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不少人对这首节气歌朗朗上口。如今,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蕴含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内涵的二十四节气是如何产生的?其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产物。由于农耕生产与大自然规律息息相关,上古先民为了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总结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形成了这一体系。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一般来说,每月有两个节气,在古代历法中叫法不同。月首者称为“ 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而月中者称为“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各占一半,交替运行。但如今不再细分,统称为节气。
从节气的字面意思,可感知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比如,霜降时节,意味着霜冻的现象开始出现,它也是从秋季过渡到冬天的节气。芒种时节,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可以采收留种,农民们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和“忙种”的意思相同。“惊蛰”也很好理解,蛰的意思为藏,动物冬眠又称“入蛰”,古人认为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故称惊蛰。
其实,“ 节气歌”还有后四句。如果说前四句展示了二十四节气的出场亮相,后四句则说明了各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时间相对固定。“节气歌”的后四句是:“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意思是,上半年的节气头一天多集中于每月6日及21日前后,而下半年则多集中于8日及23日前后,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寒暑往来气候的变化,是农事活动的“晴雨表”,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那么,二十四节气是如何诞生的?
据记载,二十四节气源于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古人将洞悉到的自然规律凝结在历法之中。西汉时期,我国有了第一部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而二十四节气中的“ 两分”“两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最早是通过我国周朝和春秋时期的“土圭”测影法来测定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土圭建筑,现仍保留在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见本文题图)。
由于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变化,土圭测影就利用直立的杆子,通过观察其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判断节气的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杆子的影子最短,这一天定为夏至;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杆子的影子最长,这一天就定为冬至。而春分和秋分的影子长短相同,都是夏至、冬至影子长度之和的1/2。
《吕氏春秋》中,在“ 两分”“两至”基础上,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八个节气将一年清晰地划分为四季。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300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意思是,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轨道)划分为24份,每一份即15度作为一个节气,并以此确定阴历月份。
古人对一年往复更替的节气的感受更为深刻,并将其作为创作元素,别有韵味。唐代诗人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节气的夜晚,令人顿生寒意,借用节气表达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秋天适合思念,最易伤感,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句“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借霜降日的断鸿之声表达游子的羁旅之思。宋代陆游《时雨》云:“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描写了芒种时节的热闹景象。
二十四节气虽然实用,但仅从字面理解,有时不能一一对应。节气中的“冷知识”,你了解吗?
以秋季为例,立秋时节的起点常在8月初,而此时正值酷暑的夏日,立秋这一天并不意味着凉爽秋日的到来。所以,“立秋不是秋”。
确切地说,立秋节气时,我们仍处于气候当中的夏季。而秋天的划分,要根据“候平均气温”,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它是划分四季的重要指标。候平均气温小于10摄氏度为冬季,大于2 2 摄氏度为夏季。如果当地这一平均温度从22摄氏度以上,稳定降到22摄氏度以下,才算是真正的秋天时节。
白露是预示着寒暑更替的时节。民间常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时节,白天气温虽然还比较高,但晚上温度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大。花草树木上出现小露珠,这是由于昼夜温差大,夜里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但晶莹的露珠并不是白色的,难道白露不“白”吗?
其实,白露中的“白”并不是指色彩中的白。古人按照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思考世界,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白露的“白”,指的是古人给予四时五行的“配色”——“秋天庚辛金色属白”。所以,用“白”来形容秋天的露水,故名白露。
民间俗话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既然小寒最冷,为何后面还有大寒的节气?大寒小寒到底哪个更冷?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南北有别、年份有别。对于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而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却是大寒时最冷。还有一些地区与众不同。比如,四川西部、云南大部分地方是一年之中12月下旬最冷,大概在冬至节气;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区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上旬。
不管怎么说,先小寒再大寒,大寒之后迅速归春回暖,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极必反”的思想。
从古到今,随着全球变暖、城市化的快速进行,节气歌似乎有些“走调”,会出现节气与气候变化不对应的情况。比如,古时立春后花开雪融,但由于气候变暖,如今在立春节气到来之前便有此景。有人提出,“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还有应用价值吗?
其实,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下的智慧,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对于节气文化,我们需要的是“再创造”。节气中的自然规律并不会改变,如何在现代人生活和精神需要的背景下,赋予二十四节气新的意义,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等学者指出,“二十四节气”标示了一年的气候变化,虽然对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不再是生产方面的指导性知識,但它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循环变化的。人工创造的都市文明,始终是在大自然的世界中存在着的。人类还是要学习尊重大自然,不能完全倚靠人工改造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因此,今天即便是受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影响,人们也可以根据身边自然的变化,加上“二十四节气”的观察,慢慢形成节气新知识、新认知。“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是中国人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晶,无论在今天还是未来仍然有其价值。面对年轻人群体,也可考虑用漫画、动画等不同的传播手段进行“再创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使其更有生命力。
(选自《解放日报》2020年11月2日)
完整的“节气歌”是怎样的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产物。由于农耕生产与大自然规律息息相关,上古先民为了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总结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形成了这一体系。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一般来说,每月有两个节气,在古代历法中叫法不同。月首者称为“ 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而月中者称为“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各占一半,交替运行。但如今不再细分,统称为节气。
从节气的字面意思,可感知自然界的规律变化。比如,霜降时节,意味着霜冻的现象开始出现,它也是从秋季过渡到冬天的节气。芒种时节,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可以采收留种,农民们要开始忙碌的田间生活,和“忙种”的意思相同。“惊蛰”也很好理解,蛰的意思为藏,动物冬眠又称“入蛰”,古人认为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故称惊蛰。
其实,“ 节气歌”还有后四句。如果说前四句展示了二十四节气的出场亮相,后四句则说明了各节气在现行公历中的时间相对固定。“节气歌”的后四句是:“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意思是,上半年的节气头一天多集中于每月6日及21日前后,而下半年则多集中于8日及23日前后,最多相差一两天。
土圭测影法最早确定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寒暑往来气候的变化,是农事活动的“晴雨表”,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那么,二十四节气是如何诞生的?
据记载,二十四节气源于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流域。古人将洞悉到的自然规律凝结在历法之中。西汉时期,我国有了第一部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而二十四节气中的“ 两分”“两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最早是通过我国周朝和春秋时期的“土圭”测影法来测定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土圭建筑,现仍保留在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见本文题图)。
由于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变化,土圭测影就利用直立的杆子,通过观察其正午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来判断节气的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杆子的影子最短,这一天定为夏至;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杆子的影子最长,这一天就定为冬至。而春分和秋分的影子长短相同,都是夏至、冬至影子长度之和的1/2。
《吕氏春秋》中,在“ 两分”“两至”基础上,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八个节气将一年清晰地划分为四季。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300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意思是,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度,将整个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轨道)划分为24份,每一份即15度作为一个节气,并以此确定阴历月份。
古人对一年往复更替的节气的感受更为深刻,并将其作为创作元素,别有韵味。唐代诗人杜甫诗云:“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节气的夜晚,令人顿生寒意,借用节气表达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秋天适合思念,最易伤感,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句“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借霜降日的断鸿之声表达游子的羁旅之思。宋代陆游《时雨》云:“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描写了芒种时节的热闹景象。
节气里的“冷知识”
二十四节气虽然实用,但仅从字面理解,有时不能一一对应。节气中的“冷知识”,你了解吗?
以秋季为例,立秋时节的起点常在8月初,而此时正值酷暑的夏日,立秋这一天并不意味着凉爽秋日的到来。所以,“立秋不是秋”。
确切地说,立秋节气时,我们仍处于气候当中的夏季。而秋天的划分,要根据“候平均气温”,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它是划分四季的重要指标。候平均气温小于10摄氏度为冬季,大于2 2 摄氏度为夏季。如果当地这一平均温度从22摄氏度以上,稳定降到22摄氏度以下,才算是真正的秋天时节。
白露是预示着寒暑更替的时节。民间常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时节,白天气温虽然还比较高,但晚上温度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大。花草树木上出现小露珠,这是由于昼夜温差大,夜里大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但晶莹的露珠并不是白色的,难道白露不“白”吗?
其实,白露中的“白”并不是指色彩中的白。古人按照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思考世界,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白露的“白”,指的是古人给予四时五行的“配色”——“秋天庚辛金色属白”。所以,用“白”来形容秋天的露水,故名白露。
民间俗话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既然小寒最冷,为何后面还有大寒的节气?大寒小寒到底哪个更冷?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南北有别、年份有别。对于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小寒的确冷于大寒,而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却是大寒时最冷。还有一些地区与众不同。比如,四川西部、云南大部分地方是一年之中12月下旬最冷,大概在冬至节气;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区最冷时段出现在1月上旬。
不管怎么说,先小寒再大寒,大寒之后迅速归春回暖,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极必反”的思想。
期待节气文化“再创造”
从古到今,随着全球变暖、城市化的快速进行,节气歌似乎有些“走调”,会出现节气与气候变化不对应的情况。比如,古时立春后花开雪融,但由于气候变暖,如今在立春节气到来之前便有此景。有人提出,“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还有应用价值吗?
其实,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下的智慧,有着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对于节气文化,我们需要的是“再创造”。节气中的自然规律并不会改变,如何在现代人生活和精神需要的背景下,赋予二十四节气新的意义,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等学者指出,“二十四节气”标示了一年的气候变化,虽然对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不再是生产方面的指导性知識,但它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循环变化的。人工创造的都市文明,始终是在大自然的世界中存在着的。人类还是要学习尊重大自然,不能完全倚靠人工改造的东西,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因此,今天即便是受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影响,人们也可以根据身边自然的变化,加上“二十四节气”的观察,慢慢形成节气新知识、新认知。“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是中国人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晶,无论在今天还是未来仍然有其价值。面对年轻人群体,也可考虑用漫画、动画等不同的传播手段进行“再创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使其更有生命力。
(选自《解放日报》2020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