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否能顺利的进行英语交际反应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掌握程度。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向学生输入跨文化交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中学英语教学体验,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就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对中学生英语交际的影响进行粗略的探讨,为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 跨文化交际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交流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的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跨文化交际。如果人们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在对外交流中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我们在文化教学方面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I.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其差异性
《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文化意识”就是指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尤其是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他包括文化知识、社会风俗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学生在以后的口语交际中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文化差异方面稍加注意。
一、称呼的差异
在汉语中,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候“老师好”.还有“张医生”、“李经理”等称呼。而在英语中,人们不说”Teacher Zhang”,”Engineer Liu”等。他们习惯把Mr.,Mrs.,Miss与姓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小张、小李”在汉语里是很亲切的称呼,而用“小杰克”称呼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不礼貌的;用汉语称呼“孟老、老人家”,中国老人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可是英美老人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可能会很不高兴地反驳“难道我有那么老吗?”
二、言谈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结婚了吗?”。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礼貌,而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 Your dress is so nice!
三、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
四、社会关系的差异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中国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扶养老人,密切了亲情关系。
II.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就造成人们谈话或习惯不尽相同。如: 一群中国女孩初到美国,在游乐场玩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错过了班车,于是想询问路人如何回到她们的学校。突然,她们看见了一对夫妇,于是走上前,面带微笑地说“Hello”,然而,这对夫妇却神色冷淡的走开了。显而易见,细心的读者已经知道这些女生的错误所在了——不是语言错误,而是语用错误。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环境及应用语言的文化背景的讲解,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实物与图片的使用。如教师在讲解手势语时,可用图片帮助学生来理解“OK!”“Good luck!” 等西方特有的手势,学生容易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鲜感与喜爱之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外国社会文化的好奇心。
二、教师利用教材、报刊、杂志、电影及电视上的资料,或买一些原声录音带放给学生听,这样既练习了听力,又可以了解异国风情。在这里,笔者比较推崇的是经典美剧《老友记》,通过电视电影让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外国的文化。
三、通过组织英语角、情景演示等,创设形式形式多样的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四、对比教学。即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利用本国文化通过对比去发现两种文化异同,使学生认识到中英文化差异并了解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或社会背景。
五、循序渐进,分级教学。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原则体现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分级教学。
Ⅲ.结束语
中西双方不同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带来了人们思想、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只有不断学习、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社会风俗习惯,才会顺利交往,和谐相处。因此,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要求我们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决不能忽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个没有适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不会成为未来世界所需要的合格有用人才,在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中也就难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廖建政. 论英语教学中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谢艳红.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3]蔡春芳. 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如何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分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5
[4]葛爽,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第4期,第4卷:37
[5]康月梅,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5 年第14 期:293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 跨文化交际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交流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社会信息化的提高,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跨文化交际。如果人们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在对外交流中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我们在文化教学方面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I.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其差异性
《英语课程标准》中所说的“文化意识”就是指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尤其是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他包括文化知识、社会风俗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学生在以后的口语交际中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文化差异方面稍加注意。
一、称呼的差异
在汉语中,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候“老师好”.还有“张医生”、“李经理”等称呼。而在英语中,人们不说”Teacher Zhang”,”Engineer Liu”等。他们习惯把Mr.,Mrs.,Miss与姓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小张、小李”在汉语里是很亲切的称呼,而用“小杰克”称呼一位英国青年却是不礼貌的;用汉语称呼“孟老、老人家”,中国老人听得心里美滋滋的,可是英美老人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他们可能会很不高兴地反驳“难道我有那么老吗?”
二、言谈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结婚了吗?”。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礼貌,而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 Your dress is so nice!
三、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
四、社会关系的差异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中国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扶养老人,密切了亲情关系。
II.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就造成人们谈话或习惯不尽相同。如: 一群中国女孩初到美国,在游乐场玩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错过了班车,于是想询问路人如何回到她们的学校。突然,她们看见了一对夫妇,于是走上前,面带微笑地说“Hello”,然而,这对夫妇却神色冷淡的走开了。显而易见,细心的读者已经知道这些女生的错误所在了——不是语言错误,而是语用错误。通过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中应重视语言环境及应用语言的文化背景的讲解,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一、实物与图片的使用。如教师在讲解手势语时,可用图片帮助学生来理解“OK!”“Good luck!” 等西方特有的手势,学生容易在轻松的气氛中认识,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鲜感与喜爱之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外国社会文化的好奇心。
二、教师利用教材、报刊、杂志、电影及电视上的资料,或买一些原声录音带放给学生听,这样既练习了听力,又可以了解异国风情。在这里,笔者比较推崇的是经典美剧《老友记》,通过电视电影让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外国的文化。
三、通过组织英语角、情景演示等,创设形式形式多样的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四、对比教学。即在教学中,教师直接利用本国文化通过对比去发现两种文化异同,使学生认识到中英文化差异并了解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或社会背景。
五、循序渐进,分级教学。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原则体现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分级教学。
Ⅲ.结束语
中西双方不同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带来了人们思想、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只有不断学习、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知识及社会风俗习惯,才会顺利交往,和谐相处。因此,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要求我们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决不能忽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一个没有适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生,不会成为未来世界所需要的合格有用人才,在未来世界的激烈竞争中也就难有立足之地。
参考文献
[1]廖建政. 论英语教学中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 2003
[2]谢艳红.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 2004
[3]蔡春芳. 关于跨文化交际教学如何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分析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5
[4]葛爽,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第4期,第4卷:37
[5]康月梅,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5 年第14 期: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