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转出ICU过渡期护理的沟通、内容、随访等进行概述,从而为国内进行ICU患者转出提供相应的指导,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和质量。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过渡期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294-02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常病情危重,治疗难度高,大部分的患者入院后需进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当患者病情平稳后就需要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1];Endacott等[2]认为,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从ICU转出后因为诊疗环境、护理模式、护理需求等的改变,从而使得患者的护理不能很好的连续,护理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甚至会出现因为护理不当而使患者重返ICU的情况,不仅仅是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和痛苦,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更严重的还会引发医疗纠纷[3]。虽有研究指出, 恰当的过渡期护理干预可以防止ICU患者再次入院,但是刘娟[4]等指出,ICU转出病人过渡期护理在我国重症护理领域逐渐受到重视,但是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国内文献报道在ICU过渡期护理实践内容的制定上各不相同[5],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过渡期护理服务的内容进行综述, 从而促进ICU病人过渡期护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1过渡期护理的概念及发展优势
1.1过渡期护理的概念
过渡期护理模式 (transitional care model, TCM),是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病情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进行治疗和康复阶段,为保证过渡期间护理工作连续运转而采取的护理措施,旨在关注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理解,帮助患者预防疾病恶化[6]。周枫[7]等2004年首次提出发表的“过渡监护病房的相关情况”一文,第一次在我国提出了“过渡期护理”的理念。近年来重症监护患者转出过渡期护理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研究热点,而在我国仍然未引起大家的重点关注。2013年,王芳[8]等将过渡期护理的模式引入了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此研究指出了护士对ICU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使病人在转出ICU后的护理服务具有了高度有效的连续性,而且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住院天数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的ICU重返率。给予ICU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的护士则被称为ICU联络护士(ICU liaison nurse,ICULN),而这一概念的最先提出则是在澳大利亚[9]。国内的ICU护士作为联络护士,承担着患者转出病房整个过程的联络、指导、教育等重要的护理工作,使患者在转出后能够安全的有效的过渡到病房,且在后续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也能够得到无缝隙的全程的高效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1.2实施过渡期护理的优势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ICU治疗和护理后平稳的度过了急危重症的时期,病情相对平稳后需要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吴玉燕[10]等指出1/3的患者转出ICU后会经历不良事件;而没有恰当的周密计划转出后则死亡风险是普通情况下的5倍。传统的护理模式仅仅是注意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危重时期或者是在ICU期间的病情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于患者病情平稳后则给予传统的护理,并未采取特殊的护理方式,因而忽视了患者过渡时期的护理。过渡期护理则是在患者过渡时期采取连续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ICU的重返率[11]。相比较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过渡期护理模式更能使患者得到全面的综合的连续的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1.3过渡期护理的沟通模式
ICU过渡期护理的沟通模式主要包括:(1)ICU联络护士与病房护士的沟通,沈国英等[12]研究指出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可以提高护士对患者疾病情况掌握程度,护士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及医护间满意度。(2)ICU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周娜[13]研究指出高效医护沟通模式,可显著提高医护信息传播效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3)护士与患者、家属三方沟通:高凤荣等[14]研究指出GLTC沟通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预见性沟通:蔡荣英等[15]研究指出预见性沟通可以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糾纷,促进医患关系和谐。(5)多团队协作:黄艳林等[16]指出,有效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能顺利促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从ICU到普通病房的过渡,减少了ICU工作压力,缩短了患者ICU住院天数。胡佳民[17]等指出,ICU患者重返ICU机率最大的原因是呼吸系统的衰竭。阙红芳[18]等指出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联合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6)表格式、文字、日记沟通:陈妞等[19]指出ICU联络护士结合患者日记的过渡期护理对于患者转出的沟通协调工作以及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信息与心理支持方面有促进作用。赖红亚[20]研究指出床旁交接表的使用可降低护理床旁的漏交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
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制定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的专家都在研究但是在过国家层面仍制作出标准,这仍然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
2.实施过渡期护理的内容
2.1成立ICU过渡期护理小组,明确职责
关亚庆等[21]研究指出,应该成立ICU过渡期护理小组,并且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及工作流程,包括:交接班、回访、健康教育、物品准备等。
(1)小组人员一般经过科室筛选、培训、考核后担任。由ICU护士长任组长,组员由ICU的护士和病房的护士组成。ICU过渡期护理小组应该按时培训相应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考核。组长主要负责对于过渡期护理实施工作的全方位的督导检查和质量控制;ICU联络护士在患者转出前需要进行信息的评估与传导,转出中是与病房的无缝隙连接,转出后的护理则是过渡期护理的核心,从而使患者与家属得到护理需求的满足,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使过渡期平稳度过[22]。病房护士则是需要做好接收ICU患者的准备工作,如:环境的准备、物品的准备等。 (2)ICU联络护士资质
澳大利亚的ICU联络护士是需要具备5年以上的护理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相关专业护士证书的专科护士或是护理专家担任[23];而国内则是具有重症专科护士证书或者是拥有丰富的重症专科学习经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具有5年及其以上临床护理工作年限的ICU护士担任。目前国内的ICU过渡期护理小组研究较多,但是缺乏相应的监管和考核方面的护理方案,可以通过对其护理职责内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操作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同时还应对于ICU联络护士在工资绩效、职称晋升等进行倾斜。
2.2不同阶段的过渡期护理内容
转出前:重点评估、准备、协调,做好相关转出前工作,制定转出计划,能够降低转出中的风险。转出前由医护一体进行系统评估,并做好记录。一般单位依据科室特点自制ICU患者转出评估表,包括患者方面的评估:意识状态的改变、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肺部感染情况、气道管理的情况、营养情况、心功能情况、泌尿系统有无感染、皮肤情况、疼痛情况、患者管路的情况、头部ct结果、其他特殊的方面。家属或陪护者方面的评估:提前告知转出事宜,鼓励其提问,让家属及陪护者参与计划的制定,也可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护士的评估:通知病房护士或者是责任护士做好准备工作,如氧气、心电监护、负压等仪器设备以及患者转出的时间。
转出中:与护士的有效交接,预防风险的发生。ICU护士负责将病人转出与病房护士在床边进行口头交接。交接皮肤、管道,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护理,帮助病房护士针对护理的难点和重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解答患者及陪人或是陪护人的疑虑,缓解其紧张焦虑等。
转出后(出院后:)健康教育,回访 在ICU患者转出后,ICU护士需要给予病房护士进行患者特殊用药、治疗、病情等方面进行交接;同时对于患者及家属还应该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如患者在监护室的病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特殊用药、环境改变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问题等。总而言之,ICU患者转出则需要提前制定全面的转出计划和安排,以保证患者的延续性护理。
2.3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与随访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住至ICU后,因患者病情属于急危重症,所以家属也不能像在普通病房一样能够详細的熟知患者的病情变化;而且还存在花费巨大,预后不好,休息不好等原因,因此患者及家属均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和身体双重压力[24]。针对于以上这些压力,护士可以给予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以及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多给予共情关怀等,鼓励患者及家属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压力。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如口头宣教、示范操作、集体讲课,健康宣教手册,微信平台推送等各种教育形式,对患者气道、皮肤、管路以及疾病早期康复等相关知识给予介绍和指导。国内的相关的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有很多,但是缺乏相关的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患者转出ICU后有研究指出,ICU患者过渡期的时间为7天[25]。过渡期护士在患者转回病房后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7天对患者进行随访,回访主要了解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同时进行评估分析,形成具体科学的反馈意见[26]。在患者随访的过程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咨询工作,告知疾病与康复进展的相关情况,讲解科室成功康复的患者病例,帮助其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在过渡期7天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ICU护士随访的时间通常就停止了。但患者及家属因为从ICU转出而对ICU护士充满信任,因而ICU护士因继续随访,促进患者的康复。患者康复出院后可以通过微信群、微信平台推送或者是爱心出院卡片,来提醒患者按时复查以及出院后的的需要复查情况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ICU患者转出后的随访频率及其出院后的长期随访效果的研究。
3.小结
过渡期的护理模式可以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能够有效降低综合ICU转出患者非计划ICU重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ICU的周转时间,同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了ICU患者和家属迁移应激的发生,明显更高了护理满意度[26-30]。虽然国内外均有很多的ICU患者转出后过渡期护理的各项评价指标,但是国内的研究学者对于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患者及家属在照顾ICU患者过渡期之间的时候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缺少其心理状况的质性研究,而这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致残率,并发症多,转出ICU72小时重返的机率大,因此患者转出后的护理至关重要。而过渡期护理则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中有明显的效果,使患者得到了全面的无缝隙的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保证了患者和医护的安全。这一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是热点了,而在国内也逐渐引起了国内专家的关注。国内有小部分的过渡期护理的内容的研究,但是缺乏大范围深入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化流程研究,而在大数据、多中心的护理研究,以及过渡期护理对患者出院后的长期随访方面仍然是薄弱环节,这同样也是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杨莹莹.过渡期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52-1053+1056.
[2]ENDACOTT R, CHABOYER W, Edington J, et al Impact of an ICU Liaison Nurse Service on major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recently discharged from ICU[J].Resuscitation. 2010, 81 (2):198-201.
[3]苏婧,赵宏.非计划性重返ICU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J].智慧健康,2020,6(02):39-41. [4]GUIRGUIS-BLAKE J.Transitional car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readmissions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Am Family Phys, 2016, 93(5):401-403.
[5]刘娟,汤曼力.我国ICU病人过渡期护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循证护理,2020,6(05):461-464.
[6]于佳芳,沈东美,徐建如.过渡期护理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498-1500.
[7]周枫,黄津芳,陈红,周小榕.过渡监护病房的相关情况[J].现代护理,2004(12):1157-1158.
[8]王芳,徐淑华,韩美玲,孙静,胡苗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实施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1):2249-2251.
[9]GREEN A,EDMONDSL.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intensivecare unit and general wards-the ICU liaison nurse[J].Intensive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2004,20(3):133-143.
[10]吴玉燕,高君梅,师园,赵艾,张娜,仲月霞,郎红娟.神经外科ICU过渡护理标准化流程的制定及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7,32(04):9-11.
[11]台瑞,方芳,杨富,贾峥.综合重症监护室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03):10-13.
[12]沈国英,傅蓉,黄赣英,钟利君,汪暑萍,钱丽华,沈小玲.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急诊科病情汇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11):131+133.
[13]周娜.高效医护沟通模式在全科医学科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7):235-236.
[14]高凤荣,刘玉荣,教伟,赵彤,冷迪.GLTC医患沟通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8,35(03):76-77.
[15]蔡荣英,林旭芳,丁惠,蒋海璇.预见性沟通与首问负责制在儿科重症病人安全護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1):3222-3225.
[16]黄艳林,陈韵芳,倪崴莲,陈娜,向洋,刘鸿梅.基于“安全-支持-合作”模式ICU过渡期标准化护理方案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1):982-987.
[17]胡佳民,邹圣强,江竹月,严孝馨,陈丽,姚雅极,刘津含.非计划重返ICU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04):519-524.
[18]阙红芳,范春兰,韩净.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过渡期护理在ICU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1):1653-1656.
[19][19]陈妞,李黎明,卫晓静.ICU联络护士结合患者日记在患者过渡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3):2175-2178.
[20]赖红亚.床旁交接表应用对胸外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5):663-664.
[21]关亚庆,张晓阳,闫淑娟,王蕾,黄田张,吴玉燕.构建神经外科ICU危重患者过渡期Y型路径标准化护理模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06):96-102.
[22]肖乐乐,徐玲芬,吴巍,周庆,付国东,温彩霞.ICU联络护士在过渡期护理中工作内容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06):900-905.
[23]ELIOTT S,CHABOYER W,ERNEST D,et al.A national survey of Australian intensive care unit(ICU)liaison nurse(LN)services[J].Australian Critical Care,2012,25(4):253-262.
[24]史广玲,刘夕珍,宗薇,余天浩.ICU转出过渡期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纵向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1725-1729.
[25]印正,陈萍,周依琳.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11):1403-1406.1403
[26]郭裕婷,林阳,陈艳艳.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2):1664-1666.
[27]NIWEN D J,BASTOS J F,STELFOX H T.Critical care transition programs and the risk of readmission or death after discharge from an ICU: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rit Care Med,2014,42(1):179-187.
[28]胡如艳,陈嘉,陈真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20):5-9.
[29]王永华,邵圣文,韦秀霞,庄一渝.ICU患者和家属迁移应激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5):655-659.
[30]台瑞,方芳,杨富,贾峥.综合重症监护室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03):10-13.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程晶晶,1989-09,汉族,陕西商洛,本科,主管护师,神经外科护理,291211329@qq.com
田鑫,1990-03 汉族,陕西省商洛市,本科,护师,神经外科护理
项目来源: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项目名称:多样化宣教模式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项目编号:2020-14-02-113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过渡期护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8-294-02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常病情危重,治疗难度高,大部分的患者入院后需进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当患者病情平稳后就需要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1];Endacott等[2]认为,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从ICU转出后因为诊疗环境、护理模式、护理需求等的改变,从而使得患者的护理不能很好的连续,护理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甚至会出现因为护理不当而使患者重返ICU的情况,不仅仅是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难度和痛苦,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更严重的还会引发医疗纠纷[3]。虽有研究指出, 恰当的过渡期护理干预可以防止ICU患者再次入院,但是刘娟[4]等指出,ICU转出病人过渡期护理在我国重症护理领域逐渐受到重视,但是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国内文献报道在ICU过渡期护理实践内容的制定上各不相同[5],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过渡期护理服务的内容进行综述, 从而促进ICU病人过渡期护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1过渡期护理的概念及发展优势
1.1过渡期护理的概念
过渡期护理模式 (transitional care model, TCM),是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病情平稳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进行治疗和康复阶段,为保证过渡期间护理工作连续运转而采取的护理措施,旨在关注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理解,帮助患者预防疾病恶化[6]。周枫[7]等2004年首次提出发表的“过渡监护病房的相关情况”一文,第一次在我国提出了“过渡期护理”的理念。近年来重症监护患者转出过渡期护理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研究热点,而在我国仍然未引起大家的重点关注。2013年,王芳[8]等将过渡期护理的模式引入了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此研究指出了护士对ICU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使病人在转出ICU后的护理服务具有了高度有效的连续性,而且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了住院天数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的ICU重返率。给予ICU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的护士则被称为ICU联络护士(ICU liaison nurse,ICULN),而这一概念的最先提出则是在澳大利亚[9]。国内的ICU护士作为联络护士,承担着患者转出病房整个过程的联络、指导、教育等重要的护理工作,使患者在转出后能够安全的有效的过渡到病房,且在后续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也能够得到无缝隙的全程的高效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1.2实施过渡期护理的优势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ICU治疗和护理后平稳的度过了急危重症的时期,病情相对平稳后需要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吴玉燕[10]等指出1/3的患者转出ICU后会经历不良事件;而没有恰当的周密计划转出后则死亡风险是普通情况下的5倍。传统的护理模式仅仅是注意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危重时期或者是在ICU期间的病情而采取相应的护理,对于患者病情平稳后则给予传统的护理,并未采取特殊的护理方式,因而忽视了患者过渡时期的护理。过渡期护理则是在患者过渡时期采取连续的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ICU的重返率[11]。相比较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过渡期护理模式更能使患者得到全面的综合的连续的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1.3过渡期护理的沟通模式
ICU过渡期护理的沟通模式主要包括:(1)ICU联络护士与病房护士的沟通,沈国英等[12]研究指出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可以提高护士对患者疾病情况掌握程度,护士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及医护间满意度。(2)ICU护士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周娜[13]研究指出高效医护沟通模式,可显著提高医护信息传播效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提升护理人员的积极性。(3)护士与患者、家属三方沟通:高凤荣等[14]研究指出GLTC沟通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4)预见性沟通:蔡荣英等[15]研究指出预见性沟通可以化解医患矛盾,减少医患糾纷,促进医患关系和谐。(5)多团队协作:黄艳林等[16]指出,有效的多学科团队协作能顺利促进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从ICU到普通病房的过渡,减少了ICU工作压力,缩短了患者ICU住院天数。胡佳民[17]等指出,ICU患者重返ICU机率最大的原因是呼吸系统的衰竭。阙红芳[18]等指出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多学科协作联合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减少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6)表格式、文字、日记沟通:陈妞等[19]指出ICU联络护士结合患者日记的过渡期护理对于患者转出的沟通协调工作以及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信息与心理支持方面有促进作用。赖红亚[20]研究指出床旁交接表的使用可降低护理床旁的漏交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
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制定虽然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的专家都在研究但是在过国家层面仍制作出标准,这仍然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
2.实施过渡期护理的内容
2.1成立ICU过渡期护理小组,明确职责
关亚庆等[21]研究指出,应该成立ICU过渡期护理小组,并且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及工作流程,包括:交接班、回访、健康教育、物品准备等。
(1)小组人员一般经过科室筛选、培训、考核后担任。由ICU护士长任组长,组员由ICU的护士和病房的护士组成。ICU过渡期护理小组应该按时培训相应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考核。组长主要负责对于过渡期护理实施工作的全方位的督导检查和质量控制;ICU联络护士在患者转出前需要进行信息的评估与传导,转出中是与病房的无缝隙连接,转出后的护理则是过渡期护理的核心,从而使患者与家属得到护理需求的满足,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使过渡期平稳度过[22]。病房护士则是需要做好接收ICU患者的准备工作,如:环境的准备、物品的准备等。 (2)ICU联络护士资质
澳大利亚的ICU联络护士是需要具备5年以上的护理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相关专业护士证书的专科护士或是护理专家担任[23];而国内则是具有重症专科护士证书或者是拥有丰富的重症专科学习经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具有5年及其以上临床护理工作年限的ICU护士担任。目前国内的ICU过渡期护理小组研究较多,但是缺乏相应的监管和考核方面的护理方案,可以通过对其护理职责内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操作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同时还应对于ICU联络护士在工资绩效、职称晋升等进行倾斜。
2.2不同阶段的过渡期护理内容
转出前:重点评估、准备、协调,做好相关转出前工作,制定转出计划,能够降低转出中的风险。转出前由医护一体进行系统评估,并做好记录。一般单位依据科室特点自制ICU患者转出评估表,包括患者方面的评估:意识状态的改变、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肺部感染情况、气道管理的情况、营养情况、心功能情况、泌尿系统有无感染、皮肤情况、疼痛情况、患者管路的情况、头部ct结果、其他特殊的方面。家属或陪护者方面的评估:提前告知转出事宜,鼓励其提问,让家属及陪护者参与计划的制定,也可发放健康宣传手册。护士的评估:通知病房护士或者是责任护士做好准备工作,如氧气、心电监护、负压等仪器设备以及患者转出的时间。
转出中:与护士的有效交接,预防风险的发生。ICU护士负责将病人转出与病房护士在床边进行口头交接。交接皮肤、管道,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的护理,帮助病房护士针对护理的难点和重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解答患者及陪人或是陪护人的疑虑,缓解其紧张焦虑等。
转出后(出院后:)健康教育,回访 在ICU患者转出后,ICU护士需要给予病房护士进行患者特殊用药、治疗、病情等方面进行交接;同时对于患者及家属还应该做好相应的解释工作,如患者在监护室的病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特殊用药、环境改变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活问题等。总而言之,ICU患者转出则需要提前制定全面的转出计划和安排,以保证患者的延续性护理。
2.3患者及家属的教育与随访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入住至ICU后,因患者病情属于急危重症,所以家属也不能像在普通病房一样能够详細的熟知患者的病情变化;而且还存在花费巨大,预后不好,休息不好等原因,因此患者及家属均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和身体双重压力[24]。针对于以上这些压力,护士可以给予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以及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多给予共情关怀等,鼓励患者及家属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压力。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如口头宣教、示范操作、集体讲课,健康宣教手册,微信平台推送等各种教育形式,对患者气道、皮肤、管路以及疾病早期康复等相关知识给予介绍和指导。国内的相关的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有很多,但是缺乏相关的标准化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患者转出ICU后有研究指出,ICU患者过渡期的时间为7天[25]。过渡期护士在患者转回病房后的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7天对患者进行随访,回访主要了解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同时进行评估分析,形成具体科学的反馈意见[26]。在患者随访的过程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咨询工作,告知疾病与康复进展的相关情况,讲解科室成功康复的患者病例,帮助其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在过渡期7天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后,ICU护士随访的时间通常就停止了。但患者及家属因为从ICU转出而对ICU护士充满信任,因而ICU护士因继续随访,促进患者的康复。患者康复出院后可以通过微信群、微信平台推送或者是爱心出院卡片,来提醒患者按时复查以及出院后的的需要复查情况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建议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ICU患者转出后的随访频率及其出院后的长期随访效果的研究。
3.小结
过渡期的护理模式可以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能够有效降低综合ICU转出患者非计划ICU重返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ICU的周转时间,同时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了ICU患者和家属迁移应激的发生,明显更高了护理满意度[26-30]。虽然国内外均有很多的ICU患者转出后过渡期护理的各项评价指标,但是国内的研究学者对于评价指标没有统一的标准。患者及家属在照顾ICU患者过渡期之间的时候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缺少其心理状况的质性研究,而这也是以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致残率,并发症多,转出ICU72小时重返的机率大,因此患者转出后的护理至关重要。而过渡期护理则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中有明显的效果,使患者得到了全面的无缝隙的护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保证了患者和医护的安全。这一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是热点了,而在国内也逐渐引起了国内专家的关注。国内有小部分的过渡期护理的内容的研究,但是缺乏大范围深入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化流程研究,而在大数据、多中心的护理研究,以及过渡期护理对患者出院后的长期随访方面仍然是薄弱环节,这同样也是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杨莹莹.过渡期护理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52-1053+1056.
[2]ENDACOTT R, CHABOYER W, Edington J, et al Impact of an ICU Liaison Nurse Service on major adverse events in patients recently discharged from ICU[J].Resuscitation. 2010, 81 (2):198-201.
[3]苏婧,赵宏.非计划性重返ICU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J].智慧健康,2020,6(02):39-41. [4]GUIRGUIS-BLAKE J.Transitional care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readmissions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Am Family Phys, 2016, 93(5):401-403.
[5]刘娟,汤曼力.我国ICU病人过渡期护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循证护理,2020,6(05):461-464.
[6]于佳芳,沈东美,徐建如.过渡期护理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498-1500.
[7]周枫,黄津芳,陈红,周小榕.过渡监护病房的相关情况[J].现代护理,2004(12):1157-1158.
[8]王芳,徐淑华,韩美玲,孙静,胡苗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实施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1):2249-2251.
[9]GREEN A,EDMONDSL.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he intensivecare unit and general wards-the ICU liaison nurse[J].Intensive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2004,20(3):133-143.
[10]吴玉燕,高君梅,师园,赵艾,张娜,仲月霞,郎红娟.神经外科ICU过渡护理标准化流程的制定及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7,32(04):9-11.
[11]台瑞,方芳,杨富,贾峥.综合重症监护室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03):10-13.
[12]沈国英,傅蓉,黄赣英,钟利君,汪暑萍,钱丽华,沈小玲.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急诊科病情汇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11):131+133.
[13]周娜.高效医护沟通模式在全科医学科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7):235-236.
[14]高凤荣,刘玉荣,教伟,赵彤,冷迪.GLTC医患沟通模式联合常规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8,35(03):76-77.
[15]蔡荣英,林旭芳,丁惠,蒋海璇.预见性沟通与首问负责制在儿科重症病人安全護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21):3222-3225.
[16]黄艳林,陈韵芳,倪崴莲,陈娜,向洋,刘鸿梅.基于“安全-支持-合作”模式ICU过渡期标准化护理方案的构建[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11):982-987.
[17]胡佳民,邹圣强,江竹月,严孝馨,陈丽,姚雅极,刘津含.非计划重返ICU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04):519-524.
[18]阙红芳,范春兰,韩净.多学科协作模式联合过渡期护理在ICU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1):1653-1656.
[19][19]陈妞,李黎明,卫晓静.ICU联络护士结合患者日记在患者过渡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3):2175-2178.
[20]赖红亚.床旁交接表应用对胸外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05):663-664.
[21]关亚庆,张晓阳,闫淑娟,王蕾,黄田张,吴玉燕.构建神经外科ICU危重患者过渡期Y型路径标准化护理模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0,27(06):96-102.
[22]肖乐乐,徐玲芬,吴巍,周庆,付国东,温彩霞.ICU联络护士在过渡期护理中工作内容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06):900-905.
[23]ELIOTT S,CHABOYER W,ERNEST D,et al.A national survey of Australian intensive care unit(ICU)liaison nurse(LN)services[J].Australian Critical Care,2012,25(4):253-262.
[24]史广玲,刘夕珍,宗薇,余天浩.ICU转出过渡期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纵向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1725-1729.
[25]印正,陈萍,周依琳.过渡期护理模式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干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11):1403-1406.1403
[26]郭裕婷,林阳,陈艳艳.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2):1664-1666.
[27]NIWEN D J,BASTOS J F,STELFOX H T.Critical care transition programs and the risk of readmission or death after discharge from an ICU: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rit Care Med,2014,42(1):179-187.
[28]胡如艳,陈嘉,陈真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后过渡期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20):5-9.
[29]王永华,邵圣文,韦秀霞,庄一渝.ICU患者和家属迁移应激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5):655-659.
[30]台瑞,方芳,杨富,贾峥.综合重症监护室患者过渡期护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03):10-13.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程晶晶,1989-09,汉族,陕西商洛,本科,主管护师,神经外科护理,291211329@qq.com
田鑫,1990-03 汉族,陕西省商洛市,本科,护师,神经外科护理
项目来源: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项目名称:多样化宣教模式在普外科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项目编号:2020-14-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