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菩提径与愿望树
菩提原意为觉悟、智慧,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以菩提为径,是想让人们在走过这条路的时候能有所开悟,达到一种认识的境界吗?
菩提径为观音山老仙岩抵达观音广场的人行步道,路不算长,全程仅500米,阶666级。尽管如此,这条路仍然有其特殊的意义。“全路掩映于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中,路两边是沧桑坚韧的百年老树,一路上石岩、石壁、古树虬枝,妙趣天成,走在其中有烦嚣尽忘,身心俱爽的感觉。”走过这段路就是观音广场了,我突然明白这条路为何要称为菩提径了,也明白了为何说“走到尽处,更有豁然开朗的景致。”人只有怀着智慧与朝圣的心,在行走过程中体会到佛家“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的心境,参透人生的法界,或许才能“得见菩萨”吧!
然而,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又常常为各种事物困扰,能真正达到遗忘与开悟的几乎没有,这是否就是此路命名为菩提径的又一原因呢。希望每个抵达观音广场的人在走这段路的时候,都能领悟到不同的境界吧!
登上菩提径,抵达观音广场,愿望树是一定要看的,在那棵千枝万叶的树下,你不用掸去一路沾染的尘土,它们都是有缘的,作为流浪者,所有的事物都有着最初的美好心愿。当然,愿望也一定要许,也许不一定是为自己,对自己的亲人一定要系上一些愿望,无论祈福还是求平安,你都要对着那棵大树让心灵怀满虔诚。心愿包并不一定非得挂上,让一棵树承受着太多的心愿已经很辛苦了,又怎么忍心再让她背着包袱呢?!
我知道,愿望树有时只是人们对美好祈愿的渴望,而对于充满仁爱的观音山,美好祈愿正是它原初的意义呀!
遥望着远方的观音山,遥想着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我突然想起那些爱我的人,突然发现他们都是最重要的!
飞来石
“一石飞来觅佛踪,持性护法万世功。雁影松风辉耀日,物华天宝此山中。”
读到这首《飞来石》,我的意念似乎被什么突然打开,像一种梵唱在我的气血中丝丝弥散,我仿佛看到了印证“法自真传,见性成佛”的六祖慧能……
关于六祖的故事,我曾听过很多,听了也只是听了,却不曾有所开悟,依然是个凡俗之人。像“幡动与风动”的典故,我曾用了十余年,仍然不解,不解就不解吧,解了就真的解了吗,做为一个俗人,我为此自得其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偈是近二十年前的一个战友留给我的,我原不知道是六祖慧能所作,后来知道了,也不想去深究,毕竟我是一个凡俗之人,能有让我感恩的父母兄妹,有让我值得记取的朋友和可以让我快乐的事情,已经让我深为感激了。
我一直留着这个偈,那张写着这个偈的纸早已发黄,在其后的几次搬家中遗失。遗失的纸已经不重要了,纸上的字已经深深地印入我的记忆中。我不知道何时能见自己的本性,虽然佛法有说“只要心向善,人人皆是佛。”我却从未想过成佛,哪怕只是一闪念,毕竟我离佛太远,远得连佛脚也抱不到呢。
写到这里,似乎与文题相去甚远,可我并不觉得,就像石头是为佛飞来的,而我的文章也一样是围着佛写的。
再次想六祖慧能对两名僧人所争的幡动与风动时说的话“风和幡都没有动,是你们自己的心在动!”
飞来石真的是一块石头吗?
耀佛岭
照片静静地摆在电脑里,我望着它,心里却在想着另外的数字,观音山海拔488米,耀佛岭海拔566米。显然,耀佛岭是观音山的最高点。
我是个对数字十分敏感的人,每次遇到数字的问题,我的脑袋就会变大,不是赶紧叉开话题就是干脆闭口不言,像现在面对的这两组数字,我就是这种感觉,不知道如何应对它们。山的海拔是如何进行定位的呢,以平均的高度还是以最高处为准,我对此一无所知!这也让我也常常为此感到愧疚,当初真的应该好好地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耀佛岭,对于这个词我也有些不知所措,为何叫耀佛岭呢?
“相传500年前观音寺建成时,当天观世音菩萨曾在此显灵,演绎其三十二法身相,美丽传说流传至今。”这是对耀佛岭的解释?我仍觉得这不是最好的,佛一直说自己与众生平等,众生皆是佛。这是种平民的思想,我喜欢,感觉亲近。耀的意思却有径庭之感,耀是光线照射、显扬和光荣的意思,这种解释似乎有悖佛的教义。
仔细想想,我又忍不住笑了,事实上,我所考虑的这个问题正犯了佛所说的“执”。是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执”于“我”的认知,放弃对更多事物的解读!像对上面的两组数字,因为“执”于理解,反而忽略了数字后面的事物!
在耀佛岭上,秀竹林是值得一观的景点,虽然竹林有牵强附会的意思,比如“远远看去,竹林有时像八人齐聚密商大事,有时像二人对视,有时又像三人成影或单人独处,或站或立或卧或躺,跛足的铁拐李、满脸络腮胡的汉钟离、倒骑驴的张果老、飘逸的吕洞宾、秀气的何仙姑、不羁的蓝采和、温和的韩湘子、持重富态的曹国舅……”当然如果真有竹子能像他们,倒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观吧……
“观音古寺传千古、耀佛岭上耀金佛,而今回首乾坤路,一汪碧海映浮屠。”再次想起这首诗来,也对耀佛岭有了另一番认识,像诗中的最后一句:一汪碧海映浮屠……
仙宫岭
仙宫岭,真的是住有神仙的地方吗?
其实,有没有神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上这个岭看看,不为睹神仙的遗迹,也不为沾一点仙风,让我的骨头有那么点儿道味。我的目的非常简单,只为岭上有着600年历史的草药园!
我喜欢草药,因为它们是来自民间的草本,是和人类最容易接触的事物。我曾写过与民间草本相关的文章,它们更多体现了我对民间的热爱,给我感动和温暖,让我在回忆的过程饱受爱的浸润,以至成为我漂流他乡的精神支柱!
神仙太遥远,远的不可触及,我不会去奢想,就像我不会去想那两位真人是否是火龙和缥缈一样。我喜欢现实的风景,也相信人间自有人间的仙境。记得小时候看电影,常常看到电影里的神仙被人间美景所迷,乐不思返,甘心留在民间。那时我曾不解,神仙的日子一直是普通人所向往的,为什么神仙却要到人间来呢。后来读的书多了,认识也渐渐丰富,才慢慢发现,神仙不过是人们杜撰出来,它更多地代表着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的向往!
作为道教胜地,仙宫岭是迷人的,像“奇踪千载无人识,洞天一敞天下惊”这句子已够惊人。“沿途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极高,实为养生、观赏怡情、保健的风水宝地。”这含量极高可以高效净化空气,改善人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作用的负离子,也足以说明这里是一处环境优美适宜人类生养的好地方!
仙宫岭是住有神仙的,他们也许不是火龙、缥缈两位澄阳真人,无论是谁都一样,当他们满怀慈悲,以爱心救助他人的时候,他们的行为远比神仙更值得我们敬重。对于值得敬重的人,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纪念都是可以谅解的!
一个拥有大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观音广场
这是个让我震撼的景点!
从观音山西大门盘旋而上,阳光自顶上泻下,在宽阔的石径上铺展,碧绿的树影在道路的两边排开,绵绵连连,四下极其的清静,大自然的声音一一收入耳中,那是一种禅意,一种惟用心可以感受到的祥和之气。人还未到广场,就已经被圣像的祥瑞之气笼罩了,有如露沐的感觉。一路走来,一路的禅意相随,由不得你不为之沉醉!
在我的生活节奏里,原本无法用自己目光接触观世音菩萨的圣像,这与我是否信佛无关,通常对于端正庄严之人我都是格外敬重,何况是面对给万民以平安、福泽的大慈大悲救世主观世音菩萨的法相!
我曾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佛像,记忆最深的当属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像,那个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的大像曾让我一度不解,如卢舍那的意思,后来查了辞书,才发现在佛经里是指光明普照。尽管大佛像有些残破,但他丰满圆润的面相,新月一般的眉,宁静含蓄的双目,庄严又不失慈祥的神态还是让我倍感敬畏。对于观音像,我看得更早,已经近二十年了,在河北省正定隆兴寺的大悲阁里,那是一座铜造的千手千眼大悲菩萨像,像通高21米,铸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是目前国内最高大的站立式铜菩萨造像。只是那时都太过匆忙,没能把它们拍下来。每次和朋友说及,朋友总说太遗憾了,说我应该把这些风景都拍下来,可是当我想起卢舍那大佛的时候,又觉得那些根本算不得遗憾,对于这些只应敬重的事物,拍照是否也是一种亵渎呢?!
观音广场让我最为震撼的是观音像,据说它是全世界最大的花岗岩雕像,对它的文字介绍是“高33米,横截面宽10.2米,体积有630立方米,总重3300吨,雄伟壮观,雕刻精美,风格典雅,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极具盛唐风采的石雕艺术精品。”看着这些文字,我已经找不出更多的词汇来形容它了,对头戴宝冠,盘坐于圆形束腰须弥莲座之上,左手持杨柳净瓶,右手成捻花形,胸前饰璎珞,肩披天衣的观音圣像,我只有顶礼膜拜的份了……
我不知道在开光仪式时,天空是不是真的祥云朵朵,有万道金光从天而降,集中映照在观音菩萨的金身上。我是相信有祥瑞隆临的,当你满怀虔诚,祈求美好的愿望并以美好之心对待世界,我相信你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另外,在观音广场你或许还会有另外的收获,如开阔视野,在“南天圣地,百粤秘境”的观音山,从488米的山顶看世界,难道不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吗?!
附:阿土,本名庄汉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见《诗刊/散文/中华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读者/文化博览/雨花》等刊。获过文化部及省市文学奖多次,入选《21世纪散文年选》《2003/2004/ 2005/2006年中国散文诗精选》《2006/2008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中学生魅力阅读·高中版》《天下阅读》《2008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2008年值得小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江苏散文双年选2006-2007》等数十个选本。
菩提原意为觉悟、智慧,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以菩提为径,是想让人们在走过这条路的时候能有所开悟,达到一种认识的境界吗?
菩提径为观音山老仙岩抵达观音广场的人行步道,路不算长,全程仅500米,阶666级。尽管如此,这条路仍然有其特殊的意义。“全路掩映于浓荫蔽日的原始森林中,路两边是沧桑坚韧的百年老树,一路上石岩、石壁、古树虬枝,妙趣天成,走在其中有烦嚣尽忘,身心俱爽的感觉。”走过这段路就是观音广场了,我突然明白这条路为何要称为菩提径了,也明白了为何说“走到尽处,更有豁然开朗的景致。”人只有怀着智慧与朝圣的心,在行走过程中体会到佛家“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的心境,参透人生的法界,或许才能“得见菩萨”吧!
然而,在行走的过程中,我们又常常为各种事物困扰,能真正达到遗忘与开悟的几乎没有,这是否就是此路命名为菩提径的又一原因呢。希望每个抵达观音广场的人在走这段路的时候,都能领悟到不同的境界吧!
登上菩提径,抵达观音广场,愿望树是一定要看的,在那棵千枝万叶的树下,你不用掸去一路沾染的尘土,它们都是有缘的,作为流浪者,所有的事物都有着最初的美好心愿。当然,愿望也一定要许,也许不一定是为自己,对自己的亲人一定要系上一些愿望,无论祈福还是求平安,你都要对着那棵大树让心灵怀满虔诚。心愿包并不一定非得挂上,让一棵树承受着太多的心愿已经很辛苦了,又怎么忍心再让她背着包袱呢?!
我知道,愿望树有时只是人们对美好祈愿的渴望,而对于充满仁爱的观音山,美好祈愿正是它原初的意义呀!
遥望着远方的观音山,遥想着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我突然想起那些爱我的人,突然发现他们都是最重要的!
飞来石
“一石飞来觅佛踪,持性护法万世功。雁影松风辉耀日,物华天宝此山中。”
读到这首《飞来石》,我的意念似乎被什么突然打开,像一种梵唱在我的气血中丝丝弥散,我仿佛看到了印证“法自真传,见性成佛”的六祖慧能……
关于六祖的故事,我曾听过很多,听了也只是听了,却不曾有所开悟,依然是个凡俗之人。像“幡动与风动”的典故,我曾用了十余年,仍然不解,不解就不解吧,解了就真的解了吗,做为一个俗人,我为此自得其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偈是近二十年前的一个战友留给我的,我原不知道是六祖慧能所作,后来知道了,也不想去深究,毕竟我是一个凡俗之人,能有让我感恩的父母兄妹,有让我值得记取的朋友和可以让我快乐的事情,已经让我深为感激了。
我一直留着这个偈,那张写着这个偈的纸早已发黄,在其后的几次搬家中遗失。遗失的纸已经不重要了,纸上的字已经深深地印入我的记忆中。我不知道何时能见自己的本性,虽然佛法有说“只要心向善,人人皆是佛。”我却从未想过成佛,哪怕只是一闪念,毕竟我离佛太远,远得连佛脚也抱不到呢。
写到这里,似乎与文题相去甚远,可我并不觉得,就像石头是为佛飞来的,而我的文章也一样是围着佛写的。
再次想六祖慧能对两名僧人所争的幡动与风动时说的话“风和幡都没有动,是你们自己的心在动!”
飞来石真的是一块石头吗?
耀佛岭
照片静静地摆在电脑里,我望着它,心里却在想着另外的数字,观音山海拔488米,耀佛岭海拔566米。显然,耀佛岭是观音山的最高点。
我是个对数字十分敏感的人,每次遇到数字的问题,我的脑袋就会变大,不是赶紧叉开话题就是干脆闭口不言,像现在面对的这两组数字,我就是这种感觉,不知道如何应对它们。山的海拔是如何进行定位的呢,以平均的高度还是以最高处为准,我对此一无所知!这也让我也常常为此感到愧疚,当初真的应该好好地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耀佛岭,对于这个词我也有些不知所措,为何叫耀佛岭呢?
“相传500年前观音寺建成时,当天观世音菩萨曾在此显灵,演绎其三十二法身相,美丽传说流传至今。”这是对耀佛岭的解释?我仍觉得这不是最好的,佛一直说自己与众生平等,众生皆是佛。这是种平民的思想,我喜欢,感觉亲近。耀的意思却有径庭之感,耀是光线照射、显扬和光荣的意思,这种解释似乎有悖佛的教义。
仔细想想,我又忍不住笑了,事实上,我所考虑的这个问题正犯了佛所说的“执”。是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执”于“我”的认知,放弃对更多事物的解读!像对上面的两组数字,因为“执”于理解,反而忽略了数字后面的事物!
在耀佛岭上,秀竹林是值得一观的景点,虽然竹林有牵强附会的意思,比如“远远看去,竹林有时像八人齐聚密商大事,有时像二人对视,有时又像三人成影或单人独处,或站或立或卧或躺,跛足的铁拐李、满脸络腮胡的汉钟离、倒骑驴的张果老、飘逸的吕洞宾、秀气的何仙姑、不羁的蓝采和、温和的韩湘子、持重富态的曹国舅……”当然如果真有竹子能像他们,倒也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观吧……
“观音古寺传千古、耀佛岭上耀金佛,而今回首乾坤路,一汪碧海映浮屠。”再次想起这首诗来,也对耀佛岭有了另一番认识,像诗中的最后一句:一汪碧海映浮屠……
仙宫岭
仙宫岭,真的是住有神仙的地方吗?
其实,有没有神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如何都要上这个岭看看,不为睹神仙的遗迹,也不为沾一点仙风,让我的骨头有那么点儿道味。我的目的非常简单,只为岭上有着600年历史的草药园!
我喜欢草药,因为它们是来自民间的草本,是和人类最容易接触的事物。我曾写过与民间草本相关的文章,它们更多体现了我对民间的热爱,给我感动和温暖,让我在回忆的过程饱受爱的浸润,以至成为我漂流他乡的精神支柱!
神仙太遥远,远的不可触及,我不会去奢想,就像我不会去想那两位真人是否是火龙和缥缈一样。我喜欢现实的风景,也相信人间自有人间的仙境。记得小时候看电影,常常看到电影里的神仙被人间美景所迷,乐不思返,甘心留在民间。那时我曾不解,神仙的日子一直是普通人所向往的,为什么神仙却要到人间来呢。后来读的书多了,认识也渐渐丰富,才慢慢发现,神仙不过是人们杜撰出来,它更多地代表着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的向往!
作为道教胜地,仙宫岭是迷人的,像“奇踪千载无人识,洞天一敞天下惊”这句子已够惊人。“沿途景色迷人,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极高,实为养生、观赏怡情、保健的风水宝地。”这含量极高可以高效净化空气,改善人体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人精神焕发、充满活力作用的负离子,也足以说明这里是一处环境优美适宜人类生养的好地方!
仙宫岭是住有神仙的,他们也许不是火龙、缥缈两位澄阳真人,无论是谁都一样,当他们满怀慈悲,以爱心救助他人的时候,他们的行为远比神仙更值得我们敬重。对于值得敬重的人,无论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纪念都是可以谅解的!
一个拥有大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观音广场
这是个让我震撼的景点!
从观音山西大门盘旋而上,阳光自顶上泻下,在宽阔的石径上铺展,碧绿的树影在道路的两边排开,绵绵连连,四下极其的清静,大自然的声音一一收入耳中,那是一种禅意,一种惟用心可以感受到的祥和之气。人还未到广场,就已经被圣像的祥瑞之气笼罩了,有如露沐的感觉。一路走来,一路的禅意相随,由不得你不为之沉醉!
在我的生活节奏里,原本无法用自己目光接触观世音菩萨的圣像,这与我是否信佛无关,通常对于端正庄严之人我都是格外敬重,何况是面对给万民以平安、福泽的大慈大悲救世主观世音菩萨的法相!
我曾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佛像,记忆最深的当属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像,那个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的大像曾让我一度不解,如卢舍那的意思,后来查了辞书,才发现在佛经里是指光明普照。尽管大佛像有些残破,但他丰满圆润的面相,新月一般的眉,宁静含蓄的双目,庄严又不失慈祥的神态还是让我倍感敬畏。对于观音像,我看得更早,已经近二十年了,在河北省正定隆兴寺的大悲阁里,那是一座铜造的千手千眼大悲菩萨像,像通高21米,铸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是目前国内最高大的站立式铜菩萨造像。只是那时都太过匆忙,没能把它们拍下来。每次和朋友说及,朋友总说太遗憾了,说我应该把这些风景都拍下来,可是当我想起卢舍那大佛的时候,又觉得那些根本算不得遗憾,对于这些只应敬重的事物,拍照是否也是一种亵渎呢?!
观音广场让我最为震撼的是观音像,据说它是全世界最大的花岗岩雕像,对它的文字介绍是“高33米,横截面宽10.2米,体积有630立方米,总重3300吨,雄伟壮观,雕刻精美,风格典雅,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极具盛唐风采的石雕艺术精品。”看着这些文字,我已经找不出更多的词汇来形容它了,对头戴宝冠,盘坐于圆形束腰须弥莲座之上,左手持杨柳净瓶,右手成捻花形,胸前饰璎珞,肩披天衣的观音圣像,我只有顶礼膜拜的份了……
我不知道在开光仪式时,天空是不是真的祥云朵朵,有万道金光从天而降,集中映照在观音菩萨的金身上。我是相信有祥瑞隆临的,当你满怀虔诚,祈求美好的愿望并以美好之心对待世界,我相信你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另外,在观音广场你或许还会有另外的收获,如开阔视野,在“南天圣地,百粤秘境”的观音山,从488米的山顶看世界,难道不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吗?!
附:阿土,本名庄汉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见《诗刊/散文/中华散文/散文选刊/散文百家/读者/文化博览/雨花》等刊。获过文化部及省市文学奖多次,入选《21世纪散文年选》《2003/2004/ 2005/2006年中国散文诗精选》《2006/2008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中学生魅力阅读·高中版》《天下阅读》《2008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2008年值得小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江苏散文双年选2006-2007》等数十个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