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2017年上台、2018年反腐、2019年修法、2020年抗疫,执政四年亮点频现。尤其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以对华“30000只羊外交”刷屏中国互联网。他算是蒙古国少有的一位强势总统,通过反腐打造出了自己“铁腕总统”的形象。
执政次年的2018年4月11日,巴特图勒嘎签署总统令,宣布2018~2019年为“反腐败之年”。2018年10月,有记者发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发放的数百万美元贷款中,有130万美元流向了一些国会议员的朋友和家人手中。执政党蒙古人民党任命的两名部长因牵涉丑闻而辞职,该党也因腐败指控而陷入严重分裂。时任国家大呼拉尔主席(议长)米耶贡布·恩赫包勒德(前人民党主席)试图罢免总理乌赫那·呼日勒苏赫(现人民党主席),但未能如愿。2018~2019年蒙古国民众针对政府官员腐败的游行示威持续了五个月,这促使巴特图勒嘎于2019年1月4日发起了一项专门针对《议会全体会议程序法》的修正案,规定只要议会中多数议员同意即可在紧急情况下罢免议长。修正案于同年1月18日在议会全会投票通过,当月29日议会便罢免了恩赫包勒德,议长一职由政府办公厅主任赞登沙特尔(前人民党总书记,呼日勒苏赫的政治盟友)接替。
2019年3月27日,蒙古国议会讨论并通过了总统巴特图勒嘎提交的有关《法官法律地位法》《检察官法》《反腐败法》的修正案,且立即生效。修订后的新法允许总统“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议,罢免最高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總检察长和国家反腐败局局长”。换句话说,总统有权在所有案件中强制撤换法官和检察官。实际上,按照流程,应先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委)向司法总委员会提出书面免职建议,然后再由司法总委员会上报总统,最终由总统决定是否发出免职的总统令。但是,国安委由总统、总理和议长组成,司法总委员会成员也由总统任命,这两个机构不大可能违背总统的意愿。紧接着3月28日,巴特图勒嘎即以总统令解除了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总检察长和一位副总检察长的职务。同年5月,国家反腐败局局长和副局长也被免职。
这一系列事件在蒙古国内引起了不少争议。一些前政府高官、议员和律师等认为这些法律修正案违宪、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一些西方舆论和蒙古国内舆论甚至称其为“宪法危机”。这些舆论认为,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等之所以被免职,是因为总检察院和反腐败局正在对国会总共76名议员中的49名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案中的行为进行腐败调查。在这些舆论看来,巴特图勒嘎是利用民众对腐败的痛恨获得了更大的权力。
值得注意的是,巴特图勒嘎曾批评蒙古国经济困境的根源在于“西方式民主”,并暗示主张采取“总统制”。因此西方舆论担忧,如果巴特图勒嘎连任,蒙古国或许逐渐走向“威权主义和强人政治”。另外,巴特图勒嘎执政四年来逐渐靠向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倾向,也不符合西方最初的预期;而且虽同为民主党成员,他并未遵循前任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的“亲西方”路线。
从2018年到2021年,在巴特图勒嘎的强力反腐之下,蒙古国已经有20多名政府高官入狱。包括一位前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曾连任八年总统且两度出任总理)、四位前总理(恩赫赛汗、巴亚尔、赛汗比勒格、额尔登巴特)、前议长(恩赫包勒德,也曾任总理)、一位前副议长(巴雅尔朝格特)等受到腐败调查。而这些官员都牵涉蒙古国南戈壁省的采矿项目。矿业领域的反腐,正是巴特图勒嘎在2017年总统竞选中承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从1990年蒙古国“民主化转型”以来至今,15任政府总理中已经有八任前总理因腐败被查。
在一些媒体看来,前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与现总统巴特图勒嘎之间不仅有个人恩怨,甚至还有点权力斗争的意味。2020年1月,前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因涉嫌在担任总统期间滥用职权、腐败、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离岸账户等问题,被乌兰巴托市检察院起诉。10月,蒙古国反腐败局认定其犯罪事实清楚,并移交检察院,建议法院审理。而针对额勒贝格道尔吉的最初调查线索,则是由巴特图勒嘎于2019年1月以普通公民的名义亲自提交给总检察院的。而之前在额勒贝格道尔吉担任总统期间,也曾指示调查巴特图勒嘎在担任交通部长期间“涉嫌挪用铁路项目资金”问题。
但吊诡的是,西方媒体对额勒贝格道尔吉和赛汗比勒格的腐败问题着墨不多,却更倾向于批评巴特图勒嘎“对民主政治的损害”及声称“蒙古国民主倒退”,尽管他们三人都属于传统上亲西方的蒙古民主党成员。显然,一个“亲俄友华”的蒙古国总统并非西方所乐见。
蒙古国议会于2019年11月通过了宪法修正案,2020年5月新宪法生效。按照新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从四年延长至六年,但不得连任。之所以取消连任,是因为一旦总统选举变得过度政治化,为了谋求连任,总统或许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在议会和政府的运行中人为制造障碍,从而损害民众和国家利益。但是,该规定从2025年起才开始生效。也就是说,巴特图勒嘎还有机会再干四年,可连任至2025年。
2020年12月24日,议会批准了《总统选举法》,该法对2021年的总统选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已经被起诉的、正在服刑的、或被法院判定犯腐败罪的人员,不得提名为总统候选人。12月31日,议会又通过了《反腐败法修正案》,并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2021年蒙古国将迎来新一届总统大选,议会决定6月9日为大选投票日。巴特图勒嘎(民主党)和呼日勒苏赫(人民党)都是竞选总统的热门人选。
2021年1月底的一系列事件,则让巴特图勒嘎与呼日勒苏赫之间初现竞争端倪。1月19日,一名在乌兰巴托妇产医院住院的产妇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后,在当晚被防疫部门转至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的过程中照护不当,产妇穿着病号服和拖鞋、怀抱婴儿自己从妇产医院门口走向救护车。这一幕被人抓拍后上传到社交媒体,引起民众不满,部分民众于20日在国家宫前广场上聚集抗议,要求罢免紧急情况委员会有关官员。迫于舆论压力,蒙古国副总理兼国家紧急情况委员会主席以及卫生部长当晚辞职,21日,总理呼日勒苏赫决定内阁集体辞职。呼日勒苏赫声称广场上民众抗议的幕后资助者为总统本人,但巴特图勒嘎否认了这一指责。
由此可见,大选虽未开始,但硝烟已经弥漫。
(汪金国为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所长、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祁治业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通过反腐和司法改革提升总统权威
执政次年的2018年4月11日,巴特图勒嘎签署总统令,宣布2018~2019年为“反腐败之年”。2018年10月,有记者发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发放的数百万美元贷款中,有130万美元流向了一些国会议员的朋友和家人手中。执政党蒙古人民党任命的两名部长因牵涉丑闻而辞职,该党也因腐败指控而陷入严重分裂。时任国家大呼拉尔主席(议长)米耶贡布·恩赫包勒德(前人民党主席)试图罢免总理乌赫那·呼日勒苏赫(现人民党主席),但未能如愿。2018~2019年蒙古国民众针对政府官员腐败的游行示威持续了五个月,这促使巴特图勒嘎于2019年1月4日发起了一项专门针对《议会全体会议程序法》的修正案,规定只要议会中多数议员同意即可在紧急情况下罢免议长。修正案于同年1月18日在议会全会投票通过,当月29日议会便罢免了恩赫包勒德,议长一职由政府办公厅主任赞登沙特尔(前人民党总书记,呼日勒苏赫的政治盟友)接替。
2019年3月27日,蒙古国议会讨论并通过了总统巴特图勒嘎提交的有关《法官法律地位法》《检察官法》《反腐败法》的修正案,且立即生效。修订后的新法允许总统“根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议,罢免最高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總检察长和国家反腐败局局长”。换句话说,总统有权在所有案件中强制撤换法官和检察官。实际上,按照流程,应先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安委)向司法总委员会提出书面免职建议,然后再由司法总委员会上报总统,最终由总统决定是否发出免职的总统令。但是,国安委由总统、总理和议长组成,司法总委员会成员也由总统任命,这两个机构不大可能违背总统的意愿。紧接着3月28日,巴特图勒嘎即以总统令解除了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总检察长和一位副总检察长的职务。同年5月,国家反腐败局局长和副局长也被免职。
这一系列事件在蒙古国内引起了不少争议。一些前政府高官、议员和律师等认为这些法律修正案违宪、破坏了“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一些西方舆论和蒙古国内舆论甚至称其为“宪法危机”。这些舆论认为,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等之所以被免职,是因为总检察院和反腐败局正在对国会总共76名议员中的49名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案中的行为进行腐败调查。在这些舆论看来,巴特图勒嘎是利用民众对腐败的痛恨获得了更大的权力。
值得注意的是,巴特图勒嘎曾批评蒙古国经济困境的根源在于“西方式民主”,并暗示主张采取“总统制”。因此西方舆论担忧,如果巴特图勒嘎连任,蒙古国或许逐渐走向“威权主义和强人政治”。另外,巴特图勒嘎执政四年来逐渐靠向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倾向,也不符合西方最初的预期;而且虽同为民主党成员,他并未遵循前任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的“亲西方”路线。
强力反腐涉及多名高官
从2018年到2021年,在巴特图勒嘎的强力反腐之下,蒙古国已经有20多名政府高官入狱。包括一位前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曾连任八年总统且两度出任总理)、四位前总理(恩赫赛汗、巴亚尔、赛汗比勒格、额尔登巴特)、前议长(恩赫包勒德,也曾任总理)、一位前副议长(巴雅尔朝格特)等受到腐败调查。而这些官员都牵涉蒙古国南戈壁省的采矿项目。矿业领域的反腐,正是巴特图勒嘎在2017年总统竞选中承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从1990年蒙古国“民主化转型”以来至今,15任政府总理中已经有八任前总理因腐败被查。
在一些媒体看来,前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与现总统巴特图勒嘎之间不仅有个人恩怨,甚至还有点权力斗争的意味。2020年1月,前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因涉嫌在担任总统期间滥用职权、腐败、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离岸账户等问题,被乌兰巴托市检察院起诉。10月,蒙古国反腐败局认定其犯罪事实清楚,并移交检察院,建议法院审理。而针对额勒贝格道尔吉的最初调查线索,则是由巴特图勒嘎于2019年1月以普通公民的名义亲自提交给总检察院的。而之前在额勒贝格道尔吉担任总统期间,也曾指示调查巴特图勒嘎在担任交通部长期间“涉嫌挪用铁路项目资金”问题。
但吊诡的是,西方媒体对额勒贝格道尔吉和赛汗比勒格的腐败问题着墨不多,却更倾向于批评巴特图勒嘎“对民主政治的损害”及声称“蒙古国民主倒退”,尽管他们三人都属于传统上亲西方的蒙古民主党成员。显然,一个“亲俄友华”的蒙古国总统并非西方所乐见。
修法为竞选连任铺路
蒙古国议会于2019年11月通过了宪法修正案,2020年5月新宪法生效。按照新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从四年延长至六年,但不得连任。之所以取消连任,是因为一旦总统选举变得过度政治化,为了谋求连任,总统或许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在议会和政府的运行中人为制造障碍,从而损害民众和国家利益。但是,该规定从2025年起才开始生效。也就是说,巴特图勒嘎还有机会再干四年,可连任至2025年。
2020年12月24日,议会批准了《总统选举法》,该法对2021年的总统选举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已经被起诉的、正在服刑的、或被法院判定犯腐败罪的人员,不得提名为总统候选人。12月31日,议会又通过了《反腐败法修正案》,并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2021年蒙古国将迎来新一届总统大选,议会决定6月9日为大选投票日。巴特图勒嘎(民主党)和呼日勒苏赫(人民党)都是竞选总统的热门人选。
2021年1月底的一系列事件,则让巴特图勒嘎与呼日勒苏赫之间初现竞争端倪。1月19日,一名在乌兰巴托妇产医院住院的产妇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后,在当晚被防疫部门转至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的过程中照护不当,产妇穿着病号服和拖鞋、怀抱婴儿自己从妇产医院门口走向救护车。这一幕被人抓拍后上传到社交媒体,引起民众不满,部分民众于20日在国家宫前广场上聚集抗议,要求罢免紧急情况委员会有关官员。迫于舆论压力,蒙古国副总理兼国家紧急情况委员会主席以及卫生部长当晚辞职,21日,总理呼日勒苏赫决定内阁集体辞职。呼日勒苏赫声称广场上民众抗议的幕后资助者为总统本人,但巴特图勒嘎否认了这一指责。
由此可见,大选虽未开始,但硝烟已经弥漫。
(汪金国为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副所长、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祁治业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