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4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重庆光大奶牛科技园养殖基地考察时深情留言:“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希望你们能让我梦想成真。”此语一出,国人感奋,总理的梦想像一股清新的春风激荡着万千中国人的心扉。最近,记者在随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新闻采访团采访中获悉:全国人大代表、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肖梅同志和省上有关部门在农村中学推广实施的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正在将总理的梦想变为现实。
说起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纯属记者的意外收获。
那是初夏五月的一天,天气十分晴朗,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炽热的大地。记者随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新闻采访团,前往省内某地采访奶山羊产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全国人大代表、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肖梅同志和省上有关部门,正在农村中学推广实施一项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据了解,此项工程的实施,将使小学生每天喝上一斤奶的总理梦想变为现实。
校园里的新生活图景
在一所农村学校,改厕建沼气池,引进奶山羊养殖,建设一定规模的果园;在果园里种上草,用草喂羊,羊奶供学生喝;将人畜粪便引入沼气池发酵,生成沼气、沼液和沼渣,用沼气烧水、做饭。照明,沼液循环冲厕,循环后多余的沼液和沼渣作为有机肥料,灌溉和施用于果园,形成生态循环、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模式。然后,学生在这里学习和劳动,专家教授通过网络、实践基地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农民)传授农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这个一听起来有点像理想中遥远而神幻的新生活图景,如今却正在陕西省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果草羊沼”模式中层现出来。
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是范肖梅同志经过长期考察,结合省情实际,运用循环经济理论而提出来的,由陕西省教育厅、财政厅、科技厅、农业厅等部门会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共同实施。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校园为目标,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结合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实际,运用大学成熟的科研成果和现代网络传输手段,把农村中学勤工俭学,学生综合实践教学、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及循环经济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建设校园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是一个集多种资源。多个学科、多项科技成果为一体的集成创新工程。
据悉,此项工程实施后,产生的沼气可生成清洁能源,为学校节约煤、电,果园为学校增加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奶山羊产的奶可免费供学生喝。
记者在万里行采访活动中了解到,“十五”期间,我国畜牧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农村的一个重要产业,有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30%以上,而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羊奶价格的上涨,畜牧业中奶山羊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市场价格上扬,销路趋畅,加之养羊成本低,风险小,利益较为可观。据业内人士介绍,国际市场羊奶价格是牛奶的好几倍,牛奶粉去年卖到1.7万元/吨,而羊奶粉则卖到2.4万元/吨,是市场推动了产业发展。当然,价格只是一种表象,羊奶比牛奶更富营养,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人把羊奶比作近似子母乳的乳品,就是这个道理。
生态校园创新工程能让每个孩子喝上一斤羊奶的话,总理的梦想不就实现了吗?为了见识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果草羊沼”模式,记者走进了淳化县润镇中学。
“果草羊沼”模式进行时
淳化县润镇中学占地30多亩,是一个镇级初级中学。说明来意,张明超校长和负责生态校园工程的强毅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张校长介绍说,润镇中学生态校园创新工程,主要内容有五项:一是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新建10亩果园1个,栽植苹果树850余株,并在果园种植三叶草,作为饲养奶山羊的饲料,果园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和新技术推广的有效平台。二是新建师生食堂、无公害厕所和沼气池。厕所为沼气提供原料,净化环境;沼气为师生食堂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沼液冲厕,沼渣为果园提供优质有机肥料。三是奶山羊的养殖。建设可饲养100只奶山羊的羊舍和配套设施,羊奶供学生饮用,增强学生体质,并以此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养殖知识和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四是形成“果草羊沼”循环经济产业链。五是科技推广。发挥学校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劳动实践基地示范,加强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
谈到为什么选择“果草羊沼”模式时,张校长说,淳化县地处山区,奶山羊和果业都是农业主导产业,群众普遍有养羊的习惯,加上饲草资源丰富,淳化苹果声名远扬,所以才选定了这一模式。问及项目定点的情况,张校长和强毅君动了感情,他们说,润镇中学项目是目前陕西省内四个项目中最后一个定点的项目,当时是2005年腊月二十六,时值春节临近,大雪封山,范肖梅同志冒着大雪,带着省上教育厅、科技厅一千领导亲自上山看校定点。当记者问到,能否实现每个学生一斤奶的总理梦想时,张校长笑着说,按计划先期引进50头羊,等饲喂技术掌握了,再扩大到100只,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保证喝到奶,一斤奶问题不太大。
在参观了该校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时记者看到,10亩果园的850余株苹果树已经成活,宽敞干净的羊舍敞开着大门,似乎在迎接新主人——莎能奶山羊的到来。厕所、沼气池、食堂的改造也已进入最后阶段,学校大门、道路已整修一新。
说起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前景,张校长的脸上写满憧憬。
一位卸任省领导的新梦想
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它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对生态环境的思维融入看似互不相干的事物之中,灵活施用,合力推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作为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提议者和设计者,全国人大代表、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肖梅更是对此充满信心。
经过预约,范肖梅在她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范肖梅从她的调研说起,谈到陕西产业的省情实际、循环经济、奶业发展以及温总理的梦。她告诉记者,生态校园创新工程,重点是沼气,难点是养羊,创新点是循环经济和网络平台。建成生态链,用网络支撑管理。产业结点,一个是苹果,一个是奶山羊,可盘活学校三大资源,即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网络多媒体和师生排泄物。再者,陕西有种业。技术和资源的优势,农民有养羊的习惯,饲草资源丰富,农民养羊成本很低,而羊奶营养比牛奶好,喝羊奶预防疾病,身体健康,比花10元钱办医保都强。
范肖梅说,她曾调查过100个农村学生,其血红蛋白都在指标下线,说明营养缺乏。因此,通过养羊给孩子们喝羊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对身体。对智力发育都很有好处。她这样描述这个项目:树立一个理念,即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两个基地,即生态校园基地和劳动生产实践基地形成三大平台,即综合实践教育、生态校园网络和科技成果推广。另外,通过“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即用专家教授的手拉起学生的手,学生的手再拉起家长的手(学生领家长一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推进科技成果进入千家万户,进入田间地头,对培养造就新一代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据范肖梅介绍,目前,此项工程已在陕西省白水县林皋中学、凤翔县范家寨中学、淳化县润镇中学和杨凌示范区的西大寨中学推广实施。前三个示范点,采用的是“果草羊沼”模式。杨凌示范点采用的是“菜猪沼”模式,已建成运行有半年之余,效果良好。
范肖梅说,此项目已得到国务委员陈至立。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佩云。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和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等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范肖梅最后告诉记者,希望西部乳业万里行新闻采访团大力宣传乳业,提倡人们多喝奶,尤其是宣传让农村学生、农民多喝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一杯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嘛!”这样,我们的奶畜产业就会得到快速发展,温总理的梦想才会实现。
生态校园的无限魅力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杨凌西大寨中学。
洁净的校园里,日光温室大棚内满目葱茏的礼品西瓜、香瓜挂满枝头,长势十分喜人。活蹦乱跳的良种猪,嬉闹于干净的圈舍。灶房烧水、做饭、照明全部用上沼气。记者专门去厕所查看,没有粪臭,没有蚊蝇。
陈海成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今年已销售了一茬蔬菜和良种猪,初次获得经济收益3000多元,仅食堂用沼气一项每天要节约30到50公斤煤。他说,生态校园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过去学校粪污熏天、蚊蝇乱飞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而且省下了每年1000多元的人工清理粪污的费用。
据陈校长介绍,沼气池建起后,粪便经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环境清洁了,粪便也不愁处理了,而且得到循环利用。用沼液循环冲洗的厕所既干净又杀菌,使蚊蝇无处生存。另外,沼液、沼渣灌施蔬菜,不但肥效高,而且无虫害,不用打药防虫。大棚内沼气照明,既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又增加了二氧化碳,更利于农作物生长,因而这里也成为学生综合实践课学习的好课堂。学生可以将许多书本上的知识在此探究验证,如微生物发酵。气体产生、沼气发光原理、水的浮力、PH值测定及植物栽培,动物防疫等等。此外,该项目建设把网络拉入其中,开辟了生态校园创新网,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直接在网上与专家教授面对面地对话交流,既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扩大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
听着陈校长滔滔不绝的介绍,记者又一次深切领悟到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丰富内涵和无尽魅力。
说起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纯属记者的意外收获。
那是初夏五月的一天,天气十分晴朗,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炽热的大地。记者随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新闻采访团,前往省内某地采访奶山羊产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全国人大代表、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肖梅同志和省上有关部门,正在农村中学推广实施一项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据了解,此项工程的实施,将使小学生每天喝上一斤奶的总理梦想变为现实。
校园里的新生活图景
在一所农村学校,改厕建沼气池,引进奶山羊养殖,建设一定规模的果园;在果园里种上草,用草喂羊,羊奶供学生喝;将人畜粪便引入沼气池发酵,生成沼气、沼液和沼渣,用沼气烧水、做饭。照明,沼液循环冲厕,循环后多余的沼液和沼渣作为有机肥料,灌溉和施用于果园,形成生态循环、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经济发展模式。然后,学生在这里学习和劳动,专家教授通过网络、实践基地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农民)传授农业等方面的科技知识——这个一听起来有点像理想中遥远而神幻的新生活图景,如今却正在陕西省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果草羊沼”模式中层现出来。
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是范肖梅同志经过长期考察,结合省情实际,运用循环经济理论而提出来的,由陕西省教育厅、财政厅、科技厅、农业厅等部门会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共同实施。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校园为目标,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结合当地农村产业发展实际,运用大学成熟的科研成果和现代网络传输手段,把农村中学勤工俭学,学生综合实践教学、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及循环经济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建设校园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是一个集多种资源。多个学科、多项科技成果为一体的集成创新工程。
据悉,此项工程实施后,产生的沼气可生成清洁能源,为学校节约煤、电,果园为学校增加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奶山羊产的奶可免费供学生喝。
记者在万里行采访活动中了解到,“十五”期间,我国畜牧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农村的一个重要产业,有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30%以上,而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羊奶价格的上涨,畜牧业中奶山羊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美好前景,市场价格上扬,销路趋畅,加之养羊成本低,风险小,利益较为可观。据业内人士介绍,国际市场羊奶价格是牛奶的好几倍,牛奶粉去年卖到1.7万元/吨,而羊奶粉则卖到2.4万元/吨,是市场推动了产业发展。当然,价格只是一种表象,羊奶比牛奶更富营养,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有人把羊奶比作近似子母乳的乳品,就是这个道理。
生态校园创新工程能让每个孩子喝上一斤羊奶的话,总理的梦想不就实现了吗?为了见识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果草羊沼”模式,记者走进了淳化县润镇中学。
“果草羊沼”模式进行时
淳化县润镇中学占地30多亩,是一个镇级初级中学。说明来意,张明超校长和负责生态校园工程的强毅君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张校长介绍说,润镇中学生态校园创新工程,主要内容有五项:一是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新建10亩果园1个,栽植苹果树850余株,并在果园种植三叶草,作为饲养奶山羊的饲料,果园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和新技术推广的有效平台。二是新建师生食堂、无公害厕所和沼气池。厕所为沼气提供原料,净化环境;沼气为师生食堂提供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沼液冲厕,沼渣为果园提供优质有机肥料。三是奶山羊的养殖。建设可饲养100只奶山羊的羊舍和配套设施,羊奶供学生饮用,增强学生体质,并以此为平台,对学生进行养殖知识和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四是形成“果草羊沼”循环经济产业链。五是科技推广。发挥学校联系千家万户的优势,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劳动实践基地示范,加强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贡献。
谈到为什么选择“果草羊沼”模式时,张校长说,淳化县地处山区,奶山羊和果业都是农业主导产业,群众普遍有养羊的习惯,加上饲草资源丰富,淳化苹果声名远扬,所以才选定了这一模式。问及项目定点的情况,张校长和强毅君动了感情,他们说,润镇中学项目是目前陕西省内四个项目中最后一个定点的项目,当时是2005年腊月二十六,时值春节临近,大雪封山,范肖梅同志冒着大雪,带着省上教育厅、科技厅一千领导亲自上山看校定点。当记者问到,能否实现每个学生一斤奶的总理梦想时,张校长笑着说,按计划先期引进50头羊,等饲喂技术掌握了,再扩大到100只,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保证喝到奶,一斤奶问题不太大。
在参观了该校生态校园创新工程时记者看到,10亩果园的850余株苹果树已经成活,宽敞干净的羊舍敞开着大门,似乎在迎接新主人——莎能奶山羊的到来。厕所、沼气池、食堂的改造也已进入最后阶段,学校大门、道路已整修一新。
说起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前景,张校长的脸上写满憧憬。
一位卸任省领导的新梦想
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可贵之处在于创新,它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对生态环境的思维融入看似互不相干的事物之中,灵活施用,合力推动,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作为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提议者和设计者,全国人大代表、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肖梅更是对此充满信心。
经过预约,范肖梅在她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范肖梅从她的调研说起,谈到陕西产业的省情实际、循环经济、奶业发展以及温总理的梦。她告诉记者,生态校园创新工程,重点是沼气,难点是养羊,创新点是循环经济和网络平台。建成生态链,用网络支撑管理。产业结点,一个是苹果,一个是奶山羊,可盘活学校三大资源,即学校的勤工俭学基地、网络多媒体和师生排泄物。再者,陕西有种业。技术和资源的优势,农民有养羊的习惯,饲草资源丰富,农民养羊成本很低,而羊奶营养比牛奶好,喝羊奶预防疾病,身体健康,比花10元钱办医保都强。
范肖梅说,她曾调查过100个农村学生,其血红蛋白都在指标下线,说明营养缺乏。因此,通过养羊给孩子们喝羊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对身体。对智力发育都很有好处。她这样描述这个项目:树立一个理念,即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两个基地,即生态校园基地和劳动生产实践基地形成三大平台,即综合实践教育、生态校园网络和科技成果推广。另外,通过“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即用专家教授的手拉起学生的手,学生的手再拉起家长的手(学生领家长一起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推进科技成果进入千家万户,进入田间地头,对培养造就新一代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据范肖梅介绍,目前,此项工程已在陕西省白水县林皋中学、凤翔县范家寨中学、淳化县润镇中学和杨凌示范区的西大寨中学推广实施。前三个示范点,采用的是“果草羊沼”模式。杨凌示范点采用的是“菜猪沼”模式,已建成运行有半年之余,效果良好。
范肖梅说,此项目已得到国务委员陈至立。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佩云。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和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等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范肖梅最后告诉记者,希望西部乳业万里行新闻采访团大力宣传乳业,提倡人们多喝奶,尤其是宣传让农村学生、农民多喝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一杯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嘛!”这样,我们的奶畜产业就会得到快速发展,温总理的梦想才会实现。
生态校园的无限魅力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杨凌西大寨中学。
洁净的校园里,日光温室大棚内满目葱茏的礼品西瓜、香瓜挂满枝头,长势十分喜人。活蹦乱跳的良种猪,嬉闹于干净的圈舍。灶房烧水、做饭、照明全部用上沼气。记者专门去厕所查看,没有粪臭,没有蚊蝇。
陈海成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今年已销售了一茬蔬菜和良种猪,初次获得经济收益3000多元,仅食堂用沼气一项每天要节约30到50公斤煤。他说,生态校园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过去学校粪污熏天、蚊蝇乱飞的现象已不复存在,而且省下了每年1000多元的人工清理粪污的费用。
据陈校长介绍,沼气池建起后,粪便经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环境清洁了,粪便也不愁处理了,而且得到循环利用。用沼液循环冲洗的厕所既干净又杀菌,使蚊蝇无处生存。另外,沼液、沼渣灌施蔬菜,不但肥效高,而且无虫害,不用打药防虫。大棚内沼气照明,既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又增加了二氧化碳,更利于农作物生长,因而这里也成为学生综合实践课学习的好课堂。学生可以将许多书本上的知识在此探究验证,如微生物发酵。气体产生、沼气发光原理、水的浮力、PH值测定及植物栽培,动物防疫等等。此外,该项目建设把网络拉入其中,开辟了生态校园创新网,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直接在网上与专家教授面对面地对话交流,既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扩大了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
听着陈校长滔滔不绝的介绍,记者又一次深切领悟到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丰富内涵和无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