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归鸟从窗外掠过,在城市的夹缝里一闪而过。我隔着玻璃,好像听到了一声短促的啼叫,迷茫、彷徨。它像是在寻找,寻找那片记忆中的乡土,那记忆里的青翠、鸟语和花香……
时间总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习惯新奇,忘记过去。
我学会了在时代的变化里习惯有边际的天空,习惯四处林立的钢筋水泥和日夜不息的车水马龙,习惯把自己的青春浸满刺鼻的油墨和苦涩的咖啡。可我的记忆里总有那样一座朦胧的小镇,被岁月的风卷裹着渐渐消散,那记忆虽早已不堪拾起,却仍旧无比美丽。
小镇里的我还是一个小小的孩子,有着稚嫩的脸庞和未退的乳牙,脸上挂着无忧无虑的笑容,躺在高高的草垛上看南徙的候鸟,在姥姥的怀抱里打滚撒娇。那些属于我的童年记忆,仿佛避开了岁月的侵蚀,在这座小镇里,如此鲜活地存在着。
小镇的东边有一条不算湍急的水流,像河,也像沟。它从一片小小的湖中流出,曲折的河道遍布半个小镇,它没有什么优雅的名号,当地人都叫它小河沟。它夹杂着韵味独特的乡音,勾勒出粼粼的波光和轻拂水面的柳枝。在我小小的童年世界里,这条小河便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而我对自然最初的体验与依恋,也大都源于此。它就像一道来自岁月深处的清流,携着最初的纯净,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那时的我总是期待着与小河沟的相会,和弟弟一起,坐在车沿上,唱着刚刚学会的童谣,嗅着路边飘来的青草幽香和新鲜的牛粪气息。姥爷干活的地儿旁有一座好像随意搭就的小桥,他总会在桥旁把我们放下,让我们享受小河沟独特的魅力和无私的馈赠。
直到夕阳西下,并不算宽广的水面上映射出金色的光华,姥爷便会结束一天的劳作,用那辆破旧的车,拉着一小桶田螺,几只河蟹,和两个光屁股的小孩,慢慢驶向远处那抹淡淡的炊烟。我们坐在车上,望着两边渐渐后退的麦田、远处渐渐模糊的山丘的轮廓,一天的欢笑与感动在车轮的“嘎吱”声中慢慢沉淀,沉淀成一场回味无穷的甜美梦境。
那时姥姥的厨房里没有天然气,也没有油烟机,只有一个用砖砌成的灶台。灶台静静地躺在墙边,上面满是烟火侵蚀的印痕。每当树叶枯黄,悄然飘落,姥姥便会拿着笤帚和尼龙袋,把卷曲的落叶细细扫起,小心地堆放在灶台旁,留作引火的燃料。
灶口旁常摆着一张小凳,经过多次修补,略显破旧,可我总是喜欢坐在上面。抓一把树叶塞进灶口,看着明亮的火焰随着叶的卷曲渐渐熄下去,再从木柴间的缝隙里慢慢腾起来,喜欢乳白色的蒸汽顶开厚重的锅盖,溢出诱人的饭菜香气……我有时会用木棒引一点火,当作燃烧的火炬举着满屋乱跑,或是就干脆看着那股炙热的火苗燃尽了生命的痕迹,在黑暗的灶膛里闪着暗红色的光。这些自然的子嗣,在经历了一段段岁月的轮回,经历了所有的辉煌和凋零后,又以这种方式重新回到自然里去,像极了人们苦苦追求的永恒,但却离我那么近,那么平凡。
在时间的旷野里,我伴着昼夜的更迭渐行渐远,走过水流的干涸与炊火的消逝。那些曾经的美好,都像沿途的风景般匆匆退去,带着那时所有的感动与欢笑,在都市的繁华和嘈杂声里破碎、消散……只留我在漆黑的夜里,呢喃着用多少个现在才能换一个曾经。
窗外,那声短促的悲鸣,犹如来自记忆深处的遗响,也早已随着那只迷途的归鸟,消失在那模糊又遥不可及的天际。
点评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童年记忆,本文作者也不例外。文章以回忆的形式,通过描写故乡的小河与外婆家的老灶,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与不舍。文章描写细致,情感真挚,韵味悠长,富有童趣。读罢全文,虽难觅华丽的辞藻,却给人以意味深长、含蓄隽永之感。
时间总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人习惯新奇,忘记过去。
我学会了在时代的变化里习惯有边际的天空,习惯四处林立的钢筋水泥和日夜不息的车水马龙,习惯把自己的青春浸满刺鼻的油墨和苦涩的咖啡。可我的记忆里总有那样一座朦胧的小镇,被岁月的风卷裹着渐渐消散,那记忆虽早已不堪拾起,却仍旧无比美丽。
小镇里的我还是一个小小的孩子,有着稚嫩的脸庞和未退的乳牙,脸上挂着无忧无虑的笑容,躺在高高的草垛上看南徙的候鸟,在姥姥的怀抱里打滚撒娇。那些属于我的童年记忆,仿佛避开了岁月的侵蚀,在这座小镇里,如此鲜活地存在着。
小镇的东边有一条不算湍急的水流,像河,也像沟。它从一片小小的湖中流出,曲折的河道遍布半个小镇,它没有什么优雅的名号,当地人都叫它小河沟。它夹杂着韵味独特的乡音,勾勒出粼粼的波光和轻拂水面的柳枝。在我小小的童年世界里,这条小河便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而我对自然最初的体验与依恋,也大都源于此。它就像一道来自岁月深处的清流,携着最初的纯净,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那时的我总是期待着与小河沟的相会,和弟弟一起,坐在车沿上,唱着刚刚学会的童谣,嗅着路边飘来的青草幽香和新鲜的牛粪气息。姥爷干活的地儿旁有一座好像随意搭就的小桥,他总会在桥旁把我们放下,让我们享受小河沟独特的魅力和无私的馈赠。
直到夕阳西下,并不算宽广的水面上映射出金色的光华,姥爷便会结束一天的劳作,用那辆破旧的车,拉着一小桶田螺,几只河蟹,和两个光屁股的小孩,慢慢驶向远处那抹淡淡的炊烟。我们坐在车上,望着两边渐渐后退的麦田、远处渐渐模糊的山丘的轮廓,一天的欢笑与感动在车轮的“嘎吱”声中慢慢沉淀,沉淀成一场回味无穷的甜美梦境。
那时姥姥的厨房里没有天然气,也没有油烟机,只有一个用砖砌成的灶台。灶台静静地躺在墙边,上面满是烟火侵蚀的印痕。每当树叶枯黄,悄然飘落,姥姥便会拿着笤帚和尼龙袋,把卷曲的落叶细细扫起,小心地堆放在灶台旁,留作引火的燃料。
灶口旁常摆着一张小凳,经过多次修补,略显破旧,可我总是喜欢坐在上面。抓一把树叶塞进灶口,看着明亮的火焰随着叶的卷曲渐渐熄下去,再从木柴间的缝隙里慢慢腾起来,喜欢乳白色的蒸汽顶开厚重的锅盖,溢出诱人的饭菜香气……我有时会用木棒引一点火,当作燃烧的火炬举着满屋乱跑,或是就干脆看着那股炙热的火苗燃尽了生命的痕迹,在黑暗的灶膛里闪着暗红色的光。这些自然的子嗣,在经历了一段段岁月的轮回,经历了所有的辉煌和凋零后,又以这种方式重新回到自然里去,像极了人们苦苦追求的永恒,但却离我那么近,那么平凡。
在时间的旷野里,我伴着昼夜的更迭渐行渐远,走过水流的干涸与炊火的消逝。那些曾经的美好,都像沿途的风景般匆匆退去,带着那时所有的感动与欢笑,在都市的繁华和嘈杂声里破碎、消散……只留我在漆黑的夜里,呢喃着用多少个现在才能换一个曾经。
窗外,那声短促的悲鸣,犹如来自记忆深处的遗响,也早已随着那只迷途的归鸟,消失在那模糊又遥不可及的天际。
点评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童年记忆,本文作者也不例外。文章以回忆的形式,通过描写故乡的小河与外婆家的老灶,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追忆与不舍。文章描写细致,情感真挚,韵味悠长,富有童趣。读罢全文,虽难觅华丽的辞藻,却给人以意味深长、含蓄隽永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