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意识形态里的东西。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象、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创作应着重于“真”“诚”,通过各种艺术构思成文,给予读者一种深沉、朴素的情感,使其感同身受,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关键词】:文化;文学;审美
中国古代对“文化”一词最早作出表述的是《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处“文”、“化”两字分立,意思是人文感化、人文化育。后来“文”、“化”两字合用,乃有“文化”一词。如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道”。其中所说的“文化”后来演变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的文治教化之意。中国“文化”概念的本意偏于精神性、伦理性。“文化”是指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使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发生合乎规律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历史成果即为文化。
余秋雨先生在《北大授课》一书中对文化进行了高度概括: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中华文化的最后成果,不是别的,而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比如鲁迅,他把集体人格说成是“国民性”,写《阿Q正传》都是在探究集体人格,诸子百家时期,儒家创建的集体人格是“君子”,佛家则是寄望创建理想的集体人格是“觉者”,道家则是“至人”。
文化是鲜活的,必须是在传承、积累、发展,再深入灵魂和骨髓。文化不单纯是传播文化知识,更不是关起门来做一些自得其乐的研究,而应该像墨子一样,传达一种信仰(兼爱与非攻)。文化信仰是人的灵魂,没有文化信仰,人就是躯壳。我们应坚守着“信仰之敬畏,文化之精髓,传承之功德”,很多乡民目不识丁,但却会在门梁上或砖匾上刻着:“耕读”,“书香门第”,“理学世家”……他们用心性于“耕”,用敬畏去“读”,坐而论道,闲来读书,功名利禄虽好,胸中自有天地,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自由的文化信仰,这就是人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精髓。
文化是充满魅力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上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句子真是把汉语的魅力推到了顶峰。还有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泠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现在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可是谁能记住李清照曾为她丈夫赵明诚洗刷恶名而长途奔波,直到最后不得已再嫁,再嫁又嫁错了……一系列想不到的麻烦纠集在一起。李清照不知道承受了多少无法承受的打击,但到最后也未必明白:她为之奔波的那些政治名誉并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文化名誉却已经在长吁短叹之间完满建立。时代容不下她,她却成了时代的代表。从另一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时代是多相位的,在文化相位上,上苍从一开始就已经悄悄封她为王了。其实这也就是文化的魅力,在历史长河的淘汰下,最闪光的还是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意识形态里的东西。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象、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从《再别康桥》到《雨巷》,从《孔乙己》到《狂人日记》,从《声声慢》到《送别》,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流传至今的许多古代民歌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最初并不是文学,而是地地道道的日常生活,只是由于它们符合了“一个经验” 的要求,才在长期流传中逐渐被人们视为文学了。
文学作品是语文的一个载体,语文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去展示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语言的艺术中去领会艺术的语言,从而自己学会尽量完美得用语言艺术去表达自己和概括生活,同时又在艺术的世界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语文教育应使我们的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尽量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当然这种生活化并不是要建议老师们把“枯燥文本”“戏谑化”,现在很多电视,文化讲座和流行历史读本上就已经出现了“戏谑文本”,就把孔子叫“赶路老爹”,把司马迁叫“可怜叔”,我最喜欢的李清照竟被戏谑为“赵姨”,中间穿插了大量添油加醋的生动情节。这样的课是很生动有趣,但却不可取。因为这样的戏谑本就是仅凭自己的揣测、编选、虚构,并在词语上作现代化的拼接,学生笑过之后并不相信,甚至可能只记住了您教诲的处世某术,也就是如何制伏他人,获得自我生存的计策,这就严重糟蹋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这也无法让学生真正领悟汉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还原文学作品的生活化一定是要授课老师作方方面面的详解,该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作者的心境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语文文学知识,把知识掌握又轉化学生终生受益的语文文学素质和修养。
如何引导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文学作品只有在读者的阅读、体验、理解和接受后,本文才在读者的头脑中化为栩栩如生的具有诗意的艺术形象,这时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活动。所以文学活动就是除了作家对世界的观察,然后用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还要有读者的参与和对作品的再创造。例如莫言的《蛙》,作者亲历了三年饥荒,感受了人口的膨胀,计划生育政策成了必然,农村计生工作者犹如被推上了火炉烘烤。莫言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了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也毫不留情剖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我们阅读文本时,形象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构思,细致独到的心里刻画,再加上我们的完整想象,以及还原现实生活,就把一个栩栩如生的农村妇产科医生的形象再现出来,这就是文学活动。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以及性别意识并非是自然生成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叫做俄狄浦斯情结这一危险经历的结果”。认同首先意味着一种内在统一感,这种内在统一感是包含着矛盾的“具体的同一”;其次,认同与对“他者”差异性的想象密切相关。语文是开启文学的钥匙,良好的语文能力是迈向文学殿堂的红地毯。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是修养和品味的镜子。文学创作常着重于“真”“诚”,通过各种艺术构思成文,给予读者一种深沉、朴素的情感,使其感同身受,才能让作者与读者在作品中产生共鸣,共同达到“优美”的无我之境。
参考文献:
[1]李清照.李清照全集[M]湖北:崇文书局,2010.
[2](德)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张忠纲,綦维.李清照的女性意识[J]文史哲,2001(9).
[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王国维.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6]祁志祥.论优美与壮美 —— 美的范畴研究系列之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7).
[7](德)博克.崇高与美 —— 博克美学论文选[M].李善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8](德)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德)席勒.秀美与尊严[M].张玉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10]姚文放.审美文化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关键词】:文化;文学;审美
中国古代对“文化”一词最早作出表述的是《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处“文”、“化”两字分立,意思是人文感化、人文化育。后来“文”、“化”两字合用,乃有“文化”一词。如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道”。其中所说的“文化”后来演变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的文治教化之意。中国“文化”概念的本意偏于精神性、伦理性。“文化”是指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使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发生合乎规律的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历史成果即为文化。
余秋雨先生在《北大授课》一书中对文化进行了高度概括: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中华文化的最后成果,不是别的,而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比如鲁迅,他把集体人格说成是“国民性”,写《阿Q正传》都是在探究集体人格,诸子百家时期,儒家创建的集体人格是“君子”,佛家则是寄望创建理想的集体人格是“觉者”,道家则是“至人”。
文化是鲜活的,必须是在传承、积累、发展,再深入灵魂和骨髓。文化不单纯是传播文化知识,更不是关起门来做一些自得其乐的研究,而应该像墨子一样,传达一种信仰(兼爱与非攻)。文化信仰是人的灵魂,没有文化信仰,人就是躯壳。我们应坚守着“信仰之敬畏,文化之精髓,传承之功德”,很多乡民目不识丁,但却会在门梁上或砖匾上刻着:“耕读”,“书香门第”,“理学世家”……他们用心性于“耕”,用敬畏去“读”,坐而论道,闲来读书,功名利禄虽好,胸中自有天地,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自由的文化信仰,这就是人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精髓。
文化是充满魅力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上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的句子真是把汉语的魅力推到了顶峰。还有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泠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现在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可是谁能记住李清照曾为她丈夫赵明诚洗刷恶名而长途奔波,直到最后不得已再嫁,再嫁又嫁错了……一系列想不到的麻烦纠集在一起。李清照不知道承受了多少无法承受的打击,但到最后也未必明白:她为之奔波的那些政治名誉并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文化名誉却已经在长吁短叹之间完满建立。时代容不下她,她却成了时代的代表。从另一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时代是多相位的,在文化相位上,上苍从一开始就已经悄悄封她为王了。其实这也就是文化的魅力,在历史长河的淘汰下,最闪光的还是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意识形态里的东西。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象、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从《再别康桥》到《雨巷》,从《孔乙己》到《狂人日记》,从《声声慢》到《送别》,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流传至今的许多古代民歌如《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最初并不是文学,而是地地道道的日常生活,只是由于它们符合了“一个经验” 的要求,才在长期流传中逐渐被人们视为文学了。
文学作品是语文的一个载体,语文通过具体的文学作品去展示汉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使学生在语言的艺术中去领会艺术的语言,从而自己学会尽量完美得用语言艺术去表达自己和概括生活,同时又在艺术的世界中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语文教育应使我们的学生在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尽量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当然这种生活化并不是要建议老师们把“枯燥文本”“戏谑化”,现在很多电视,文化讲座和流行历史读本上就已经出现了“戏谑文本”,就把孔子叫“赶路老爹”,把司马迁叫“可怜叔”,我最喜欢的李清照竟被戏谑为“赵姨”,中间穿插了大量添油加醋的生动情节。这样的课是很生动有趣,但却不可取。因为这样的戏谑本就是仅凭自己的揣测、编选、虚构,并在词语上作现代化的拼接,学生笑过之后并不相信,甚至可能只记住了您教诲的处世某术,也就是如何制伏他人,获得自我生存的计策,这就严重糟蹋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这也无法让学生真正领悟汉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还原文学作品的生活化一定是要授课老师作方方面面的详解,该文学作品产生的背景,作者的心境等等,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语文文学知识,把知识掌握又轉化学生终生受益的语文文学素质和修养。
如何引导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文学作品只有在读者的阅读、体验、理解和接受后,本文才在读者的头脑中化为栩栩如生的具有诗意的艺术形象,这时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活动。所以文学活动就是除了作家对世界的观察,然后用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还要有读者的参与和对作品的再创造。例如莫言的《蛙》,作者亲历了三年饥荒,感受了人口的膨胀,计划生育政策成了必然,农村计生工作者犹如被推上了火炉烘烤。莫言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了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也毫不留情剖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我们阅读文本时,形象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节构思,细致独到的心里刻画,再加上我们的完整想象,以及还原现实生活,就把一个栩栩如生的农村妇产科医生的形象再现出来,这就是文学活动。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以及性别意识并非是自然生成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叫做俄狄浦斯情结这一危险经历的结果”。认同首先意味着一种内在统一感,这种内在统一感是包含着矛盾的“具体的同一”;其次,认同与对“他者”差异性的想象密切相关。语文是开启文学的钥匙,良好的语文能力是迈向文学殿堂的红地毯。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是修养和品味的镜子。文学创作常着重于“真”“诚”,通过各种艺术构思成文,给予读者一种深沉、朴素的情感,使其感同身受,才能让作者与读者在作品中产生共鸣,共同达到“优美”的无我之境。
参考文献:
[1]李清照.李清照全集[M]湖北:崇文书局,2010.
[2](德)叔本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张忠纲,綦维.李清照的女性意识[J]文史哲,2001(9).
[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王国维.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6]祁志祥.论优美与壮美 —— 美的范畴研究系列之一[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6(7).
[7](德)博克.崇高与美 —— 博克美学论文选[M].李善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8](德)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9](德)席勒.秀美与尊严[M].张玉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10]姚文放.审美文化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