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贞观之治虽然仅仅存在了23年,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唐太宗君臣的努力,不但改变了隋朝末年社会破烂不堪的局面,使中国封建经济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广大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当时摆在唐太宗君臣面前的是一幅混乱景象。隋朝末年连年的战乱,造成了经济凋零、国库空虚、文化衰退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唐太宗和他的臣僚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终于找出了一条富国强民之路。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唐朝初年,由于隋末的战乱,土地荒芜、人口锐减。贞观初大臣魏征曾经说:“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针对这种情况,唐太宗实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政策,发展生产,他坚持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休养生息,奖励农耕。
为表示对农业的重视,贞观三年正月,唐太宗又亲祭先农,躬御耒耠,藉于千亩之甸,使观者莫不骇跃。由于唐太宗采取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便很快恢复了隋末战争的创伤,使人民衣食有余,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备粮,取给于道路焉。”贞观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以后一百多年唐王朝经济繁荣的基础。
重视人才的选用
为了保证贞观时期经济发展和各项政策的制定实施,唐太宗十分重视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选拔。唐太宗唯才是举,他不仅从亲人、旧人中筛选贤能,加以任用,而且还从疏人、新人甚至敌人中选出不少文武奇才,并大胆提拔,破格任用。在文臣武将之中,刚正不阿、敢于谏诤的魏征,早年当过道士,参加过瓦岗军,又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谋划过暗害唐太宗,唐太宗继位后丝毫不记前仇,委以重任;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同样受到了重用。
同时唐太宗罢免了裴寂等保守官僚,起用了庶族地主的代表人物戴胄、刘洎、马周、李勣、张亮等,这些人大都熟悉历代兴亡的史实和封建思想家治国的道理,特别是许多人参加过农民军,对农民革命的巨大力量有所了解,处理政务比较接近实际。李世民还通过选拔大批庶族地主的政治家进入最高统治集团,通过修《氏族志》和发展科举制度,抑制了士族地主势力,适应了庶族地主发展的历史趋势。李世民又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博纳,从谏如流;魏征、刘洎、岑文本及马周等谏臣盈廷,多能面折廷争,提出了不少的中肯意见和批评,因此皇帝能够较好地实行“君道”,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太宗善辨君子、小人,根据举贤任能的原则,用贤良,退奸佞,因而忠贤满朝,人才济济。如房玄龄、杜如晦是贞观朝的著名贤相,虞世南是一人兼数职的名臣。
唐太宗规定,凡刺史以上地方官由他亲自选派,县令则由京五品以上官员,各举一人。唐太宗把地方官吏的名字、政绩刻在屏风上,经常观看,如政绩突出,就加以迁升。由于唐太宗采取了正确的用人措施,使贞观年间的各项政策法令得以贯彻实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唐太宗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也认为,自己事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知人用人。
勇于求谏,善于纳谏,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贞观二年,唐太宗与群臣论治,竭诚期望“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为了造成一种君臣共同议政的风尚,唐太宗恐人不言,导之使谏。在贞观年代,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谏诤蔚然成风。
唐太宗自己曾明确表白:“为君者,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因此,在贞观二年,当魏征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时,唐太宗甚善其言,并身体力行。魏征前后谏事二百余件,直陈其过,太宗均虚心接纳,并择善而从。
魏征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通过一系列的求谏和纳谏,唐太宗集中了朝臣们的智慧,避免了许多个人主观上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唐太宗虚心纳谏对成就贞观之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文化教育空前发展
唐太宗继位以前,一直是骑在马上打天下,继位之后,不能再“以马上治之”。于是采纳魏征的建议,大阐文教,发展文化教育。贞观元年五月,唐太宗下令在长安重修国子监。
贞观二年,唐太宗又于国学增筑学舍1200间,太学、四门博士也增置生员,扩大招生。以后唐太宗又兴建书学、算学、律学三科学校,由国子监统领,在全国影响很大。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高丽及百济、新罗、吐蕃等诸国君长亦遣子弟来留学。“儒学之盛,古者未之有也。”
唐太宗还十分重视图书的搜集与整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丰富的历史典籍和文献。但是隋末动乱长达十几年,典籍和文献遭到严重破坏。贞观二年,唐太宗任命魏征为秘书监,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唐太宗贯彻“重今朝冠冕”的原则,令高士廉等修成《贞观氏族志》,并禁止山东大族卖婚求财,抑制了旧士族的势力。为鼓励发展科技文化,对于在科技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唐太宗给予奖励,李淳风是贞观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受到唐太宗的重视,授将士郎,任职太史局。后又由于李淳风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突出成绩,贞观二十二年,被任命为太史令。唐太宗以恢宏的气度,大阐文教,兴办各类文化事业,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大地改变了“隋季以来,丧乱滋甚,周孔之教,阙而不修”的文化苍白局面。
由于执行上述政策和措施,加上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贞观时期出现了牛马布野,谷价低廉,社会升平的景象,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昌盛的封建国家。
对外方面,唐太宗注意各民族的关系,采取了“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不轻易用兵,但对于少数民族的入侵,却给以坚决的回击。北方突厥贵族时常侵扰中原,唐太宗派李靖、李勣率领十几万军队进行回击,于公元630年灭亡东突厥,彻底将其降服。唐朝政府把大批不甘突厥奴隶主贵族统治而南下的突厥人,安置在幽州到灵州间的土地上,又在东突厥故地设置都督府州,任命东突厥贵族为都督、刺史,隶属唐朝中央政府统辖。
這样,不仅消除了北方的边患,也缓和了民族矛盾,使唐之国威远播四方,唐太宗则被西北诸国尊为“天可汗”。公元641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出嫁给吐蕃松赞干布,为汉藏两族间的友好交往开了先河。通过以上措施,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密切了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交往。各少数民族通过与唐朝的交往,学习了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加速其摆脱了原始愚昧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唐太宗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649年(贞观23年)5月,年仅52岁的唐太宗病逝,贞观之治也就宣告结束。贞观之治虽然仅仅存在了23年,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唐太宗君臣的努力,不但改变了隋朝末年社会破烂不堪的局面,使中国封建经济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贞观之治,就没有唐代的繁荣,也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大唐文化,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政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编辑 刘小苏)
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广大人民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当时摆在唐太宗君臣面前的是一幅混乱景象。隋朝末年连年的战乱,造成了经济凋零、国库空虚、文化衰退的局面。面对这种形势,唐太宗和他的臣僚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终于找出了一条富国强民之路。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唐朝初年,由于隋末的战乱,土地荒芜、人口锐减。贞观初大臣魏征曾经说:“今自伊、洛之东,暨乎海、岱,萑莽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针对这种情况,唐太宗实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政策,发展生产,他坚持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休养生息,奖励农耕。
为表示对农业的重视,贞观三年正月,唐太宗又亲祭先农,躬御耒耠,藉于千亩之甸,使观者莫不骇跃。由于唐太宗采取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便很快恢复了隋末战争的创伤,使人民衣食有余,安居乐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备粮,取给于道路焉。”贞观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以后一百多年唐王朝经济繁荣的基础。
重视人才的选用
为了保证贞观时期经济发展和各项政策的制定实施,唐太宗十分重视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选拔。唐太宗唯才是举,他不仅从亲人、旧人中筛选贤能,加以任用,而且还从疏人、新人甚至敌人中选出不少文武奇才,并大胆提拔,破格任用。在文臣武将之中,刚正不阿、敢于谏诤的魏征,早年当过道士,参加过瓦岗军,又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谋划过暗害唐太宗,唐太宗继位后丝毫不记前仇,委以重任;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同样受到了重用。
同时唐太宗罢免了裴寂等保守官僚,起用了庶族地主的代表人物戴胄、刘洎、马周、李勣、张亮等,这些人大都熟悉历代兴亡的史实和封建思想家治国的道理,特别是许多人参加过农民军,对农民革命的巨大力量有所了解,处理政务比较接近实际。李世民还通过选拔大批庶族地主的政治家进入最高统治集团,通过修《氏族志》和发展科举制度,抑制了士族地主势力,适应了庶族地主发展的历史趋势。李世民又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博纳,从谏如流;魏征、刘洎、岑文本及马周等谏臣盈廷,多能面折廷争,提出了不少的中肯意见和批评,因此皇帝能够较好地实行“君道”,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太宗善辨君子、小人,根据举贤任能的原则,用贤良,退奸佞,因而忠贤满朝,人才济济。如房玄龄、杜如晦是贞观朝的著名贤相,虞世南是一人兼数职的名臣。
唐太宗规定,凡刺史以上地方官由他亲自选派,县令则由京五品以上官员,各举一人。唐太宗把地方官吏的名字、政绩刻在屏风上,经常观看,如政绩突出,就加以迁升。由于唐太宗采取了正确的用人措施,使贞观年间的各项政策法令得以贯彻实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唐太宗在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也认为,自己事业之所以成功就在于知人用人。
勇于求谏,善于纳谏,是唐太宗贞观之治成功的重要因素。
贞观二年,唐太宗与群臣论治,竭诚期望“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为了造成一种君臣共同议政的风尚,唐太宗恐人不言,导之使谏。在贞观年代,主纳忠谏,臣进直言,谏诤蔚然成风。
唐太宗自己曾明确表白:“为君者,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因此,在贞观二年,当魏征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时,唐太宗甚善其言,并身体力行。魏征前后谏事二百余件,直陈其过,太宗均虚心接纳,并择善而从。
魏征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通过一系列的求谏和纳谏,唐太宗集中了朝臣们的智慧,避免了许多个人主观上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唐太宗虚心纳谏对成就贞观之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文化教育空前发展
唐太宗继位以前,一直是骑在马上打天下,继位之后,不能再“以马上治之”。于是采纳魏征的建议,大阐文教,发展文化教育。贞观元年五月,唐太宗下令在长安重修国子监。
贞观二年,唐太宗又于国学增筑学舍1200间,太学、四门博士也增置生员,扩大招生。以后唐太宗又兴建书学、算学、律学三科学校,由国子监统领,在全国影响很大。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高丽及百济、新罗、吐蕃等诸国君长亦遣子弟来留学。“儒学之盛,古者未之有也。”
唐太宗还十分重视图书的搜集与整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丰富的历史典籍和文献。但是隋末动乱长达十几年,典籍和文献遭到严重破坏。贞观二年,唐太宗任命魏征为秘书监,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唐太宗贯彻“重今朝冠冕”的原则,令高士廉等修成《贞观氏族志》,并禁止山东大族卖婚求财,抑制了旧士族的势力。为鼓励发展科技文化,对于在科技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唐太宗给予奖励,李淳风是贞观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受到唐太宗的重视,授将士郎,任职太史局。后又由于李淳风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突出成绩,贞观二十二年,被任命为太史令。唐太宗以恢宏的气度,大阐文教,兴办各类文化事业,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大地改变了“隋季以来,丧乱滋甚,周孔之教,阙而不修”的文化苍白局面。
由于执行上述政策和措施,加上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贞观时期出现了牛马布野,谷价低廉,社会升平的景象,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昌盛的封建国家。
对外方面,唐太宗注意各民族的关系,采取了“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不轻易用兵,但对于少数民族的入侵,却给以坚决的回击。北方突厥贵族时常侵扰中原,唐太宗派李靖、李勣率领十几万军队进行回击,于公元630年灭亡东突厥,彻底将其降服。唐朝政府把大批不甘突厥奴隶主贵族统治而南下的突厥人,安置在幽州到灵州间的土地上,又在东突厥故地设置都督府州,任命东突厥贵族为都督、刺史,隶属唐朝中央政府统辖。
這样,不仅消除了北方的边患,也缓和了民族矛盾,使唐之国威远播四方,唐太宗则被西北诸国尊为“天可汗”。公元641年,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出嫁给吐蕃松赞干布,为汉藏两族间的友好交往开了先河。通过以上措施,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密切了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间的交往。各少数民族通过与唐朝的交往,学习了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加速其摆脱了原始愚昧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唐太宗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649年(贞观23年)5月,年仅52岁的唐太宗病逝,贞观之治也就宣告结束。贞观之治虽然仅仅存在了23年,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唐太宗君臣的努力,不但改变了隋朝末年社会破烂不堪的局面,使中国封建经济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更是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贞观之治,就没有唐代的繁荣,也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大唐文化,唐太宗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政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编辑 刘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