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对于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作文教学的现状: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是“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现状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作文教学仍然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头之痛。细細寻思,学生不爱作文,与我们教师有莫大的关系。我认为上好作文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①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②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讲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修之路。现在的语文教学回归了它的朴实、自然,实实在在地成为了语文教学。任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放过任何一个训练的机会。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让学生仿写排比句式;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对生活的感受;在教学《乌塔》时,可以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写下来……不放过任何一次表达的机会,关联词的训练、重点词语的体会、课前三分钟的展示、阅读课的分享等,从课堂到课下都是对学生作文的培养。篇幅不长,内容丰富,学生没有压力,又培养了学生勤动笔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列夫·托尔斯泰说:“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鲁迅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就告诉我们作文修改的必要性。从中年级我们要灌输学生作文写完后,并不表示已经完成了,要放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丢字落字、不通顺的句子就不难发现了。同时注重同学之间的互评,因为同年龄、同阅历,会很少有阅读和沟通的障碍。要指导学生互相提出中肯的意见,还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指导学生静下心来,反复地读。文读百遍,会改会写。除此之外,在评价时我们要注重每一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这样才能达到多元发展,不要将评价变成批评,变成好学生的表彰会。如何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年段特点,我们明确了每一个年段的训练重点,但是并不表示只重视这一点,它应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我们还是要“瞻前顾后”,才能使学生语言能力得以提升。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以“我思念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作文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不同年段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应该有所不同。低年级,我们老师就应该要保护好孩子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词、一句话、几句话。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到中、高年级,我们老师不要纠结在谋篇布局上,重点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表达,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什么都重要。如五年级下册作文一的内容,是在“手拉手”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学会与他人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沟通的真实的平台,所以在作文前我联系了我们这里别的区的同年级的老师,建立班与班的联系、沟通。使本次作文不再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为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的舞台,激发他们写信的兴趣。而且还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成为了学习中的好伙伴!
三、注重对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于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后进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我们很多老师总是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想说的话不敢说,作文全是空话、套话,很难从学生的作文中感受到真情实感。有一次我听到两位学生的对话,一生说:“老师布置了写读后感,不会写。”另一生说:“这还不简单,把书上的简介抄上,再加上几句感叹不就行啦,五分钟搞定。”听完后我愕然了。还有一句话很具讽刺意味:“有困难找小百。”这里的困难大都指写作方面,现在我们学生还有多少作文是原创的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用心投入,哪怕做一盆君子兰,也会其乐无穷的。”语文教学需要我们全心地投入,不断地学习。让我们共同努力使知识不再是无章法,学习不再是负担,让孩子们在学校里能够真正地快乐成长!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裨益。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①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②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讲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修之路。现在的语文教学回归了它的朴实、自然,实实在在地成为了语文教学。任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放过任何一个训练的机会。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让学生仿写排比句式;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对生活的感受;在教学《乌塔》时,可以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写下来……不放过任何一次表达的机会,关联词的训练、重点词语的体会、课前三分钟的展示、阅读课的分享等,从课堂到课下都是对学生作文的培养。篇幅不长,内容丰富,学生没有压力,又培养了学生勤动笔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列夫·托尔斯泰说:“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鲁迅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就告诉我们作文修改的必要性。从中年级我们要灌输学生作文写完后,并不表示已经完成了,要放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丢字落字、不通顺的句子就不难发现了。同时注重同学之间的互评,因为同年龄、同阅历,会很少有阅读和沟通的障碍。要指导学生互相提出中肯的意见,还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指导学生静下心来,反复地读。文读百遍,会改会写。除此之外,在评价时我们要注重每一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这样才能达到多元发展,不要将评价变成批评,变成好学生的表彰会。如何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年段特点,我们明确了每一个年段的训练重点,但是并不表示只重视这一点,它应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我们还是要“瞻前顾后”,才能使学生语言能力得以提升。
二、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以“我思念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她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体味。这样的描写最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作文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不同年段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求应该有所不同。低年级,我们老师就应该要保护好孩子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词、一句话、几句话。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到中、高年级,我们老师不要纠结在谋篇布局上,重点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表达,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什么都重要。如五年级下册作文一的内容,是在“手拉手”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学会与他人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沟通的真实的平台,所以在作文前我联系了我们这里别的区的同年级的老师,建立班与班的联系、沟通。使本次作文不再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为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的舞台,激发他们写信的兴趣。而且还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成为了学习中的好伙伴!
三、注重对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于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后进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我们很多老师总是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想说的话不敢说,作文全是空话、套话,很难从学生的作文中感受到真情实感。有一次我听到两位学生的对话,一生说:“老师布置了写读后感,不会写。”另一生说:“这还不简单,把书上的简介抄上,再加上几句感叹不就行啦,五分钟搞定。”听完后我愕然了。还有一句话很具讽刺意味:“有困难找小百。”这里的困难大都指写作方面,现在我们学生还有多少作文是原创的呢!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用心投入,哪怕做一盆君子兰,也会其乐无穷的。”语文教学需要我们全心地投入,不断地学习。让我们共同努力使知识不再是无章法,学习不再是负担,让孩子们在学校里能够真正地快乐成长!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对学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