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社会得到全面进步,但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关系民生的诸多问题,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人的生老病死,原本属于社会福利事业范畴,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投入一定资金,为民造福。而现在,不少地方将这些福利机构推向了市场,变成了谋取利润的商业机构,这些机构以盈利为目的,筑起了高收费的门槛,造成了百姓“生不起、学不起、住不起、病不起、死不起”的现状。
从摇篮到坟墓高收费造就百姓“贫困链”
生不起,一年苦攒不够生孩子的花费。近年来,人们对生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生育更被摆上了家庭的头等大事,青年夫妇们倾其所有也要保证母子平安健康。或许,一些医院也看中了这条“生财之道”,生育收费高得惊人。在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院,堪称奢侈的生育收费现象正愈演愈烈。年轻夫妇需要支付的生育费用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目前的生育群体大多属于“80后”,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有限的积蓄都花在了结婚上,紧接而来的生育费用实在是捉襟见肘。不少小夫妻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也攒不够生孩子的花费,尤其是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体。于是,一些青年夫妻便铤而走险,到个体诊所去分娩。由于个体诊所的设备、技术、服务等落后,一旦遇到难产,便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新疆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乡铁西村青年林晓和周洁结婚后不久,周洁便怀了孕。夫妻俩在乌鲁木齐市打工,一年省吃俭用攒了5000多元。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他们在医院先后做了14次检查,花费了3000多元的体检费。到临产时,小夫妻俩还剩下1000多元。他们跑了十多家医院,最高的需要1万多元,最少的也得花4000多元。由于经济窘迫,他们便找到了一家个体小诊所分娩,结果遇到难产。周洁好容易保住了一命,而新生儿却夭折了。(2005年11月30日《法制日报》)这绝非是个别现象,不少医院的高收费门槛,把产妇挡在了门外,造成了一些家庭母婴双亡的惨剧。
学不起,十载劳碌供不了一个孩子读书。教育致贫已成为百姓呼声很高的一个话题,尽管我国已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幼儿园的费用仍要家长掏腰包,高中、大学的费用也必须得自己负担。现在,一些幼儿园的费用已经超过了大学。别说平民百姓,就是工薪阶层也感到十分吃力。海南省价格监测中心曾对海口部分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收费情况进行了监测检查,收费从5200元/年到7200元/年不等。个别幼儿园普通班收费是1090元/月,外教班收费1790元/月,一年下来要上万元,比大学的收费还高。(2006年2月23日《工人日报》)再看大学费用。近10年间,国民人均收入提高了2-3倍,但大学收费提高了25-50倍。有资料显示,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支出7000元,这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强劳力35年的纯收入。(2006年5月25日《南方周末》)一些农民家庭不堪教育高收费重负,不得不让学生辍学打工或务农。
住不起,半世操劳买不到半间商品房。“高价房”已成为网络和报刊最热的词汇之一。近年来,房价一个劲地疯涨,尽管2005年5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手推出房地产新政,打出了一套严厉的房价调控“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然而时至今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房价依旧是“涨”声一片,部分热点地区仍然居高不下,个别城市房价甚至出现了逆势上扬。据上海市物价局对本市房价走势的监测,2005-2006年上半年,本市最高房价已达到33000元/平方米。2006年l-3月,上海的商品房价格以月均7%的幅度上涨,内环线内不仅新开盘,而且二手房都鲜有10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房价,平均涨幅高于全国。(2006年9月19日《东方网》)上海的双职工家庭,全家每月在衣食住行上正常开支在1600元以上,现在的房价已超出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上海浦东花木路一带,房价也已卖到10000元/平方米,一套小一点的两室一厅,也要花100万元。如果一个工人一个月挣1000元钱,不吃不喝得连续工作100年。普通市民半世的操劳也买不到半间商品房。
病不起,数年积蓄经不住一场大病。药价昂贵,医疗腐败,将贫困的百姓挡在了医院的大门之外。现在百姓生病到医院,哪怕是头疼脑热、伤风感冒的小病,动辄几十元上百元,一旦生了大病住院,几千几万的钞票如流水般流进医院的账簿。群众感叹说,人死得病不得。几十年的积蓄就因为一场病被花得一干二净。生活富裕者因病变成穷光蛋,本来生活就贫穷的,一旦生病只能在家中等死。据统计,贫困居民生病时不去医院看病的最高达70%,最低也达50%。全国因病致贫的人口大约有3000-4000万。(2006年第2期《中国改革报》)药价虚高已成了公开的秘密。轰动全国的“哈尔滨天价药费”事件,令人记忆犹新。70多岁的翁文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重症监护(简称ICU病房)住院两个多月,耗资550多万元,但天价医药费并未“买”回老人的生命。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医院给老人输入各种液体1吨多,最多的一天将近170公斤。这样的天价医院普通百姓谁能入住得起?(2005年12月6日《北京娱乐信报》)
死不起,一生积蓄凑不齐葬身之费。有句俗话,叫“惹不起躲得起,病不起死得起。”然而,在一些地方连死也死不起。从死人进到殡仪馆到安葬下地,其中的高收费让死人也被吓得惊坐起来。四川人谷某到南方某市打工,横遭车祸,不幸身亡。谷某的亲属经与该市某医院太平间的承包人协定,谷某家属以1830元的价格请其代办火化后事,同时家属还同意在火化前太平间遗体冰冻存放,每天收费200元。然而,当谷某家属准备将遗体火化时,医院太平间先是收2000元的存放费(实际只有9天),之后又逼着家属交5150元的其他费用。如果要搞遗体告别仪式,还要再加收450元。殡仪馆遗体火化费用也由死者家属支付,否则遗体就别想拉走。死人在医院太平间存放9天,居然收费就高达7000多元。(200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这还没有到火化场,火化之后的骨灰盒数从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高达上万元,而埋葬死者的墓(价格更是高得惊人。江西省抚州华达贸易有限公司买断了湖北省荆门市唯一的公墓和殡仪馆20年经营权。由于殡葬业被独家垄断经营,殡葬价格一路飙升。据了解,最便宜的墓(是2860元,一般的墓(是9800元、12800元和18000元,而高档墓(则卖到11万元。(2006年8月18日《扬子晚报》)
从商场到官场高收费一路通畅
垄断经营,利润裂变。综观市场,垄断经营是造成高收费的元凶。无论是医院,还是学校、火化场,独家经营的局面助长了高收费歪风。在高收费的作用下,这些单位的利润年年翻番,不断裂变,在百姓生老病死上大发“灾难财”。针对各大医院医疗费年年升高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药费比重下降的情况下,总体医疗费用仍然不断上涨,这证明在“看病贵”问题的背后,除了药价虚高之外,医院检查多、耗材消耗多也是原因之一。殡葬服务业的垄断经营则更为突出,曾经有媒体评出“2003年十大暴利行业”,殡葬业被排在第3位,仅次于房地产与中小学教育。央视甚至称殡葬业的利润率其实远远高于房地产业,最高的可以达到1000-2000%,是真正的“暴利冠军”。(2006年8月19日《南方都市报》)
官商勾结,宗旨病变。在高收费的背后,人们总能看到一些官员权力寻租的影子,寻找到一条“腐败链”。房地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与权力的背后操纵不无关系。有专家指出,房地产业是我国腐败的重灾区之一,存在着严重的官商勾结行为。单就近期查处的几件大案来看,权力在房地产的寻租随处可见。天津市原政法委副书记、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因涉嫌经济问题被中纪委宣布“双规”。过去,天津的房地产商都以结识李宝金为荣,其中港天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毛与李宝金走得最近;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被“双规”,一刘姓地产商就供出了何收受30万元贿赂的事实;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原市长雷渊利、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树彪也因房地产问题纷纷落马……(2006年8月25日《市场报》)诸如此类的党政官员与房地产开发商相互勾结,幕后操纵,房产的价格又怎么能降下来?老百姓又如何能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教育腐败是造成百姓子女读不起书的罪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2月19日曝光了8所教育乱收费学校,乱收费金额总计2270万元。这仅仅是教育腐败的冰山一角。2005年审计署审计和调查18所中央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表明,2003年这18所高校违规收取费用达8.68亿元。(2006年2月19日新华社消息)
管理失控,公平嬗变。对一些关乎百姓生存、生活的行业,政府部门对其正处于失控的状态,带来的后果是公平发生了嬗变,公正出现了倾斜,弱势的百姓则在事实上和心理上失去获得公平的机会和信心。教育过去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块“净土”,是公平的圣地。平民的女子通过读书以“出人头地”谋得出路。不幸的是,现在这样的现象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各种腐败的现象正在剥夺着贫困学子和家长们的机会和他们对公平的信心。高考舞弊、招生走后门、学校乱收费等一系列发生在教育领域的腐败丑恶现象,正无情地吞噬着教育的公平、公正。或许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当官与老百姓、校长与学生、富翁与穷人,这就是差异的存在。只有死了之后进了火化场化为一缕青烟,才实现最后的公平。其实不然,死后也不尽公平。在湖北省荆门市,穷苦的老百姓就“死无葬身之地”,部分群众不得不把去世的亲人安葬到60公里外的邻县公墓。而官员、大款则可安葬在11万元的豪华公墓中。
从基层到中央关注民生共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在关注民生问题上,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满足于刷标语造声势,喊空口号,搞花架子,真正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却很少。
建设和谐社会,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人本身的尊重,也是我们对社会发展终极目标认识的回归。因此,对于我们的执政党、对于我们的各级政府来说,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
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抓住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房价,让广大居民买得起房,住得起房。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促进全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邹顺桥
从摇篮到坟墓高收费造就百姓“贫困链”
生不起,一年苦攒不够生孩子的花费。近年来,人们对生育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增多,生育更被摆上了家庭的头等大事,青年夫妇们倾其所有也要保证母子平安健康。或许,一些医院也看中了这条“生财之道”,生育收费高得惊人。在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院,堪称奢侈的生育收费现象正愈演愈烈。年轻夫妇需要支付的生育费用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目前的生育群体大多属于“80后”,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有限的积蓄都花在了结婚上,紧接而来的生育费用实在是捉襟见肘。不少小夫妻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也攒不够生孩子的花费,尤其是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体。于是,一些青年夫妻便铤而走险,到个体诊所去分娩。由于个体诊所的设备、技术、服务等落后,一旦遇到难产,便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新疆乌鲁木齐市雅玛里克山乡铁西村青年林晓和周洁结婚后不久,周洁便怀了孕。夫妻俩在乌鲁木齐市打工,一年省吃俭用攒了5000多元。为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他们在医院先后做了14次检查,花费了3000多元的体检费。到临产时,小夫妻俩还剩下1000多元。他们跑了十多家医院,最高的需要1万多元,最少的也得花4000多元。由于经济窘迫,他们便找到了一家个体小诊所分娩,结果遇到难产。周洁好容易保住了一命,而新生儿却夭折了。(2005年11月30日《法制日报》)这绝非是个别现象,不少医院的高收费门槛,把产妇挡在了门外,造成了一些家庭母婴双亡的惨剧。
学不起,十载劳碌供不了一个孩子读书。教育致贫已成为百姓呼声很高的一个话题,尽管我国已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幼儿园的费用仍要家长掏腰包,高中、大学的费用也必须得自己负担。现在,一些幼儿园的费用已经超过了大学。别说平民百姓,就是工薪阶层也感到十分吃力。海南省价格监测中心曾对海口部分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收费情况进行了监测检查,收费从5200元/年到7200元/年不等。个别幼儿园普通班收费是1090元/月,外教班收费1790元/月,一年下来要上万元,比大学的收费还高。(2006年2月23日《工人日报》)再看大学费用。近10年间,国民人均收入提高了2-3倍,但大学收费提高了25-50倍。有资料显示,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支出7000元,这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强劳力35年的纯收入。(2006年5月25日《南方周末》)一些农民家庭不堪教育高收费重负,不得不让学生辍学打工或务农。
住不起,半世操劳买不到半间商品房。“高价房”已成为网络和报刊最热的词汇之一。近年来,房价一个劲地疯涨,尽管2005年5月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手推出房地产新政,打出了一套严厉的房价调控“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然而时至今日,全国许多大中城市房价依旧是“涨”声一片,部分热点地区仍然居高不下,个别城市房价甚至出现了逆势上扬。据上海市物价局对本市房价走势的监测,2005-2006年上半年,本市最高房价已达到33000元/平方米。2006年l-3月,上海的商品房价格以月均7%的幅度上涨,内环线内不仅新开盘,而且二手房都鲜有10000元/平方米以下的房价,平均涨幅高于全国。(2006年9月19日《东方网》)上海的双职工家庭,全家每月在衣食住行上正常开支在1600元以上,现在的房价已超出普通市民的承受能力。上海浦东花木路一带,房价也已卖到10000元/平方米,一套小一点的两室一厅,也要花100万元。如果一个工人一个月挣1000元钱,不吃不喝得连续工作100年。普通市民半世的操劳也买不到半间商品房。
病不起,数年积蓄经不住一场大病。药价昂贵,医疗腐败,将贫困的百姓挡在了医院的大门之外。现在百姓生病到医院,哪怕是头疼脑热、伤风感冒的小病,动辄几十元上百元,一旦生了大病住院,几千几万的钞票如流水般流进医院的账簿。群众感叹说,人死得病不得。几十年的积蓄就因为一场病被花得一干二净。生活富裕者因病变成穷光蛋,本来生活就贫穷的,一旦生病只能在家中等死。据统计,贫困居民生病时不去医院看病的最高达70%,最低也达50%。全国因病致贫的人口大约有3000-4000万。(2006年第2期《中国改革报》)药价虚高已成了公开的秘密。轰动全国的“哈尔滨天价药费”事件,令人记忆犹新。70多岁的翁文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重症监护(简称ICU病房)住院两个多月,耗资550多万元,但天价医药费并未“买”回老人的生命。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医院给老人输入各种液体1吨多,最多的一天将近170公斤。这样的天价医院普通百姓谁能入住得起?(2005年12月6日《北京娱乐信报》)
死不起,一生积蓄凑不齐葬身之费。有句俗话,叫“惹不起躲得起,病不起死得起。”然而,在一些地方连死也死不起。从死人进到殡仪馆到安葬下地,其中的高收费让死人也被吓得惊坐起来。四川人谷某到南方某市打工,横遭车祸,不幸身亡。谷某的亲属经与该市某医院太平间的承包人协定,谷某家属以1830元的价格请其代办火化后事,同时家属还同意在火化前太平间遗体冰冻存放,每天收费200元。然而,当谷某家属准备将遗体火化时,医院太平间先是收2000元的存放费(实际只有9天),之后又逼着家属交5150元的其他费用。如果要搞遗体告别仪式,还要再加收450元。殡仪馆遗体火化费用也由死者家属支付,否则遗体就别想拉走。死人在医院太平间存放9天,居然收费就高达7000多元。(2003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这还没有到火化场,火化之后的骨灰盒数从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高达上万元,而埋葬死者的墓(价格更是高得惊人。江西省抚州华达贸易有限公司买断了湖北省荆门市唯一的公墓和殡仪馆20年经营权。由于殡葬业被独家垄断经营,殡葬价格一路飙升。据了解,最便宜的墓(是2860元,一般的墓(是9800元、12800元和18000元,而高档墓(则卖到11万元。(2006年8月18日《扬子晚报》)
从商场到官场高收费一路通畅
垄断经营,利润裂变。综观市场,垄断经营是造成高收费的元凶。无论是医院,还是学校、火化场,独家经营的局面助长了高收费歪风。在高收费的作用下,这些单位的利润年年翻番,不断裂变,在百姓生老病死上大发“灾难财”。针对各大医院医疗费年年升高的情况,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药费比重下降的情况下,总体医疗费用仍然不断上涨,这证明在“看病贵”问题的背后,除了药价虚高之外,医院检查多、耗材消耗多也是原因之一。殡葬服务业的垄断经营则更为突出,曾经有媒体评出“2003年十大暴利行业”,殡葬业被排在第3位,仅次于房地产与中小学教育。央视甚至称殡葬业的利润率其实远远高于房地产业,最高的可以达到1000-2000%,是真正的“暴利冠军”。(2006年8月19日《南方都市报》)
官商勾结,宗旨病变。在高收费的背后,人们总能看到一些官员权力寻租的影子,寻找到一条“腐败链”。房地产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与权力的背后操纵不无关系。有专家指出,房地产业是我国腐败的重灾区之一,存在着严重的官商勾结行为。单就近期查处的几件大案来看,权力在房地产的寻租随处可见。天津市原政法委副书记、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李宝金,因涉嫌经济问题被中纪委宣布“双规”。过去,天津的房地产商都以结识李宝金为荣,其中港天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小毛与李宝金走得最近;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被“双规”,一刘姓地产商就供出了何收受30万元贿赂的事实;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原市长雷渊利、原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树彪也因房地产问题纷纷落马……(2006年8月25日《市场报》)诸如此类的党政官员与房地产开发商相互勾结,幕后操纵,房产的价格又怎么能降下来?老百姓又如何能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教育腐败是造成百姓子女读不起书的罪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6年2月19日曝光了8所教育乱收费学校,乱收费金额总计2270万元。这仅仅是教育腐败的冰山一角。2005年审计署审计和调查18所中央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表明,2003年这18所高校违规收取费用达8.68亿元。(2006年2月19日新华社消息)
管理失控,公平嬗变。对一些关乎百姓生存、生活的行业,政府部门对其正处于失控的状态,带来的后果是公平发生了嬗变,公正出现了倾斜,弱势的百姓则在事实上和心理上失去获得公平的机会和信心。教育过去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块“净土”,是公平的圣地。平民的女子通过读书以“出人头地”谋得出路。不幸的是,现在这样的现象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各种腐败的现象正在剥夺着贫困学子和家长们的机会和他们对公平的信心。高考舞弊、招生走后门、学校乱收费等一系列发生在教育领域的腐败丑恶现象,正无情地吞噬着教育的公平、公正。或许有人说,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当官与老百姓、校长与学生、富翁与穷人,这就是差异的存在。只有死了之后进了火化场化为一缕青烟,才实现最后的公平。其实不然,死后也不尽公平。在湖北省荆门市,穷苦的老百姓就“死无葬身之地”,部分群众不得不把去世的亲人安葬到60公里外的邻县公墓。而官员、大款则可安葬在11万元的豪华公墓中。
从基层到中央关注民生共建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中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在关注民生问题上,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满足于刷标语造声势,喊空口号,搞花架子,真正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却很少。
建设和谐社会,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人本身的尊重,也是我们对社会发展终极目标认识的回归。因此,对于我们的执政党、对于我们的各级政府来说,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
当前,做好群众工作的重点,就是要抓住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完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房价,让广大居民买得起房,住得起房。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促进全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邹顺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