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患临床药物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依那普利治疗,而后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0%;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倍他樂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以达到提升治疗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的效果,提升了病患治疗的耐受力。
  【关键词】倍他乐克;依那普利;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80-02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肌受损而导致心脏功能衰退,进而引发心脏出现泵血不足,从而导致供血无法满足机体运作需求,进而引发相关疾病,一般临床药物使用方面,常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来达到高血压情况减缓,从而让心衰情况得到缓释的效果【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患,所有病患均通过对心脏功能分级程度评估等心功能诊断工作,确定了心力衰竭的具体情况。而慢性心衰分为4期,1期为存在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衰的危险疾病;2期为病患已经产生心脏结构的变化,然而并没有出现心衰的相关症状;3期为病患已经产生心衰症状;4期为心衰症状明显,必须采用药物治疗。而本研究中男性为38例,女性为42例;年龄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57.4±4.1)岁;其中心衰情况中,全心衰竭者为15例,左心衰竭为75例;其中3期病患63例,4期病患17例。所有病患没有肝肾等其他器质性的损害,同时没有相关治疗药物过敏史。将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病患在基本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倍他乐克,首次剂量为6.25mg,每天2次,在2周后剂量增倍,目标剂量为每天25-50m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依那普利用药,每天2.5mg,在耐受情况较好的时,可以进行剂量递增,1-2周时间可以进行一次剂量上调,目标剂量为每天10mg。
  1.3 评估观察
  观察两组病患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估上,根据NYHA分级,来进行疗效评判。显效标准为心功能调整幅度为2级,有效标准为心功能调整幅度为1级,无效标准为心功能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严重化倾向。观察两组病患发生头晕、咳嗽咳痰、水肿、呼吸困难的用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处理,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来检验,运用p<0.05作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表1:两组心衰病患药物治疗后的疗效对比
  注:两组对比,p<0.05
  表2:两组病患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注:两组对比,p<0.05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0%;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具体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 讨论
  一般临床上常认为慢性心衰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过度的神经内分泌激活与心肌结构改变有关。当出现慢性心衰情况时,由于交感神经出现异常兴奋,神经体液产生调控异常,RAAS得到激活,进而引发血管紧张素的提升,对心肌造成损伤。而血管神经体液的紊乱也会导致病患心肌出现纤维化、压力反射情况下降,弱化了大动脉的顺应性,出现心律失常或者猝死。而对于非重度的心力衰竭病患一般会通过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该药剂可以达到抑制神经体液的改变。其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来进行心衰治疗已经受到业界认可,并且成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RASS系统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让缓激肽受到抑制降解,降低交感神经的递质,具有抗氧化等作用【2-3】。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依那普利药物就是ACEI的一种,可以有效的达到对血管紧张素发生转换的抑制作用,让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变少,从而对心室达到重塑效果,减少和缓释心力衰竭。在抑制缓激肽产生降解,让导致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得到提升,从而减少心脏的负荷,同时具有抗心肌细胞上升的效果。运用ACEI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衰病患的死亡率,同时也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复发率。然而如果单纯的使用ACEI也会存在一定问题,其药物缺少抑制交感神经方面的效果,以及抑制心率减缓、抑制室性早搏和室颤的功效。因此要配合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才能达到治疗的互补作用。
  倍他乐克属于β受体阻滞剂的一种,其在慢性心衰治疗方面的作用在于:降低儿茶酚胺在心肌作用的毒性,提升β受体水平,提高心肌反应,调整心肌舒张能力;降低心肌细胞中的钙内流,从而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对心率有抑制作用,同时降低心律失常问题;抑制肾上腺素在心室重构和心肌收缩功能上的影响影响;降低ACEI所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的逃逸情况。
  本研究中,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0%;在头晕、咳嗽咳痰、水肿、呼吸困难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可以说明倍他乐克与依那普利进行二联用药治疗慢性心衰可以达到提升治疗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的效果,提升了病患治疗的耐受力,能有有效地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对病患的生活质量有进一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刘成芳.依那普利倍他乐克安体舒通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4(7):187-188
  [2]何荣华,岳欣荣.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211-212
  [3]杜颖.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联合治疗舒张性心理衰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J].中外医疗,2014(12):23-2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岳阳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三节段以上脊柱损伤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手术前使用MRI、CT以及X线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的损伤程度,对于相邻或者间隔一个椎体骨折的患者采用长节段钉棒系统进行固定,对于间隔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椎体骨折的患者,单位椎体骨折分别固定复位。结果:60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及肝功能检测对脂肪肝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4 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按常规方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和肝功能,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在AST、ALT、GGT、TC 、TG检测方面,组间差异显著P0.05 ,认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及各项血清學指标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局部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在本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术中所采取的麻醉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所选药物均为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浓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实际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患86例,其中男性病患50例,女性病患36例,年龄在55.23±10.23岁之间,在实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系列措施,提高实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一些系列的治疗措施之后,住院病死率为4.21%,1年病死率为8.11%。结论:在慢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阿昔洛韦软膏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被确诊为带状疱疹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带状疱疹的消退情况及局部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治疗带状疱疹,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抹,实验组患者的止疱时间、疼痛减轻程度、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状态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149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4例(149眼)患者均采用IOLMaster测量角膜散光情况。对患者角膜散光度数的大小,散光类型的分布情况,眼轴与角膜散光度数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2.16±3.78)岁,角膜散光的平均值为0.96D(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管在传染病患者静脉输液和手术中的优越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总结32例传染病患者用常规方法留置PICC管的临床资料,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结果:32例病人PICC管留置成功率为90.6%,留置时间4~112d。结论:PICC留置管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排除了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损害及护理人员被感染的机会,其操作简单,费用经济. 确保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组进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无其他相关药物联用,疗程为7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缩短患者腹痛消失时间、提高溃疡愈合效果以及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59-03  1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概念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2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发展史  在出现人工关节置换术之前,医学家们从未停止过对关节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和气管插管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近两年内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18例,年龄70-97岁,ASAII-IV。行全髋关节置换12例,股骨头置换38例,闭合复位г钉内固定68例。行气管插管全麻者(A组)62例;行硬膜外麻醉者(B组)5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呼吸系统疾病情况,手术时间,术前、术毕、术后6小时、24小时R、Sp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