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乒乓球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这种运动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在青少年训练阶段。教练员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本文在深入了解乒乓球运动员在心理方面的信息,着重谈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乒乓球 运动员 心理训练 训练内容
一、运动员心理因素对乒乓球技、战术质量的影响
乒乓球运动具有球速快、旋转变化多和比赛对抗性强的特点,其技术动作精细化的程度也很高,乒乓球又属于个人项目,对运动员独立作战的能力要求很高,任何细微的心理不稳定,都将直接影响技术的发挥和战术目标的实现。由心理问题所产生的紧张、焦虑、胆怯、缺乏自信心或草率随意都会使已形成的技术动作定型走样、变形,降低击球的准确性和战术运用的质量,导致比赛的失败。
二、比赛中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
概括而言,可分为过分兴奋状态、淡漠状态、过分紧张、盲目状态这四种状态。
三、心理训练的作用
(一)提高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心理训练的作用在于通过各种手段的反复训练,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内在潜力,提高运动员在各种条件下,即优势、困难、复杂、紧张等条件下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使运动员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获得最佳的心理状态,能在比赛中有效地提高和发挥技战术水平。
(二)克服心理障碍,形成一套有利的心理调控机制
心理障碍几乎存在于每一个运动项目,乒乓球运动员也不例外。心理障碍是属于运动员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通过技战术的提高并不能来弥补这种缺陷。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养之有素的话,在比赛中就会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条件反射性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会觉得有办法,心里有底。
(三)开发运动员的竞赛智能
竞赛智能是运动员的综合实力的最终体现,它包括了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运动员对此项运动的理解。挖掘运动员对乒乓球项目的理解,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智能,从而掌握乒乓球项目的制胜规律,为运动成绩的提高锦上添花。
四、心理训练的原则
(一)结合实际,善于观察原则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虽然都是打球,但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每个人所暴露的心理问题有很强的个体性,所以进行心理训练的时候要根据运动员实际存在的问题予以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训练,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效率,变被动为主动。
(二)全面系统原则
在训练中运动员产生的心理问题有两方面,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于积极的心理影响要注意适时适度的去加以强化,而对于消极的心理影响应毫不犹豫的予以解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甚至是一个小小的不良习惯,都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努力消除消极的影响。
(三)赛练结合原则
平时的训练是为比赛做准备,是根据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准备,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感受才是最客观最真实的,所以只有坚持从训练到比赛,从比赛到训练,从比赛中来,到比赛中去,赛练结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五、心理的影响因素
(一)目标的制定
运动员的刻苦训练一定要通过比赛来检验效果,而对预期目标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制定目标是想对运动员产生激励作用,使其在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发挥的更好。目标的制定一般会使运动员产生两种心理反应:一种是比赛规模越大,任务越重,运动员就越能兴奋,会全力以赴去取得好成绩;另一种是主观上想完成任务,但客观上又过高估计对手而对自己缺乏信心,把任务当成了包袱,比赛中出现怯场,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这就要求目标的制定符合实际。
(二)外界因素的干扰
外界因素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谓“外界”在此限定为运动员主体以外,其主要包括对手、裁判、场地、灯光、天气和观众等因素。
(三)不良习惯的影响
人的行为举止都有一定的惯性,作为一名运动员,个人习惯对自身的心理影响有着相当的程度。如果是做事有条理,态度积极端正,看待问题的观点科学,那么这些好的行事习惯会不自觉地带到比赛中去。如果坏情绪出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将直接导致比赛的溃败。
(四)对打法类型不适应,训练与实战脱离
有调查表明,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因受打法之间的制约,不能摆脱时便萌生怯意,不能较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导致比赛受到影响,女运动员尤其多见。平时的训练就是为比赛做准备,但在平时的训练中往往会由于训练的长期性、全面性、枯燥性而忘记训练的最终目的。导致训练与实战相脱离,在比赛中很难对训练内容恰当运用,产生恐慌、胆怯、烦躁和手足无措的情绪,影响比赛的成绩。
六、结论
总之,乒乓球运动要想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和优秀的心理素质。要保证比赛时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平时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控制自己的良好心态和稳定情绪。比赛的实践表明,运动员如果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做基础,即便拥有一流的技术,也决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
参考文献:
[1] 曾振豪,云琼臀,王树声.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探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1).
[2] 程存德.如何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信心[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摘 要 乒乓球是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这种运动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在青少年训练阶段。教练员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可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本文在深入了解乒乓球运动员在心理方面的信息,着重谈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乒乓球 运动员 心理训练 训练内容
一、运动员心理因素对乒乓球技、战术质量的影响
乒乓球运动具有球速快、旋转变化多和比赛对抗性强的特点,其技术动作精细化的程度也很高,乒乓球又属于个人项目,对运动员独立作战的能力要求很高,任何细微的心理不稳定,都将直接影响技术的发挥和战术目标的实现。由心理问题所产生的紧张、焦虑、胆怯、缺乏自信心或草率随意都会使已形成的技术动作定型走样、变形,降低击球的准确性和战术运用的质量,导致比赛的失败。
二、比赛中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
概括而言,可分为过分兴奋状态、淡漠状态、过分紧张、盲目状态这四种状态。
三、心理训练的作用
(一)提高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心理训练的作用在于通过各种手段的反复训练,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内在潜力,提高运动员在各种条件下,即优势、困难、复杂、紧张等条件下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使运动员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获得最佳的心理状态,能在比赛中有效地提高和发挥技战术水平。
(二)克服心理障碍,形成一套有利的心理调控机制
心理障碍几乎存在于每一个运动项目,乒乓球运动员也不例外。心理障碍是属于运动员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通过技战术的提高并不能来弥补这种缺陷。如果在平时的训练中养之有素的话,在比赛中就会驾轻就熟,信手拈来,条件反射性的做出相应的调整,会觉得有办法,心里有底。
(三)开发运动员的竞赛智能
竞赛智能是运动员的综合实力的最终体现,它包括了技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运动员对此项运动的理解。挖掘运动员对乒乓球项目的理解,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智能,从而掌握乒乓球项目的制胜规律,为运动成绩的提高锦上添花。
四、心理训练的原则
(一)结合实际,善于观察原则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虽然都是打球,但由于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每个人所暴露的心理问题有很强的个体性,所以进行心理训练的时候要根据运动员实际存在的问题予以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训练,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效率,变被动为主动。
(二)全面系统原则
在训练中运动员产生的心理问题有两方面,即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于积极的心理影响要注意适时适度的去加以强化,而对于消极的心理影响应毫不犹豫的予以解决,不能存在侥幸心理,甚至是一个小小的不良习惯,都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努力消除消极的影响。
(三)赛练结合原则
平时的训练是为比赛做准备,是根据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准备,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感受才是最客观最真实的,所以只有坚持从训练到比赛,从比赛到训练,从比赛中来,到比赛中去,赛练结合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五、心理的影响因素
(一)目标的制定
运动员的刻苦训练一定要通过比赛来检验效果,而对预期目标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制定目标是想对运动员产生激励作用,使其在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驱使下发挥的更好。目标的制定一般会使运动员产生两种心理反应:一种是比赛规模越大,任务越重,运动员就越能兴奋,会全力以赴去取得好成绩;另一种是主观上想完成任务,但客观上又过高估计对手而对自己缺乏信心,把任务当成了包袱,比赛中出现怯场,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这就要求目标的制定符合实际。
(二)外界因素的干扰
外界因素对运动员的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谓“外界”在此限定为运动员主体以外,其主要包括对手、裁判、场地、灯光、天气和观众等因素。
(三)不良习惯的影响
人的行为举止都有一定的惯性,作为一名运动员,个人习惯对自身的心理影响有着相当的程度。如果是做事有条理,态度积极端正,看待问题的观点科学,那么这些好的行事习惯会不自觉地带到比赛中去。如果坏情绪出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将直接导致比赛的溃败。
(四)对打法类型不适应,训练与实战脱离
有调查表明,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因受打法之间的制约,不能摆脱时便萌生怯意,不能较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导致比赛受到影响,女运动员尤其多见。平时的训练就是为比赛做准备,但在平时的训练中往往会由于训练的长期性、全面性、枯燥性而忘记训练的最终目的。导致训练与实战相脱离,在比赛中很难对训练内容恰当运用,产生恐慌、胆怯、烦躁和手足无措的情绪,影响比赛的成绩。
六、结论
总之,乒乓球运动要想在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具备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和优秀的心理素质。要保证比赛时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平时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控制自己的良好心态和稳定情绪。比赛的实践表明,运动员如果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做基础,即便拥有一流的技术,也决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
参考文献:
[1] 曾振豪,云琼臀,王树声.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探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1).
[2] 程存德.如何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信心[J].中国学校体育.2000(3).