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劳动者的重要场所。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值得认真研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概念需理清;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现状要深思;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须重视。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概念 现状 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O0013-02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每一位教育者都不会有异议,更不会有人否定。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紧贴市场,面向企业、基层的高技能人才的基地。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更应摆在重要位置。课题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的研究,对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问题发表以下见解:
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概念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第一线劳动者的场所,劳动教育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是何种理念的教育,须我们进一步理清。
1.1 劳动的涵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人类通过劳动来推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人通过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提高了生产水平,推进了社会发展,同时才有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总而言之,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进步的根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1.2 劳动教育的涵义。劳动教育,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教育领域,从基本内容分,可分为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等,从其基本素养来分,可分为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从教育成分讲,可分为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中,劳动技能与思想品德教育是紧密结合的,并且与其它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劳动技术教育与体育、智育,劳动思想教育与德育,劳动健康教育与体育,劳动创造教育与美育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不可否定的地位。
1.3 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体现。高职院校所担负的教育职能,已显现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中,劳动技能的教育很重视,这是与专业技术教育关系非常密切的教育,但在思想品德的教育方面,即学生的基本素养培育是否同样重视。课题组通过查分析,这一教育在现实中是存在许多缺憾的。所以,当前在高职教育中应十分明确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概念问题。课题组认为:劳动教育概念,应包括劳动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它包含着劳动技能技术的培养,正确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树立和培养。
2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是非常明确的,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把职业教育非常明确地定位在“培养新一代能够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劳动者”。按照劳动教育的概念,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劳动技能教育,并且渗透于各个专业教育教学之中。但目前让我们担忧的是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教育太薄弱。
课题组为研究需要作了二次问卷调查,一次是以了解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情况的调查,一次是护理专业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劳动强度适应性情况调查。第一次调查是针对刚入学不久的护理专业新生,在调查的289名对象中,对劳动观念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的有261例,占90.33%,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劳动观念的重要性。第二次调查是针对快毕业的已在医院生产实习的学生,从对医院劳动强度的适应性和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程度看,经过在校二年多的教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并未得到加强。究其原因:
2.1 环境影响。现在大部分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校园条件不断改善,为加强后勤社会化管理,雇用了大量的卫生保洁人员打扫教室、寝室、公共场地。中学生曾有过的卫生包干区,值日打扫教室的制度,到了大学校园里都消失了,把校园里能够提供的劳动锻炼机会给抹杀了,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体力劳动的观念在学生中渐渐淡化。
2.2 80后的学生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中学时代处与以读好书为荣的氛围里,家务劳动在家庭的溺爱和过分强调读好书的情理下全由家长负担,子女很少做自我服务的家务劳动。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在独生子女身上明显缺失。
2.3 社会不良风气及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西方的腐朽思想使部分同学逐步滋长了懒惰、贪欲、好逸恶劳的陋习。阶级社会中劳动发生的异化同时影响青年学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发生的分离和对立,使青年学生鄙视体力劳动,把应该自我服务的劳动当作负担,学校雇人打扫校园卫生觉得理所当然。如在我们问卷调查中问到的:你认为大学生是否应该自己打扫教室和寝室卫生,有82%认为应该自己打扫,仍有18%的学生认为不应该自己打扫。当问到你是否认为班级卫生打扫,宿舍内务卫生,家庭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很重要,回答是有87%,有13%给予否定。
以上因素的存在,如果学校在培养劳动技能的同时,不重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培养和熏陶,我们所培养的劳动者,可能就是高技能的懒惰者。《瞭望新闻周刊》第8期曾刊文,近两年,高校毕业生及暂短工作又迅速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渐增,形成了日趋庞大的“新失业群体”。这些大学毕业生中暂短工作又迅速失业的人,据我们了解分析,除工资待遇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吃不起苦,对就业岗位理想化,轻松化,没有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造成的。
所以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容乐观,劳动教育应该引起各类学校高度重视。
3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载体
前面提到,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容乐观,那么学校应如何重视劳动教育呢?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载体在哪里?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切入点和载体应该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3.1 技能技术劳动教育。劳动技能技术培养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应体现着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这种劳动技能技术教育,贯穿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学校在传授专业技术的过程,就是在造就高技能劳动人才的过程。学校可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根据教学和教育的需求安排生产项目、内容、时间,使生产劳动教育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也可在校外企业中建立实训基地。与企业劳动紧密结合,在企业劳动中学习专业 技术,同时又贯穿着培养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我校提出的“学校教学工厂化,企业车间学校化”,就是贯穿学生劳动教育最好载体。
3.2 社会公益劳动教育。我们在陈述劳动教育的概念时,把思想品德教育列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包含着劳动观点,态度和劳动习性的培养。社会公益劳动,成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形成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这是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体现。学校要大力提倡和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走上社会,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尤其应组织与专业学科相结合的公益服务,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技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我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卫生宣教,送医上门,送医到边远地区,到养老院,孤儿院为老人和孤儿服务,都是培养医学生劳动观念和高尚情操的载体。
3.3 自身服务劳动教育。自身服务劳动贯穿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业习中,内容也非常广泛,从人们的起居饮食到家务劳动。现高职院校学生大多住校,学校生活中的个人生活服务占有丰富的自我服务劳动内容。现许多独生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参与家务劳动,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手都不愿伸的懒惰习性,到校后有很多学生不能适应个人生活。这一教育问题应摆到学校劳动教育的议事日程。目前学校的后勤管理体制不利于学生劳动教育,应在机制上有所改革,可通过大范围的勤工俭学,组织学生服务型劳动队,来完成学校的一些公益劳动,如卫生、绿化等。不能提倡学生雇工打扫宿舍卫生或洗衣洗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良好载体。
3.4 体能锻炼劳动教育。体能锻炼是一种体力消耗活动。它是要付出艰辛汗水,锻炼坚韧持久精神的最好载体,包含有劳动内涵。课题组在第二份调查中了解到,现医学生不适应医务岗位的劳动强度,有很大程度是体能太差,瘦弱的体能适应不了工作岗位体能消耗,所以加强体能锻炼是学校劳动教育又一重要载体。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组织了部分学生进行体能训练,通过比较,这样的训练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法。我们列出十个增强体能的锻炼项目,包括环校长跑、爬楼梯、运动器械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对每天运动锻炼的情况以班为单位进行登记。经过训练,这些学生的体能明显增强,并渐渐成为同学们自觉训练的行动,这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增强体能是非常有益的。课题组认为这一训练方法可在学生中推广,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适合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载体。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中非常重要,高职院校更应重视劳动教育,在重视劳动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重视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教育与培养。这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基础,也是高职教育的全程实践活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概念 现状 载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O0013-02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每一位教育者都不会有异议,更不会有人否定。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紧贴市场,面向企业、基层的高技能人才的基地。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更应摆在重要位置。课题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深的研究,对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问题发表以下见解:
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概念
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第一线劳动者的场所,劳动教育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是何种理念的教育,须我们进一步理清。
1.1 劳动的涵义。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人类通过劳动来推进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人通过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提高了生产水平,推进了社会发展,同时才有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总而言之,劳动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进步的根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1.2 劳动教育的涵义。劳动教育,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教育领域,从基本内容分,可分为生产技术劳动、社会公益劳动,生活服务劳动等,从其基本素养来分,可分为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等,从教育成分讲,可分为劳动技能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在现代教育中,劳动技能与思想品德教育是紧密结合的,并且与其它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劳动技术教育与体育、智育,劳动思想教育与德育,劳动健康教育与体育,劳动创造教育与美育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不可否定的地位。
1.3 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体现。高职院校所担负的教育职能,已显现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高职院校中,劳动技能的教育很重视,这是与专业技术教育关系非常密切的教育,但在思想品德的教育方面,即学生的基本素养培育是否同样重视。课题组通过查分析,这一教育在现实中是存在许多缺憾的。所以,当前在高职教育中应十分明确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概念问题。课题组认为:劳动教育概念,应包括劳动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它包含着劳动技能技术的培养,正确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树立和培养。
2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定位是非常明确的,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把职业教育非常明确地定位在“培养新一代能够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劳动者”。按照劳动教育的概念,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劳动技能教育,并且渗透于各个专业教育教学之中。但目前让我们担忧的是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教育太薄弱。
课题组为研究需要作了二次问卷调查,一次是以了解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情况的调查,一次是护理专业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劳动强度适应性情况调查。第一次调查是针对刚入学不久的护理专业新生,在调查的289名对象中,对劳动观念的重要性持肯定态度的有261例,占90.33%,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劳动观念的重要性。第二次调查是针对快毕业的已在医院生产实习的学生,从对医院劳动强度的适应性和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程度看,经过在校二年多的教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并未得到加强。究其原因:
2.1 环境影响。现在大部分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校园条件不断改善,为加强后勤社会化管理,雇用了大量的卫生保洁人员打扫教室、寝室、公共场地。中学生曾有过的卫生包干区,值日打扫教室的制度,到了大学校园里都消失了,把校园里能够提供的劳动锻炼机会给抹杀了,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体力劳动的观念在学生中渐渐淡化。
2.2 80后的学生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中学时代处与以读好书为荣的氛围里,家务劳动在家庭的溺爱和过分强调读好书的情理下全由家长负担,子女很少做自我服务的家务劳动。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在独生子女身上明显缺失。
2.3 社会不良风气及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西方的腐朽思想使部分同学逐步滋长了懒惰、贪欲、好逸恶劳的陋习。阶级社会中劳动发生的异化同时影响青年学生,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发生的分离和对立,使青年学生鄙视体力劳动,把应该自我服务的劳动当作负担,学校雇人打扫校园卫生觉得理所当然。如在我们问卷调查中问到的:你认为大学生是否应该自己打扫教室和寝室卫生,有82%认为应该自己打扫,仍有18%的学生认为不应该自己打扫。当问到你是否认为班级卫生打扫,宿舍内务卫生,家庭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很重要,回答是有87%,有13%给予否定。
以上因素的存在,如果学校在培养劳动技能的同时,不重视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培养和熏陶,我们所培养的劳动者,可能就是高技能的懒惰者。《瞭望新闻周刊》第8期曾刊文,近两年,高校毕业生及暂短工作又迅速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渐增,形成了日趋庞大的“新失业群体”。这些大学毕业生中暂短工作又迅速失业的人,据我们了解分析,除工资待遇等原因。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吃不起苦,对就业岗位理想化,轻松化,没有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造成的。
所以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容乐观,劳动教育应该引起各类学校高度重视。
3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载体
前面提到,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容乐观,那么学校应如何重视劳动教育呢?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载体在哪里?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研究,认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切入点和载体应该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3.1 技能技术劳动教育。劳动技能技术培养是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应体现着教育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这种劳动技能技术教育,贯穿了学校的专业教学,学校在传授专业技术的过程,就是在造就高技能劳动人才的过程。学校可通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根据教学和教育的需求安排生产项目、内容、时间,使生产劳动教育做到经常化和制度化。也可在校外企业中建立实训基地。与企业劳动紧密结合,在企业劳动中学习专业 技术,同时又贯穿着培养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我校提出的“学校教学工厂化,企业车间学校化”,就是贯穿学生劳动教育最好载体。
3.2 社会公益劳动教育。我们在陈述劳动教育的概念时,把思想品德教育列为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包含着劳动观点,态度和劳动习性的培养。社会公益劳动,成了社会公德的培养和形成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这是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体现。学校要大力提倡和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走上社会,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尤其应组织与专业学科相结合的公益服务,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技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我院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卫生宣教,送医上门,送医到边远地区,到养老院,孤儿院为老人和孤儿服务,都是培养医学生劳动观念和高尚情操的载体。
3.3 自身服务劳动教育。自身服务劳动贯穿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业习中,内容也非常广泛,从人们的起居饮食到家务劳动。现高职院校学生大多住校,学校生活中的个人生活服务占有丰富的自我服务劳动内容。现许多独生子女由于种种原因很少参与家务劳动,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甚至手都不愿伸的懒惰习性,到校后有很多学生不能适应个人生活。这一教育问题应摆到学校劳动教育的议事日程。目前学校的后勤管理体制不利于学生劳动教育,应在机制上有所改革,可通过大范围的勤工俭学,组织学生服务型劳动队,来完成学校的一些公益劳动,如卫生、绿化等。不能提倡学生雇工打扫宿舍卫生或洗衣洗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良好载体。
3.4 体能锻炼劳动教育。体能锻炼是一种体力消耗活动。它是要付出艰辛汗水,锻炼坚韧持久精神的最好载体,包含有劳动内涵。课题组在第二份调查中了解到,现医学生不适应医务岗位的劳动强度,有很大程度是体能太差,瘦弱的体能适应不了工作岗位体能消耗,所以加强体能锻炼是学校劳动教育又一重要载体。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组织了部分学生进行体能训练,通过比较,这样的训练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法。我们列出十个增强体能的锻炼项目,包括环校长跑、爬楼梯、运动器械锻炼、志愿者活动等,对每天运动锻炼的情况以班为单位进行登记。经过训练,这些学生的体能明显增强,并渐渐成为同学们自觉训练的行动,这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增强体能是非常有益的。课题组认为这一训练方法可在学生中推广,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很适合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载体。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中非常重要,高职院校更应重视劳动教育,在重视劳动技能教育的同时,更应重视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教育与培养。这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基础,也是高职教育的全程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