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6月25日至7月11日,由广东省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广东美术馆承办的《岫·远意——罗一平山水作品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一平的画不仅体现了古典艺术,还体现了中国当代精神。他吸收的传统非常广泛,借笔墨写天地,把大自然消化糅合之后,用笔墨来述说自己的情怀。因此,他不是被动地去模拟自然,也不是所谓的“表现主义”,完全是让山水、让笔墨替自己说话。罗一平画中的树林茂密,树干从里面伸出来,在黑里面的白线有转折交叉的变化。树林子画得很好,通透有光感,又很茂密,让人的精神可以到里面去游憩。他用墨很好,有丰富性、层次感,既是一种丘壑生成的关系,又是随意的笔墨构成。
王宏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一平通过其特有的用笔、用墨、用水方式,使作品中的丘壑、瀑布、云彩、山峰表现出气韵生动,好像活了一般,律动感非常强。他的画有点像古代传统画家,游遍名山大川,并按照自己感受的真山真水的印象再画出来,这个时候不拘泥于一山一石、一水一木,而是整体感强,浑然大气。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一平的画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这是非常难得的。首先,说他理性是因为他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特别是他把草书的用笔运用到绘画上去;其次,说他感性是因为他的画有激情,这是一般理性画家做不到的。罗一平把理性和激情结合起来,形成了他自己的绘画特点:激情上来,笔墨飞动,纵横涂抹;收拾时用理性,小心翼翼。这是理性与激情的结合。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一平作画,深知笔墨重要,既需吸收传承,更要大胆创新。他的山水,以水墨为基为底,在挥洒中保留率性的笔线墨痕,又在墨色和彩色的渲染覆盖中增加视觉强度,使笔墨的意趣性、丰富性成为主体构架,很好地保持了笔墨的内涵,保持了山水画的写意特性,达到了质与文、朴与华、气派正大与倜傥不羁的有机统一,画出了自家的山水面貌和崭新的笔墨意蕴。
梁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罗一平绘画能大、能小、能缩、能放,很有特色,灵动鲜活,也有山野之趣。他下过很大的功夫去研究传统笔墨,他不仅深研过黄宾虹、陆俨少、张大千等前辈大家的笔墨技法,也将当代探索性的艺术语言要素整合起来,加上他的涵养、天性和生活感悟,将一个当代文化人的艺术追求,通过他的水墨作品表现出来。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主编):罗一平的画有很快的速度感,这种速度感跟他的草书、行书有关系,有紧张的气息。他的作品有3个价值观和趋向,一是他画面中的历史图象记忆,这来自于艺术史。他的画册很有意思,一面是他的绘画作品,另外一面是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解读。我们可以把这两面互为对应,传统绘画在这里成为他的底色、一个肌理,是他对传统的理解,而他的画作为是对传统绘画的延续和诠释。由此可见,他的画里有艺术史山水画的碎片,这是对山水图象的一种解读。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一平的画不仅体现了古典艺术,还体现了中国当代精神。他吸收的传统非常广泛,借笔墨写天地,把大自然消化糅合之后,用笔墨来述说自己的情怀。因此,他不是被动地去模拟自然,也不是所谓的“表现主义”,完全是让山水、让笔墨替自己说话。罗一平画中的树林茂密,树干从里面伸出来,在黑里面的白线有转折交叉的变化。树林子画得很好,通透有光感,又很茂密,让人的精神可以到里面去游憩。他用墨很好,有丰富性、层次感,既是一种丘壑生成的关系,又是随意的笔墨构成。
王宏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一平通过其特有的用笔、用墨、用水方式,使作品中的丘壑、瀑布、云彩、山峰表现出气韵生动,好像活了一般,律动感非常强。他的画有点像古代传统画家,游遍名山大川,并按照自己感受的真山真水的印象再画出来,这个时候不拘泥于一山一石、一水一木,而是整体感强,浑然大气。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罗一平的画有一个重要的特点: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这是非常难得的。首先,说他理性是因为他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特别是他把草书的用笔运用到绘画上去;其次,说他感性是因为他的画有激情,这是一般理性画家做不到的。罗一平把理性和激情结合起来,形成了他自己的绘画特点:激情上来,笔墨飞动,纵横涂抹;收拾时用理性,小心翼翼。这是理性与激情的结合。
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一平作画,深知笔墨重要,既需吸收传承,更要大胆创新。他的山水,以水墨为基为底,在挥洒中保留率性的笔线墨痕,又在墨色和彩色的渲染覆盖中增加视觉强度,使笔墨的意趣性、丰富性成为主体构架,很好地保持了笔墨的内涵,保持了山水画的写意特性,达到了质与文、朴与华、气派正大与倜傥不羁的有机统一,画出了自家的山水面貌和崭新的笔墨意蕴。
梁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罗一平绘画能大、能小、能缩、能放,很有特色,灵动鲜活,也有山野之趣。他下过很大的功夫去研究传统笔墨,他不仅深研过黄宾虹、陆俨少、张大千等前辈大家的笔墨技法,也将当代探索性的艺术语言要素整合起来,加上他的涵养、天性和生活感悟,将一个当代文化人的艺术追求,通过他的水墨作品表现出来。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主编):罗一平的画有很快的速度感,这种速度感跟他的草书、行书有关系,有紧张的气息。他的作品有3个价值观和趋向,一是他画面中的历史图象记忆,这来自于艺术史。他的画册很有意思,一面是他的绘画作品,另外一面是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解读。我们可以把这两面互为对应,传统绘画在这里成为他的底色、一个肌理,是他对传统的理解,而他的画作为是对传统绘画的延续和诠释。由此可见,他的画里有艺术史山水画的碎片,这是对山水图象的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