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和NT-proBNP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a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在小儿川崎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徐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川崎病患儿45例,将其分为冠脉病变组与无冠脉病变组,选择同期来医院接受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川崎病急性期与对照组、川崎病急性期与恢复期、冠脉病变组与无冠脉病变组患儿血浆NT-pro BNP及CRP水平进行比较,并对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浆NT-pro BNP与左室射血分数及肌钙蛋白I(c Tn I)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川崎病组患儿血浆NT-pro BNP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恢复期血浆NT-pro BNP及CRP水平均较急性期下降;冠脉病变组急性期血浆CRP值高于无冠脉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浆NT-pro BNP与肌钙蛋白值呈正相关性(r=0.657,P=0.021)。结论 NT-pro BNP及CRP可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以及有无冠脉损伤生化指标和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马晓昌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内2科的主任医师,师承陈可冀院士,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具有独到的临床经验.马晓昌主任诊治心血管疾病以中西医结合为特点,
目的研究心脏彩超在高血压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4月湖北省枣阳市妇幼保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心脏病病人,所有病人均于入院1周内行心脏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肾病血压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 例高血压肾病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缬沙坦80 mg,每日1 次;治疗组缬沙坦80 m
文章从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我校的应用现状出发,分析了该种教学法在贫困山区中职护理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