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所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可忽视。但因为存在的种种问题,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并不平衡。笔者就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措施
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制定了更高的目标。高职院校作为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将“基本要求”仔细研究并落到实处。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因为受领导重视程度、学校管理制度、人员聘用、教师业务素质等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仍不均衡。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体制仍不顺畅。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属不同的部门,有的隶属学生处,有的隶属团委,有的隶属基础教育部,还有的隶属思政教研室,没有统一健全的管理体制,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2.师资队伍建设仍显薄弱。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不足,很多高职院校未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或仅配备一名专职心理教师。与在校学生人数相比,专职心理教师数量明显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安排学文的教师或课少的教师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师因缺乏专业训练,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尽合理。有些院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但其课程设置不合理,或设置为选修课,覆盖面不足。
4.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初步建成,但具体实施和操作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均采取让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学生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才会求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辅导教师,或者直接送学生回家中休养。没有按照心理危机与干预体系行事,心理危机与干预体系形同虚设。
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1.在机构建设上。应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隶属部门有清晰的规划,以加强高职院校职能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
2.在体制建设上。加强与各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协调,综合学生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多方力量,齐头并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在各教学班级内设置心理委员。择选富有热情、乐于助人的学生,就班级内同学的思想、心理等问题,随时与心理辅导教师沟通、协调。为避免学生对心理信息员产生反感心理,应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设置。
(2)在各系部设立心理辅导员。择选爱岗敬业、乐于助人、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职工担任心理辅导员。每个教学系根据1︰300的比例选拔心理辅导员。对选拔的心理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使他们能够对学生实行初级的心理辅导。
(3)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制度。职能部门应安排专职、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4)建立完善的心理信息汇报制度。各系部的心理辅导员定期召集各班级的心理委员了解各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联席会议,及时收集相关问题,沟通交流,商讨解决方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专兼职教师提供业务学习和培训机会,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工作开展科学研究。
4.构建完善的心理问题反馈机制。班级内设立心理委员,系部聘任心理辅导员,学院安排专职心理教师,让学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做到层层反馈,及时处理。每年新生入校1个月后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筛查,筛查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向系/学院或班主任反馈,专职心理教师应及时跟进,进行干预。如不在处理范围内,应尽快转到专业的心理门诊或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都可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主要进行理论教育和指导,课外辅导应以咨询为主,提高学生自助的能力。同时,网络教育也应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每年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后,要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对重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给予及时、适当的心理支持,避免严重心理问题发生。还应开展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与训练,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心理防御能力。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如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知识竞赛,在学院网站、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微信平台等开设心理健康栏目,做到全方位的普及和宣传,营造校园内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5.
[2]吴建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措施
教育部在2011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制定了更高的目标。高职院校作为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应将“基本要求”仔细研究并落到实处。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因为受领导重视程度、学校管理制度、人员聘用、教师业务素质等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仍不均衡。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体制仍不顺畅。目前,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属不同的部门,有的隶属学生处,有的隶属团委,有的隶属基础教育部,还有的隶属思政教研室,没有统一健全的管理体制,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2.师资队伍建设仍显薄弱。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不足,很多高职院校未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或仅配备一名专职心理教师。与在校学生人数相比,专职心理教师数量明显不足。部分高职院校安排学文的教师或课少的教师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师因缺乏专业训练,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不尽合理。有些院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部分院校虽然开设了,但其课程设置不合理,或设置为选修课,覆盖面不足。
4.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初步建成,但具体实施和操作仍存在诸多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均采取让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学生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时才会求助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辅导教师,或者直接送学生回家中休养。没有按照心理危机与干预体系行事,心理危机与干预体系形同虚设。
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1.在机构建设上。应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隶属部门有清晰的规划,以加强高职院校职能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监督。
2.在体制建设上。加强与各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协调,综合学生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多方力量,齐头并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在各教学班级内设置心理委员。择选富有热情、乐于助人的学生,就班级内同学的思想、心理等问题,随时与心理辅导教师沟通、协调。为避免学生对心理信息员产生反感心理,应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设置。
(2)在各系部设立心理辅导员。择选爱岗敬业、乐于助人、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职工担任心理辅导员。每个教学系根据1︰300的比例选拔心理辅导员。对选拔的心理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使他们能够对学生实行初级的心理辅导。
(3)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制度。职能部门应安排专职、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4)建立完善的心理信息汇报制度。各系部的心理辅导员定期召集各班级的心理委员了解各班学生的心理状况;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联席会议,及时收集相关问题,沟通交流,商讨解决方案。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专兼职教师提供业务学习和培训机会,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工作开展科学研究。
4.构建完善的心理问题反馈机制。班级内设立心理委员,系部聘任心理辅导员,学院安排专职心理教师,让学院职能部门直接领导,做到层层反馈,及时处理。每年新生入校1个月后开展心理健康状况筛查,筛查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向系/学院或班主任反馈,专职心理教师应及时跟进,进行干预。如不在处理范围内,应尽快转到专业的心理门诊或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都可作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主要进行理论教育和指导,课外辅导应以咨询为主,提高学生自助的能力。同时,网络教育也应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每年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工作后,要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对重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给予及时、适当的心理支持,避免严重心理问题发生。还应开展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与训练,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心理防御能力。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如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知识竞赛,在学院网站、校园广播、黑板报、橱窗、微信平台等开设心理健康栏目,做到全方位的普及和宣传,营造校园内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5.
[2]吴建斌.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