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赡养脱离现象的普遍出现推动着养老核心由子女向老人自身转变,互助养老作为一种创新养老模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浙江宁波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力图从地缘关系角度分析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路径并研究其内源性因素.研究发现,地缘纽带下老年人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是促使其参与互助养老最主要的原因,而地缘基础上的血缘、社缘及趣缘联系则进一步联结老年人之间的熟人社会.继而提出,互助养老需要养老需求、制度保障及村庄资本的共同维系,从而使得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机 构】
: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赡养脱离现象的普遍出现推动着养老核心由子女向老人自身转变,互助养老作为一种创新养老模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浙江宁波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力图从地缘关系角度分析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路径并研究其内源性因素.研究发现,地缘纽带下老年人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是促使其参与互助养老最主要的原因,而地缘基础上的血缘、社缘及趣缘联系则进一步联结老年人之间的熟人社会.继而提出,互助养老需要养老需求、制度保障及村庄资本的共同维系,从而使得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其他文献
针对乌鲁木齐市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满意度状况调查研究,主要通过5个方面的16个因素,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对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评价偏低;从事建筑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依然面临着外界环境脏乱差、食宿条件较差、家庭情感生活欠缺的情况;工作发展维度三个变量均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说明建筑业进城务工人员在经济水平改善的条件下,工作发展取向增强.
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大量的村镇青年在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与生活,在他们一步步稳定落户扎根之后,随之出现大量的随迁老人开始进入城市社区生活且逐渐成为城市社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的是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顾子孙后代;有的是为了追求家庭和睦,享受天伦之乐;有的为了在城市寻找一份工作减轻家庭负担.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建立新的“朋友圈”,是随迁老人进入城市面临的第一道难题.通过观察发现随迁老人在融入社区的过程中开始共享生活信息、互相照顾孙辈、
建设工程中农村务工者的权益保护是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民法典《建工合同解释(一)》第43条承继了前民法典时代两部建工合同解释对实际施工人的诉权的保护.关于新旧司法解释该条款的理解,前人已有研究,然而在适用方面仍有可以研究探讨之处.对于全体农村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其救济路径仍需完善和开拓,亟待建立系统性保障机制.
基层组织的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构建.村民自治的传统模式面临诸多难题:基层组织构建受限,上级政府权威过度延伸使农民主体性缺失等.这些难题使传统基层治理陷入“失灵”状态.乡村振兴时代要求完善基层治理,强调多元化治理主体共同参与,采用嵌入治理与村民自治相协调的新型治理形式.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等嵌入式治理的基础上,“下派书记”制度采用“实职”嵌入的形式,尝试一种创新形式对村庄进行帮扶,以实现村庄的有序发展.
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县都实现脱贫,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摆脱贫困的县扶上马送一程,脱贫县可与高职院校推进“一县一校”建设,既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又助推乡村振兴.以湖南省新宁县为例,高职院校可从从专业“兴”县、课程“立”县、培训“强”县、科研“固”县四个方面进行“一县一校”建设.
十九大报告宣告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的最不平衡之一体现在了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过大,最不充分便指的是乡村发展不充分,实现乡村振兴对于破解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主要的受益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察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在推进乡村振兴道路上少走弯路.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灵魂,更是推动乡村建设、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大数据浪潮的推进与媒介形态的持续更迭,在媒介传播的影响力不断深入农村地区的新形势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运用,改变了乡村文化原有的传播途径,使得乡村文化呈现出开放性、互动性等新特点.新媒体作为传播乡村文化新动力的同时这一传播方式对乡村文化的原生形态也带来了冲击.为此,在新时代借助大众传媒之力发掘、保护、整合、宣传乡村特色文化,对于建立乡村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采用分层抽样与单纯随机抽样方式,抽取怀化市农村居民420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和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平均利用率为63.33%,平均满意度为80.99%;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有相关性,P<0.05.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和满意度在不断提高,但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与基本服务实施有待提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农村经济建设,同时必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开始开展对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问题情况极其复杂,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政治政策,还需要社会公众力量一起参与到治理工作中才能促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积极举措主动给村民们普及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知识,加强环保教育和引导,为社会公众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创造条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路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发现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不完善、产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保护偏弱、基层治理效能有待提升、资金来源途径有待拓宽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阻碍.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拓宽乡村投资渠道、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三管齐下,多措并举,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化和农业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