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读沈复先生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时,对其中一段描绘深有体会,摘选如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白话大致就是孩童之时,常常会被周围的事物所吸引,总能发现其中的乐趣。我深以为然。
对于生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农田、菜地、果园、池塘等是最天然的游乐场。多在这些地方转转,你总能有意外的惊喜,为此,我没少挨过骂。
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于是,我就顺其自然的被接到爷爷奶奶家放养。爷爷奶奶种了非常多的橘子树,有的在屋前屋后,有的则在远一点河岸边。怕我一个人调皮捣蛋,爷爷奶奶每次去地里干活时总会带上我。年纪小,帮不了什么忙,找鸟窝就成了消遣时间的好活动。那个时候还有一双慧眼,小身板往树下一站,再用柯南似的眼光研究下可能有鸟窝的地方。经验告诉我,枝叶茂盛、高大的树木有鸟窝的可能性最大。那时四肢可谓非常灵活,三下五除二能爬到树上。找鸟窝纯属爱好,掏鸟窝不是我的规矩。每次找到鸟窝后,内心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如果那个时候有相机的话,我可能会把每窝蛋和雏鸟都拍照纪念。长大后从书上才知道鸟窝是不能碰的,小鸟察觉到后,不会再回来了。
爷爷奶奶家楼上有个小仓库,是用来专门放稻谷的。对于周围的小鸟来说,这里散发着迷人的谷香,是一片诱惑之地。为了生存、为了挑战,经常有些鸟儿莫名其妙地就钻了进来。一开始的惊喜等吃饱后慢慢变成了绝望,因为它们找不着出去的路了。当在楼下听到“扑腾扑腾”扇翅膀的声音时,我们便知道又是有小鸟闯进来了,只好上楼去把它们放出去。麻雀们一直是谷仓的常客,钻来钻去,乐此不疲。
二年级的时候和班上女同学养了只猫头鹰。猫头鹰是无意中捡到的,受了点伤,于是我俩觉得这是天意,要把他养得白白胖胖。朋友的爸爸用木头做了一个木房子钉在树上,这个就是猫头鹰的家了。解决了猫头鹰的住宿,还剩他的吃饭问题。山村别的不多,但土壤肥沃,蚯蚓到处有。于是,挖蚯蚓成了我们的艰巨任务。我非常害怕软乎乎的动物,蚯蚓更甚,没毛不说,滑腻腻的。每次去地里挖蚯蚓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但一想到自己在做一件神圣的事,又不那么害怕了。每天放学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喂它吃饭,第二件事是看着它会不会闭着眼睛睡觉。
暑假是作妖的大好时机。天气变得非常炎热,别的孩子都喜欢呆在家里歇息,我偏偏每天跑出去闹腾。先去屋后砍一根长竹,再找个厚实点的袋子套在圆铁丝上,最后往竹子一端一绑,一个捕蝉器就这么做成了。柳树是蝉的聚集地,一棵柳树上往往能看到几十只蝉, “知了知了”地唱着, 此起彼伏。小心翼翼地将竹竿伸过去,将袋子对准一只蝉,再巧妙地一收,小家伙就成了囊中之物。 天性使然,当年只徒捉蝉的乐趣,殊不知蝉的一生中,99%的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经年隐忍,只为能在有限的十几天生命里看看世界,可谓传奇。
对于钓鱼和抓鱼,我从小便有一种迷之执着。用家人的话说,一天中有半天时间在池塘边瞎转悠,等着鱼能蹦上来。我虽然十分惦记池塘里大大小小的鱼,但畏于不会游泳,一直是有贼心没贼胆。不用上学的时候,村里的毛孩子会聚在一起在池塘边钓鱼。鱼竿也是竹子做的,鱼饵一般是蚯蚓之类。每个人会从家里带个小板凳,围坐成一个圈,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
唯一一次名正言顺抓鱼的机会要等到过年。临近过年时,各个鱼塘的主人会奔走相告,通知村里人抓鱼的时间。到了那一天,塘主会搬来抽水机将池塘中的水抽干,再捞鱼出售。这也是小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待池塘中的大鱼差不多捕捉干净,熊孩子们便纷纷提着桶子开始抓剩下的虾兵鱼将。所有的规矩都可以暂时放到一边,谁的收获最多谁就是今天的王者。
四年级的时候忽然迷恋上剪报。每当看到有趣的故事或者百科,就会拿剪刀剪下来,用心地贴在笔记本上。父母为了支持我这一爱好,特意去邻居和亲戚家里搜罗废弃的旧报纸,厚厚的一摞堆在那里,让我慢慢挑慢慢剪。他们说不管我平常多调皮,在剪报时总会显得特别乖。我还会把剪报分門别类,有百科、鬼怪、未解之谜等,只有玩得非常好的小伙伴才有借阅权限,真的是爱惜之至了。时至今日,那本厚厚的剪报还静静躺在我的百宝箱里,等待着我时不时地去翻阅。
当00后像韭菜一样一扎又一扎地冒出来时,80、90后早被冠上了油腻大叔和老阿姨的称号。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以及“秃如其来”的不知所措都让人多少有点丧,而只有当和人讲述起小时候的趣事时,才会两眼放光、意犹未尽,只想跟对方说:别打断我,我还能跟你聊几个江湖我的传说。
时间在走,而夏夜的萤火虫、菜园的西瓜、田里的泥鳅、雨后的青蛙、后山的兔子和野鸡……终究都还是渐渐远去了。
对于生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农田、菜地、果园、池塘等是最天然的游乐场。多在这些地方转转,你总能有意外的惊喜,为此,我没少挨过骂。
父母常年在外工作,于是,我就顺其自然的被接到爷爷奶奶家放养。爷爷奶奶种了非常多的橘子树,有的在屋前屋后,有的则在远一点河岸边。怕我一个人调皮捣蛋,爷爷奶奶每次去地里干活时总会带上我。年纪小,帮不了什么忙,找鸟窝就成了消遣时间的好活动。那个时候还有一双慧眼,小身板往树下一站,再用柯南似的眼光研究下可能有鸟窝的地方。经验告诉我,枝叶茂盛、高大的树木有鸟窝的可能性最大。那时四肢可谓非常灵活,三下五除二能爬到树上。找鸟窝纯属爱好,掏鸟窝不是我的规矩。每次找到鸟窝后,内心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如果那个时候有相机的话,我可能会把每窝蛋和雏鸟都拍照纪念。长大后从书上才知道鸟窝是不能碰的,小鸟察觉到后,不会再回来了。
爷爷奶奶家楼上有个小仓库,是用来专门放稻谷的。对于周围的小鸟来说,这里散发着迷人的谷香,是一片诱惑之地。为了生存、为了挑战,经常有些鸟儿莫名其妙地就钻了进来。一开始的惊喜等吃饱后慢慢变成了绝望,因为它们找不着出去的路了。当在楼下听到“扑腾扑腾”扇翅膀的声音时,我们便知道又是有小鸟闯进来了,只好上楼去把它们放出去。麻雀们一直是谷仓的常客,钻来钻去,乐此不疲。
二年级的时候和班上女同学养了只猫头鹰。猫头鹰是无意中捡到的,受了点伤,于是我俩觉得这是天意,要把他养得白白胖胖。朋友的爸爸用木头做了一个木房子钉在树上,这个就是猫头鹰的家了。解决了猫头鹰的住宿,还剩他的吃饭问题。山村别的不多,但土壤肥沃,蚯蚓到处有。于是,挖蚯蚓成了我们的艰巨任务。我非常害怕软乎乎的动物,蚯蚓更甚,没毛不说,滑腻腻的。每次去地里挖蚯蚓简直就是世界末日,但一想到自己在做一件神圣的事,又不那么害怕了。每天放学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喂它吃饭,第二件事是看着它会不会闭着眼睛睡觉。
暑假是作妖的大好时机。天气变得非常炎热,别的孩子都喜欢呆在家里歇息,我偏偏每天跑出去闹腾。先去屋后砍一根长竹,再找个厚实点的袋子套在圆铁丝上,最后往竹子一端一绑,一个捕蝉器就这么做成了。柳树是蝉的聚集地,一棵柳树上往往能看到几十只蝉, “知了知了”地唱着, 此起彼伏。小心翼翼地将竹竿伸过去,将袋子对准一只蝉,再巧妙地一收,小家伙就成了囊中之物。 天性使然,当年只徒捉蝉的乐趣,殊不知蝉的一生中,99%的时间在黑暗中度过。经年隐忍,只为能在有限的十几天生命里看看世界,可谓传奇。
对于钓鱼和抓鱼,我从小便有一种迷之执着。用家人的话说,一天中有半天时间在池塘边瞎转悠,等着鱼能蹦上来。我虽然十分惦记池塘里大大小小的鱼,但畏于不会游泳,一直是有贼心没贼胆。不用上学的时候,村里的毛孩子会聚在一起在池塘边钓鱼。鱼竿也是竹子做的,鱼饵一般是蚯蚓之类。每个人会从家里带个小板凳,围坐成一个圈,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
唯一一次名正言顺抓鱼的机会要等到过年。临近过年时,各个鱼塘的主人会奔走相告,通知村里人抓鱼的时间。到了那一天,塘主会搬来抽水机将池塘中的水抽干,再捞鱼出售。这也是小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待池塘中的大鱼差不多捕捉干净,熊孩子们便纷纷提着桶子开始抓剩下的虾兵鱼将。所有的规矩都可以暂时放到一边,谁的收获最多谁就是今天的王者。
四年级的时候忽然迷恋上剪报。每当看到有趣的故事或者百科,就会拿剪刀剪下来,用心地贴在笔记本上。父母为了支持我这一爱好,特意去邻居和亲戚家里搜罗废弃的旧报纸,厚厚的一摞堆在那里,让我慢慢挑慢慢剪。他们说不管我平常多调皮,在剪报时总会显得特别乖。我还会把剪报分門别类,有百科、鬼怪、未解之谜等,只有玩得非常好的小伙伴才有借阅权限,真的是爱惜之至了。时至今日,那本厚厚的剪报还静静躺在我的百宝箱里,等待着我时不时地去翻阅。
当00后像韭菜一样一扎又一扎地冒出来时,80、90后早被冠上了油腻大叔和老阿姨的称号。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以及“秃如其来”的不知所措都让人多少有点丧,而只有当和人讲述起小时候的趣事时,才会两眼放光、意犹未尽,只想跟对方说:别打断我,我还能跟你聊几个江湖我的传说。
时间在走,而夏夜的萤火虫、菜园的西瓜、田里的泥鳅、雨后的青蛙、后山的兔子和野鸡……终究都还是渐渐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