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与艺术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S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纵观欧洲建筑史,在现代建筑和当代建筑中,工业建筑始终都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它叙述性的设计理念与结构美学特征给现代建筑和建筑师以重要影响;予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工业建筑,
  【关键词】 工业建筑 艺术形象 内外环境 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
  工业建筑,是指工厂企业内由不同的生产工艺特性而决定的各类不同建筑单元的总和。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包括有:生产性建筑、辅助生产建筑、公用工程建筑以及生产管理建筑等。工厂类别的繁多,造就了工业建筑本身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多彩。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工业产业的发展,工业产值已占到社会整体GDP的46.8%,为社会各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能源、技术装备、原材料及相关技术产品,成为农业、国防等国家建设方面强有力的物质与技术保障,是现阶段乃至未来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工业建筑并没有得到与之社会建设主导地位相称的建筑艺术领域平等的对待,甚至冷落到几乎被列入建筑艺术禁区的地步。人们一谈到工业建筑,便认为其建筑设计只是生产活动空间的外壳,是对生产工艺的从属,是工艺的“穿衣戴帽工程”,进而形成一种主观意识。当下这种意识的蔓延,使得我们看见了越来越多没有建筑特色、没有艺术美感、没有文化品位甚至没有质量保证的工业建筑。这种工业建筑创作被冷落、被忽视及与其社会支柱地位的巨大反差值得我们思考和深省。
  工业建筑是否真的这么让人不屑?答案当然是否定的。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与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建筑文化思潮不断踊跃,建筑工业不断发展,一些西方建筑大师的经典之作,更是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例如,1908年德国著名建筑师P·贝伦斯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设计的透平机车间,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建筑师与工业界有意识的合作,提高了工业建筑的设计水平。工厂的主要车间位于街道转角处,主跨采用大型门式钢架,钢架顶部呈多边形,侧柱自上而下逐渐收缩,到地面上形成铰接点。在沿街立面上,钢柱与铰接点坦然暴露出来,柱间为大面积的玻璃窗,划分成简单的方格。屋顶上开有玻璃天窗,车间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在街道转角处的车间端头,贝伦斯作了特别的处理,厂房角部加上砖石砌筑的角墩,墙体稍向后仰,并有“链墩式”的凹槽,显示敦厚稳固的形象,上部是弓形山墙,中间是大玻璃窗,这些处理给这个车间建筑加上了古典的纪念性的品格。P·贝伦斯,以一位著名建筑师的身份来设计一座工厂厂房,不仅把它当作实用房屋来设计,而且将它当作一个“建筑艺术作品”来对待,表明了工业建筑的重要地位。贝伦斯叙述性的设计理念、结构美学特征的展现及其对新功能、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的有机组合,使得这座厂房也被称为西方建筑史上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由此可见,工业建筑并不应该只是扮演受人冷漠的角色,而是应该端正态度,深入审视工业建筑带给我们的独特的、简约的、绚丽的、极具历史文化感的建筑魅力。
  1 富于逻辑性的理性构思是现代工业建筑的独特魅力
  工业建筑的最大特征是,内部的生产工艺往往都有着较为严格的流程,对其所在的建筑空间及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制约往往是工业建筑创作的难点和重点,理性的处理好这些制约,就能把握建筑创作的主动。为此,进行创作时,必须首先搜集与工艺相关的一切数据与资料,理性的分析工艺特点,做到充分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保证基于理性工艺的出发点,做到适时地的感性参与,调动建筑师的积极性,从而避免割裂建筑特点,仅从简单的形式出发,满足工艺需要即可,缺乏主观能动性,或是任由主观感受,追逐新奇造型、博人眼球的拙劣手法。出位的建筑设计,往往带来创作的随意性,而这种随意并不是建筑艺术所追求的本质。其次,工业建筑通常都会有大量的工艺管线与配套设施,这些工业建筑的“血管”在创作时要给予充分重视,做到合理的分配与处理,凸出秩序性,进而产生特定的艺术美感。
  2 重视工业建筑的艺术创作,强调建筑师的角色
  自20世纪开始,工业建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其设计实践已成为现代建筑思想理论的核心。以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建筑大师,建立了工业建筑理论的基本原则,实现了生产、工程和艺术的结合。诸多建筑大师也涉足过工业建筑,并创造出许多堪称经典的作品,例如: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发古斯工厂,福斯特设计的雷诺中心,格雷夫斯设计的克劳斯酒坊等。1992年,艾伦·菲利普出版了一本名为《工业建筑精品集》的书,其中以工业建筑美学的历史和它在现代建筑发展史中的地位为序言,提供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工业建筑精品实例,为推动工业建筑的创作提供了有意的借鉴。而这些经典的案例,都充分印证了建筑师在工业建筑中所扮演的角色。
  3 “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原则
  现代工业建筑注重实用、简洁、不浮华。建筑形体通常采用几何构图形式,没有繁赘的手法堆砌与装饰,这些都体现了建筑美学的重要基本原则。这种简洁化处理,同时又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实际上比让建筑复杂化更加难以创作,建筑师只有在创作中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工业建筑是以满足工艺生产为目的的,没有效益的厂房是无意义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形式追随功能”的现代建筑设计原则,优秀的工业建筑必须是简约而不失美感的。(如图1图2)
  4 现代工业建筑的时代特征
  随着建筑工艺技术的发展,高新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建筑业已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汲取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在不同时代彰显其时代魅力。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钢筋混凝土双曲扁壳结构、大跨度悬索结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折板结构等形式,逐步的在工业建筑领域加以应用,使得这些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工业建筑包含了当时的时代科技感,这些新科技的运用,提高了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丰富了建筑外观的韵律感,诠释了建筑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赋予了工业建筑崭新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时代感。随着钢结构运用到建筑领域的每个角落,使得建筑师在工业建筑上的创意更便于实施,造型更加动感。同时,也更加提升了工程建设的进度,减轻了结构体系的自重,使得工业建筑本身变得更加的“绿色”。   21世纪的中国,工业结构悄然转型,电子、制药、精密仪表等一系列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加之我国目前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导向,涌现出许多多层、高层工业建筑及高科技工业园区。这些多层及高层工业建筑,大多数为无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其外观造型处理手法更加多样,除了独具工业特色的简洁与质朴外,外观造型已与民用建筑没有明显界限。这一事实,也验证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原则,对于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是没有区别的,它们是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的。
  5 建筑外观与室内外建筑环境的整体性思考是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结构的转型,为适应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提高工业建筑内部空间布置的灵活性、通用性及可预见性。同时,建筑布局要与生产管理行为规律相适合,内外空间环境设计要考虑到劳动者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以利于充分发挥参与者的工作效能。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创造清新优雅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并将两者有序、有力、有节的相互协调,会使得现代工业厂区更增人文氛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打造个性化舒适、健康的工作空间。(如图6图7图9 )
  建筑空间的塑造,使得人们在工作之余,能够充分的与周围环境进行沟通。室内空间向室外空间的扩展,室外空间向室内空间的渗透,这种相互交融的氛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原本严谨、呆板的工业建筑,瞬间赋予了丰富的人类情感,建筑与情感的对话,也成为所有建筑师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现代工业建筑发展的方向。
  6 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可持续性发展是积淀文化的精髓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目前的城市空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原有的城市核心区域不再作为生产基地,进而转向城市的外围,城市中的工业建筑也随之消失。然而这些工业遗产是城市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遗存,也是城市的一种特殊的历史记忆与景观。它们的消亡将会割裂历史文化的传承,优秀的工业建筑也会从建筑学史上抹去,给后人留置遗憾。
  工业建筑遗产是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审美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它见证了工业活动对历史和今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记录了一段生动、难忘的建设画面,当时的一些设施也转变为纪念性景观,帮助人们回忆一个时代。它同样见证并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机械工程、制作工艺、建筑技术与建筑规划等领域。时代背景下那些独特的依存方式,极具审美及研究价值。这些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改造和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历史文化的精髓。在这方面,国内外都有不少优秀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例如:日本在1974年完成“仓敷阿依比广场”设计,将一幢19世纪的纺织厂房改建为观光旅馆,这一改造工程获日本建筑界的最高奖——建筑师学会奖。哥本哈根一座造锚厂房改建为教堂,给人带去心灵的慰藉。芬兰一座纺织车间改造为商店、餐饮、咖啡吧,独具特色。
  国外发展较早,理论和相关实践做的很细致。作为适应发展和时代潮流的我国,同样也不乏优秀成功的案例。例如,在北京有一个以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改造而来的艺术区—798艺术区。在上海有一个由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上海8号桥。
  综上所述,工业建筑的形式丰富多样,空间上具有可见的预留性,其承载着现代工业文明和历史的记忆。在破旧立新的时代,原有工业建筑的保护也并不只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修旧如旧,或是进行功能的简单置换,而是应该在旧有的物质条件下创造出新的东西,焕发老建筑的青春,犹如新陈代谢般的自我更新、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使建筑师全程的精心创作新时代的工业建筑,端正设计态度,努力的挖掘老工业建筑剩余的功能空间价值和美学价值,才得以使我们的工业建筑自始至终保持活力、焕发新貌、传承文化。
  参考文献:
  [1]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同济大学·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 《工业建筑还存在吗?》 E.C.马特维也夫 1994
  [3] 《世界建筑》 清华大学·世界建筑杂志编辑部,1999
其他文献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构建玉米第十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对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座位进行鉴定和定位对玉米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单片段代换系群体是利用多代回交和分子
在新闻报道中,有多种环节,如报道线索、采访、写作、编辑、校对等,但首推第一环节的应是报道线索。报道线索从何而来呢?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
【摘 要】 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内容包括:如何在实际设计中实现强柱弱梁,建筑的高宽比计算中如何确定计算宽度,结构中的反梁该注意什么问题,梁腰筋设置的问题,消防车荷载大小取值问题,嵌固端设计问题。  【关键词】 强柱弱梁 高宽比 反梁 腰筋 消防车荷载 嵌固端  1. 强柱弱梁的实现  近年汶川及玉树地震的发生总结了一些经验,在2010版的《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10)
期刊
我矿将无触发装置可控硅开关应用于矿井频繁起动的设备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一台翻笼正常生产时,每翻一次矿至少要起动两次,每天要起动1500次以上。一只交流接触器或磁力启
这是作者1987年底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虽然时间离现在已有5年了,但至今读来,仍有兴味,特别是对我们当前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颇有启发。为了保持原信的内容,我们现将全文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Part-Ⅰ 含WD40保守域并导致脂肪体消融的家蚕BmPLA2的分子克隆、表达和体内干扰  PLA2是参与水解花生四烯酸以及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
【摘 要】 随着“十二五”全力打造西安(咸阳)为国际化大都市,如何更加突显西安城市特色,营造多元化的城市文化氛围成为了西安城市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汉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根本,受到了充分重视。西安地区的汉风建筑从规划到建设都日新月异,作者对这种汉代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演绎进行了一系列分析,提出了当代西安地区汉风建筑的创作理念及原则。  【关键词】 西安、汉风、仿汉、新汉风、地域性  一、西安地区汉文
期刊
期刊
【摘 要】 介绍了冰蓄冷空调的系统设计、设备的选择、系统的特点和运行情况,表明冰蓄冷空调系统能够达到平衡电网负荷,减少装机容量,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  【关键词】 冰蓄冷 空调系统 能耗优化设计 蓄冰装置 双工况主机  0 引言  近几年来,空调系统蓄能技术有很大发展。为改进系统性能,空调系统的现代化实际已扩展至各个领域。在能耗成本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而研究出许多空调蓄能方法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广佛地铁12标盾构机下穿地铁1号线为例详细介绍了盾构机下穿既有地铁线路的掘进技术及掘进管理,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盾构机;地铁线路;掘进  1、前言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建设。随着城市密集度的提高,城市建筑和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城市地面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盾构法隧道施工就是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