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具有优美情操的人,起于对诗歌的学习,立于对礼仪的把握,成于受教育的熏陶。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变成具有优美情操的人呢?笔者认为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蓄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追求这种审美享受,满足审美的需要。审美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和当时的心境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审美心境的好坏,能强化或钝化他的五官感受能力。心境开朗乐观,感觉更加敏锐;心境抑郁愁闷,感觉就会迟钝,可能失去审美的兴致。因此构造诗情画意的氛围,采用视听一体化的方式创设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情绪,让学生带着健全的审美感官去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
二、移情
《唐诗宋词选读》中选取的温庭药《商山早行》,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学生调动以往的经验,展开联想就会发现十个名词构成的偏正短语代表了几种具有鲜明牲的典型景物,它们将早行的情景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透过这幅雄鸡报晓、残月未落的早行图,学生体会到了道路的艰辛,羁旅的愁思,领悟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最高境界。
在诗歌意象的观照中,由于各人的情趣不同,所得意境也不一致,所创造的美的形象也就颇具个性。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好似一个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天萧条、惨淡的特点,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勾勒出,并分析其感情,那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同学从“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中感悟到一种包容宇宙的开阔气势,一种气象万千深远的境界;有的学生看到的是诗人生逢乱世流离失所多年漂泊的无奈;有的同学则联系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绪”,感受到诗人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苦痛……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生活及审美经验,再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移情于诗歌的意象,进行丰富、补充,并具体化自己的经验,创造一个近似原诗的、富有个性的艺术画面。欣赏中寓有创造,创造中体现欣赏,这样学生在个性化的创造之中就能领略到无限的乐趣。
三、共鸣
共鸣是审美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从审美对象上投射到自身以及与自己有关的经历、情思、理想等等,从而激起情感波澜,引起“全人格震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白居易与琵琶女产生的感情共鸣。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愁绪满怀,恰似这滚滚向东的长江水……这是学生对李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产生的共鸣。“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美好的理想、情感过去以后,一切恍如隔世,往事不堪回首……反复诵读此诗句,学生会沉浸在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之中,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把作为独特生命个体的“我”放在作品里去分享它的生命,“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这就是学生得到的真正的美感经验。
四、得意
诗歌鉴赏也是如此,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领会诗歌通过语言、意象表达或尚未表达的“意”,而不应拘泥于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本身,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它是诗歌鉴赏中的最高境界。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己不复眼前,但它引发的审美兴致犹在,能引起学生的感奋、回味与思索,从而强化由直观获得的美感。
总之,在开展诗歌审美教育的活动中,还要培养学生豁达、祥和、乐观的品格,以博爱的胸怀去宽以待人,以淡泊的心田去疏远名列之争,以坚强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困难和挫折。诗歌教学要给学生心灵一个展翅翱翔的美丽空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的美感,最终与诗歌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达到相契与共通。
一、蓄势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追求这种审美享受,满足审美的需要。审美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和当时的心境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审美心境的好坏,能强化或钝化他的五官感受能力。心境开朗乐观,感觉更加敏锐;心境抑郁愁闷,感觉就会迟钝,可能失去审美的兴致。因此构造诗情画意的氛围,采用视听一体化的方式创设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情绪,让学生带着健全的审美感官去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
二、移情
《唐诗宋词选读》中选取的温庭药《商山早行》,其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学生调动以往的经验,展开联想就会发现十个名词构成的偏正短语代表了几种具有鲜明牲的典型景物,它们将早行的情景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透过这幅雄鸡报晓、残月未落的早行图,学生体会到了道路的艰辛,羁旅的愁思,领悟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最高境界。
在诗歌意象的观照中,由于各人的情趣不同,所得意境也不一致,所创造的美的形象也就颇具个性。如杜甫的《登高》前两联好似一个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天萧条、惨淡的特点,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勾勒出,并分析其感情,那答案肯定是丰富多彩的,有的同学从“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中感悟到一种包容宇宙的开阔气势,一种气象万千深远的境界;有的学生看到的是诗人生逢乱世流离失所多年漂泊的无奈;有的同学则联系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绪”,感受到诗人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苦痛……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生活及审美经验,再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移情于诗歌的意象,进行丰富、补充,并具体化自己的经验,创造一个近似原诗的、富有个性的艺术画面。欣赏中寓有创造,创造中体现欣赏,这样学生在个性化的创造之中就能领略到无限的乐趣。
三、共鸣
共鸣是审美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现象。从审美对象上投射到自身以及与自己有关的经历、情思、理想等等,从而激起情感波澜,引起“全人格震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白居易与琵琶女产生的感情共鸣。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愁绪满怀,恰似这滚滚向东的长江水……这是学生对李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产生的共鸣。“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美好的理想、情感过去以后,一切恍如隔世,往事不堪回首……反复诵读此诗句,学生会沉浸在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之中,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把作为独特生命个体的“我”放在作品里去分享它的生命,“遂觉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这就是学生得到的真正的美感经验。
四、得意
诗歌鉴赏也是如此,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领会诗歌通过语言、意象表达或尚未表达的“意”,而不应拘泥于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本身,这就是所谓“得意忘言”、“得意忘象”,它是诗歌鉴赏中的最高境界。作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己不复眼前,但它引发的审美兴致犹在,能引起学生的感奋、回味与思索,从而强化由直观获得的美感。
总之,在开展诗歌审美教育的活动中,还要培养学生豁达、祥和、乐观的品格,以博爱的胸怀去宽以待人,以淡泊的心田去疏远名列之争,以坚强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困难和挫折。诗歌教学要给学生心灵一个展翅翱翔的美丽空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之中,充分享受艺术的美感,最终与诗歌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达到相契与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