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满井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第六单元的一篇古代记游小品,而且是本单元唯一一篇自读课文。作者袁宏道是一位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他轻视名利,耽爱游山玩水。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文章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对官场的厌倦,更是个性的张扬和抒发。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在疏通字词,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通过学案自主完成,小组长检查);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究、交流中把握);3、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做一只“脱笼之鹄”。(引导掌握本文点睛之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及作者情况落实)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
理解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一)、教法
探究性阅读法。通过质疑、探究等环节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可以让学生产生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新型阅读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体验,培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关注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致力于对话、解读、重建、理解与分析,而不是告诉、传递和灌输。
(二)、学法
1、诵读法(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2、合作探究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质疑交流法(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并围绕问题各抒己见,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积极性。)
三、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前三篇课文,我们接触了三位仕途失意、降职被贬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们或是怀着内心的愤懑不平,或是心系着苍生社稷,或是以旷达脱俗的胸襟,不约而同的走入了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陶渊明式的有官却不想做的文学家——袁宏道,他笔下的山水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意境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满井游记》。
(二)学习目标:1、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3、整体感觉并理解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做一只“脱笼之鹄”。
(三)初读,落实基础(课前利用学案自主完成,小组长检查)
(四)做好探究准备
通过网络、工具书、印发资料等方式:
1、了解作者情况,所创文学流派及其风格。
2、阅读作家的代表作品。
3、阅读课文,对疑难之处做上记号,并试做初步探究,以备小组交流。(说明:探究性阅读往往费时较多,故安排学生课外做一些准备工作,将本课置于一个开放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对作者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创作有一个全景观照,从而避免理解的片面性。)
(五)互查(利用早自习完成)
1、检查朗读,看朗读的流畅度,诸如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方面是否准确。(小组长负责,教师抽查)
2、检查理解。(同桌合作,一生读完原文,一生翻译,纠错,交换角色。)
3、互相提出问题,并试着给出解答。
(六)质疑
学生提出阅读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迅速归类整理,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使论题更集中,以提高探究效率。
疑难问题整理归类: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本文写的是“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3、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这些比喻有什么特征?
6、全文的主旨是什么?蕴含什么哲理?
(七)探究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展开深入探究。(注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如下策略?小组通常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一定互补性?要进行具体分工?最关键的是选定组长、培养组长。)
(八)交流
各组围绕上述问题各抒己见,通过对话、争辩等形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文本作出正确解读。
(九)评价
对各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即时评价(可穿插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尤其应注意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重要发现,独到见解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出现的错误也应毫不含糊地指出来并予以纠正。
(十)作业:仿照本文风格,写一篇游记,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独特感受
四、说板书
语文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增强语文教学直观因素的一种重要手段。板书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本文根据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设计如下板书:
满 井 游 记
袁宏道
自然景:高柳夹堤、土膏、冰皮、波色、鳞浪、山恋、晴雪、柳条、柔梢、麦田、浅鬣、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人文景:游人
情:郁闷烦躁→轻松喜悦→感叹赞美
(一)教材的地位。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培养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满井游记》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本中第六单元的一篇古代记游小品,而且是本单元唯一一篇自读课文。作者袁宏道是一位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他轻视名利,耽爱游山玩水。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文章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对官场的厌倦,更是个性的张扬和抒发。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在疏通字词,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通过学案自主完成,小组长检查);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究、交流中把握);3、整体感知并理解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做一只“脱笼之鹄”。(引导掌握本文点睛之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及作者情况落实)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2、难点
理解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一)、教法
探究性阅读法。通过质疑、探究等环节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可以让学生产生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新型阅读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探索的体验,培养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关注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它致力于对话、解读、重建、理解与分析,而不是告诉、传递和灌输。
(二)、学法
1、诵读法(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想象画面,整体感知)
2、合作探究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质疑交流法(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并围绕问题各抒己见,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积极性。)
三、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前三篇课文,我们接触了三位仕途失意、降职被贬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们或是怀着内心的愤懑不平,或是心系着苍生社稷,或是以旷达脱俗的胸襟,不约而同的走入了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陶渊明式的有官却不想做的文学家——袁宏道,他笔下的山水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意境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满井游记》。
(二)学习目标:1、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3、整体感觉并理解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做一只“脱笼之鹄”。
(三)初读,落实基础(课前利用学案自主完成,小组长检查)
(四)做好探究准备
通过网络、工具书、印发资料等方式:
1、了解作者情况,所创文学流派及其风格。
2、阅读作家的代表作品。
3、阅读课文,对疑难之处做上记号,并试做初步探究,以备小组交流。(说明:探究性阅读往往费时较多,故安排学生课外做一些准备工作,将本课置于一个开放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对作者的人生历程和文学创作有一个全景观照,从而避免理解的片面性。)
(五)互查(利用早自习完成)
1、检查朗读,看朗读的流畅度,诸如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方面是否准确。(小组长负责,教师抽查)
2、检查理解。(同桌合作,一生读完原文,一生翻译,纠错,交换角色。)
3、互相提出问题,并试着给出解答。
(六)质疑
学生提出阅读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迅速归类整理,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使论题更集中,以提高探究效率。
疑难问题整理归类: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本文写的是“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3、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这些比喻有什么特征?
6、全文的主旨是什么?蕴含什么哲理?
(七)探究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展开深入探究。(注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遵循如下策略?小组通常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一定互补性?要进行具体分工?最关键的是选定组长、培养组长。)
(八)交流
各组围绕上述问题各抒己见,通过对话、争辩等形式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文本作出正确解读。
(九)评价
对各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即时评价(可穿插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尤其应注意鼓励性评价,对学生的重要发现,独到见解应给予充分肯定,对出现的错误也应毫不含糊地指出来并予以纠正。
(十)作业:仿照本文风格,写一篇游记,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独特感受
四、说板书
语文板书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增强语文教学直观因素的一种重要手段。板书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本文根据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设计如下板书:
满 井 游 记
袁宏道
自然景:高柳夹堤、土膏、冰皮、波色、鳞浪、山恋、晴雪、柳条、柔梢、麦田、浅鬣、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人文景:游人
情:郁闷烦躁→轻松喜悦→感叹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