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酒变珍珠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ieq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十一月十七日,宋真宗皇帝召宰相王旦到宫中饮酒。君臣之间把酒言欢、气氛融洽。宋真宗将一樽酒赏给王旦,嘱咐道“这种酒很好,拿回去与妻儿共尝吧。”王旦拜领,回家打开一看,天哪,哪是什么御酒,竟全是珍珠。
  皇帝赏大臣,完全可以在朝堂上公开颁赐,以赐御酒的名义私赠珍宝,九五之尊的皇帝心里打的什么小九九?
  宋真宗赵恒是宋代第三任皇帝。前两任皇帝征战十八年统一了中国,经真宗图治十年,经济发展,纸币交子发行;澶渊定盟,边境稳定,全国纳税垦地达5247584顷,为宋代的最高数;茶、盐、酒、铁专卖税收达1123万余贯,比唐宣宗七年的全国总税收还高两成;人口722万余户,比唐开成四年上升四成多。宋朝初步显示出国泰民安的繁盛景象。
  然而,左丞相王钦若却挑唆说,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巨款资敌,虽盟犹辱,弄得自以为平定了边界战事的宋真宗心里很不爽。王钦若见机出主意,撺掇宋真宗去泰山封禅,建立镇服四海的大功业。宰相王旦不同意,认为那是浮华虚荣、靡费扰民的做法。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御酒变珍珠的故事。
  当御酒变成了珍珠,正常就让位于怪诞,正直就让位于顺从,正派就让位于邪恶,好大喜功的奢华浪费就变成了“祥符”显灵的天意。
  正月初三,宋真宗上朝告诉群臣,个把月前有位穿红袍的神人托梦,嘱咐在正殿做一个月的道场,就会有天书《大中祥符》瑞降;昨天黄门官报告,承天门楼檐上有黄帛天降,像是包着书信,想必是天书降临了吧。王旦立马率众官高呼万岁,簇拥着皇帝步行至承天门烧香叩头,取下天书,那上面尽是些国运长久之类的吉言。君臣一齐欢呼,改年号为“大中祥符”,还让京城的臣民在二月初吃喝聚饮了五天,满朝文武正儿八经地开始了封禅泰山的操作。
  宰相不反对,言官不谏诤,天地更是不监督,宋真宗皇帝浩浩荡荡地从京城到泰山搞了一次大封禅,耗掉一年800万缗的财政收入,从此告别前十年的务实节俭,开了宋朝浮华与浪费的坏头。
  宋真宗私送珍珠,目的是收买宰相支持他封禅。如此上级向下级倒着行贿,世间少有。
  王旦晚年深悔支持封禅,遗嘱死后身着僧服入殓,表示出正直人士的忏悔之心。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谥号为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永定陵。后累加谥至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60年后的宋真宗的曾孙宋神宗与大臣们议论此事,虽然文彦博、韩绛等秉公分析,宋神宗还是把责任推到王旦身上。宋神宗不究祖宗之错,认识不到皇族自身与宋朝吏治腐败的严重性,终于没能支持王安石把改革搞下去。延至宋徽宗接班,重用童贯、蔡京等假改革、真贪腐的“六大贼”,将《清明上河图》里一派繁荣景象的大宋江山,活活地玩丢了。
  选自《报刊精粹》2015.7
其他文献
二战期间,盟军12山地师师长约克翰正在前线指挥部队作战,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带领部队迅速赶往200里外的挪威哈西湖休整。因为德军的侦察机不断地在上空来往,约克翰悄悄地将部队开到了哈西湖上游的一条大峡谷里,峡谷口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要塞,这样,便能确保部队万无一失。可是,当12山地师第二天醒来时,峡谷下哈西湖旁,全是黑压压的德国部队,他们是德国第七空降师王牌团第一团,虽然他们没有轻易进攻,但大峡
期刊
明嘉靖四十一年冬,这天早朝时,谏议大夫邱鼐献上了一条金鲫鱼,嘉靖皇帝当即命令膳食监精疱细蒸,今天的午膳,他要和邱鼐一起吃。  膳食监的总管太监张天成接到命令后,立刻吩咐手下的十大御厨为嘉靖皇帝准备午膳。  刘巧手是新进膳食监的御厨,他最擅长的手艺是烹饪鱼菜。他进膳食监的当天,张天成就送给他一套异常名贵的“裁云刀”。裁云刀共分大中小三把,大刀屠鱼除鳞,快比旋风;中刀去骨切肉,迅如惊电;最神奇的就是细
期刊
这天中午,张寅汉走在山间小路上,忽听得林中有响动。他壮着胆子,伏在草丛中向林间探望:原来远处有个人在树枝上结绳要上吊!他不由自主地大喊一声:“且慢!”  那人站在石头上本就有点晃晃悠悠站不稳,猛听得身后一声大喝,吓得滋溜一声,从石头上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见张寅汉跑过来,疼得龇牙咧嘴、泪眼婆娑地说:“我的钱财已经被你们都抢光了,我没法再活了,只好上吊,难道你们连死也不准我死么!”经张寅汉一问,原来这
期刊
魏五在乾隆时期在淮南一带以技击闻名,尤其善于骑马和射箭,了解马语,和薛三、张饮源齐名,当时的人称他们为“魏马、张刀、薛硬弓”。  魏五最初不懂马语,少年时当过无赖,后来改过自新,到清河县做捕役,因为善于捉拿盗匪而号称名捕。  江苏布政使庄目旬,带着家眷到金山和焦山游览,正好碰到长江涨水,便抓来一些农民拉船,动作慢了就鞭打他们,那时正当农忙,农民们都苦不堪言。有一名壮士自动前来拉船。他推开众人,单独
期刊
口袋村有个林大妈,快六十岁了,有一年夏天,她陪着儿媳巧珍到离家十多里地的一家医院去看病。在儿媳妇去检查的这工夫,林大妈嫌医院里空气污浊,就自己一个人出去透透气儿。  这家医院坐落在郊区一座山脚下,原先是某驻军的医院,后来部队撤防,这地方被私人承包下来又开了家医院。这里地处郊区,占地开阔,还有一大片树林,浓荫蔽日,像个小型原始森林。  林大妈一走进树林里,原先闷热、烦躁的感觉顿时减轻了不少,她沿着林
期刊
木兰家是军户  如果你读过北朝民歌《木兰辞》,就会知道那是因为“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北魏皇帝(可汗)发下征兵令,花木兰父亲名列其中,必须应征。  但花木兰父亲年岁已大,又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如何是好?显然,可汗的这次大点兵,已经给木兰一家子带来了愁苦,所以《木兰辞》开篇写道:“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花木兰想必辗转难眠,思量了一夜,
期刊
洪山镇有个小木匠,活儿做得还不错,日子也过得去。  小木匠父母早逝,叔叔将其抚养成人。叔叔也是个木匠,将一身技艺传给小木匠后,就撒手西去了。从那以后,小木匠一个人住在老屋子里。因手艺不错,人又实诚,尽管日子不富裕,倒也衣食无忧。  这日,小木匠接了一桩活儿正要出门,却迎头碰上了王媒婆。在这一带,提起王媒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那个年代,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王媒婆就是这一带未婚男女的救星了
期刊
明朝时,有一个名叫李闻的帅小伙,20多岁的他不仅一表人才,而且还熟悉音律,擅长吹奏笛子,气度非常潇洒。舅舅家在苏州城里开了一家酒坊,李闻在那里帮忙看守仓库,晚上,他住在东厢房里。  七夕之夜,明月皎洁,吃过晚饭,李闻到仓库看了看,忙完了活计,就独自躺在被窝里,吹奏起了笛子,以此自娱。一直到了半夜时分,李闻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笛声里。  这时,忽然有一种异香在屋子里飘散开来,屋门也自动打开了。有一只黑色
期刊
从前有个皇帝,最宠信丞相姚开来,于是,姚开来总领朝政,卖官鬻爵,任人唯亲,一时间,朝廷上下,被姚氏一党整得乌烟瘴气。朝中有正义之士看不过去,组成“反姚党”,联名状告姚开来,可都被皇帝袒护过去。  不久前,边关士兵因为欠饷,发动兵变,虽然被镇压下去,可给反姚党抓住了把柄,就有官员联名上书,说姚开来和兵部尚书狼狈为奸,贪污挪用军饷。皇上也被兵变吓住了,就派“反姚党”的官员陈可贞去边关调查兵变的真相。这
期刊
唐太宗贞观年间,戒奢省费,崇尚节俭。据《贞观政要》记载,其时“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此言并不为过。  唐太宗崇尚节俭是出于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他出生在隋王朝的兴盛时期,又经历过它的动乱与灭亡。他亲眼看到,由于隋炀帝穷奢极欲,肆意挥霍,大造离宫别馆,广采美女珍玩,仅仅13年便使强大一时的隋王朝短命而亡。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唐太宗“深以自戒”,时刻提醒自己以“隋亡为鉴”。  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