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公室窗外,是各种绿色下露出灰褐色山体的山头,山上方是蒙了层灰的蓝色,香港夜景是耀眼得不能直视的白色,《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是闭上眼晴仍能残留在视网膜上的黑白。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名叫玛珍的女孩。1979年之后,伊朗发起了伊斯兰教革命,社会动荡不安,革命的失败更使伊朗失去民主的希望,日渐保守,人民苦不堪言。九岁的玛珍早熟、敏感,她聪明地瞒过官方爪牙,迷上了西方朋克乐队和流行音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两伊战争爆发之后,伊朗的生活更加艰难,玛珍渐渐长大,越来越大胆的行为让父母担心不已,她14岁那年,被父母送到了奥地利上学。
在奥地利,身在他乡、孤独脆弱的玛珍经受了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身为一个伊朗人,她不得不面对别人的歧视和自卑的情绪。当她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赢得大家认可的时候,爱情也降临了,但甜蜜却很短暂,玛珍在强烈的爱’情伤痛中痛苦的挣扎,而且越来越无法压抑对家乡的思念,因此她决定回到父母身边。尽管这意味着她要重新戴起面纱,生活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
此时的伊朗,依然经历着战火的洗礼,宗教对妇女生活的限制越发严苛。经过一个艰难的调整期,玛珍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直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2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尽管过去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却要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出生的漫画家玛赞莎塔碧(Marjane Satra Di),于2001年出版的自传,由原作者亲自操刀搬上银幕,夹杂着独特的失落与伤感,用黑白动漫勾勒出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世界,它们既保持了人物描述的单纯和简洁,又让影像在沉重忧郁中透出难得的幽默和温情,战争、死亡、政治迫害、离别伤痛等等,被一种舒缓绵长的曼妙深情消解,重构的历史和想八非非的个人生活终究化作挥之不去的永久乡愁。
白色是反射了光线,或拒绝了所有颜色,黑色是吸收,或容纳了所有的颜色。白色是呈现,黑色是隐藏,于是,在电影的黑白双色中,借着女主角玛珍的眼光,看她童年时期身处的德黑兰,如何在战争中风雨飘摇;看14岁时被送到维也纳的她,如何面对自己的身份与文化认同,还有种种外国思潮的影响;看备受失恋之苦回国的她,在战后的伊朗社会中的种种压抑与躁动。
黑白光影中,白色的是童年时迷上Punk的玛珍,她穿上Punkis not Dead的外套,脚上是Nike的波鞋,是玛珍的大伯在狱中为玛珍造的“面包天鹅”,那个大伯为了推翻皇权被迫流亡海外,却在皇权被推翻后,以共产党员的名义被处决:是在轰炸后的废墟中,露出的一只幼时同伴的手。
所有躁动与震撼,就是一抹简单直接的白,却是无常的人生,时而是静默的两只面包天鹅,时而是在重门深锁背后,除掉头巾面纱开狂欢派对的青年男女,时而是在浴缸中私自酿制的葡萄酒。
于是黑就来得更加沉重。容纳了所有的黑色,是所有人身上穿着的都是一式一样的头巾,当她们站在一起时,甚至再也分不出身体的线条,迅速的融为一整块黑的色块;是一到夜晚便家家户户都锁上门熄上灯的暗;是玛珍那为了逃避警察而在天台上跌下的朋友,但我们却只能看见静默的大厦与灯光。在那黑色中,看不到尸体,也看不到真实,融成一块的色块中,只看到边缘的线条,却看不见黑色的内容。黑与白的纠缠,在玛珍经历失恋后回国,变得更加平静,却有更多看不见的暗涌——甚至连玛珍也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不惜诬告无辜的路人。
于是她开始逃离,怀着祖母身上茉莉花香的记忆,跳出黑白,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她以为这样就会有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影片中最后的玛珍,身上的红,却依旧是暗沉的。
她所经历的黑白的世界已经深深的印在她的生命中,成為永远的伤痛,无法忘记。正如玛赞莎塔碧所言:“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编辑 流 云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名叫玛珍的女孩。1979年之后,伊朗发起了伊斯兰教革命,社会动荡不安,革命的失败更使伊朗失去民主的希望,日渐保守,人民苦不堪言。九岁的玛珍早熟、敏感,她聪明地瞒过官方爪牙,迷上了西方朋克乐队和流行音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两伊战争爆发之后,伊朗的生活更加艰难,玛珍渐渐长大,越来越大胆的行为让父母担心不已,她14岁那年,被父母送到了奥地利上学。
在奥地利,身在他乡、孤独脆弱的玛珍经受了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身为一个伊朗人,她不得不面对别人的歧视和自卑的情绪。当她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赢得大家认可的时候,爱情也降临了,但甜蜜却很短暂,玛珍在强烈的爱’情伤痛中痛苦的挣扎,而且越来越无法压抑对家乡的思念,因此她决定回到父母身边。尽管这意味着她要重新戴起面纱,生活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
此时的伊朗,依然经历着战火的洗礼,宗教对妇女生活的限制越发严苛。经过一个艰难的调整期,玛珍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直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2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尽管过去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却要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出生的漫画家玛赞莎塔碧(Marjane Satra Di),于2001年出版的自传,由原作者亲自操刀搬上银幕,夹杂着独特的失落与伤感,用黑白动漫勾勒出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世界,它们既保持了人物描述的单纯和简洁,又让影像在沉重忧郁中透出难得的幽默和温情,战争、死亡、政治迫害、离别伤痛等等,被一种舒缓绵长的曼妙深情消解,重构的历史和想八非非的个人生活终究化作挥之不去的永久乡愁。
白色是反射了光线,或拒绝了所有颜色,黑色是吸收,或容纳了所有的颜色。白色是呈现,黑色是隐藏,于是,在电影的黑白双色中,借着女主角玛珍的眼光,看她童年时期身处的德黑兰,如何在战争中风雨飘摇;看14岁时被送到维也纳的她,如何面对自己的身份与文化认同,还有种种外国思潮的影响;看备受失恋之苦回国的她,在战后的伊朗社会中的种种压抑与躁动。
黑白光影中,白色的是童年时迷上Punk的玛珍,她穿上Punkis not Dead的外套,脚上是Nike的波鞋,是玛珍的大伯在狱中为玛珍造的“面包天鹅”,那个大伯为了推翻皇权被迫流亡海外,却在皇权被推翻后,以共产党员的名义被处决:是在轰炸后的废墟中,露出的一只幼时同伴的手。
所有躁动与震撼,就是一抹简单直接的白,却是无常的人生,时而是静默的两只面包天鹅,时而是在重门深锁背后,除掉头巾面纱开狂欢派对的青年男女,时而是在浴缸中私自酿制的葡萄酒。
于是黑就来得更加沉重。容纳了所有的黑色,是所有人身上穿着的都是一式一样的头巾,当她们站在一起时,甚至再也分不出身体的线条,迅速的融为一整块黑的色块;是一到夜晚便家家户户都锁上门熄上灯的暗;是玛珍那为了逃避警察而在天台上跌下的朋友,但我们却只能看见静默的大厦与灯光。在那黑色中,看不到尸体,也看不到真实,融成一块的色块中,只看到边缘的线条,却看不见黑色的内容。黑与白的纠缠,在玛珍经历失恋后回国,变得更加平静,却有更多看不见的暗涌——甚至连玛珍也不由自主地被卷入,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不惜诬告无辜的路人。
于是她开始逃离,怀着祖母身上茉莉花香的记忆,跳出黑白,进入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她以为这样就会有一个新的开始,但是,影片中最后的玛珍,身上的红,却依旧是暗沉的。
她所经历的黑白的世界已经深深的印在她的生命中,成為永远的伤痛,无法忘记。正如玛赞莎塔碧所言:“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编辑 流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