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区域法治合作问题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ang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逐渐一体化发展的时代宏观背景下,国家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正在不断兴起,法治逐渐成为了保障区域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本文将着重分析在互联网技术深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之间在构建法治合作关系时需要思考到的一些问题,以期能够为关注该话题的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借以促进不同层面区域法治合作关系之间的和谐发展与共同促进。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区域法治合作;法律交流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6-0129-01
  作者简介:林德泉(1979-),男,汉族,福建福清人,硕士研究生,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员,研究方向:刑法。
  在迈向全面决胜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区域法治合作一项作为我国走向法制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政治、经济以及法律的发展都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通常来说,“区域”一词的覆盖面可分为两个方面来看待,其一属于全球范围意义上的区域合作,另外则是指在主权国家范围内,按照行政管辖层级进行划分的地区单元,属于以地缘关系作为划分区域的主要依据,这一项决定了该话题具有可议论性。
  一、做好互联网背景下区域法治合作安全保障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阶段,各项潜在的矛盾正不断的凸显出来,导致社会冲突事件变得高发。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区域间的法治合作,一定要遵循安全原则,着力保障区域法治合作的顺利推进。比如,位于东北亚经济区中心地带的环渤海区域,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逐步构建了包括京津、辽冀晋鲁以及内蒙古中部等区域在内的法治合作关系,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合作共赢,实现合作区域间的共同发展[1]。基于此,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应着力强化对于各区域的安全保障力度,率先在法治层面确立统一的合作标准,最小化区域合作之间的矛盾冲突,充分满足各区域对于合作发展的利益诉求,从而树立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法治思维方式,进一步深化与各區域临近省市之间的交流合作,逐渐以互联网背景为基础,在大范围内构建和谐公正的法治环境。
  二、通过法治宣传促进区域法治合作和谐稳定
  在互联网发展以及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形势下,环渤海区域的合作地区之间面临着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的压力,导致合作过程中的一些潜在问题开始凸显。因此,可以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强化法治宣传力度,例如,可以参考浙江省温州市和福建省宁德市共同签署工商联合执法发展协作协议书的方式,率先拓展在环渤海区域的共同执法范围,此后逐渐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形成统一的合作执法力量,利用互联网技术逐步实现跨地域协助解决公共事务的协同合作目标。其次,还可以借鉴江、浙、辽、甘等几个省合作构建环境保护联合体的形式,逐步构建司法协作组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传播通讯技术,增加合作区域之间法治管理工作的交流互动频次,实现法治管理经验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最终为环渤海区域司法合作平台的构建奠定基础,增进互联网信息互通和交流互访的合作关系,提升环渤海区域法治合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加强互联网背景下区域法治合作法律交流
  立足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区域法治合作关系的正常维持离不开法治提供的保障,利于协调合作区域之间的法治冲突,逐渐促进区域合作的一体化发展。例如,图们江自由贸易区属于略有别于环渤海区域合作模式的现代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即将走向区域法治合作的道路,因此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强化区域之间的法律交流关系[2]。像是在长春市成立的图们江国际合作学会,主要是为了促进全省对外的经济交流以及法治合作,尔后东三省的科研院校始终致力于培养法律专业人才,而且延边大学的法学院利用互联网技术,联合县市检察院和法院构建了法律生实习基地,主要是为了培养兼顾互联网与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辅助图们江自由贸易区逐步加强与区域之间的法律交流关系,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区域之间法治合作关系的构建。
  四、提供互联网背景下区域法治合作发展动力
  要想促进区域法治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立足互联网背景提供新时期的发展动力,逐步构建区域法治的长期合作机制。同时,合作区域之间还应积极成立法治建设互联网合作机构,专门为合作区域提供平等对话的网络交流合作平台,及时利用互联网传送合作信息,帮助各区域及时了解合作区域的真实想法,从而有效缓解合作区域在司法、执法方面的矛盾冲突,逐步构建统一性的合作规则,协调解决合作区域的法治事务,保证合作区域法治事务的规范化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社会正经历转型与变革的阵痛期,同时社会、政治、法律等领域的变革行动正在有条不紊的铺开,都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新的历史发展高峰做好完全的准备。只是,区域法治合作从来都属于复杂的议题,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背景下,要想推动区域法治进程的飞跃发展,还要确保与各环节的相融相生,将区域法治合作的各方面关系理顺,逐渐组合为有机合作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程雨燕.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区域合作的法治机制构建[J].广东社会科学,2016(02):241-248.
  [2]金香兰.区域法治一体化进程中的冲突与协调思考——以图们江自由贸易区法治为中心[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6(06):18-24.
其他文献
丝网版画是一门以色彩塑造形象的现代绘画艺术,也是以印刷制作为主体的新兴版画。它所特具的极大宽容度和无尽变幻性的表述语言,强烈的遮盖力,广泛的适应性,鲜艳的色彩,且平
摘要:权利是法律赋予人们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而权利意识是一种是非感的体现。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后,我国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十九大更是开启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在此背景下,公民的权利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权利意识;是非感;依法治国  中图分类号:D92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6-0123-02  作者简介:张宇翔(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作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了如下方法。
摘要:当前人们对社会已经进入到网络时代已经一致认可,网络时代给社会各个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极大改变,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善。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所构建的空间里虚拟化特征使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互联网进行不法甚至是犯罪行为,如何治理互联网中此类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此笔者在本文中结合互联网治理的背景,分析了当前互联网治理法治化的必要性,对我国在互联网治理法治化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两届广东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奖课题的特点,指出了目前大学生在此项竞赛选题中暴露出来的不足,探讨了大学生在今后此类比赛中的选题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生物化学 实验技能竞赛 选题
[摘 要]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求”进行了分析,将“要求”运用于高校体育的教学之中,并使之成为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能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同时为高校体育教学和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学 要求
摘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提升领导干部德法素养是其内生需求,领导干部须作好德法兼修的领头雁和示范者,做到德法兼修,德修于内,锤炼“隐形的法律”,法束于外,守住“显性的道德”,在学习中树立法治意识,在实践中推动依法办事,在监督中正确使用权力。  关键词:政治生态;领导干部;德法素养  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6-0125-01  作者简介:谭镜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意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工作队伍,创新发展学生工作模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学生工作
摘要:道德与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和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在传统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傳统道德与传统法尽管调整范围以及规范内容各不相同,但由于其所处传统社会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共同发挥着对社会的规范作用。研究传统道德与传统法的互融性,对于分析传统道德与传统法的关系,对于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道德;传统法;互融性  中图分类号:D909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就业指导工作中重中之重。本文从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指导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探讨,从而为构建一个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学生 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