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尾矿废弃地不同优势群落持水量的差异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安徽铜陵狮子山铜尾矿废弃地上定居的优势群落的实地调查及室内分析,研究了3种优势群落基质尾矿持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铜尾矿废弃地植被恢复后,基质的持水量发生显然的增加,节节草群落基质的持水量最高,比裸露无植被区高出16.95%,其次为白茅群落,狗牙根群落基质的持水量最低,但都高于对照裸露区。随着深层的增加,植被对尾矿的持水量增加。如节节草基质0-10cm的持水量17.57%,10—20cm持水量22.27%,20—30cm持水量25.25%,30—40cm持水量27.03%。结果表明,铜尾矿废弃地
其他文献
本丈介绍了利用人工杨树林行间和行内的空闲地,间作栽培农作物的间作种类、间作模式及其效益。
进行了小麦田间阔叶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10%苯磺隆防除小麦田杂草,药后45d,165g/hm^2处理的除草效果达80%以上,且该药剂的安全性好,是小麦田较好的除草剂之一。
本文介绍了贵池区承担和实施国家和本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的成效和经验。
本文分析了凤台县水稻施肥中存在的偏施氮肥、复合(混)肥使用较乱、施肥方式不当、盲从性施肥普遍等问题,提出了以测土结果为依据,坚持正确的施肥原则和施肥方法,根据不同水稻品种
对比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与传统栽培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稻草覆盖和免耕稻草加地膜覆盖之间差别不大,但两者与习惯栽培相比,都具有明显省工省力和增产效果,可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