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对中职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的分析,以有效教学理念科学的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有利于实现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在新时期,中职学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本路径培养高技能人才,构建有效教学体系是基本之策。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是中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有效教学理念及分析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为“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20世纪以前,“教学是艺术”在西方教育理论中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念。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人们明确地提出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有效教学”的提出主要研究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低效的或无效的。所谓“有效”,即包括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三个层面。教学效果即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取得好的结果,这是教师劳动的本真目标。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教学投入所获得的教学产出。教学有效率是指一定的教学投入内产生尽可能大的教学产出。有效教学在保证有效果、有效益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有效率。
二、有效教师的特征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主要是借助教学行为进行的。教学即表现为教学行为,因此成功的教师依赖于有效的教学行为。
有效教师具有的特征、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如个人外表、魅力和亲切、机智、热情、幽默等;二是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教学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教学的适应性强,等等。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他们赞赏的教师特征中,身心特征居前三位的是亲切、热情、幽默,而智力则居最后,表明学生喜欢有亲和力的教师,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不太关心;工作特征中居前三位的是体谅学生、教学联系实际、教学能力强,对学生高要求则居后,表明学生更期待得到教师的关心,注重实用知识,期盼自主发展。
三、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
课堂教学行为有五种关键行为,他们是有效教学的精髓;有五种辅助行为,他们与关键行为配合使用,有助于有效教学。五种关键行为是:目标清晰明了、教学变异性、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确保学生的成功率。五种辅助行为是:利用学生的观念和贡献、精心组织、恰当提问、展开探寻、传递自身的影响。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行为,学生认可度最高的是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其次以任务为导向,表明学生期盼融入教学过程,这与目前倡导的中职教学要突出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等是一致的。对于课堂辅助行为,学生认可度高的是精心组织和传递自身的影响,表明学生希望教师言传身教,认同负责任的教师;对“利用学生的观念和贡献”、“恰当提问”的认可度不高,这可能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高有关。
四、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宗旨及现状
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宗旨,是要体现了对中职学生比较系统的德育思想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行为的训练相结合,要做到知识、能力、觉悟和行为四者的有机统一。但传统的教学模式较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也难以充分发挥德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导致了德育课教学无效性。
传统教育模式相对缺乏尊重、交流和探究,也容易脱离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存在着理想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知识与觉悟相脱节。这种靠灌输、压制的说教式的德育,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是徒劳无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形成的条件,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激发,学生难以体验到探索与发展的乐趣。对德育课的理论和知识,最多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同化,不能内化,无助于正确认识现实问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德育课有效教学应重视运用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的实质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实践证明,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一)重视课堂导入艺术。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开讲一般从“情、趣、疑”入手。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
(二)重点抓住教学的主体环节,以灵活的教学方法点拨释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导入后,只有通过点拨释疑,才能使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这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多以启发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和幽默教学法等为主要方法。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搞好德育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德育课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有效教学理念是既重教又重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既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重视发挥教师对教学的指导、组织和控制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发展上的有效教学论。所以衡量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是否有效性首先就是要看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否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中职学校;有效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0
在新时期,中职学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本路径培养高技能人才,构建有效教学体系是基本之策。教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是中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有效教学理念及分析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为“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20世纪以前,“教学是艺术”在西方教育理论中是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念。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人们明确地提出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有效教学”的提出主要研究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低效的或无效的。所谓“有效”,即包括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三个层面。教学效果即指教学活动的结果,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进步与发展。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取得好的结果,这是教师劳动的本真目标。教学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教学投入所获得的教学产出。教学有效率是指一定的教学投入内产生尽可能大的教学产出。有效教学在保证有效果、有效益的前提下,还必须做到有效率。
二、有效教师的特征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主要是借助教学行为进行的。教学即表现为教学行为,因此成功的教师依赖于有效的教学行为。
有效教师具有的特征、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如个人外表、魅力和亲切、机智、热情、幽默等;二是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教学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教学的适应性强,等等。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他们赞赏的教师特征中,身心特征居前三位的是亲切、热情、幽默,而智力则居最后,表明学生喜欢有亲和力的教师,注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不太关心;工作特征中居前三位的是体谅学生、教学联系实际、教学能力强,对学生高要求则居后,表明学生更期待得到教师的关心,注重实用知识,期盼自主发展。
三、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特征
课堂教学行为有五种关键行为,他们是有效教学的精髓;有五种辅助行为,他们与关键行为配合使用,有助于有效教学。五种关键行为是:目标清晰明了、教学变异性、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确保学生的成功率。五种辅助行为是:利用学生的观念和贡献、精心组织、恰当提问、展开探寻、传递自身的影响。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行为,学生认可度最高的是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其次以任务为导向,表明学生期盼融入教学过程,这与目前倡导的中职教学要突出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等是一致的。对于课堂辅助行为,学生认可度高的是精心组织和传递自身的影响,表明学生希望教师言传身教,认同负责任的教师;对“利用学生的观念和贡献”、“恰当提问”的认可度不高,这可能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高有关。
四、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宗旨及现状
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宗旨,是要体现了对中职学生比较系统的德育思想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行为的训练相结合,要做到知识、能力、觉悟和行为四者的有机统一。但传统的教学模式较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也难以充分发挥德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导致了德育课教学无效性。
传统教育模式相对缺乏尊重、交流和探究,也容易脱离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存在着理想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知识与觉悟相脱节。这种靠灌输、压制的说教式的德育,往往收效甚微,甚至是徒劳无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形成的条件,学生的求知欲望得不到激发,学生难以体验到探索与发展的乐趣。对德育课的理论和知识,最多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同化,不能内化,无助于正确认识现实问题,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德育课有效教学应重视运用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的实质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实践证明,相同的教学内容,常常会引发不同的学习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教学效果。
(一)重视课堂导入艺术。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能先声夺人,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开讲一般从“情、趣、疑”入手。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
(二)重点抓住教学的主体环节,以灵活的教学方法点拨释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导入后,只有通过点拨释疑,才能使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这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多以启发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和幽默教学法等为主要方法。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为搞好德育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德育课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录像、幻灯、照片、录音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有效教学理念是既重教又重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既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又重视发挥教师对教学的指导、组织和控制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发展上的有效教学论。所以衡量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是否有效性首先就是要看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否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学敏.课堂教学技能[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