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 要 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只有运动员,裁判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裁判员的专业与公正关系着体育比赛的成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较晚,裁判员培养体系不是很完善。而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摇篮,对于裁判员的培养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对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与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校学生裁判培养 先决条件 培养方法
现代体育运动全面反映了一个国家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是国与国之间重要的交际手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现代体育中,裁判员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裁判员的水平与素质直接影响着体育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对运动员的心理,水平发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体育竞赛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裁判员,所以高校学生裁判的培养也是一项专业系统的工作,我国高校为裁判员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下面本文将探究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与方法:
一、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
高校是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平台,而高校学生裁判培养所需的先决条件也要分别从高校方面,学生方面两个角度来进行探究。
(一)高校为裁判培养提供的先决条件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应该具备裁判员培养的良好环境。这就要求高校的师资力量必须雄厚,要有专业的裁判员培训团体。这些培训人员要求受过专门的裁判理论教育,还要有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营造出的氛围,才适合裁判员的培养。
除了专业的培训人员,高校还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多开展校内的体育竞赛,品类丰富,在竞赛中使学生的裁判能力得到磨练。这样培养出来的高校学生裁判员,才可以从容的面对比赛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做出正确,公平的判决。
(二)学生为裁判培养提供的先决条件
作为体育竞技比赛过程中的执法者,对裁判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而高校学生的裁判培养,对学生素质同样有着很多要求。
首先,作为一个裁判员,身体素质必须过硬。例如足球运动的裁判员,要跟随运动员跑完90分钟整个全程,并且还要在这90分钟做出各种各样的判决。这种高强度的运动,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次,一个裁判员要有职业道德,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得到重视。体育竞技的精神就是公正公平,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裁判员,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内在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之一。
二、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方法
拥有了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只是为高校学生裁判培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何培养出优秀的裁判员,还需要运用各种不同的培养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培养制度
一个完善的高校学生裁判培养制度应该包括学习阶段和考核阶段,这两个阶段要各自参考本校的学生素质情况制定,不能盲目借用别人的培养制度。
裁判培养学习阶段就是通过开设裁判选修课,教授专业的裁判知识。把高校学生裁判培养过程系统的进行解析,分课时给学生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裁判员的专业技能。
裁判培养考核阶段就是根据平时的学习内容,制定一套完善的裁判培养考核制度。整个考核制度分为笔试与临场两个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学生的裁判能力。
这样完善的高校学生裁判培养制度的建立,可以科学有效的提升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效率,激发学生对裁判职业的兴趣,加大高校学生裁判人才的输出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裁判是一场体育比赛的执法者,这就要求裁判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分析能力、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
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开始积累,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要建立在对比赛规则的熟悉度,以及丰富的裁判经验的积累上的。在判决过程中分析出问题的存在,然后进行处理。比赛中很多情况下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这时的裁判就需要通过自己强大的分析能力来做出正确的判决,这种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参加大量实践比赛上的。
这种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当好一个裁判的前提条件,所以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有效方法。
(三)增加学生的临场比赛经验
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能“纸上谈兵”,而高校学生裁判的培养过程更是要用到大量的临场实践。只有这种实践,才能出现各种各样正式比赛中出现的意外状况,增加高校学生裁判对意外情况处理办法的积累。所以进行高校学生裁判培养,要尽可能的增加校与校,系与系之间的比赛,是学生积累大量的临场经验,这对高校学生裁判的培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需要高校教学条件的支持,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方法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裁判培养制度,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同时还通过大量的临场实践为学生积累比赛经验,这些都是培养高校学生裁判的有效方法。具备了这些先决条件,掌握了先进的培养方法,高校学生裁判的培养将会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才能为我国体育事业输送更多的裁判员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亚辉.高校学生裁判员培养的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1(04):63-67.
[2] 康健,牛战斌.高师院校体育系篮球专选学生裁判能力的研究[J].青春岁月.2011(24):155.
[3] 潘桂芝,吴胡宁.对培养体育院校专修学生裁判能力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03):78-79.
摘 要 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只有运动员,裁判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裁判员的专业与公正关系着体育比赛的成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较晚,裁判员培养体系不是很完善。而高校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摇篮,对于裁判员的培养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对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与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 高校学生裁判培养 先决条件 培养方法
现代体育运动全面反映了一个国家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是国与国之间重要的交际手段,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现代体育中,裁判员的位置是极其重要的。裁判员的水平与素质直接影响着体育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对运动员的心理,水平发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体育竞赛中,需要用到大量的裁判员,所以高校学生裁判的培养也是一项专业系统的工作,我国高校为裁判员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下面本文将探究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与方法:
一、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
高校是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平台,而高校学生裁判培养所需的先决条件也要分别从高校方面,学生方面两个角度来进行探究。
(一)高校为裁判培养提供的先决条件
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应该具备裁判员培养的良好环境。这就要求高校的师资力量必须雄厚,要有专业的裁判员培训团体。这些培训人员要求受过专门的裁判理论教育,还要有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营造出的氛围,才适合裁判员的培养。
除了专业的培训人员,高校还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多开展校内的体育竞赛,品类丰富,在竞赛中使学生的裁判能力得到磨练。这样培养出来的高校学生裁判员,才可以从容的面对比赛过程中的各种突发状况,做出正确,公平的判决。
(二)学生为裁判培养提供的先决条件
作为体育竞技比赛过程中的执法者,对裁判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而高校学生的裁判培养,对学生素质同样有着很多要求。
首先,作为一个裁判员,身体素质必须过硬。例如足球运动的裁判员,要跟随运动员跑完90分钟整个全程,并且还要在这90分钟做出各种各样的判决。这种高强度的运动,需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其次,一个裁判员要有职业道德,这也就意味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得到重视。体育竞技的精神就是公正公平,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裁判员,必须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内在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之一。
二、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方法
拥有了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只是为高校学生裁判培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何培养出优秀的裁判员,还需要运用各种不同的培养方法。
(一)建立完善的培养制度
一个完善的高校学生裁判培养制度应该包括学习阶段和考核阶段,这两个阶段要各自参考本校的学生素质情况制定,不能盲目借用别人的培养制度。
裁判培养学习阶段就是通过开设裁判选修课,教授专业的裁判知识。把高校学生裁判培养过程系统的进行解析,分课时给学生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裁判员的专业技能。
裁判培养考核阶段就是根据平时的学习内容,制定一套完善的裁判培养考核制度。整个考核制度分为笔试与临场两个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学生的裁判能力。
这样完善的高校学生裁判培养制度的建立,可以科学有效的提升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效率,激发学生对裁判职业的兴趣,加大高校学生裁判人才的输出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裁判是一场体育比赛的执法者,这就要求裁判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分析能力、处理能力等几个方面。
自信心的培养要从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开始积累,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要建立在对比赛规则的熟悉度,以及丰富的裁判经验的积累上的。在判决过程中分析出问题的存在,然后进行处理。比赛中很多情况下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出现,这时的裁判就需要通过自己强大的分析能力来做出正确的判决,这种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参加大量实践比赛上的。
这种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当好一个裁判的前提条件,所以加强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有效方法。
(三)增加学生的临场比赛经验
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不能“纸上谈兵”,而高校学生裁判的培养过程更是要用到大量的临场实践。只有这种实践,才能出现各种各样正式比赛中出现的意外状况,增加高校学生裁判对意外情况处理办法的积累。所以进行高校学生裁判培养,要尽可能的增加校与校,系与系之间的比赛,是学生积累大量的临场经验,这对高校学生裁判的培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先决条件需要高校教学条件的支持,和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高校学生裁判培养的方法不仅要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裁判培养制度,还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同时还通过大量的临场实践为学生积累比赛经验,这些都是培养高校学生裁判的有效方法。具备了这些先决条件,掌握了先进的培养方法,高校学生裁判的培养将会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才能为我国体育事业输送更多的裁判员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亚辉.高校学生裁判员培养的探讨[J].开封大学学报.2001(04):63-67.
[2] 康健,牛战斌.高师院校体育系篮球专选学生裁判能力的研究[J].青春岁月.2011(24):155.
[3] 潘桂芝,吴胡宁.对培养体育院校专修学生裁判能力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0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