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不能独立生活的婴幼儿来说,当他们离开父母或亲密的照顾者时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紧张不安、沮丧、闷闷不乐,或者特别缠人、爱哭、固执,希望父母或照顾者能留在身边。因为与父母或亲密照顾者的分离给宝宝带来的不仅仅是内心的伤痛,还有恐惧和焦虑,甚至是难以承受的“灾难”,一旦处理不当,将对宝宝日后的人际互动与生活适应性造成恶劣影响。因此,父母应掌握正确的方法,陪伴宝宝勇敢对分离焦虑说“再见”。
1岁以内的宝宝
西西妈妈的困惑:从生下宝宝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不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宝宝快1岁时,奶奶从老家来了,可是宝宝开始认生,根本不让奶奶碰他,无论怎么努力,就是缠着我。结果我走后的一个上午,宝宝拒绝奶奶给他的任何食物和玩具,只是抱住我的睡衣一个劲地哭啊哭啊,非常伤心。等我中午抽空回家时,宝宝还抱着我的睡衣在睡梦中抽泣呢,看着宝宝委屈的模样,我的心都快碎了!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宝宝学会自己独处,不那么依恋妈妈呢?
萱萱妈妈支招:一般来说,宝宝的分离焦虑易在其6~8个月大时出现,由于宝宝与妈妈在生活中建立了强烈的情感联系,当妈妈忽然不见时,宝宝并不明白什么是暂时的分离,这种分离让他感到焦虑。他会认为妈妈可能永远消失,妈妈不要他了,因此被抛弃的感觉让他感到无助和害怕,强烈的不安让他感到焦虑。对小月龄的宝宝,妈妈要尽量缩短与他分离的时间,回家后及时给予宝宝抚慰。当妈妈不得不离开时,一定给宝宝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心理和身体的调整,比如,先陪伴宝宝,直到他心情比较放松后再离开;给宝宝一个拥抱和亲吻,告诉他妈妈需要离开一会儿,让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当宝宝经历了多次离开妈妈的体验后,逐渐建立起了妈妈一定会回来的信任感时,宝宝才能在妈妈离开时有安全感,从而走出分离焦虑的阴影。在宝宝与妈妈短暂分离的时候,不妨给他一两个能为他带来安全感、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这会让他舒服许多。此外,妈妈还可以通过跟宝宝玩类似“藏猫猫”的游戏,在安全的环境里让他体验“出现”和“消失”,让他知道在妈妈短暂离开时不用惊慌。
1~2岁的宝宝
笑笑妈妈的困惑:我是一个“周末妈妈”,所以对宝宝难免溺爱,我很珍惜和她相处的每个周末,她也一样很依恋我。宝宝已经1岁5个月大了,每次分离,我都不敢面对,见我上车,她哭得我都恨不得把她一起带走,所以渐渐地我不敢面对分离,每次都会悄悄地溜走,而后,总能听到婆婆说孩子会到处找我,表现出焦虑,我也知道每次偷着走不对,所以这次回来我就一直和宝宝讲道理,告诉她妈妈要回去上班了,下周来看她,当时宝宝答应得很好,可是当车子来接我的时候,孩子还是接受不了,大声哭了起来,但是看着我走远,她也就不再哭了……
奇奇妈妈支招:通常在宝宝1岁至1岁半时,分离焦虑现象会比较严重,妈妈切记不要趁宝宝不注意或在其睡着时悄悄离开。即便用这种方法暂时减少了分离时宝宝的哭声,但换来的却是宝宝强烈的不信任感,下次他一定会牢牢盯住妈妈。但如果妈妈完全忽视宝宝的感受,强行与宝宝分离,他的焦虑会更加强烈。妈妈要记住,在分开时与宝宝说“再见”,这对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承诺,也是他对大人产生信心的基石。千万不要强硬地与宝宝分开。让宝宝看着你离开,而不是神秘地消失,这对他真的非常有帮助。同时最好加上一句关于回来的时间上的承诺,这样的承诺会成为宝宝的一种有望期待,帮他有效地缓解分离焦虑。最好在妈妈离开后照顾宝宝的是与他亲近的人,这样他就不会感觉有特别强烈的陌生感。如果实际生活中接替照顾宝宝的人并非亲人,那么可以让看护者像父母那样直呼宝宝的乳名,让他备感亲切,消除陌生感。还要多用抱抱、亲亲的动作来抚触宝宝,幼儿期宝宝的触觉较为敏感,多与宝宝肌肤相亲,可让他对其他人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从而使宝宝的依恋对象由家人转向其他看护者,减缓因对家人失去依恋而引发的分离焦虑。
用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样也可以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比如用妈妈上班时的情景照片装饰宝宝的房间,让他知道妈妈在做什么。再比如很多宝宝有睡前让妈妈读童话书的习惯,那就买两本一样的书,一本留在家里,另一本妈妈离开的时候带上,每天晚上妈妈在电话里给宝宝读书讲故事,爸爸则随着妈妈讲故事的进度同步给宝宝翻看留在家里的书。
2~3岁的宝宝
杰杰妈妈的困惑:儿子杰杰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起初在幼儿园的半天适应期他表现还不错。等到了需要整天在幼儿园的时候,杰杰开始不适应了,每次送他,他都抱着我的腿哭哭啼啼好半天才肯进幼儿园,迈进教室的门时还要一步三回头朝门口望,寻找我的身影。
老师还反映说,我走了以后,杰杰吃点心、吃午饭、睡午觉的时候,都会无缘无故地哭起来,边哭还边喊:“我要妈妈……”不知道儿子的这种表现是不是正常现象,我的儿子是不是太脆弱了,怎么才能使他坚强一些呢?
丝丝妈妈支招: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其次,在宝宝入园之前要让他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使宝宝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分离焦虑主要是宝宝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宝宝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的环境,就要让他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父母平时要对宝宝多夸奖老师,告诉他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小朋友做游戏等。在送宝宝入园和接他回家时,可以特意地在他面前与老师友好地交流,让宝宝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
另外还可以通过给宝宝讲母子离别的童话故事,让他做好与妈妈分离的心理准备。我记得有一本故事书名字叫《吻手》,书中讲的是小浣熊和浣熊妈妈分别的故事,当浣熊妈妈要离开小浣熊的时候,她深深地亲吻小浣熊的手,并且告诉他说这个吻直到妈妈回来后都会停留在他的手上。小浣熊想妈妈的时候就会亲一亲妈妈吻过的手,高高兴兴地等着妈妈回来。妈妈在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自己扮演浣熊妈妈,让宝宝扮演小浣熊。
总之,父母要在忽视与迁就间寻求一种巧妙的平衡,若能在理解宝宝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引导,“离别”也能成为帮助他心理健康成长的契机。
(摘自《启蒙(0-3岁)》)
1岁以内的宝宝
西西妈妈的困惑:从生下宝宝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不能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宝宝快1岁时,奶奶从老家来了,可是宝宝开始认生,根本不让奶奶碰他,无论怎么努力,就是缠着我。结果我走后的一个上午,宝宝拒绝奶奶给他的任何食物和玩具,只是抱住我的睡衣一个劲地哭啊哭啊,非常伤心。等我中午抽空回家时,宝宝还抱着我的睡衣在睡梦中抽泣呢,看着宝宝委屈的模样,我的心都快碎了!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宝宝学会自己独处,不那么依恋妈妈呢?
萱萱妈妈支招:一般来说,宝宝的分离焦虑易在其6~8个月大时出现,由于宝宝与妈妈在生活中建立了强烈的情感联系,当妈妈忽然不见时,宝宝并不明白什么是暂时的分离,这种分离让他感到焦虑。他会认为妈妈可能永远消失,妈妈不要他了,因此被抛弃的感觉让他感到无助和害怕,强烈的不安让他感到焦虑。对小月龄的宝宝,妈妈要尽量缩短与他分离的时间,回家后及时给予宝宝抚慰。当妈妈不得不离开时,一定给宝宝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心理和身体的调整,比如,先陪伴宝宝,直到他心情比较放松后再离开;给宝宝一个拥抱和亲吻,告诉他妈妈需要离开一会儿,让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当宝宝经历了多次离开妈妈的体验后,逐渐建立起了妈妈一定会回来的信任感时,宝宝才能在妈妈离开时有安全感,从而走出分离焦虑的阴影。在宝宝与妈妈短暂分离的时候,不妨给他一两个能为他带来安全感、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这会让他舒服许多。此外,妈妈还可以通过跟宝宝玩类似“藏猫猫”的游戏,在安全的环境里让他体验“出现”和“消失”,让他知道在妈妈短暂离开时不用惊慌。
1~2岁的宝宝
笑笑妈妈的困惑:我是一个“周末妈妈”,所以对宝宝难免溺爱,我很珍惜和她相处的每个周末,她也一样很依恋我。宝宝已经1岁5个月大了,每次分离,我都不敢面对,见我上车,她哭得我都恨不得把她一起带走,所以渐渐地我不敢面对分离,每次都会悄悄地溜走,而后,总能听到婆婆说孩子会到处找我,表现出焦虑,我也知道每次偷着走不对,所以这次回来我就一直和宝宝讲道理,告诉她妈妈要回去上班了,下周来看她,当时宝宝答应得很好,可是当车子来接我的时候,孩子还是接受不了,大声哭了起来,但是看着我走远,她也就不再哭了……
奇奇妈妈支招:通常在宝宝1岁至1岁半时,分离焦虑现象会比较严重,妈妈切记不要趁宝宝不注意或在其睡着时悄悄离开。即便用这种方法暂时减少了分离时宝宝的哭声,但换来的却是宝宝强烈的不信任感,下次他一定会牢牢盯住妈妈。但如果妈妈完全忽视宝宝的感受,强行与宝宝分离,他的焦虑会更加强烈。妈妈要记住,在分开时与宝宝说“再见”,这对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承诺,也是他对大人产生信心的基石。千万不要强硬地与宝宝分开。让宝宝看着你离开,而不是神秘地消失,这对他真的非常有帮助。同时最好加上一句关于回来的时间上的承诺,这样的承诺会成为宝宝的一种有望期待,帮他有效地缓解分离焦虑。最好在妈妈离开后照顾宝宝的是与他亲近的人,这样他就不会感觉有特别强烈的陌生感。如果实际生活中接替照顾宝宝的人并非亲人,那么可以让看护者像父母那样直呼宝宝的乳名,让他备感亲切,消除陌生感。还要多用抱抱、亲亲的动作来抚触宝宝,幼儿期宝宝的触觉较为敏感,多与宝宝肌肤相亲,可让他对其他人产生深深的亲切感和依恋感,从而使宝宝的依恋对象由家人转向其他看护者,减缓因对家人失去依恋而引发的分离焦虑。
用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样也可以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比如用妈妈上班时的情景照片装饰宝宝的房间,让他知道妈妈在做什么。再比如很多宝宝有睡前让妈妈读童话书的习惯,那就买两本一样的书,一本留在家里,另一本妈妈离开的时候带上,每天晚上妈妈在电话里给宝宝读书讲故事,爸爸则随着妈妈讲故事的进度同步给宝宝翻看留在家里的书。
2~3岁的宝宝
杰杰妈妈的困惑:儿子杰杰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起初在幼儿园的半天适应期他表现还不错。等到了需要整天在幼儿园的时候,杰杰开始不适应了,每次送他,他都抱着我的腿哭哭啼啼好半天才肯进幼儿园,迈进教室的门时还要一步三回头朝门口望,寻找我的身影。
老师还反映说,我走了以后,杰杰吃点心、吃午饭、睡午觉的时候,都会无缘无故地哭起来,边哭还边喊:“我要妈妈……”不知道儿子的这种表现是不是正常现象,我的儿子是不是太脆弱了,怎么才能使他坚强一些呢?
丝丝妈妈支招: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降低亲子依恋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其次,在宝宝入园之前要让他知道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玩游戏,老师还会和大家一起做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学本领,使宝宝对幼儿园留下一个好印象,并且产生向往与期待。分离焦虑主要是宝宝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宝宝不产生焦虑,适应父母不在的环境,就要让他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父母平时要对宝宝多夸奖老师,告诉他老师会讲很多故事,会唱歌,会带小朋友做游戏等。在送宝宝入园和接他回家时,可以特意地在他面前与老师友好地交流,让宝宝觉得老师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
另外还可以通过给宝宝讲母子离别的童话故事,让他做好与妈妈分离的心理准备。我记得有一本故事书名字叫《吻手》,书中讲的是小浣熊和浣熊妈妈分别的故事,当浣熊妈妈要离开小浣熊的时候,她深深地亲吻小浣熊的手,并且告诉他说这个吻直到妈妈回来后都会停留在他的手上。小浣熊想妈妈的时候就会亲一亲妈妈吻过的手,高高兴兴地等着妈妈回来。妈妈在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自己扮演浣熊妈妈,让宝宝扮演小浣熊。
总之,父母要在忽视与迁就间寻求一种巧妙的平衡,若能在理解宝宝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引导,“离别”也能成为帮助他心理健康成长的契机。
(摘自《启蒙(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