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生活》在整个高中政治课程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而议题式教学则是思想政治学科新提出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在高中《经济生活》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需结合知识特点选择合适议题,并以此为引领,提倡学生主动、积极地构建新知识,提升他们学习的参与度,努力打造开放性与生动性课堂,为《经济生活》教学助力。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议题的认识
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为通过选择合适议题助力《经济生活》教学,教师首先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议题式教学的认识,摆脱以往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适应新式教育教学的发展,不再单纯地追求成绩与分数。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应当深刻意识到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与价值,树立议题式教学理念,积极进取和不断学习,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议题,为学生带来新颖、个性的学习方式,推动议题式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展开“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时,教师可确定本节课的议题是“辨认影响价格的因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设置的镜头一至四,回忆生活中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思考商品的价格并非固定不变的原因,使其结合生活经验。然后举例:疫情期间口罩价格为什么上涨?让学生初步思考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引发他们继续探究议题的兴趣。接着,利用一组生活实例组织学生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和生活习俗,由于这些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再探讨供求关系是怎么引起价格变化的。由此逐步深入,使其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最终完成议题任务:明确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二、借助情境教学优势,巧妙导入课堂议题
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是纽带、情境是载体、活动是路径、素养是目标,由此表明议题的导入相当重要,是这一教学模式的首个环节,关系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针对高中《经济生活》教学而言,导入议题需要一定的背景支持,教师可借助情境教学的优势,根据具体议题营造相应的情境,并结合教学需求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角色扮演等方式设置情境,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他们对议题的理解,为高中《经济生活》的课堂教学助力。
比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议题确定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一家人讨论买车”的片段,并通过课件展示四种不同意见与方案:爸爸——二手面包车,便宜又实用;妈妈——广州本田,邻居们买的都是本田;姐姐——敞篷车,很有个性、很酷;小丸子——宝马,班内同学家买的也是宝马,不买太没面子。通过视频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关注,还可以顺利引出本節课的中心议题。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小丸子一家人的想法各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应该如何选择,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四种消费心理及基本特征,对这四种消费心理的评价,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议题任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行为。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高中政治新课标对基本教学形式提出以下要求:政治课堂改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机会,大力构建互动式与活动型课堂,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此,高中政治教师需科学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自己则扮演好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议题的引领下自由学习,增强对《经济生活》的理解与认知。
诸如在讲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为本节课的议题,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组“手机发展史”的图片作为议题情境,而后设置议题活动:手机是怎么来的?学生知道是生产出来的,追问:以前的通讯方式是什么?古代的皇帝能拥有智能手机吗?为什么?他们讨论后得出议题任务: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没有生产手机的能力,所以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接着,教师讲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购买方式也日益多元化,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合作讨论后结合教材知识轻松得出“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的结论,然后提问:大家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使其在议题中进一步研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促进他们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四、围绕具体教材内容,精准确定和设计议题
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教材内容既是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起点,还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基本依据,以往大多时间教师都是照本宣科,议题式教学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目的是利用议题把知识和更多价值目标传递给学生,使其获得全面发展。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应当围绕具体教材内容精心确定和设计有意义的议题,引导学生探讨议题背后所蕴含的知识点,以及所要传递的价值取向,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核心素养。
在这里,以“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社会热点选择合适议题“华为公司的国际成长经历”,衍生出两个子议题:一个是华为公司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涉及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内容;另一个是华为公司的收获与挑战,涉及的知识点为经济全球化的益处和弊端。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议题,使其了解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思考意义所在,即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围绕“经济全球化是鲜花还是祸水”展开辩论,让他们不同的观点发生交流与碰撞,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合适议题
对于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来说,选择合适议题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可讨论的话题或热点,特别是《经济生活》知识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为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机遇。高中政治教师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合适的议题,增进教材内容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其转变对政治课高大空洞的印象,调动他们参与议题讨论的热情,引领他们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提升他们对经济现象与知识的了解。
举个例子,在“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为本节课的总议题,先播放议题情境视频——疫情期间口罩短缺,然后设置议题活动——为什么疫情期间会出现口罩短缺现象,让学生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进行认知、讨论、归纳,完成议题任务: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就存在着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初步意识到人们在资源使用上必须合理。接着,教师结合当前市场上猪肉价格疯涨这一现象选择合适议题,由于猪肉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较为熟悉的,而且过去一年内猪肉价格始终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组织他们据此展开探讨,使其分析、讨论猪肉价格的涨落,国家对猪肉供求的宏观调控等内容,从而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市场调节的优点和缺点、如何规范市场秩序等内容。
六、总结
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选择合适议题助力,以教材中固有的知识内容为依托,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特征、社会热点及学生生活实际合理确定议题,组织他们围绕议题展开学习、交流与互动,使其深刻认知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议题的认识
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为通过选择合适议题助力《经济生活》教学,教师首先需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议题式教学的认识,摆脱以往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适应新式教育教学的发展,不再单纯地追求成绩与分数。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应当深刻意识到议题式教学的重要性与价值,树立议题式教学理念,积极进取和不断学习,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议题,为学生带来新颖、个性的学习方式,推动议题式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展开“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时,教师可确定本节课的议题是“辨认影响价格的因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设置的镜头一至四,回忆生活中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思考商品的价格并非固定不变的原因,使其结合生活经验。然后举例:疫情期间口罩价格为什么上涨?让学生初步思考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引发他们继续探究议题的兴趣。接着,利用一组生活实例组织学生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和生活习俗,由于这些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再探讨供求关系是怎么引起价格变化的。由此逐步深入,使其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最终完成议题任务:明确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二、借助情境教学优势,巧妙导入课堂议题
在议题式教学中,议题是纽带、情境是载体、活动是路径、素养是目标,由此表明议题的导入相当重要,是这一教学模式的首个环节,关系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针对高中《经济生活》教学而言,导入议题需要一定的背景支持,教师可借助情境教学的优势,根据具体议题营造相应的情境,并结合教学需求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角色扮演等方式设置情境,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他们对议题的理解,为高中《经济生活》的课堂教学助力。
比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把本节课的议题确定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一家人讨论买车”的片段,并通过课件展示四种不同意见与方案:爸爸——二手面包车,便宜又实用;妈妈——广州本田,邻居们买的都是本田;姐姐——敞篷车,很有个性、很酷;小丸子——宝马,班内同学家买的也是宝马,不买太没面子。通过视频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关注,还可以顺利引出本節课的中心议题。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小丸子一家人的想法各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应该如何选择,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四种消费心理及基本特征,对这四种消费心理的评价,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议题任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行为。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高中政治新课标对基本教学形式提出以下要求:政治课堂改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机会,大力构建互动式与活动型课堂,着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此,高中政治教师需科学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自己则扮演好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议题的引领下自由学习,增强对《经济生活》的理解与认知。
诸如在讲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为本节课的议题,先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一组“手机发展史”的图片作为议题情境,而后设置议题活动:手机是怎么来的?学生知道是生产出来的,追问:以前的通讯方式是什么?古代的皇帝能拥有智能手机吗?为什么?他们讨论后得出议题任务: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没有生产手机的能力,所以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接着,教师讲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购买方式也日益多元化,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合作讨论后结合教材知识轻松得出“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的结论,然后提问:大家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使其在议题中进一步研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促进他们理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四、围绕具体教材内容,精准确定和设计议题
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中,教材内容既是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起点,还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基本依据,以往大多时间教师都是照本宣科,议题式教学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目的是利用议题把知识和更多价值目标传递给学生,使其获得全面发展。为此,高中政治教师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应当围绕具体教材内容精心确定和设计有意义的议题,引导学生探讨议题背后所蕴含的知识点,以及所要传递的价值取向,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核心素养。
在这里,以“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社会热点选择合适议题“华为公司的国际成长经历”,衍生出两个子议题:一个是华为公司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涉及的知识点是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内容;另一个是华为公司的收获与挑战,涉及的知识点为经济全球化的益处和弊端。接着,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议题,使其了解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思考意义所在,即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围绕“经济全球化是鲜花还是祸水”展开辩论,让他们不同的观点发生交流与碰撞,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合适议题
对于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教学来说,选择合适议题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可讨论的话题或热点,特别是《经济生活》知识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为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机遇。高中政治教师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选择合适的议题,增进教材内容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其转变对政治课高大空洞的印象,调动他们参与议题讨论的热情,引领他们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提升他们对经济现象与知识的了解。
举个例子,在“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为本节课的总议题,先播放议题情境视频——疫情期间口罩短缺,然后设置议题活动——为什么疫情期间会出现口罩短缺现象,让学生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进行认知、讨论、归纳,完成议题任务: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就存在着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初步意识到人们在资源使用上必须合理。接着,教师结合当前市场上猪肉价格疯涨这一现象选择合适议题,由于猪肉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较为熟悉的,而且过去一年内猪肉价格始终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热点,组织他们据此展开探讨,使其分析、讨论猪肉价格的涨落,国家对猪肉供求的宏观调控等内容,从而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市场调节的优点和缺点、如何规范市场秩序等内容。
六、总结
在高中《经济生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选择合适议题助力,以教材中固有的知识内容为依托,结合《经济生活》的知识特征、社会热点及学生生活实际合理确定议题,组织他们围绕议题展开学习、交流与互动,使其深刻认知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