回宫了。面对皇上的愠怒,解缙善于揣度对方的心理,巧于言辞,善解人意,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要到病除,言至心开。”
20世纪中后期,对话与交流成为普遍的趋势,权利话语的预置受到消解,话语的更新势在必行,话语的更新将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中的缺失,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尤其对于有些特殊的学生、特殊的家长,则更须讲究婉言艺术。
班会上,慷慨激昂的老师:“当今时代,是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注定要落后。”这样的话势必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还会引来学生小声的嘀咕:“又来了,不知说了多少遍了。”学生一脸的不耐烦,学生心不在焉,就会屡教不改。在说话的方法上,只强调灌输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话语失范常带来的结果。这样不但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成了无效教育。从班主任自身来讲,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在对于德育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充实对话内容
(1)强调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德育教育只有对学生在生活意义上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活生生的语境中体会教师的话,直至达到对德育内容的充分理解。有位学生上课时把鞋脱了下来,脚竟跷到人家椅背上,我过去轻声对他说:“请不要把鞋子里的‘内容’拿出来”,他“扑哧”一笑,把鞋子穿上了。
(2)以人而不是以规范为出发点。教师应始终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去接纳和肯定,德育“只有以人为出发点,回到人的感性、具体、现实的生活中,才能真正指导人生、真正培养人的精神”班级里总是有那么几名男生偷偷的吸烟,我发现后没有劈头盖脸的批评、没拿校规校纪来‘镇压’、也没有列举吸烟的害处,而是组织了一次班会“吸烟利弊谈”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吸烟的利弊。从那以后班级吸烟的现象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3)选择话语方式 话语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即话语的控制方式,如“你必须这样做”“你一定要这样做”等,以一种命令、强制的方式说出;劝导方式,如“你应该这样做”、“你最好这样做”等,话语对被劝说者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其接受;对话的方式,如“想不想这样做”、“要不要”、“好不好”等,双方自由交换意见,不受身份、地位的影响,允许自由选择,很显然,在第三种话语方式中,双方对话时开放的,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交流。教师采用这种方式,也容易唤起学生内在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也是发自内心的决定。
(4)不要“卖一个,搭一群”费力不讨好。班主任表扬考进前十名的学生“他们都进了学校的前100名,他们是我们班的骄傲、我们班的光荣、我们班的希望!”有的学生在下面嘀咕“我们没进前十名的就是班级的耻辱,就没希望了!”表扬先进是为了激励后进,稍有不慎,造成误伤,就会有悖于我们的教育原则,所以我们必须有意的、精心策划我们的语言,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2 强调沟通理解
对话重视对话者之间的理解,并以理解作为进一步对话的基础。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语气和神态下,会有不同的含义,为了避免误解,消除分歧,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相待。不平等的德育对话,就意味着一种主体对另一种主体的压抑,最终这两种主体都丧失了合理性。师生之间必须保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互相承认、互相赋予平等和尊重;否则,教师所获得的信息将会是被歪曲的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之下,很可能讲出一些违背自己意图的话语,这就会使师生之间的德育对话步入歧途。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交往,给他们以帮助,并指导他们理解生活、理解世界,才能获得学生的真心。有事则谈,无事不谈或少谈,重要的事专门谈,心理问题静下来谈,生活问题关切地谈,学习问题严谨地谈,纪律问题严肃地谈,琐碎小事及时地谈,思想压力频繁地谈……此外,谈话不是训话,不是教师的个人演讲,听学生吐露心声比老师没完没了地说教要好。学生也因此会和教师真诚地对话,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对教师言说,增加输送信息的正确性,教师也因此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
3 多运用“糖衣批评”
批评可以是甜甜的,甜甜的批评就像甜甜的甘露,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因为甜甜的批评里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善意。当学生意识到这种真情善意时,他们就会欣然接受批评改正错误。修正学生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优点,然后引导他们用自身的优点去消除缺点。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故事,这种“奖励式”的批评使学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自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做不但能愈合学生因犯错误而引发的心理创伤,除去心头的痼疾,而且能促使学生矫正自身的错误行为,点燃积极向上的勇气。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说教,而在于激励和鼓舞,班主任工作中的婉言不是不着边际的“戴高帽”,而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创造一种激励成功的氛围,它体现了教师的修养和宽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教育是一个曲径通幽的过程,它用平淡考验你的耐心,用曲折磨练你的意志;它是一个自化化人的过程,在改变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识、修养、操守、品味和气度,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婉言艺术 灌输 权利话语消解 话语失范 糖衣批评 沟通 理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1)10(c)-0181-01
任教二十载,当过多年的班主任,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发现学生有这样那样的过错时,总是按捺不住心头的火气,想发脾气,有时几乎到了要动手的地步。弄得师生之间很尴尬,甚至十分紧张,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自己也不舒畅。
今天,读了一则故事,提醒了我,故事说:朱元璋爱钓鱼,一日与才子解缙垂钓与御花园。解缙连钓数条,可他的浮漂却纹丝不动,他心想:“皇帝怎能不如一个臣子呢?若徒手回宫,岂不遭笑话?”于是,很不高兴,面带怒色。解缙见此情景,笑着对他说:“启奏万岁,那小鱼儿是个非常机灵、识礼的小东西。”朱元璋一时不得其解,解缙略加思索,吟诗一首:“数尺丝绦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一听此诗,朱元璋转怒为喜,便和解缙打道回宫了。面对皇上的愠怒,解缙善于揣度对方的心理,巧于言辞,善解人意,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要到病除,言至心开。”
20世纪中后期,对话与交流成为普遍的趋势,权利话语的预置受到消解,话语的更新势在必行,话语的更新将有助于弥补传统德育中的缺失,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尤其对于有些特殊的学生、特殊的家长,则更须讲究婉言艺术。
班会上,慷慨激昂的老师:“当今时代,是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就注定要落后。”这样的话势必激不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还会引来学生小声的嘀咕:“又来了,不知说了多少遍了。”学生一脸的不耐烦,学生心不在焉,就会屡教不改。在说话的方法上,只强调灌输说教,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就是班主任工作中的话语失范常带来的结果。这样不但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成了无效教育。从班主任自身来讲,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在对于德育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充实对话内容
(1)强调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德育教育只有对学生在生活意义上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在活生生的语境中体会教师的话,直至达到对德育内容的充分理解。有位学生上课时把鞋脱了下来,脚竟跷到人家椅背上,我过去轻声对他说:“请不要把鞋子里的‘内容’拿出来”,他“扑哧”一笑,把鞋子穿上了。
(2)以人而不是以规范为出发点。教师应始终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去接纳和肯定,德育“只有以人为出发点,回到人的感性、具体、现实的生活中,才能真正指导人生、真正培养人的精神”班级里总是有那么几名男生偷偷的吸烟,我发现后没有劈头盖脸的批评、没拿校规校纪来‘镇压’、也没有列举吸烟的害处,而是组织了一次班会“吸烟利弊谈”让同学们自己去总结吸烟的利弊。从那以后班级吸烟的现象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3)选择话语方式 话语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即话语的控制方式,如“你必须这样做”“你一定要这样做”等,以一种命令、强制的方式说出;劝导方式,如“你应该这样做”、“你最好这样做”等,话语对被劝说者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以其接受;对话的方式,如“想不想这样做”、“要不要”、“好不好”等,双方自由交换意见,不受身份、地位的影响,允许自由选择,很显然,在第三种话语方式中,双方对话时开放的,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交流。教师采用这种方式,也容易唤起学生内在的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也是发自内心的决定。
(4)不要“卖一个,搭一群”费力不讨好。班主任表扬考进前十名的学生“他们都进了学校的前100名,他们是我们班的骄傲、我们班的光荣、我们班的希望!”有的学生在下面嘀咕“我们没进前十名的就是班级的耻辱,就没希望了!”表扬先进是为了激励后进,稍有不慎,造成误伤,就会有悖于我们的教育原则,所以我们必须有意的、精心策划我们的语言,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2 强调沟通理解
对话重视对话者之间的理解,并以理解作为进一步对话的基础。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语气和神态下,会有不同的含义,为了避免误解,消除分歧,师生在对话中要平等相待。不平等的德育对话,就意味着一种主体对另一种主体的压抑,最终这两种主体都丧失了合理性。师生之间必须保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互相承认、互相赋予平等和尊重;否则,教师所获得的信息将会是被歪曲的信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之下,很可能讲出一些违背自己意图的话语,这就会使师生之间的德育对话步入歧途。教师只有真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交往,给他们以帮助,并指导他们理解生活、理解世界,才能获得学生的真心。有事则谈,无事不谈或少谈,重要的事专门谈,心理问题静下来谈,生活问题关切地谈,学习问题严谨地谈,纪律问题严肃地谈,琐碎小事及时地谈,思想压力频繁地谈……此外,谈话不是训话,不是教师的个人演讲,听学生吐露心声比老师没完没了地说教要好。学生也因此会和教师真诚地对话,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对教师言说,增加输送信息的正确性,教师也因此才能真正地理解学生。
3 多运用“糖衣批评”
批评可以是甜甜的,甜甜的批评就像甜甜的甘露,能滋润学生的心田。因为甜甜的批评里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善意。当学生意识到这种真情善意时,他们就会欣然接受批评改正错误。修正学生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优点,然后引导他们用自身的优点去消除缺点。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故事,这种“奖励式”的批评使学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自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做不但能愈合学生因犯错误而引发的心理创伤,除去心头的痼疾,而且能促使学生矫正自身的错误行为,点燃积极向上的勇气。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说教,而在于激励和鼓舞,班主任工作中的婉言不是不着边际的“戴高帽”,而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创造一种激励成功的氛围,它体现了教师的修养和宽容,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教育是一个曲径通幽的过程,它用平淡考验你的耐心,用曲折磨练你的意志;它是一个自化化人的过程,在改变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学识、修养、操守、品味和气度,提升了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