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帮助他们巩固好自身的数学基础,提高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当中,数学教师联系教材内容为小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快速地帮助小学生提升他们数学方面的能力,并且能够加深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简要地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问题情境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活动之中要注意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并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学习,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因而,教师也应该通过实践教学了解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下的學习状况,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案。
一、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概要
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要教师引入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以此为基础在问题解释的过程中设置一些相应的矛盾或者对立面让学生产生疑惑,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小学数学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情境更具有趣味性。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活动看,创设问题情境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难关。因此,还需要教师认真处理好相应的教学矛盾点问题,并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空间。
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策略
(一)使用讲故事与表演进行情境创设
在过往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发现的是,数学课堂并不是死板式的课堂,它能够与其它的学科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教师也可使用讲故事与表演的形式为小学生创建问题情境,从而增强数学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帮助他们从中获取更多的启发[1]。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为例:在第一课《长度单位》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为学生科普一下最初人们是怎样测量长度的,并且可让学生们亲自尝试,体验不同的测量方式,从而可引导学生运用现如今的方式测量长度。如,“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用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治水工程的测量。唐太宗李世民曾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可以让学生们深刻地感悟测量长度方式的变化,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联系实际,创设实践性问题情境
问题往往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小学生主动地进行实践性地计算与讨论。同时,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辅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之下开展高效的数学课堂[2]。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为例:在《100以内的加法》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解这一课“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的知识,辅助学生掌握计算方面的能力。同时,在讲述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促使他们能够快速理解题目的大意。如,“在文具店里,篮球45元、足球58元,在国庆促销期间每个球可以优惠8元,每个足球多少钱?每个篮球多少钱?”
(三)通过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现如今的教育活动之中更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安排一些小活动,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3]。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为例: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之中,数学教师可让小学生在教材当中的“做一做”环节与其他同学讨论一番,并且可进行一些实践。如,“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用三角尺比一比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通过开展这些小活动、小讨论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些简单的活动,从而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
(四)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需要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下才能够开展,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习氛围在学生学习当中的关键性。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还要注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沟通,以便于知晓学生们的问题所在,从而方便教师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可运用幽默的言语来拉开教学活动的序幕,将学生的注意力有力地集中起来,营造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能够快乐地开展数学方面的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应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升华,提高小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因而教师应该学会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对学生开展教育。
参考文献:
[1]滕晓丽.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35):54-55.
[2]王宏.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天津教育,2020(35):20-21.
[3]张兰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238-239.
广西省百色市西林县民族实验小学 53350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问题情境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活动之中要注意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并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学习,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因而,教师也应该通过实践教学了解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下的學习状况,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案。
一、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概要
问题情境的设置需要教师引入一些实际的生活问题,以此为基础在问题解释的过程中设置一些相应的矛盾或者对立面让学生产生疑惑,也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一步的思考和探究。小学数学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情境更具有趣味性。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活动看,创设问题情境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难关。因此,还需要教师认真处理好相应的教学矛盾点问题,并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空间。
二、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策略
(一)使用讲故事与表演进行情境创设
在过往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发现的是,数学课堂并不是死板式的课堂,它能够与其它的学科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教师也可使用讲故事与表演的形式为小学生创建问题情境,从而增强数学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帮助他们从中获取更多的启发[1]。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为例:在第一课《长度单位》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为学生科普一下最初人们是怎样测量长度的,并且可让学生们亲自尝试,体验不同的测量方式,从而可引导学生运用现如今的方式测量长度。如,“相传,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用自己的身体长度作为长度标准进行治水工程的测量。唐太宗李世民曾规定一步为五尺,三百步为一里。”通过这种讲故事的方式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同时可以让学生们深刻地感悟测量长度方式的变化,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联系实际,创设实践性问题情境
问题往往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小学生主动地进行实践性地计算与讨论。同时,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辅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之下开展高效的数学课堂[2]。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为例:在《100以内的加法》这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为学生讲解这一课“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的知识,辅助学生掌握计算方面的能力。同时,在讲述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计算题,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促使他们能够快速理解题目的大意。如,“在文具店里,篮球45元、足球58元,在国庆促销期间每个球可以优惠8元,每个足球多少钱?每个篮球多少钱?”
(三)通过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现如今的教育活动之中更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而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安排一些小活动,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3]。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为例: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之中,数学教师可让小学生在教材当中的“做一做”环节与其他同学讨论一番,并且可进行一些实践。如,“从两副三角尺中选出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用三角尺比一比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通过开展这些小活动、小讨论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些简单的活动,从而创建有效的问题情境。
(四)创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需要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下才能够开展,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习氛围在学生学习当中的关键性。同时,在教学当中,教师还要注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沟通,以便于知晓学生们的问题所在,从而方便教师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在课堂上,数学教师可运用幽默的言语来拉开教学活动的序幕,将学生的注意力有力地集中起来,营造欢快、愉悦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能够快乐地开展数学方面的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活动当中,教师应该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升华,提高小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多种方式实现,因而教师应该学会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对学生开展教育。
参考文献:
[1]滕晓丽.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35):54-55.
[2]王宏.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天津教育,2020(35):20-21.
[3]张兰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6):238-239.
广西省百色市西林县民族实验小学 53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