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牛文化展览馆精品陶(瓷)牛概述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gu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康乐是一个畜牧大县,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其实,人类对牛的驯养大约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而中国对牛图腾崇拜可追溯到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时期。千百年来,人们以激情和睿智表现牛、赞美牛、讴歌牛、崇拜牛,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康乐县博物馆陈列的各时期不同质地的牛文物,更直观地让世人们了解古代农耕文化,学习牛的精神和品质。
   [关键词]康乐县牛文化展览馆;陶牛;瓷牛;农耕文明
   [中图分类号]G26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9)01-0158-02
   一、前言
   康乐县牛文化展覽馆2013年8月建成,是目前甘肃唯一一家以牛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面积300余平方米,展出从汉朝至元代时期的各种质地的精品牛造型文物100余件。众所周知,牛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宝贝,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华文明的根脉便是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人类对牛的驯养大约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而中国对牛的图腾崇拜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时期。相传大禹治水时,每治好一处,就将铸铁牛沉入水底,以镇水患。牛是智慧的化身,“青牛西去” “白马东来 ”正是中华智慧与世界智慧的有机结合。千百年来,人们以激情和睿智表现牛、赞美牛、讴歌牛、崇拜牛,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牛文化。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农耕文明可能会被现代工业文明所替代,但是农耕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根基和血脉永远闪耀光芒,牛的精神和品质将永远激励现代人开拓前进。
   二、康乐县牛文化展览馆精品陶(瓷)牛列举
   (一)汉代彩绘陶牛拉车
   汉代为什么出现了各种造型的陶牛拉车而不是陶马拉车,因为东周以来数百年的战乱导致国库空虚和马匹奇缺,“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武帝时期,有些诸侯几乎很难见到马匹,更何况一般的官僚要是乘坐马车来彰显自己那真是天方夜谭。所以,牛车便成了汉代贵族的代步工具,这样乘坐陶(瓷)牛拉车逐渐渐成为此时期的一种时尚。
   康乐县牛文化展览馆汉代牛拉车最典型、最具有代表的属这件彩绘陶牛拉车,泥质陶,高40.2厘米,通长49厘米。整体来看,此件陶牛拉车造型生动逼真,气势雄伟,彩绘完美。陶牛整体圆润,颔下皮肉发达,双角竖立。牛背驾着华丽堂皇的篷车,由硕大的两个车轮支撑着,车身和车篷饰红、黄两彩绘制祥云,边沿镶嵌间隔距离均匀的黄彩小乳丁,如此的装饰使其非常醒目大气。此牛虽拉着那么高大厚重的篷车,但牛头高昂、神态自如,真正体现了“牛之所以为牛,就因其有容物与载物之函养”的本质。
   (二)北齐陶站牛
  公元386年,鲜卑族建立北魏。535年,分裂成东魏、西魏。后来东魏演变成北齐,北魏演变成北周,这些更叠的朝代均为少数名族建立的政权。所以此时期的牛造型及装饰也有明显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
   康乐县牛文化展览馆藏这尊北齐牛,昂首直立,双目圆睁,尖角支起,鼻孔张大,双耳直竖。高仰的头上有络绳,圆润宽厚的脊背饰有缨络,华丽的配饰为其增添了几分华贵之气。颔下皮肉牵连赘生,体格雄健,造型生动传神,姿态优美,让人感觉到它全身充满力量。牛身塑出大略的肌肉体块及几处突出的骨点,四肢稍短,略分开,蹄大,显示出了强悍的阳刚之美。这件具有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是北齐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北齐牛的精品。
   (三)唐三彩站牛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唐代低温彩釉陶器的总称,属于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彩釉陶器。具体是在陶胚上涤彩釉,烘制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色釉浓淡变化,互相寖润,便形成浅黄、浅绿、深绿等色彩、色彩相互辉映中显示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三彩在陶瓷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同时给唐代陶瓷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康乐县牛文化展览馆藏这尊唐三彩牛高78厘米,长83厘米,造型大气优美,釉色自然天成,芝麻开片自然有序,器形完整。此牛显示出了大唐盛世的繁荣和作为国际大都市雍容大度的气魄,是件难得的艺术珍品。
   (四)隋朝原始青釉牛拉碌碡
   隋代青瓷是在南北朝时期陶瓷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出现了南北融合为一体的崭新局面,既继承了南北时期的烧瓷技术与青瓷造型,又有所提高并创造出许多新的器型。隋代青瓷的胎体很坚硬,颜色灰青,比较浅。隋代工艺融铸南北,既有北方刚劲粗狂的风格,又有南方清秀的特点。青瓷的出现将隋代陶瓷手工业推到了顶峰。
   康乐县牛文化展览馆藏这件原始青釉,釉色青中泛黄,似将熟之稻谷。牛首高扬,双角竖立,双目微闭,口微微张开,体格健壮,非常圆润。牛背上驮着一个小孩,小孩呈爬状,一手拉着牛脖绳,一手高高抬起,好像在吆喝着牛干活,牛后面拖着碌碡。牛虽然干着繁重的体力活,但整个场面展现出了任劳任怨、憨厚宽容、无私奋献的高贵品格。
   (五)元代黑陶卧牛
   黑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我国史前文化中即有“黑陶文化”之说。黑陶色泽乌黑、造型稳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有以下五大特点:黑如漆,亮如镜,声如磬,硬如瓷,薄如纸。黑陶充分体现了原始艺术的粗犷、质朴,首先主要得益于原材料的精心选用和加工制作方法。黑陶材质主要有陶土、碳源(主要是木材和煤)、燃料三个方面。我们的先民早在4600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封窑技术,通过科学的“熏烟渗碳”技术,将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而呈黑色,这种“熏烟渗碳法”被载入了世界工艺美术史。
   康乐县牛文化展览馆藏珍藏的这件泥质陶黑陶卧牛高9.4厘米,通长17.5厘米。此牛黑如漆、亮如镜,呈卧状,头微微上仰,双角竖立,眼睛微闭,造型逼真。整体浑厚雄健,给人一种稳重之感。
   三、结语
   牛以容物与载物之涵养,博得了广大人民对它的赞扬。王茂亮的《牛颂》把牛的品格、功劳写得淋漓尽致:“大千世界,亿万生灵,鞠躬尽瘁,当属牛公。牛之性格,憨厚宽容,任劳任怨, 利轻名,但为众生,不辞羸病,默默奉献,忍辱负重,德高如岳,品节如松。”穷尽赞词,难状其功。牛就是中华民族之精神,牛的大度、坚毅、谦虚、忍辱负重的优秀品格,正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优秀品格,也是现代人所需要提倡和弘扬的一种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牛文化也包含着生命的真谛,使人们更乐观地对待他人,更平和地对待荣辱,更睿智地对待人生。我们一定要学习牛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格,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往事无须多纪念,神州来日尽春光”,这是王恩哥很喜欢的一句话。如今,他已开始为北大“来日的春光”着想。他说:“一个人要有梦想,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目的:观察信息技术应用于医院中药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实施信息化技术管理的1254处方数、患者300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
目的:探究瘀血阻络型紧张性头痛患者通过通络止痛汤联合氟桂利嗪胶嚢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0例瘀血阻络型紧张性头痛患 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
长期以来,一些高职院校把"就业至上"作为办学理念和根本目标,强化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门人才的培养,而弱化了培养"人"的目标,致使部分高职生放松了对"人之为人"的追求,忽视自
赵锡永到玉溪市“调研”,不着边际地讲一通,一位官员竞这样谈感受:“听了赵部长一席话,不是胜读十年书,而是为我们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户。”另一名官员马上补充,“何止是一扇窗户,完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脑梗死患者心电图异常与病情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3—2016—02收治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于人院48h内行心电图检测。统计
2013年1月8日,广东省中山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党廉办”)下发了2013年1号文件《关于设立中山市廉政账户的通知》,专门设立“廉政账号”——“7788”,重在治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读者》等杂志签约作家李丹崖又出新作《人生有味是清欢》。李丹崖从事创作至今,发表作品150余万字,出版作品集《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快乐是生命的花朵》《扬眉欢喜,低眉自在》《不出鞘的心灵》等8部,近百篇文章入选各种图书。他曾经5次获得《读者》杂志“最受读者欢迎文章奖”。《人生有味是清欢》通过100余篇哲思随笔,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向读者呈现出浸润着智慧和爱的文字,读来有一种怦然心动、
2012年12月4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履新仅半个多月,即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重申,厉行勤俭节约,简化接待。又到年终岁尾,各地正处于接待高峰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中国梦”的概念,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系统阐述“中国梦”,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中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