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苏有着四十多年工作经历的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委原书记梁保华所著《大道先行》一书已于近期出版。他将其在工作期间的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向外界展示了江苏省取得各项成就背后的经验与故事,以及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所做的探索
2015年伊始,各省份都在本级“两会”上公布了各自去年的经济“成绩单”。从经济总量上来看,超过6万亿的有广东、江苏两个省,广东省6.78万亿,江苏6.51万亿,按现行汇率计算,都超过一万亿美元。
江苏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少,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然而时至当下,江苏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连续多年约占全国的1/10。为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在江苏有着四十多年工作经历,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委原书记梁保华所著《大道先行》一书已于近期出版。他将其在工作期间的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向外界展示了江苏省取得各项成就背后的经验与故事,以及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所做的探索。全书洋溢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个自信”。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梁保华就来到江苏,从下放太仓农村劳动开始,他从县、市、省各级层面都有过工作经历,可以说直接参与和见证了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关于《大道先行》一书写作的初衷,梁保华在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表示,最初源于一些同事和朋友的建议,目的是以一名亲历者、见证人的视角和思考,反映江苏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发展的历程和特点,为外界了解江苏提供一扇窗口,以江苏事例讲述中国故事。
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江苏各项发展指标多年一直名列全国各省市前列。用梁保华自己的话说,他“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段历史。
中央对梁保华在江苏主政时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10年12月6日召开的江苏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时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受中央领导委托,传达有关人事任命的讲话中表示,“梁保华为江苏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江苏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有一个好的传统,即确定了目标和思路,就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江苏的这个重要特点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梁保华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坦言,“当然通过本书的写作,也是一次再调研、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
见证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
相关数据显示,新加坡在中国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江苏,江苏与新加坡贸易额占中新贸易的五分之一左右。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的人均GDP已经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当。
苏州工业园区对于曾经担任苏州市委书记的梁保华来说,无疑是其工作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梁保华深知园区今天的成就和经验来之不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经历新体制的磨合期,还是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每个阶段都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风险。
而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不仅开创了中外互利合作的新模式,也被中新两国领导人称之为“双方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
梁保华因为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和江苏与新加坡交流合作作出的重要贡献,曾于2013年11月在新加坡荣获“通商中国”成就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出席颁奖典礼,并亲自为其颁奖。
“通商中国”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倡导成立,是以华文华语为主要交流媒介的平台,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和经济的桥梁。为褒扬在促进中新友好关系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士,从2010年起,设立“通商中国奖”,包括“成就奖”、“企业奖”、“青年奖”三个奖项,每个奖项每年只授予一人。
梁保华当时在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是在中新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和直接推动下取得的,成就和荣誉属于所有为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和新苏合作做出贡献的人们,我仅仅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见证人之一。”
相比较于全国其他的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的起步并不早,但是为何在历年的综合指标评比中名列前茅?
“苏州工业园区既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又积极学习借鉴新加坡和国际上先进管理经验。”用梁保华的说,“苏州工业园区始终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高水平发展,以高效服务赢得竞争优势,以人才优先发展积蓄发展后劲,真正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
为让高科技产业发展、高端项目落户创造条件,在二十年前,不少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处在“四通一平”、“五通一平”水平的时候,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实现了“九通一平”的高规格。
就在今天苏州工业园区仍是实行“规划一支笔”,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坚持做到“没有一块没有规划的土地,没有一块不按规划建设的土地。”
回忆起当时,梁保华也说到“规划先行”、“规划即法”的理念能够在园区内贯彻执行,的确经受过考验。
按照总体规划,园区首期开发区域有2.5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区,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招商受到严重影响,不少人都建议将该地块改为工业用地。
当时不少人都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吸引大项目,并且可以马上“变现”。而当时身为苏州市委书记的梁保华不赞成这样做,他说“这样改变土地用途破坏总体规划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切不可取。”
事实证明,“尊重规划”的认识是具有前瞻性的。十多年后,这个地块已经成为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金融商务区。
梁保华离开苏州到省里工作的时候,还曾经对苏州的同事们嘱咐,其在主持苏州工作期间作出的决策和推行的举措,凡不合时宜的都可以改,但是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不能随意变动。“如需调整,一定要听取各方面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 园区创建以来,赴新加坡学习培训的各类人才2000多人次,管理人员中的90%以上有过在新加坡培训的经历。同时,大量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引进的归国留学人员就有1700多人。
苏州市当年为了能够选拔和培养承担起主要管理工作的重任,曾在全市范围内遴选20名干部作为人选,派往新加坡培训。梁保华当年甚至对这20人的情况一一做过了解,并亲自与他们一一谈话。现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的杨知评就是其中的一位,而在当时他还只是苏州有线电一厂的副厂长。
科教人才兴省的江苏战略
据梁保华介绍,李光耀曾经讲过,当初与中国合作的工业园区最终落户苏州,主要是看中了苏州的教育和劳动力素质。他曾经风趣地说,苏州出的状元多、苏州人才多。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素质的人才是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江苏过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和人才的优势,靠的是人的素质,今后的发展更要靠人才。”梁保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一个地区的重要程度,“从江苏来说,富民强省,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
在苏州工作期间,梁保华为了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苏州市委、市政府建立了一个高层次的咨询委员会,聘请了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两院院士吴良镛等一批著名专家担任咨询顾问。
梁保华担任省委书记时,江苏正处于“十一五”的攻坚阶段,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以外向型经济著称的江苏发展亦面临较大挑战。梁保华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
对于下一步经济成长方式和动力,梁保华明确提出,“要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在省委的一次会议上,他说:“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的真正实力。对于江苏这样自然资源匮乏的省份来说,惟有人才资源是永不枯竭的资源,惟有人才优势是最可靠的优势,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省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而在当时体现这一理念的典型例子是:任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为江苏省省长助理,协管教育、科技。徐南平现任江苏省副省长,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院士副省级干部。
围绕构筑人才优势,江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大规模培养培训人才是根本途径。“从全球角度来看,实行教育先行,是世界上一些后发国家追赶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梁保华认为,江苏推进“两个率先”,必须科教优先发展。江苏早在2007年就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现在大学毛入学率达到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是全国大学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省份。
引进优秀人才,是优化人才结构、解决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现实途径。2007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决定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省级财政拨款设立引进人才专项资金,初始每年2亿元,2010年增加到4亿元。“面向海内外,引进既有很高学术水平,又有科研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团队,实施这一计划以来,已引进高层次人才1300多名。”梁保华解释道,“不仅引进了高层次人才,而且还为江苏带来了一批有价值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再走向市场,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2003年作为省长的梁保华专门就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进行过调查研究。“当时科技界的不少同志都反映,政府支持资金少,银行贷款难,风险投资又很不发达等。资金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最主要的瓶颈制约。”
为此,梁保华把解决资金制约问题作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突破口,财政拨款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贴息等形式带动企业和社会投入。2004年起步就拨款3亿元,以后逐年增加,2005年5亿元,2006年8亿元,2008年增加到每年10亿元。从全国各省份来看,这在当时也是极为罕见的举措。
据了解,为了用好这笔资金,省里专门成立了项目评审委员会,有科技、金融、产业等多方面的专家组成。在他看来,在资金配备与使用上,坚持“英雄莫问出处”,凡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好、市场潜力大、江苏发展需要的项目,无论是来自省内还是省外、国企还是民企,都给予支持。
此后这些专项资金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带动企业投资1088亿元。
据统计2004—2012年,共支持839个项目,不仅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产业链配套的重大项目群,而且80%的项目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部分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一地一策”的南北发展模式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而江苏仿佛就是中国的缩影,苏北和苏南的差距曾一度异常突出。
为了促进南北的协调发展,江苏省提出了“加快苏北振兴、促进苏中崛起、推动苏南提升”的战略方针。梁保华强调,加快苏北振兴是实现江苏南北协调发展的关键。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梁保华就多次提到“清楚地认识省情”这一工作理念,他认为在统筹区域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入分析各地不同情况,一地一策,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最大限度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走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
作为江苏最后一个设立的地级市宿迁,曾一度是全省经济最为薄弱的地区。建市之初,无论是GDP还是财政收入均只占全省的1%左右。其下辖的沭阳县人口达186万之多,位居全省各县区之首,但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常居全省倒数第一。
据熟悉沭阳当地情况的人士向记者介绍,该县老县城中心有座“三匹马”雕塑,原本是寓意骏马腾飞,可却被人编成了顺口溜:“三匹马,没方向,一批去北京告状,一批去南京要账(扶贫款),一批下乡去收费催粮。”在很多人眼里,沭阳“神仙来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为改变沭阳落后状况,从1993年起,省委省政府曾经派过三批工作队进驻帮扶,但是由于发展内生机制没有形成,工作队撤离后,长期积累矛盾和问题重现,沭阳再一次陷入困局。
曾经担任过工作队领导一位省内干部就感慨:“任何外部的因素,都经过内因起作用,如果本身缺乏发展的内应力,外部条件再好,也难见成效。”这句话在梁保华看来,道出了问题的症结。他认为,实现苏北的振兴,关键要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了解决沭阳的问题,省委调整了沭阳县的领导班子,引导干部群众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着力解决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自身的艰苦奋斗上。 “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改再完善”,由“我难我穷我不行”转变为“我能我行我成功”。经过多年的努力,沭阳发生了巨大变化,成就了闻名全国的“沭阳贫困求变”现象。2010年沭阳GDP突破300亿元,14年增长了8倍,由全省第48位上升到了第21位;财政收入由全省第55位上升到第15位,名列苏北23个县市第1位。
沭阳无疑已经成为苏北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的一个样本。
“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动力,必须破除两个瓶颈制约,一个是思想观念的瓶颈,一个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梁保华说,“解决思想瓶颈问题,主要是破除畏难思想、依赖观念、浮躁情绪,推动思想解放。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必须坚持‘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培育造血功能。”
“输血”的主要措施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造血”功能,关键措施是推动产业由南向北转移,南北共建开发区。
“还是省情使然。”梁保华认为当时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南北合作发展”战略布局,很重要的一点是考虑到苏南发展需要“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而苏北需要从“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培育新的增长点,以实现南北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2002年以来,苏北承接苏南等地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超过2万个,总投资超万亿元。大规模产业转移,极大地增强了苏北“造血”功能,有力促进了苏南经济转型升级。
共建开发区,顺市场规律而为,突破行政壁垒,引导苏南的资金、技术、人才向苏北流动,形成了很强的“扩散效应”。苏州工业园区与宿迁挂钩合作,共建“苏宿工业园”,不仅带动产业转移,而且派出了管理团队,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品牌效应。
从2007年开始,苏北的GDP、工业增加值、地方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幅,明显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现在无论是学界还是省内的共识看来,这种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在江苏的实践无疑是成功的。
2015年伊始,各省份都在本级“两会”上公布了各自去年的经济“成绩单”。从经济总量上来看,超过6万亿的有广东、江苏两个省,广东省6.78万亿,江苏6.51万亿,按现行汇率计算,都超过一万亿美元。
江苏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少,资源、市场两头在外,然而时至当下,江苏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连续多年约占全国的1/10。为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在江苏有着四十多年工作经历,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委原书记梁保华所著《大道先行》一书已于近期出版。他将其在工作期间的所为、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向外界展示了江苏省取得各项成就背后的经验与故事,以及在推进“两个率先”进程中所做的探索。全书洋溢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三个自信”。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梁保华就来到江苏,从下放太仓农村劳动开始,他从县、市、省各级层面都有过工作经历,可以说直接参与和见证了江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关于《大道先行》一书写作的初衷,梁保华在接受《小康》记者专访时表示,最初源于一些同事和朋友的建议,目的是以一名亲历者、见证人的视角和思考,反映江苏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发展的历程和特点,为外界了解江苏提供一扇窗口,以江苏事例讲述中国故事。
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到外向型经济的突飞猛进,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江苏各项发展指标多年一直名列全国各省市前列。用梁保华自己的话说,他“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段历史。
中央对梁保华在江苏主政时期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2010年12月6日召开的江苏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时任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沈跃跃受中央领导委托,传达有关人事任命的讲话中表示,“梁保华为江苏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江苏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有一个好的传统,即确定了目标和思路,就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江苏的这个重要特点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梁保华在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坦言,“当然通过本书的写作,也是一次再调研、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
见证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
相关数据显示,新加坡在中国投资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江苏,江苏与新加坡贸易额占中新贸易的五分之一左右。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的人均GDP已经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当。
苏州工业园区对于曾经担任苏州市委书记的梁保华来说,无疑是其工作生涯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梁保华深知园区今天的成就和经验来之不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经历新体制的磨合期,还是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每个阶段都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风险。
而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不仅开创了中外互利合作的新模式,也被中新两国领导人称之为“双方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
梁保华因为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和江苏与新加坡交流合作作出的重要贡献,曾于2013年11月在新加坡荣获“通商中国”成就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出席颁奖典礼,并亲自为其颁奖。
“通商中国”由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倡导成立,是以华文华语为主要交流媒介的平台,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文化和经济的桥梁。为褒扬在促进中新友好关系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杰出人士,从2010年起,设立“通商中国奖”,包括“成就奖”、“企业奖”、“青年奖”三个奖项,每个奖项每年只授予一人。
梁保华当时在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称,“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是在中新两国领导人亲自关心和直接推动下取得的,成就和荣誉属于所有为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和新苏合作做出贡献的人们,我仅仅是这个过程的参与者、见证人之一。”
相比较于全国其他的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的起步并不早,但是为何在历年的综合指标评比中名列前茅?
“苏州工业园区既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又积极学习借鉴新加坡和国际上先进管理经验。”用梁保华的说,“苏州工业园区始终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高水平发展,以高效服务赢得竞争优势,以人才优先发展积蓄发展后劲,真正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
为让高科技产业发展、高端项目落户创造条件,在二十年前,不少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处在“四通一平”、“五通一平”水平的时候,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实现了“九通一平”的高规格。
就在今天苏州工业园区仍是实行“规划一支笔”,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坚持做到“没有一块没有规划的土地,没有一块不按规划建设的土地。”
回忆起当时,梁保华也说到“规划先行”、“规划即法”的理念能够在园区内贯彻执行,的确经受过考验。
按照总体规划,园区首期开发区域有2.5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务区,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招商受到严重影响,不少人都建议将该地块改为工业用地。
当时不少人都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吸引大项目,并且可以马上“变现”。而当时身为苏州市委书记的梁保华不赞成这样做,他说“这样改变土地用途破坏总体规划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切不可取。”
事实证明,“尊重规划”的认识是具有前瞻性的。十多年后,这个地块已经成为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金融商务区。
梁保华离开苏州到省里工作的时候,还曾经对苏州的同事们嘱咐,其在主持苏州工作期间作出的决策和推行的举措,凡不合时宜的都可以改,但是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不能随意变动。“如需调整,一定要听取各方面意见,组织专家论证,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 园区创建以来,赴新加坡学习培训的各类人才2000多人次,管理人员中的90%以上有过在新加坡培训的经历。同时,大量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引进的归国留学人员就有1700多人。
苏州市当年为了能够选拔和培养承担起主要管理工作的重任,曾在全市范围内遴选20名干部作为人选,派往新加坡培训。梁保华当年甚至对这20人的情况一一做过了解,并亲自与他们一一谈话。现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的杨知评就是其中的一位,而在当时他还只是苏州有线电一厂的副厂长。
科教人才兴省的江苏战略
据梁保华介绍,李光耀曾经讲过,当初与中国合作的工业园区最终落户苏州,主要是看中了苏州的教育和劳动力素质。他曾经风趣地说,苏州出的状元多、苏州人才多。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素质的人才是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江苏过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和人才的优势,靠的是人的素质,今后的发展更要靠人才。”梁保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强调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一个地区的重要程度,“从江苏来说,富民强省,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是根本。”
在苏州工作期间,梁保华为了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苏州市委、市政府建立了一个高层次的咨询委员会,聘请了国际建筑大师贝聿铭、两院院士吴良镛等一批著名专家担任咨询顾问。
梁保华担任省委书记时,江苏正处于“十一五”的攻坚阶段,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以外向型经济著称的江苏发展亦面临较大挑战。梁保华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
对于下一步经济成长方式和动力,梁保华明确提出,“要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在省委的一次会议上,他说:“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的真正实力。对于江苏这样自然资源匮乏的省份来说,惟有人才资源是永不枯竭的资源,惟有人才优势是最可靠的优势,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省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而在当时体现这一理念的典型例子是:任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为江苏省省长助理,协管教育、科技。徐南平现任江苏省副省长,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院士副省级干部。
围绕构筑人才优势,江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大规模培养培训人才是根本途径。“从全球角度来看,实行教育先行,是世界上一些后发国家追赶先发国家的成功经验。”梁保华认为,江苏推进“两个率先”,必须科教优先发展。江苏早在2007年就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现在大学毛入学率达到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是全国大学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省份。
引进优秀人才,是优化人才结构、解决高层次人才紧缺的现实途径。2007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决定组织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省级财政拨款设立引进人才专项资金,初始每年2亿元,2010年增加到4亿元。“面向海内外,引进既有很高学术水平,又有科研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团队,实施这一计划以来,已引进高层次人才1300多名。”梁保华解释道,“不仅引进了高层次人才,而且还为江苏带来了一批有价值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再走向市场,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2003年作为省长的梁保华专门就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进行过调查研究。“当时科技界的不少同志都反映,政府支持资金少,银行贷款难,风险投资又很不发达等。资金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最主要的瓶颈制约。”
为此,梁保华把解决资金制约问题作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突破口,财政拨款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以贴息等形式带动企业和社会投入。2004年起步就拨款3亿元,以后逐年增加,2005年5亿元,2006年8亿元,2008年增加到每年10亿元。从全国各省份来看,这在当时也是极为罕见的举措。
据了解,为了用好这笔资金,省里专门成立了项目评审委员会,有科技、金融、产业等多方面的专家组成。在他看来,在资金配备与使用上,坚持“英雄莫问出处”,凡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好、市场潜力大、江苏发展需要的项目,无论是来自省内还是省外、国企还是民企,都给予支持。
此后这些专项资金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带动企业投资1088亿元。
据统计2004—2012年,共支持839个项目,不仅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产业链配套的重大项目群,而且80%的项目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部分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一地一策”的南北发展模式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较为常见的现象。而江苏仿佛就是中国的缩影,苏北和苏南的差距曾一度异常突出。
为了促进南北的协调发展,江苏省提出了“加快苏北振兴、促进苏中崛起、推动苏南提升”的战略方针。梁保华强调,加快苏北振兴是实现江苏南北协调发展的关键。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梁保华就多次提到“清楚地认识省情”这一工作理念,他认为在统筹区域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入分析各地不同情况,一地一策,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最大限度发挥各地比较优势,走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
作为江苏最后一个设立的地级市宿迁,曾一度是全省经济最为薄弱的地区。建市之初,无论是GDP还是财政收入均只占全省的1%左右。其下辖的沭阳县人口达186万之多,位居全省各县区之首,但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常居全省倒数第一。
据熟悉沭阳当地情况的人士向记者介绍,该县老县城中心有座“三匹马”雕塑,原本是寓意骏马腾飞,可却被人编成了顺口溜:“三匹马,没方向,一批去北京告状,一批去南京要账(扶贫款),一批下乡去收费催粮。”在很多人眼里,沭阳“神仙来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为改变沭阳落后状况,从1993年起,省委省政府曾经派过三批工作队进驻帮扶,但是由于发展内生机制没有形成,工作队撤离后,长期积累矛盾和问题重现,沭阳再一次陷入困局。
曾经担任过工作队领导一位省内干部就感慨:“任何外部的因素,都经过内因起作用,如果本身缺乏发展的内应力,外部条件再好,也难见成效。”这句话在梁保华看来,道出了问题的症结。他认为,实现苏北的振兴,关键要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了解决沭阳的问题,省委调整了沭阳县的领导班子,引导干部群众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着力解决发展的内生动力问题,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自身的艰苦奋斗上。 “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改再完善”,由“我难我穷我不行”转变为“我能我行我成功”。经过多年的努力,沭阳发生了巨大变化,成就了闻名全国的“沭阳贫困求变”现象。2010年沭阳GDP突破300亿元,14年增长了8倍,由全省第48位上升到了第21位;财政收入由全省第55位上升到第15位,名列苏北23个县市第1位。
沭阳无疑已经成为苏北县域经济振兴发展的一个样本。
“增强欠发达地区的内生动力,必须破除两个瓶颈制约,一个是思想观念的瓶颈,一个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梁保华说,“解决思想瓶颈问题,主要是破除畏难思想、依赖观念、浮躁情绪,推动思想解放。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必须坚持‘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培育造血功能。”
“输血”的主要措施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造血”功能,关键措施是推动产业由南向北转移,南北共建开发区。
“还是省情使然。”梁保华认为当时省委省政府做出的“南北合作发展”战略布局,很重要的一点是考虑到苏南发展需要“腾笼换鸟”、转型升级;而苏北需要从“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培育新的增长点,以实现南北融合、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2002年以来,苏北承接苏南等地产业转移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超过2万个,总投资超万亿元。大规模产业转移,极大地增强了苏北“造血”功能,有力促进了苏南经济转型升级。
共建开发区,顺市场规律而为,突破行政壁垒,引导苏南的资金、技术、人才向苏北流动,形成了很强的“扩散效应”。苏州工业园区与宿迁挂钩合作,共建“苏宿工业园”,不仅带动产业转移,而且派出了管理团队,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品牌效应。
从2007年开始,苏北的GDP、工业增加值、地方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的增幅,明显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现在无论是学界还是省内的共识看来,这种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在江苏的实践无疑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