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定位应是“文化自信”。文章基于“文化自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建构、形式选择、评价机制进行反思,提出建议如下:应依据“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凝练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抓住“文化自信”的核心与本质,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激发“文化自信”的统摄作用,增强实践教学的创造性。同时,提倡以践行“文化自信”为目标的“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设计,发挥本科思政课五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协同效应,积极创设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系统。
关键词:文化自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230-03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富时代性的要求。而“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工程的关键环节,如何在“改进中加强”,如何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最终体现在“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而“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3]。“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基于此,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反思,以期为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一、“文化自信”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与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自信。”[5]其基本内涵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对历史沉淀的文化积累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命力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相信它们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经受住各种考验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相信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6]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核心目标”定位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自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践教学”这一概念正式出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方案(“05方案”)中。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其在目标定位一致的基础上,应各有侧重,增强各自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自“05方案”以来,学界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实践教学目标的探讨很少,主要观点是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教育目标和成才目标[7]五个方面。但现有研究并未对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给予定位,使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教学目标定位上界限模糊,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思政课实践教学核心目标的定位是发挥其作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进行实践教学创新性设计的理念和灵魂所在。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特殊的理论课程,一方面课程的根本任務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问题[8],就是要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具体而言,思政课理论教学应侧重“真学、真懂”,主要在认知层面,而思政课实践教学则应侧重“真信、真用”,主要在情感和行动层面。“真学、真懂”是认知基础,而要抵达“真用”的行动层面,最为关键的就是情感上的“真信”。而“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内涵恰恰是对“真信”最生动的诠释,可以说,“真信”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命题,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论述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文化问题的思想成果一脉相承。“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文化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灵魂就是“文化自信”。思政课实践教学以及教师的实践研修,其核心目标应当是“文化自信”,没有教师的“文化自信”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没有“真信”这一核心的情感环节,思政课就难以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就难以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二、基于“文化自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反思
(一)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建构上看
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科学地建构实践教学的内容。由于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尽管教研工作者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内容建构上存在随意性大、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的现实问题,其根本症结在于依据什么来科学地建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1.依据“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凝练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基本是依据不同课程单独展开,这样有利于发挥不同课程的特点与优势,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也客观存在年级之间、课程之间、活动之间的重复现象。笔者认为,“文化自信”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这一核心目标的定位中,如何使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既丰富多样又凝练有序,需要依据“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进行宏观的设计与统筹。
所以,实践教学基本内容的凝练,应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关联与相互影响,不可将三者割裂,更不可顾此失彼。要使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真正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生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不懂中国历史,尤其是不懂近百年中国的奋斗史,不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就难以理解文化自信的丰富历史内涵;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传入的重要意义,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懂得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就不懂得文化中的传统与当代的辩证关系”[5]。
2.抓住“文化自信”的核心与本质,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好的教育必须关注和尊重学生的期待与诉求。如果思政课实践教学仅仅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忽视学生的需求,必然会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其有效性就更难以达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辅相成,也可能变成相互消解。所以,笔者认为应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需求调研,掌握学生的真正期待与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将教师设计建议与学生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由学生被动实践到主动实践的转化,并尝试收集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库,使实践教学资源得以再传播、再转化、再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学生不缺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不缺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真正缺乏的是“文化自信”。笔者在教学中与学生们一起分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起反思我们离“精神跪族”有多远,一起探讨“如何站着看世界”,一起理性地“平视西方”……这些都是学生们关心的、困惑的,更是期待和需要的。“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9]“文化自信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信。”[10]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文化自信的本质是文化之“爱”,这种“爱”里激扬着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尊与自信。文化自负、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最大的区别在于,前两者都意味着消极被动地接纳或排斥,而唯有文化自信深含创造的责任与发展的勇气。
3.激发“文化自信”的统摄作用,增强实践教学的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3]增进文化自信,要坚持“四个自信”的内在统一,激发“文化自信”的统摄作用。
教师的“文化自信”是增强实践教学创造性的灵魂所在,是引导激发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徐川建立网络公众平台与学生互动,《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文获得疯狂转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师张明明通过网络发文《混世魔王马克思》,用幽默率真的语言将深奥哲学重新演绎,江南大学教师唐忠宝推出校园思政类脱口秀《宝哥说》,解读时事政治,品味人文哲思,为青年传播正能量。这些教师的创新性来源于哪?来源于“自信”,来源于“文化自信”,来源于做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信”。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师生共同创造是实践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二)从实践教学的形式选择上看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根据实施教学的场域,可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网络虚拟实践这四种主要的形式。其单一来看各有优缺点:课堂实践——学生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经费投入少,便于操作、易于实现,但具体实施起来,往往仅仅限于辩论、演讲、讨论等學生所熟悉的形式,没有很好的内容设计其效果难以实现。校园实践——在具有课堂实践一般优点的同时,往往与学校的社团互动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实践——义工、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等形式多样,学生可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但经费问题、基地建设问题、学生参与度及安全问题成为现实不可回避的瓶颈,对学校各部门、教师素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虚拟实践——可以轻松实现学生全覆盖的问题,形式新颖、趣味性强,便于操作,但是软件开发、经费问题、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新趋势。
这四种形式可以相互“自由组合”以取长补短,在充分满足学生参与度的情况下,增强社会实践的竞争性参与,形成实践梯度,塑造不同的实践教学风格。在教师组织的同时,提倡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实践方案,形成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文化”。比如:清华大学开展的《我的家族史》社会调研报告,将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族史紧密结合,深受学生欢迎;湖南文理学院思政部黄向阳老师,自1996年开始,二十年的时间里每年招募选拔一批学生以徒步调研的方式“重走长征路”,学生们认为上大学最有价值的事,就是“跟老黄一起重走了长征路”,让学生们对革命文化、对农村建设有了深刻的体验。笔者所在学校曾开展的较有成效的实践教学形式有“新闻评论”“历史评论”以及将课堂实践与校园实践相结合的“校园人大议案”活动、让乡镇干部走进大学校园的“乡镇之声”报告、以及“科技支农”“红色之旅”等活动,还有高校开展的“法治微电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项目、网络虚拟实践等许多有益的探索,需要高校及教师结合地域特色、高校特色、学生专业特色,灵活实践教学形式,形成自己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文化品格”。 (三)从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上看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但是,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研究,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群体的激励机制,教师群体的职业积极性的激发和培育问题值得深思。如果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以及职称评定过分重视科研,忽视教学改革的评价与激励,那么思政课教师从现实的角度,就难以拥有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这是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研究中,容易忽视的重要实际问题。
思政课教师群体中有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而当前70后、80后是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思政课教师群体内部本身存在代际差异,体现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质”,彰显着不同风格的“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不同角度的理解与体验,有不同形式的展现与表达方式。在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中,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年代差异和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既把握共性又体现个性,发挥不同年代教师的自身优势,把握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
三、基于“文化自信”的“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设计
(一)基于“文化自信”的“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理念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本身应当是践行“文化自信”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激发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本科生的思政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笔者认为基于“文化自信”的“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设计,是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有益探索。
(二)“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发挥五门课程的协同效应
“一课一品牌”并不意味着五门课程“孤军奋战”,而是基于“文化自信”的统筹设计: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重点可以从《思修》《马原》《概论》三门课程中凝练并设计具体实践内容;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重点可以从《纲要》《概论》两门课程中提炼设计;我们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在《概论》《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中整合设计。力求五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既突出自身特点,又形成系统科学的整体效应,发挥不同课程间的协同效应,使五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形成合力,避免形式和内容的简单重复,让实践教学在学生中形成品牌效应。
(三)“一课一品牌”应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也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师生的自主创新,使“一课一品牌”,形成稳定而良好的革新机制,形成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教学系统。比如《思修》课可以评选优秀义工、志愿者,可以征集《法治微电影》《道德微电影》,也可以鼓励话剧、小品等艺术创作;《纲要》课可以开展《我的家族史》社会调查报告、“历史评论”“虚拟网络实践”等活动并鼓励文学创作,《概论》课可以开展“校园人大议案”“重走长征路”“新闻评论”、热点问题社会调研等活动;《马原》以“辩论赛”为依托形成特色,选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形式与政策》可开展“新闻评论”“学生播报”等活动。总之,一门课程选择一种“品牌”实践项目,并在五门课程结束后对同一年级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汇报演出,评奖评优,并纳入奖学金以及入党保研的重要考量。将学生实践教学的成果,建立优秀成果库,定期整理发布,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相互影响的良好氛围。同时,学生可以自我设计和主动创新实践,在教师提供选择的情况下,自主创造新的形式。这样,规范性和灵活性并存,品牌化与创新性同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陳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N].光明日报,2016-11-23(13).
[6]曲青山.关于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J].中共党史研究,2016(9).
[7]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
[8]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4).
[9]沈壮海.文化自信的维度[J].求是,2017(5).
[10]侯惠勤.从“四个自信”上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8).
关键词:文化自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2-0230-03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1],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富时代性的要求。而“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工程的关键环节,如何在“改进中加强”,如何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最终体现在“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而“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3]。“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基于此,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反思,以期为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一、“文化自信”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与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文化自信,是一个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自信。”[5]其基本内涵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对历史沉淀的文化积累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命力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相信它们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经受住各种考验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相信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能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6]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核心目标”定位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自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践教学”这一概念正式出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方案(“05方案”)中。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其在目标定位一致的基础上,应各有侧重,增强各自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自“05方案”以来,学界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中关于实践教学目标的探讨很少,主要观点是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教育目标和成才目标[7]五个方面。但现有研究并未对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给予定位,使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教学目标定位上界限模糊,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思政课实践教学核心目标的定位是发挥其作用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进行实践教学创新性设计的理念和灵魂所在。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特殊的理论课程,一方面课程的根本任務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处理问题[8],就是要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具体而言,思政课理论教学应侧重“真学、真懂”,主要在认知层面,而思政课实践教学则应侧重“真信、真用”,主要在情感和行动层面。“真学、真懂”是认知基础,而要抵达“真用”的行动层面,最为关键的就是情感上的“真信”。而“文化自信”的概念和内涵恰恰是对“真信”最生动的诠释,可以说,“真信”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命题,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论述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文化问题的思想成果一脉相承。“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文化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其灵魂就是“文化自信”。思政课实践教学以及教师的实践研修,其核心目标应当是“文化自信”,没有教师的“文化自信”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没有“真信”这一核心的情感环节,思政课就难以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就难以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二、基于“文化自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反思
(一)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建构上看
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科学地建构实践教学的内容。由于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尽管教研工作者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在内容建构上存在随意性大、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的现实问题,其根本症结在于依据什么来科学地建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1.依据“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凝练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基本是依据不同课程单独展开,这样有利于发挥不同课程的特点与优势,使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也客观存在年级之间、课程之间、活动之间的重复现象。笔者认为,“文化自信”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在这一核心目标的定位中,如何使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既丰富多样又凝练有序,需要依据“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进行宏观的设计与统筹。
所以,实践教学基本内容的凝练,应充分考虑“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关联与相互影响,不可将三者割裂,更不可顾此失彼。要使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真正增强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生命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有强烈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学生们充分体会到“不懂中国历史,尤其是不懂近百年中国的奋斗史,不懂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历史,就难以理解文化自信的丰富历史内涵;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传入的重要意义,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懂得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立是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就不懂得文化中的传统与当代的辩证关系”[5]。
2.抓住“文化自信”的核心与本质,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好的教育必须关注和尊重学生的期待与诉求。如果思政课实践教学仅仅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忽视学生的需求,必然会缺乏亲和力与针对性,其有效性就更难以达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辅相成,也可能变成相互消解。所以,笔者认为应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需求调研,掌握学生的真正期待与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将教师设计建议与学生自主创新相结合,实现由学生被动实践到主动实践的转化,并尝试收集思政课实践教学案例库,使实践教学资源得以再传播、再转化、再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学生不缺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不缺乏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真正缺乏的是“文化自信”。笔者在教学中与学生们一起分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起反思我们离“精神跪族”有多远,一起探讨“如何站着看世界”,一起理性地“平视西方”……这些都是学生们关心的、困惑的,更是期待和需要的。“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9]“文化自信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信。”[10]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文化自信的本质是文化之“爱”,这种“爱”里激扬着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自尊与自信。文化自负、文化自卑与文化自信最大的区别在于,前两者都意味着消极被动地接纳或排斥,而唯有文化自信深含创造的责任与发展的勇气。
3.激发“文化自信”的统摄作用,增强实践教学的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3]增进文化自信,要坚持“四个自信”的内在统一,激发“文化自信”的统摄作用。
教师的“文化自信”是增强实践教学创造性的灵魂所在,是引导激发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徐川建立网络公众平台与学生互动,《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文获得疯狂转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师张明明通过网络发文《混世魔王马克思》,用幽默率真的语言将深奥哲学重新演绎,江南大学教师唐忠宝推出校园思政类脱口秀《宝哥说》,解读时事政治,品味人文哲思,为青年传播正能量。这些教师的创新性来源于哪?来源于“自信”,来源于“文化自信”,来源于做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自信”。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目标,师生共同创造是实践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二)从实践教学的形式选择上看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根据实施教学的场域,可将思政课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网络虚拟实践这四种主要的形式。其单一来看各有优缺点:课堂实践——学生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经费投入少,便于操作、易于实现,但具体实施起来,往往仅仅限于辩论、演讲、讨论等學生所熟悉的形式,没有很好的内容设计其效果难以实现。校园实践——在具有课堂实践一般优点的同时,往往与学校的社团互动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但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实践——义工、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等等形式多样,学生可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但经费问题、基地建设问题、学生参与度及安全问题成为现实不可回避的瓶颈,对学校各部门、教师素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虚拟实践——可以轻松实现学生全覆盖的问题,形式新颖、趣味性强,便于操作,但是软件开发、经费问题、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是实践教学的一种新趋势。
这四种形式可以相互“自由组合”以取长补短,在充分满足学生参与度的情况下,增强社会实践的竞争性参与,形成实践梯度,塑造不同的实践教学风格。在教师组织的同时,提倡学生结合自身特点设计实践方案,形成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文化”。比如:清华大学开展的《我的家族史》社会调研报告,将中国近现代史与我的家族史紧密结合,深受学生欢迎;湖南文理学院思政部黄向阳老师,自1996年开始,二十年的时间里每年招募选拔一批学生以徒步调研的方式“重走长征路”,学生们认为上大学最有价值的事,就是“跟老黄一起重走了长征路”,让学生们对革命文化、对农村建设有了深刻的体验。笔者所在学校曾开展的较有成效的实践教学形式有“新闻评论”“历史评论”以及将课堂实践与校园实践相结合的“校园人大议案”活动、让乡镇干部走进大学校园的“乡镇之声”报告、以及“科技支农”“红色之旅”等活动,还有高校开展的“法治微电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项目、网络虚拟实践等许多有益的探索,需要高校及教师结合地域特色、高校特色、学生专业特色,灵活实践教学形式,形成自己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文化品格”。 (三)从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上看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对学生的实践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但是,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研究,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群体的激励机制,教师群体的职业积极性的激发和培育问题值得深思。如果对思政课教师的评价以及职称评定过分重视科研,忽视教学改革的评价与激励,那么思政课教师从现实的角度,就难以拥有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这是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研究中,容易忽视的重要实际问题。
思政课教师群体中有50后、60后、70后、80后甚至90后,而当前70后、80后是思政课教师的主体,思政课教师群体内部本身存在代际差异,体现着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质”,彰显着不同风格的“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不同角度的理解与体验,有不同形式的展现与表达方式。在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中,必须充分考虑教师的年代差异和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既把握共性又体现个性,发挥不同年代教师的自身优势,把握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形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机制。
三、基于“文化自信”的“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设计
(一)基于“文化自信”的“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理念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过程,本身应当是践行“文化自信”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激发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历史责任与使命。本科生的思政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形势与政策》五门课程,笔者认为基于“文化自信”的“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设计,是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有益探索。
(二)“一课一品牌”实践教学发挥五门课程的协同效应
“一课一品牌”并不意味着五门课程“孤军奋战”,而是基于“文化自信”的统筹设计: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重点可以从《思修》《马原》《概论》三门课程中凝练并设计具体实践内容;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重点可以从《纲要》《概论》两门课程中提炼设计;我们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在《概论》《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中整合设计。力求五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既突出自身特点,又形成系统科学的整体效应,发挥不同课程间的协同效应,使五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形成合力,避免形式和内容的简单重复,让实践教学在学生中形成品牌效应。
(三)“一课一品牌”应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系统
实践教学也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师生的自主创新,使“一课一品牌”,形成稳定而良好的革新机制,形成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教学系统。比如《思修》课可以评选优秀义工、志愿者,可以征集《法治微电影》《道德微电影》,也可以鼓励话剧、小品等艺术创作;《纲要》课可以开展《我的家族史》社会调查报告、“历史评论”“虚拟网络实践”等活动并鼓励文学创作,《概论》课可以开展“校园人大议案”“重走长征路”“新闻评论”、热点问题社会调研等活动;《马原》以“辩论赛”为依托形成特色,选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形式与政策》可开展“新闻评论”“学生播报”等活动。总之,一门课程选择一种“品牌”实践项目,并在五门课程结束后对同一年级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汇报演出,评奖评优,并纳入奖学金以及入党保研的重要考量。将学生实践教学的成果,建立优秀成果库,定期整理发布,让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相互影响的良好氛围。同时,学生可以自我设计和主动创新实践,在教师提供选择的情况下,自主创造新的形式。这样,规范性和灵活性并存,品牌化与创新性同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陳先达.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N].光明日报,2016-11-23(13).
[6]曲青山.关于文化自信的几个问题[J].中共党史研究,2016(9).
[7]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
[8]佘双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2(4).
[9]沈壮海.文化自信的维度[J].求是,2017(5).
[10]侯惠勤.从“四个自信”上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