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智旭易学思想研究综述

来源 :周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高僧蕅益智旭的《周易禅解》是"以佛解易,易佛融通"的集大成著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人开始从多角度研究其易学思想。有从文本解读角度进行的研究;有从易佛、儒佛融通视角进行的研究;有从三教关系上进行的研究;有从思想史、哲学史角度进行的研究;还有从纯粹佛家角度进行的研究。这三十多年来,海内外的研究成果颇为宏富,但也到了瓶颈期,亟需一个总结。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研究成果,才能在智旭易学思想研究以及佛学易研究上找到新的突破点。
其他文献
《明夷》是问题较多的一卦。在传统易学的脉络下,前五爻与上六爻之间,存在着明臣与暗君的对举。《明夷》的主旨在于阐明君子处"明夷之世"行"明夷之道"。爻辞"明夷"二字的理解,是传统易学诠释困境的症结所在。其实,爻辞的"明夷"多是以明夷鸟比喻(或象征)君子。各爻的内容,分别与殷周之际的相关人物和史实对应。初爻指文王囚羑里的经过,二爻指文王脱羑里的过程,三爻指文王克崇杀崇侯虎,四爻指比干之死、微子之去,五爻指箕子之佯狂而为奴,上爻指纣王之昏聩以致陨落。春秋以后,"明夷鸟"的古义逐渐湮没不闻,造成了后世的诠释困境。
熊泽蕃山(1619-1691)是日本江户初期阳明学派的代表性思想家,其治《易》虽深,学界却鲜有关注。本文通过考察蕃山的哲学著作《集义和书》、易学研究著作《易经小解》《系辞传》中的"心法",探析其不以"心学"而以"心法"解《易》的特色,从而可以发现其"心法"融合了朱子学思想中的"诚""敬"和阳明学思想中的"知""善",且有意识地融入日本的神道思想,体现了江户时代神儒合一的倾向。
作为"良知现成派"的代表人物,罗近溪常为后人诟病为近禅。然而近溪不仅主张重返孔孟的仁礼之宗旨,而且非常重视"天-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对先秦的儒家思想有明确的继承与发展意识。本文即以近溪的"复"思想为线索来展开探讨。"复"在近溪这里首先是"乾"或者"天地之心"的作用,因而具有本体论意味,是"万物之源头""善之长"。人继承此"生生"之"复",在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有此"复"之发用。"复"不仅有创生、生生之意,还有返回、归来之意,人能够自知自己的"原日之心",就是"复以自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既然"
《周易诠释》《周易密钥》简介李守力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周易诠释》与《周易密钥》是密切相关的两部著作:前者以重建《周易》经学为宗旨,继承传统的经学注疏路径,融汇《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中的易类著作以及近代名儒的易学著作共1500余种,
“卦变”思想作为注解《周易》的重要体例之一,历来受到易学家们不同程度的关注。吴澄在充分借鉴吸收前人“卦变”说的基础上,构筑了一个十分完整严格的卦变体系,并将其全面运用于注释《周易》经传。特别是,吴澄全方位审视卦变涉及的两卦甚至多卦之间的动态、流转、互通关系,将其运用于注《易》当中,极大拓展了“卦变”思想在注解《周易》方面的深度与广度。
成中英以本体诠释与诠释本体的区分为视角,判定中西哲学传统之差异。在此基础上,他吸收并融合两个传统中的本体论思想,建构了本体诠释学。本体诠释学以哲学诠释学、知识论诠释学以及中国古代《周易》中的宇宙本体论为其思想背景,包含本、体、诠释三个共为一体的基本环节。它试图以此贯通西方哲学传统中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以及中西两大哲学传统。围绕这两个贯通如何实现的问题.进一步深究其文本可以发现,本体诠释学实质上是以实用主义为基调、以黑格尔主义为思想框架的一种有关本体的思辨。深化这一理路,我们发现它将陷入怀疑论与独断论的两难
2018年5月26—27日,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周易研究》编辑部、中国周易学会主办,韩国庆北大学校人文学术院、茶山学术文化财团协办的“第二届东亚易学国际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来自韩国首尔大学、庆北大学、成均馆大学、岭南大学、仁济大学、建国大学、翰林大学、韩国国学振兴院、韩国茶山文化财团、日本东京大学、巴黎第七大学、新加坡孔子学院、香港教育学院、城市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山东省社科院、福建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大学等19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收到论文
著名易学家、哲学史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周易研究会首任会长唐明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5月4日15时25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4岁。唐明邦,号云鹤,1925年生于重庆忠县,1954年至1958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58年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0年评为副教授,1988年评为教授,1991年退休。退休后仍笔耕不辍,诲人不倦。
寇方墀著,中华书局2018年2月、3月先后出版,两书是作者三卷本易学系列丛书中的两卷(另一卷为《全本周易诵读本》),共839页,计96万字。整套丛书是作者参考八十余部文献资料,历时八年在易学领域埋头耕耘的思想结晶,丛书的出版将有益于中华易学在新时代的普及与发展。
《周易》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的形成提供了丰厚滋养。首先,从继承性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机制规定了《周易》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形成提供了重要历史文化滋养。其次,从创新性来看,《周易》"与时偕行"的智慧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形成提供了思维方式的滋养。最后,从人民性来看,《周易》的民本思想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形成提供了价值观念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