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与学历教育阶段的多重因素密切相关,而影响学生关键能力形成的主要客观保障因素是教师的职业综合素养。拥有企业经历的教师在顶岗实习阶段对增强学生的关键能力作用更加明显。师资素质结构的源头变革是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
[关 键 词] 师资;顶岗实习;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032-02
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萨伯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一个人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该理论所阐述的要素群与学生关键能力是高度正相关的,但是在学生理论学习的认知阶段这些要素群是模糊的,这主要由该阶段学生对自身、社会的单向性认知所决定,而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实际接触了社会,对自身、社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由单向性转变为双向性,这个阶段是关键能力形成的主要时期,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渐趋理性。
一、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学习特征及学习行为转化
高职高专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单位选择、地域选择非常分散,学生本身在选择中尚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集体学习相互促进的校园学习文化氛围已不存在,其学习背景转化为企业文化背景下的团队行为。这种学习环境的转变,对现存的教育模式提出了问题,学校必然选择学习与传授的一次重要变革,这种变革存在现实约束条件下的两种关键转化,一种转化是要求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即探究式学习;一种转化是要求教师由讲授角色转变为导师顾问的角色,由面授转变为远程传授。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模式变化的交互适应程度决定了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培养效果。
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看,目前高职高专学校多是分段式教育,即在校2年左右的理论教育和1年左右的社会实践教育。理论教育的教与学发生在学校,是在校园文化氛围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属于认知教育。这一阶段教学沿袭的讲授方式已为具备中学毕业以上程度学生所熟悉,考核方式90%以上是书面考核的打分制,学生是在熟悉的氛围内接受新的知识,其知识理论的构建基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重心在学校,教学、考核评价是稳定和可量化的,其具有易考核、易衡量、易保障的属性。但是“书本知识的学习主要有助于认知素质的发展,但它对于认知以外的其他方面的素质发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在顶岗实习阶段,教育目标主要是认知以外的关键能力养成,顶岗实习阶段的教与学,其重心发生迁移,对应的环境对象为学生、企业、学校,而关键能力养成的平台重心在企业。由于现阶段企业性质的多样化、企业文化的多元化、企业标准的复杂化都使学生的成长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二、职业关键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导师的职业素养
与本科以上学生不同的是,高职高专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需要完成的是知识的迁移和灵活的运用、自身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学生不追求学科理论前沿的探求,追求的是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研究导师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养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选择了样本企业对学生关键能力进行打分,并将该分值分类,分别是高分值区间段、中等分值区间段和低分值区间段。在此基础上,将对应分值区间的学生所反映的实習阶段导师评价结合起来,以此对导师职业素养与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形成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取得较为理想的效度和信度,在样本选择上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和筛选。
研究路径:
首先,根据企业性质、规模进行了样本的划分,从企业规模上,分为0~100人规模企业、100~300人规模企业、300~500人规模企业;从企业性质上,划分为国有、民营、独资、合资、自主创业。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是企业的历史,发展时限在3年以下的企业全部被剔除,这主要是考虑到企业文化传承对学生关键能力养成的环境影响。
其次,样表的设计选取根据德国巴登符滕堡州联邦职教发展研究所提出职业能力的五个主要方面: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交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来构建。剔除了理论学习阶段所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研究重心放置在形成职业关键能力的四项主要内容上,以此作为衡量指标,衡量的要素设计选取职业关键能力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学习能力、个人能力、社交能力、方法能力来构建衡量指标,衡量指标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90。
最后,在调研方式上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访谈、面谈、座谈、举办毕业生回校交流等方式收集。对于一名毕业生而言,其调研问卷会存在4份,分别是顶岗实习期、毕业1~3年期各一份,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其再测信度值为0.98。
三、师资变革是顶岗实习阶段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不确定性环境要求教学由讲授模式变为导学模式
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尽快培养出自己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形成关键能力是本阶段主要培养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搭建科学合理的师资平台。对于教师,除了要求已经形成共识的“双师”素质外,更需要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由于顶岗实习阶段的特殊学习环境,学生和教师都会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顶岗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分散、行业跨度大、企业成分复杂。这种普遍情况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理论学习的认知阶段,学生是“学中做”,教师教学能力是学生学有所获的关键要素;在学生实习阶段,学生是“做中学”,育人方式由“教”转变为“导”。
有效的传授专业知识是理论学习阶段的主要教育任务。在实习实践阶段,关键能力的形成则是培养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重心,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本取决于关键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获得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由于教育教学时空结构的变化,实现途径就是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借助企业平台,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所倡导的学习途径。 (二)导师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弱化源于缺乏企业职业经历
近年来,大部分直接来源于高校相近专业毕业生的从事高职高专教育的年轻教师没有企业经历,这部分教师不缺教育背景下的知识素养,但是缺乏非教育背景下的职业素养,由于这部分素养的养成是在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双重作用下养成,拥有这部分经历的教师在导学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时就会有很强的现实感性和换位思考的理性,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导学效果。科班出身由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固然可以通过师资培训提升相关素养的不足,但是,高职院校人事部門更应该改变师资入口的选择标准,使师资的构成从源头上成为最优,在师资聘用上强调“有真实企业经历”,并将这个条件与“有志于从事高校教育事业”并列提出,这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足的是,院校普遍缺乏评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企业真实经历。
(三)师资素质结构的源头变革是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
从目前的师资能力提升计划看,将教师送出企业挂职锻炼成为当前教师职业素养养成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专业之间的巨大差异,工科背景专业教师短期挂职可以实现的技能素质提升未必伴随有职业人文素养的提升,而文科背景专业的教师短期内也难以实现。
符合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学生关键能力养成的“双师型”教师需要积淀,很难速成。以经管类专业为例,在实际社会经营活动中,简单的活动都涉及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商业伦理、法律、心理学、统计,甚至人文关怀等的综合素养,这还仅仅只是策略实现层面。除此之外,还需懂人性、善于合作和带团队等必备职业素养,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在这个领域充满了不确定性。课题组2年间跟随毕业生就职单位调研了120家以上的企业,发现企业的职业经理人85%以上从入职到合格至少3年,这期间其主要精力放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比之下,高校教师短期挂职是不能达到合格要求的。因此,高职高专师资的来源建议向有相关企业相近专业工作经历,有一定学科背景基础的人才倾斜。
四、结论与建议
由于历史因素,高校的师资基本有了自己的来源结构,对于新招聘的师资,除了专业背景外,可以将职业背景充分考虑进去,但是对于已有师资,工作重点则应放在师资的职业素养提升上,高校师资是为学生成才服务的,所以为加强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提升,一条有效途径是鼓励教师申报横向课题,吸收学生加入教师的横向课题,由于横向课题具有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注重实效和操作,检验容易量化等实际优势,导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横向课题服务行业、企业,另一方面借助横向课题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获取一手材料,反过来为其拥有的课题提供来源客观可靠的数据源。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通过参与导师的横向课题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学会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课题的联系纽带,强化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陈佑清,吴琼.大学研究性教学中的课堂讲授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
[关 键 词] 师资;顶岗实习;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032-02
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做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萨伯的职业发展理论认为,一个人踏入某一类型的行业,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个人的兴趣、能力,个人的价值观及需求,个人的学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及社会职业结构、趋势等。该理论所阐述的要素群与学生关键能力是高度正相关的,但是在学生理论学习的认知阶段这些要素群是模糊的,这主要由该阶段学生对自身、社会的单向性认知所决定,而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实际接触了社会,对自身、社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由单向性转变为双向性,这个阶段是关键能力形成的主要时期,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渐趋理性。
一、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学习特征及学习行为转化
高职高专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单位选择、地域选择非常分散,学生本身在选择中尚存在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机性,集体学习相互促进的校园学习文化氛围已不存在,其学习背景转化为企业文化背景下的团队行为。这种学习环境的转变,对现存的教育模式提出了问题,学校必然选择学习与传授的一次重要变革,这种变革存在现实约束条件下的两种关键转化,一种转化是要求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即探究式学习;一种转化是要求教师由讲授角色转变为导师顾问的角色,由面授转变为远程传授。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模式变化的交互适应程度决定了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的培养效果。
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看,目前高职高专学校多是分段式教育,即在校2年左右的理论教育和1年左右的社会实践教育。理论教育的教与学发生在学校,是在校园文化氛围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式学习,属于认知教育。这一阶段教学沿袭的讲授方式已为具备中学毕业以上程度学生所熟悉,考核方式90%以上是书面考核的打分制,学生是在熟悉的氛围内接受新的知识,其知识理论的构建基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体系,重心在学校,教学、考核评价是稳定和可量化的,其具有易考核、易衡量、易保障的属性。但是“书本知识的学习主要有助于认知素质的发展,但它对于认知以外的其他方面的素质发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在顶岗实习阶段,教育目标主要是认知以外的关键能力养成,顶岗实习阶段的教与学,其重心发生迁移,对应的环境对象为学生、企业、学校,而关键能力养成的平台重心在企业。由于现阶段企业性质的多样化、企业文化的多元化、企业标准的复杂化都使学生的成长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二、职业关键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导师的职业素养
与本科以上学生不同的是,高职高专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需要完成的是知识的迁移和灵活的运用、自身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学生不追求学科理论前沿的探求,追求的是知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研究导师职业素养对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养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选择了样本企业对学生关键能力进行打分,并将该分值分类,分别是高分值区间段、中等分值区间段和低分值区间段。在此基础上,将对应分值区间的学生所反映的实習阶段导师评价结合起来,以此对导师职业素养与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形成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为取得较为理想的效度和信度,在样本选择上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和筛选。
研究路径:
首先,根据企业性质、规模进行了样本的划分,从企业规模上,分为0~100人规模企业、100~300人规模企业、300~500人规模企业;从企业性质上,划分为国有、民营、独资、合资、自主创业。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是企业的历史,发展时限在3年以下的企业全部被剔除,这主要是考虑到企业文化传承对学生关键能力养成的环境影响。
其次,样表的设计选取根据德国巴登符滕堡州联邦职教发展研究所提出职业能力的五个主要方面:专业能力、个人能力、社交能力、方法能力、学习能力来构建。剔除了理论学习阶段所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研究重心放置在形成职业关键能力的四项主要内容上,以此作为衡量指标,衡量的要素设计选取职业关键能力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学习能力、个人能力、社交能力、方法能力来构建衡量指标,衡量指标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90。
最后,在调研方式上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访谈、面谈、座谈、举办毕业生回校交流等方式收集。对于一名毕业生而言,其调研问卷会存在4份,分别是顶岗实习期、毕业1~3年期各一份,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其再测信度值为0.98。
三、师资变革是顶岗实习阶段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不确定性环境要求教学由讲授模式变为导学模式
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尽快培养出自己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形成关键能力是本阶段主要培养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搭建科学合理的师资平台。对于教师,除了要求已经形成共识的“双师”素质外,更需要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由于顶岗实习阶段的特殊学习环境,学生和教师都会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顶岗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分散、行业跨度大、企业成分复杂。这种普遍情况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理论学习的认知阶段,学生是“学中做”,教师教学能力是学生学有所获的关键要素;在学生实习阶段,学生是“做中学”,育人方式由“教”转变为“导”。
有效的传授专业知识是理论学习阶段的主要教育任务。在实习实践阶段,关键能力的形成则是培养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的重心,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本取决于关键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获得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性,由于教育教学时空结构的变化,实现途径就是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借助企业平台,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解决方案,这个过程就是探究性学习所倡导的学习途径。 (二)导师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弱化源于缺乏企业职业经历
近年来,大部分直接来源于高校相近专业毕业生的从事高职高专教育的年轻教师没有企业经历,这部分教师不缺教育背景下的知识素养,但是缺乏非教育背景下的职业素养,由于这部分素养的养成是在社会文化和企业文化双重作用下养成,拥有这部分经历的教师在导学顶岗实习阶段的学生时就会有很强的现实感性和换位思考的理性,受到学生的欢迎,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导学效果。科班出身由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固然可以通过师资培训提升相关素养的不足,但是,高职院校人事部門更应该改变师资入口的选择标准,使师资的构成从源头上成为最优,在师资聘用上强调“有真实企业经历”,并将这个条件与“有志于从事高校教育事业”并列提出,这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足的是,院校普遍缺乏评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企业真实经历。
(三)师资素质结构的源头变革是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要求
从目前的师资能力提升计划看,将教师送出企业挂职锻炼成为当前教师职业素养养成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专业之间的巨大差异,工科背景专业教师短期挂职可以实现的技能素质提升未必伴随有职业人文素养的提升,而文科背景专业的教师短期内也难以实现。
符合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学生关键能力养成的“双师型”教师需要积淀,很难速成。以经管类专业为例,在实际社会经营活动中,简单的活动都涉及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商业伦理、法律、心理学、统计,甚至人文关怀等的综合素养,这还仅仅只是策略实现层面。除此之外,还需懂人性、善于合作和带团队等必备职业素养,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在这个领域充满了不确定性。课题组2年间跟随毕业生就职单位调研了120家以上的企业,发现企业的职业经理人85%以上从入职到合格至少3年,这期间其主要精力放置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对比之下,高校教师短期挂职是不能达到合格要求的。因此,高职高专师资的来源建议向有相关企业相近专业工作经历,有一定学科背景基础的人才倾斜。
四、结论与建议
由于历史因素,高校的师资基本有了自己的来源结构,对于新招聘的师资,除了专业背景外,可以将职业背景充分考虑进去,但是对于已有师资,工作重点则应放在师资的职业素养提升上,高校师资是为学生成才服务的,所以为加强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提升,一条有效途径是鼓励教师申报横向课题,吸收学生加入教师的横向课题,由于横向课题具有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注重实效和操作,检验容易量化等实际优势,导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横向课题服务行业、企业,另一方面借助横向课题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获取一手材料,反过来为其拥有的课题提供来源客观可靠的数据源。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通过参与导师的横向课题提升自己的学术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学会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课题的联系纽带,强化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探究式学习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陈佑清,吴琼.大学研究性教学中的课堂讲授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